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书籍

【卷二 目病条辨】风证_中医眼科备读

中药大全 2023-09-22 12:44:14

【卷二 目病条辨】风证


目病风盛,头痛鼻塞,涕泪清稀,胞肿而浮,疼痛沙涩,见光则低头闭目以避之,口不渴,舌淡苔薄白。结膜充血,或结膜睫状混合充血,血色较淡,角膜浅层病变,形如星点、丝条、树枝,或角膜实质层浸润、水肿。病属初起,当以辛散,羌活胜风汤主之。中病即止,不可多服。

按:本条所列症状,皆风邪客于上焦,郁遏目经络中阳气所致(证状分析参见卷一目论语摘·辨证·辨风热湿痰)。然细究本条,与寒邪目病基本相似,故可视为风邪挟寒之证,多见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角膜实质炎、流行性角结膜炎、疱性角膜炎、眼部带状疱疹等病初期阶段。本条重在辨病邪,而不重辨病位。羌活胜风汤在原著中治风热不制之病而风胜者,本条用之,方中黄芩不为清热而设,而为制约之用。

羌活胜风汤(《原机启微》)

羌活10g,川芎10g,白芷10g,独活10g,防风5g,黄芩10g,白术10g, 柴胡10g,枳壳5g,前胡10g,桔梗10g,薄荷5g,荆芥5g,甘草5g。

以水浸泡数小时,煎沸后即去渣热服。

风盛目病,服羌活胜风汤,诸风证悉减,减其剂。若风从热化,当于风热门或火热门中求之。

按:诸风证悉减,谓风邪除而未尽。减其剂,或减轻风药剂量,或渐撤辛温之品。风邪不解,部分热化,则成风热之证,全部热化,则成火热之证,应结合病位于各自证中寻求治法。

风邪客于睑眦腠理之间,目奇痒,睑结膜充血,或血管模糊,或见乳头,或见滤泡,口不渴,舌淡苔薄白。当以祛风重剂,驱风一字散主之。

按:本条为风盛目痒,常见于睑结膜型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沙眼、慢性结膜炎等病。驱风一字散为辛热之剂,挟热者则不可投。

驱风一字散(《证治准绳》)

制川乌10g,川芎10g,荆芥5g,羌活10g,防风5g,薄荷5g。

水煎服(原方为散剂,参见卷三眼科方歌·祛风剂)。

窍虚风袭,激泪而出,冬月发作或加重,目不红肿,泪道通畅,舌淡苔薄。祛风固窍,屏风止泪汤主之。

按:窍虚,泪窍虚也。泪窍,狭意指泪点,位于睑缘,亦属肌表,故固表即固泪窍。玉屏风散原为固表止汗之剂,本条藉以固泪窍而止泪。本条病证,如伴下泪点狭窄,或轻度外翻,可同时行下泪点咬切术,以增加疗效(方法见本条附录)。

屏风止泪汤

黄芪50g,白术15g,防风10g,细辛5 g,薄荷5g,菊花5g,白芷10g,川芎10g,五味子10g。

水煎服。

附录:改良泪点咬切术

1. 器械:12号刀片(镰形)、泪点扩张器、巩膜咬切器(1.5 mm)。

2. 麻醉:将浸有1%的卡因液的棉卷置于下泪点处3—5分钟,再于泪点下方约2 mm处按入少量利多卡因液(药液中混入适量盐酸肾上腺素液)。

3. 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以泪点扩张器扩张泪点,将12号刀片刃面向上,插入泪点约2 mm,然后将刀片向上挑,切开泪小管约1.5 mm,再将巩膜咬切器舌叶插入切口,深约1—1.5 mm,使咬切头斜向泪湖睑结膜面,咬除管壁及粘膜组织,涂抗生素眼膏,术眼封闭1天。

4. 优点:12号刀片的弯尖头易于插入泪点,并易于从内向外切开泪小管。

风邪中于目部经络,气血运行不利,肌肉失养而驰缓,目斜,复视,或斜视不显,查出虚象,或上睑下垂。病起突然,头痛寒热,舌淡苔薄白。当散风通络,羌活秦艽汤主之。

按:本条为眼肌麻痹初起,风证显然,从外风论治,因感冒而诱发者尤宜。

羌活秦艽汤

羌活10g,秦艽10g,荆芥5g,防风5g,川芎10g,木瓜10g,细辛3g,白僵蚕10g,蝉蜕5g,当归10g。

水浸泡时间宜长,煎沸后即去渣热服。

筋脉拘挛,口眼时时牵引而动。经曰:风胜则动。此风之征,病久为痼疾,不易取效,排风散缓图。

按:本条可见于面神经痉挛合并睑痉挛,治疗颇为棘手。全身无证可辨者,可按本条治之,外风、内风同疗。

排风散(《济生方》)

天麻、桔梗、防风、五味子、乌梢蛇、细辛、白芍药、全蝎各30 g。

上药为细末,每服3g,食后米饮汤调下,每日3次。方中可加入蜈蚣30g。若改汤剂,细辛、全蝎、防风各5g,余药各10g,水煎服。

目被物伤,风邪乘虚侵入,头眼疼痛,沙涩、流泪、畏光。当祛风和血,除风益损汤主之。内眼手术后刺激证状重者,治亦同法。

按:本条包括眼部各种挫伤及锐器刺伤。需缝合修补者,当先手术。若以出血为主者,当于血证门中求之。伤口严重感染者,当于火热门中求之。

除风益损汤(《原机启微》)

藁本10g,防风10g,前胡10g,当归10g,熟地黄10g,白芍药10g,川芎10g(赤肿较重者,熟地黄、白芍药、当归改为生地黄、赤芍药、当归尾)。

水煎,热服。

小儿瞬目次数增多,甚者发则头倾项斜,可伴目痒、食少,舌淡苔薄或腻。此脾虚风动,参术钩藤汤主之。

按:本条病位在眼睑,脾之病。瞬目频频,风之象。小儿无情志之伤,肝风之动,缘于脾虚,即土弱木强。治则一以实脾,一以息风。

小儿瞬目次数增多,即小舞蹈病,与脑部局限性炎性病灶有关。本病能自愈,但可复发。

参术钩藤汤

党参6g,白术6g,茯苓6g,甘草3g,胡黄连3g,钩藤6g(后下),全蝎3g,白僵蚕6g,白芍药10g,生石决明10g(先煎),鸡内金5g,炒麦、谷芽 各10g。

水煎服。


针灸培训WWW.

加减补中益气汤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傅青主女科》卷下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3.1组成3.2功能主治3.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3.4各家论述 4《叶天士女科全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4.1组成4.2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4.3功能主治 5《医门八法》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5.1处方5.2功能主治5.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5.4摘录 6《医门八法》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6.1处方6.2功能主治6.3摘录 7《医门八法》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7.1处方7.2功能主治7.3摘录 8《寿世保元》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8.1组成8.2功能主治 9《寿世保元》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9.1处方9.2功能主治9.3摘录 10《寿世保元》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0.1处方10.2制法10.3功能主治10.4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10.5运用10.6摘录 11《保命歌括》卷五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1.1处方11.2功能主治11.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11.4摘录 12《保命歌括》卷二十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2.1处方12.2功能主治12.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12.4摘录 13《叶氏女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3.1处方13.2功能主治13.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13.4摘录 14《温病条辨》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4.1处方14.2功能主治14.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14.4摘录 15《万氏女科》卷一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5.1处方15.2功能主治15.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15.4摘录 16《实用正骨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6.1处方16.2功能主治16.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16.4摘录 17《程松崖眼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7.1处方17.2功能主治17.3摘录 18《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8.1处方18.2功能主治18.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18.4摘录 19《胎产心法》卷下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9.1处方19.2功能主治19.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19.4摘录 20《易氏医案》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0.1处方20.2功能主治20.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20.4摘录 21《鲁府禁方》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1.1处方21.2制法21.3功能主治21.4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21.5摘录 22《方症会要》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2.1组成22.2功能主治22.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3《医便》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3.1组成23.2功能主治23.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23.4运用 24《丹台玉案》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4.1组成24.2功能主治24.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24.4运用 25《中医妇科治疗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5.1组成25.2功效主治25.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25.4运用 26《医林绳墨大全》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6.1组成26.2功能主治26.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7《济阳纲目》卷三十七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7.1组成27.2制备方法27.3功能主治27.4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27.5运用 28《医略六书》卷二十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8.1组成28.2功能主治28.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28.4各家论述 29《古今医鉴》卷七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9.1组成29.2功能主治 30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加减补中益气汤 1拼音 jiā jiǎn bǔ zhōng yì qì tāng

2概述 加减补中益气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七首。

3《傅青主女科》卷下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3.1组成

人参、炒白术各五钱,生黄芪、酒当归各三钱,柴胡一钱,甘草一分,陈皮、升麻各三分,茯苓一两[1]。

人参5钱,黄耆3钱(生用),柴胡1钱,甘草1分,当归3钱(酒洗),白术5钱(土炒),茯苓1两,升麻3分,陈皮3分。

3.2功能主治

《傅青主女科》卷下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妊娠浮肿[1]。

妊娠5月,脾肺气虚,肢体倦怠,饮食无味,先两足肿,渐至头面遍身俱肿。

3.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

3.4各家论述

补中益气汤原为升提脾肺之气,血非气不生,补气即所以生血。今湿气乘脾肺之虚而相犯,未便大补其血,恐阴太盛而招阴也。只补气而助以利湿之品,则气升而水尤易散,血亦随之而生矣。重用茯苓一两为君,于补气之中,虽曰渗湿,而仍是健脾清肺之意。且凡利水之品,多是耗气之药,而茯苓与参术合用,实补多于利,所以重用之以分湿邪,即以补气血耳。

4《叶天士女科全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4.1组成

人参三钱,黄芪(蜜炙)、白术(蜜炙)、白芍药(酒炒)、当归(酒洗)、川芎(酒洗)、陈皮各一钱,柴胡七分,炙甘草、炒神曲、炒麦芽各五分[1]。

4.2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加姜、枣,水煎服[1]。

4.3功能主治

《叶天士女科全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脾胃损伤,饮食减少,气耗血枯,月经不行[1]。

5《医门八法》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5.1处方

党参3钱,口耆3钱(炙),炙升麻1钱,炙甘草1钱,归身3钱(炒),熟地3钱,乌梅3个(去骨),醋白芍3钱。

5.2功能主治

《医门八法》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噤口痢由于阴亏血少,肝燥克脾,痢而兼呕,饮食不能入腹,服独梅汤后,呕止而痢不止者。

5.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生姜3片,大枣2枚为引。

5.4摘录

《医门八法》卷二

6《医门八法》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6.1处方

潞党参5钱,炙口耆3钱,炙甘草2钱,炙升麻1钱,当归身3钱(炒),熟地黄3钱,醋白芍2钱,乌梅肉3个(去核)。

6.2功能主治

《医门八法》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年老虚弱之人,气虚不能收摄,小便烦数,滴沥不止。

6.3摘录

《医门八法》卷三

7《医门八法》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7.1处方

党参5钱,炙耆5钱,炙草1钱,归身5钱(炒),升麻1钱(蜜炙),乌梅5个(去核)。

7.2功能主治

《医门八法》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功在补气,敛肝。主治产后血崩,新血暴注,血脱气陷者。

7.3摘录

《医门八法》卷四

8《寿世保元》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8.1组成

补中益气汤加柴胡8分,升麻1钱(蜜炒),白芍2钱(酒炒),桂枝8分,酸枣仁2钱(炒),熟附8分,麻黄根8分,浮小麦3钱,倍加黄耆。

8.2功能主治

《寿世保元》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伤寒误投攻击发表之药过多,发得表虚,上气喘急,口干不食,肢体昏沉,冷汗大出,以致亡阳。

9《寿世保元》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9.1处方

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白芍(炒)、泽泻、木香、砂仁、白豆蔻、地榆、御米壳(醋炒)3分。

9.2功能主治

《寿世保元》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下痢赤白,脓血相杂,腹痛里急后重,昼夜无度,日久不愈,不能起床,不思饮食,疲劳之甚,或服寒凉峻利太过者。

9.3摘录

《寿世保元》卷三

10《寿世保元》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0.1处方

黄耆(蜜炒)1钱,人参1钱,白术(去油芦,炒)1钱5分,当归(酒洗)1钱,白茯苓(去皮)1钱,陈皮6分,白芍(酒炒)1钱,莲肉1钱,怀山药1钱,甘草(炙)3分半。

10.2制法

上锉。

10.3功能主治

《寿世保元》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虚劳发热,口干咳嗽,吐痰喘急,自汗,四肢困倦无力,不思饮食,大便泄泻,肚腹膨胀而肿,六脉浮数无力。

10.4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10.5运用

痰盛,加姜制半夏;嗽甚,加五味子;口渴,加麦门冬,腹胀,加厚朴(姜炒);胸痞,加枳实(麸炒);泄泻,加炒黑干姜,呕吐,加姜炒半夏;肿满,加猪苓、泽泻、木通;憎寒发热,加柴胡;元气下陷,加升麻;元气虚惫,加熟附子、肉桂。

10.6摘录

《寿世保元》卷四

11《保命歌括》卷五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1.1处方

白术1钱,黄耆5分,人参5分,甘草2分,白芍2分,黄连2分,桑白皮2分。

11.2功能主治

《保命歌括》卷五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四肢发热烦躁,口苦咽干,喘嗽有痰。

11.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痰喘,去参,加半夏、生姜。

11.4摘录

《保命歌括》卷五

12《保命歌括》卷二十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2.1处方

白术1钱,白芍1钱,黄耆5分,人参5分,当归7分,粟壳(醋炒)3分,甘草(炙)3分,木香3分,白豆蔻3分,升麻3分,陈皮1钱,地榆5分,缩砂5分,泽泻5分。

12.2功能主治

《保命歌括》卷二十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下痢已久,不能起床,不食,瘦弱之甚者。

12.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1盏半,煎1盏,去滓温服。

12.4摘录

《保命歌括》卷二十二

13《叶氏女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3.1处方

人参3钱,黄耆(蜜炙)1钱,白术(蜜炙)1钱,白芍(酒炒)1钱,当归身(酒洗)1钱,川芎1钱,陈皮1钱,柴胡7分,白芷7分,茯苓7分,黄柏(酒炒)7分,知母(酒炒)7分,生地黄7分,炙甘草5分。

13.2功能主治

《叶氏女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崩漏经乱,经用四物汤、十灰丸、地黄汤,崩漏既止,里热已除,宜补气血者。

13.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2钟,煎7分,食前服。

13.4摘录

《叶氏女科》

14《温病条辨》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4.1处方

人参6克 黄耆6克 广皮3克 炙甘草3克 归身6克 炒白芍9克 防风1.5克 升麻0.9克

14.2功能主治

《温病条辨》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功在补气升阳。主治气虚下陷,门户不藏,下利不止。

14.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14.4摘录

《温病条辨》卷二

15《万氏女科》卷一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5.1处方

人参2钱,白术2钱,黄耆(炙)7分,柴胡7分,炙草5分,归身1钱,白芍1钱,川芎1钱,陈皮1钱,神曲(炒)5分,麦芽(炒)5分。

15.2功能主治

《万氏女科》卷一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固脾胃损伤,血枯经闭不行者。

15.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生姜、大枣为引。更宜服前参术大补丸、乌鸡丸。以经行为度。

15.4摘录

《万氏女科》卷一

16《实用正骨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6.1处方

黄耆、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身、茯苓、熟地、破故纸、牛膝、杜仲(分量随症酌用)。

16.2功能主治

《实用正骨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骨伤后,身体虚弱,中气不足,腰膝疼痛。

16.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6.4摘录

《实用正骨学》

17《程松崖眼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7.1处方

黄芩2钱,柴胡3分,陈皮8分,茯苓2钱,升麻3分,枸杞1钱,川芎8分,炙甘草5分,白术1钱,归身1钱。

17.2功能主治

《程松崖眼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气虚,眼胞下坠,视物不明,目无红肿疼痛者。

17.3摘录

《程松崖眼科》

18《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8.1处方

黄耆(炙)、人参、白术(炒)、陈皮、枳实、青皮、木香、麦芽(炒)、神曲(炒)、黄连(炒)、甘草。

18.2功能主治

《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伤食而热。

18.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8.4摘录

《万氏家抄方》卷六

19《胎产心法》卷下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9.1处方

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加葛根、制半夏、茯苓、麸炒枳壳。

19.2功能主治

《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产后右胁痛。

19.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生姜为引。

19.4摘录

《胎产心法》卷下

20《易氏医案》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0.1处方

人参1钱,黄耆8分,归身8分,陈皮6分,白术8分,甘草5分,泽泻6分,黄柏5分,牡丹皮6分。

20.2功能主治

《易氏医案》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潮热病。每日申西2时身发寒热,初以微寒,即作大热而躁,躁甚如狂,过此2时,平复无恙,惟小便赤黄而涩。往时一有心事,夜即梦遗,左尺脉浮中沉取之皆洪数有力,余部皆平。

20.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0.4摘录

《易氏医案》

21《鲁府禁方》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1.1处方

黄耆2钱(炒),人参4钱,白术3钱(土炒),当归1钱,白芍1钱(酒炒),陈皮7分,柴胡5分,升麻3分,黄芩(酒炒)3分,黄连(姜炒)5分,木香3分,砂仁4分,茯苓5分,甘草5分。

21.2制法

上锉1剂。

21.3功能主治

《鲁府禁方》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功在补元气,健脾胃、养心血,平肝火,清湿热,消膨胀。

21.4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2钟,煎至1钟,温服。人参4钱,服3剂后,每剂只用3钱,又服5剂后,只用2钱;黄耆服至30剂后,浑身不痒去之;升麻服至20剂后去之。

21.5摘录

《鲁府禁方》卷二

22《方症会要》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2.1组成

人参、黄耆、白术、当归、升麻、陈皮、青皮、乌梅、柴胡、甘草。

22.2功能主治

《方症会要》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久疟,间13日一发,人虚不可用截法者。

22.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2片,大枣2枚,水煎服。

23《医便》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3.1组成

人参1钱半(去芦),黄耆1钱半(蜜炙),白术1钱,当归1钱(酒洗),草(炙)7分,陈皮8分,升麻5分,柴胡5分,加半夏1钱2分,黄柏8分,茯神1钱2分,枣仁1钱2分,贝母1钱2分,甘枸杞1钱2分。

23.2功能主治

《医便》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饮食劳力,读书刻苦,勤政伤神,饥饱失时,症类疟状,发热头疼恶寒,身强体痛,苦劳极复感风寒,则头疼如破,全似外感伤寒之症,误表伤正者。

23.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2钟,煎8分,食远服。或加黄柏5分。如身大热,只1服,气和微汗而愈。

23.4运用

夏月神短,加麦门冬、五味子;口干,加葛根;身刺痛乃少血,加当归;头痛,加川芎、蔓荆子,头顶痛,加藁本、细辛,诸头痛并用此四味;有痰加半夏、生姜;咳嗽,春加川芎、佛耳草,夏加黄芩、麦门冬、五味子,秋加黄芩、麻黄、金佛草,冬加款冬花、马兜铃;久嗽,乃肺中伏火,去参、耆;饮食不下,乃胃中有寒,或气滞,春加青皮、陈皮、木香,冬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夏加芩、连,秋加槟榔、砂仁;心下痞,加枳实、黄连、白芍药;腹胀,加枳实、木香、砂仁、厚朴,天寒,加姜、桂;腹痛,加白芍药、炙甘草,有寒,加桂心,夏月加黄芩、甘草、芍药,冬加半夏、益智仁、草豆蔻;胁痛,加砂仁、柴胡、甘草、白芍药;如脐下痛,加熟地黄,不止乃是寒,加官桂;脚软,加黄柏、防己。

24《丹台玉案》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4.1组成

人参、黄耆、当归、生地、川芎、柴胡、陈皮、甘草、细辛、羌活、防风、白术。

24.2功能主治

《丹台玉案》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劳力伤寒,头痛发热恶寒,但微渴自汗,身腿酸软无力,此内伤气血,外感风寒故也。

24.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葱,水煎,温服。

24.4运用

如元气不足,加升麻少许;咳嗽,加杏仁;汗不止,去细辛,加芍药;胸中烦热,加山栀、竹茹;干呕,加姜汁炒半夏;胸中饱闷,去生地、甘草、黄耆、白术,加枳壳、桔梗;痰盛,去防风、细辛、加瓜蒌仁、贝母;腹痛,去耆、术,加芍药、干姜。

25《中医妇科治疗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5.1组成

黄耆3钱,党参3钱,白术2钱,陈皮2钱,升麻1钱,柴胡1钱,阿胶(冲化)2钱,焦艾2钱,甘草1钱。

25.2功效主治

《中医妇科治疗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功在补气安胎。主治平素体质不强,妊娠45月,忽然腰酸腹胀,或有下坠感,精神疲乏,胎动不安, *** 有少许出血,脉滑无力,属气虚下陷者。

25.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5.4运用

大便溏薄,胃纳不佳,加砂仁2钱,扁豆4钱。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6《医林绳墨大全》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6.1组成

人参2钱,黄耆(蜜炙)1钱5分,当归身1钱5分,麦冬1钱5分,陈皮(去白)5分,炙甘草5分,柴胡5分,白术(去芦,去皮)6分,北五味子(大颗者,研碎)9粒。

26.2功能主治

《医林绳墨大全》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内伤挟外感,发汗后体虚甚者。

26.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好胶枣1枚,洗净同煎。

27《济阳纲目》卷三十七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7.1组成

黄耆、人参、甘草、陈皮、当归、白术、升麻、柴胡、黄连、枳实、芍药。

27.2制备方法

上锉1剂。

27.3功能主治

《济阳纲目》卷三十七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内伤劳疫,浊气上泛,清气下陷,虚痞者。

27.4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7.5运用

如便秘,加大黄;呕吐,加黄连、生姜、陈皮;冬月加黄连、丁香。

28《医略六书》卷二十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8.1组成

人参1钱半,黄耆3钱(蜜炙),白术3钱(制),升麻5分,当归3钱,柴胡5分,白芍1钱半(炒),龙骨3钱(煅),牡蛎3钱(煅),熟地5钱。

28.2功能主治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阴中挺出,脉软者。

28.3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28.4各家论述

气血大虚,元气不能收摄于下,故阴中挺出。熟地滋阴补血,人参补气扶元,黄耆补中益气,白术培土益脾,当归养血脉以荣经,白芍敛肝阴以和血,升麻升阳明清气,柴胡升少阳清气,龙骨涩精秘气,牡蛎涩精固阴。水煎温服,使气阴内充,则清阳不复下陷,而阴挺自收也。

29《古今医鉴》卷七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9.1组成

补中益气汤加木香、大附子、麦门冬、防风、羌活、乌药。

29.2功能主治

犀牛角的用途

一、犀牛角的用途:

1、犀牛角用于温热病热盛火炽、壮热不退、神昏谵语、惊厥抽搐等症。犀角性寒,能清心热而定惊,常与黄芩、黄连、山栀、牛黄、冰片、麝香等品制成丸药服用。?

2、犀牛角、鲜生地都能清热凉血,鲜生地长于养阴生津,犀角则偏于解毒定惊。犀角主要用于清血分实热,与生石膏的清气分实热,也有所不同;但犀角与石膏相同,以治气血两燔,则功效甚好。?

3、犀牛角是一味清营血、解热毒的药物,配以牛黄或羚羊角,则清心定惊;配鲜生地、赤芍、丹皮,则凉血止血、配大青叶、玄参、升麻等,则凉血化斑;配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心解毒;配生石膏、知母、玄参等,则凉血清热。?

4、犀牛角用于温热毒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等症。犀角又能清血分热,解热毒,故对热毒燔于血分,血热伤络,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衄、发斑等症,均有良好的作用,常与赤芍、丹皮、鲜生地等同用。如属气血两燔所致的高热神昏、发斑等症,本品又可与生石膏、知母等同用。?

二、犀牛角的用量:

犀牛角针对不同的病源,用量也不同,一般在100克以内。

扩展资料

犀牛角,来源于犀科动物的角质角,有亚洲犀角及非洲犀角之分,药用价值较高的为亚洲犀角,功能有清热,凉血,定惊,解毒。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吐血,衄血,下血,痈疽肿毒等。由于犀牛属于濒危保护物种,20世纪90年代起临床上以水牛角代替犀角。?

犀角用药禁忌:?妇人有妊勿服犀角,犀角能消胎气。痘疮气虚无太热者不宜用犀角;伤寒阴证发躁,不宜误用犀角。?

-犀牛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39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