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书籍

道医中医养生学第十六章第七节 体力劳动者的保健在线阅读

中药大全 2023-09-22 12:08:49

《中医养生学》第十六章第七节 体力劳动者的保健


体力劳动者的健康,与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有看密切的关系。体力劳动者以筋骨肌肉活动为主,其特征是消耗能量多,体内物质代谢旺盛。不同工种的劳动者在进行生产劳动时,身体需腔保持一定体位,采取某个固定姿势或重复单一的动作,局部筋骨肌肉长时间地处于紧张状态,负担沉重,久而久之可引起劳损。故《素问·宣明五气篇》有“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调五劳所伤”之论,体力劳动者的保健应注意不断改善生活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对于某些职业损害,应根据不同工种,因人因地制宜,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积极防护。如设法控制噪声、放射性物质,高温以及铅、汞、苯、甲醇、乙醇、有机磷、粉尘等职业危害因素,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一、合理的膳食

热量是体力劳动者能进行正常工作的保证,其膳食首先要保证足够热量的供给。为此必须注意膳食的合理烹调和搭配、增加饭菜花样,提高食欲,增加饭量以满足机体对热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此外尚需根据不同工种选食相应的食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或解除有害因素的危害。如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人,因出汗甚多,体内损失的无机盐和水分多,因此除了较多地补充蛋白质及总热量外,还要注意补给含盐饮料、维生素B、C等。在冷冻环境下的体力劳动者,增加总热量时,应注意增加脂肪的比重,在矿井、地道、水下等不见阳光的环境下作业的人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A、D。长期接触苯的劳动者,膳食中应提高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限制脂肪的摄入量。

二、运动锻炼

不同工种的工人,采用不同的某种固定姿势或一定的体位进行生产劳动,身体某一部分肌肉持续运动,而另一部分肌肉处于栩对静止状,身体的肌群不能得到均衡发展,这样既应根据自己的工种而选挣相应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商店营业员、车工等,长时间处于站立姿势,腰腿肌肉紧张疲劳,常感精疲力尽,腰腿痠痛,还容易发生驼背、腰肌劳损。又因重力作用,血液循环回流不畅,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因此,平时可多做些散步、慢跑、打拳、摆腿、体操等活动。钟表装配工、雕刻工、打字员等,长时间地坐着工作,可选择全身性活动,特别是球类运动,有助手指、手腕的灵巧、敏感,并可健脑益智,改善微循环。

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人,体力消耗大。平时可多做散步、慢跑、击剑和医疗保健体操等等,以提高机体对高温的适应与耐受力。

技工如司机、纺织挡车工、缝纫工人及连续流水作业工人,其劳动技术性强,既耗体力又费脑力,他们的劳动环境复杂,大脑神经高度紧张,易患失眠、头痛、神经性高血压等病,宜选择运动量小、动作柔和的运动,如太极拳、保健气功等中国传统健身功法。这些功法都要求静息、安神、动形,既可放松精神,又可行气舒筋活血。如果想提高身体快速灵巧的反应能力,也可参加一些球类及器械体操运动。

三、科学地工作与休息

体力劳动者上班时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劳动保护措施,防止工伤事故发生。下班后,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放松精神,解除筋骨肌肉的紧张与疲劳,这对于夜班工人尤为重要。除此之外,不同工种的工人可采取不同的休息方式。首先要根据条件和可能调剂工作时间,或与其它体位的工作穿插进行。如站立工作2小时,其他体位工作2小时。也可以工作1~2小时后休息几分钟。不能离开站立工作岗位时,可让左右两只脚轮换承受身体重心。或者可以每隔0.5--1小时,活动一下颈、背、腰等部位。其次,每天都要有一定的自我松弛的时间,如下班后可跳舞、听音乐、观鱼赏花、洗温水浴等,或做自我按摩。井下工作者要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长期站立的工人,应穿矮跟或中跟鞋,以便使全脚掌平均受力,减轻疲劳。还可在下肢套上弹力护腿或打绑腿,以减轻腿部疲劳,预防静脉曲张。

四、合理用脑

古代养生家说:“神强必多寿”,强调脑力活动是保证人体健康长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人体脏腑器官都是用进废退的。要保证大脑充盛,健康长寿,体力劳动者也要勤用脑。要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结合职业特点选修不同的课程。如学习园艺、烹调、缝纫、绘画等,并有意识地锻炼记忆力,下班后多读书看报,也可以参加—些动脑筋的游艺活动:如棋弈、猜谜语等。


针灸培训Www.

浅谈中医养生知识大学生论文范文(2)

中医养生论文篇3
浅论中医养生保健

【摘 要】科学运用中医来调养身体,可以减少疾病,精力充沛,保持健康。本文对中医养生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中医养生保健贵在养德,重在有规律的运动,保持心理健康,合理饮食,平衡的饮食;注重起居保健养生,遵循自然规律和人体自身的节奏,建立合理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健康。

【关键词】中医养生;贵在养德;合理饮食;遵循规律;有益健康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品味的提高,从而对养生保健和预防越来越关注。养生,顾名思义,就是保养生命和调养身体的意思。中医认为养,就是保养,调养和补养的意思;生就是生命,生存和生长的意思。中医养生就是在中医理论知识的引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调节身体,使身体不受疾病的困扰,同时增进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中医养生是遵循传统中医理论,对人体科学悉心照料后保持健康成长,中医养生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坚持中医养生,可以使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仅如此,还可以减少疾病,让我们精力充沛,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因此,我们应该对中医养生进行学习和探究。

1 中医养生保健贵在养德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美德一直是我们修身律己的法宝之一。中医养生最宝贵的也是养德。古代医书中早就指出,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和颐养生命的主要条件是要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不仅如此,道家学术理论也认为养生保健的关键是德育方面。所以,不管是古代医书还是道家理论,他们对中医养生保健的论述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美德。纵观历史,只有拥有美德的人,他们大多数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

2 中医养生关键在于运动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中医理论下的运动养生是人们经过很长时间的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经验。运动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相当于药用价值;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只有物流畅通人体的血液才将促进代谢,发挥卫生保健的作用,加强身体健康,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平时应该坚持锻炼,要适时适量的运动,尤其是弱势群体,更应该坚持锻炼,适量的锻炼不仅能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且还能强壮骨骼关节,改善消化,增强我们的意志力。运动的形式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自身素质特点,对运动的形式、运动模式有一个合理的选择,如散步、慢跑、体操、骑自行车、广场舞等。

3 要保持情感和心理健康

人的健康和情绪的波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愉悦的心情,良好的精神风貌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和预防疾病的能力;相反,抑郁的情绪,和极端的心理波动会在某种程度上损伤人的健康。由中医养生原理我们学习到,人的喜、怒、悲、忧、恐等极端的情绪波动直接影响身体上与他们相对应器官的健康。因此,中医的这些情绪和健康的观点多年来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关注。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的因为极端悲愤而一病不起的事例,所以中医早就总结出?百病生于气?的说法。我们要想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最重要的就是要调节自己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健康,遇事要平心静气的去分析,而不是极端的不良情绪,这样一来,必定会有一个健健康康的身体。

4 合理搭配饮食有益于健康

中医饮食养生是根据传统的中医理论,人类饮食的调整基于科学营养、卫生、饮食禁忌,合理平衡摄入的食物,科学的方法加上传统的中医理论,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效果。如果不合理搭配食物,有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后果。所以要想让机体有强大的抵御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必须严格的搭配饮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充分的说明了吃的重要性,在平时的饮食中,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这样机体才会吸收到所需的营养。中医饮食养生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4.1 合理饮食既强身又防病

科学合理的搭配饮食,可以让机体得到充足的所需要的营养,这时就需要我们了解不同食物提供何种不同的营养成分。科学的搭配饮食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而且还能预防疾病。如喝绿豆汤可以预防中暑;用葱白生姜可以预防伤风感冒等,都是通过饮食来预防疾病的案例。

4.2 合理饮食既益寿又防衰

中医认为抗衰防老和延年益寿的关键是科学的饮食。医书中曾记载?精气足则胃气盛,肾气充则体健神旺?所以,我们在选择食物使要有的放矢。在日常生活中,切记不可暴饮暴食或者挑食,偏食,这样一来会导致机体营养不良。饮食要有所节制,要定时定量,合理的饮食对身体大有好处。

5 注重起居保健养生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关键环节是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起居。我们的生命也是一种有规律的物质形式,他也在有节奏的运动着,同时也遵循着自然之道。所以,我们的起居是否有规律将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大致不同,身体的结构也略有差异,因此,我们要因人制宜,合理科学的安排自己的起居生活。

总之,中医养生是遵循传统中医理论,注重养德,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享受生活,促进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注重有规律的运动,坚持锻炼,预防和治疗疾病,强壮骨骼关节,改善消化,增强意志力,促进身体健康长寿。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健康,增强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从而预防疾病,增进健康。要合理饮食,平衡的饮食,科学营养,避免不当饮食、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影响健康。合理搭配饮食既强身又防病,合理搭配饮食既益寿又防衰。注重起居保健养生,要养成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起居。遵循自然规律和人体自身的节奏,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建立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安排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大海.漫谈合理饮食[M].北京:中国健康卫生出版社,2010.

[2]史考利.运用中医理论保养生命的研究[J].健康教育,2010(11).

[3]郭芙德.浅谈饮食对人体的滋养作用[J].健康大视野,2009(07).
中医养生论文篇4
浅谈《中医养生学》教学方法

0 引言

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养生康复保健越来越受到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各种养生保健场馆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也引起了越南留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要求将《中医养生学》纳入其人才培养方案。这无疑为中医养生保健在越南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医养生学内容丰富,既有古代哲学的思想精髓,又有现代科学思想;既有中医基础理论,又有极其丰富的养生技术及疾病的预防康复手段。这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越南留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调动起越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适当弥补其中医基础不足的缺点,使学生系统地学好养生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精彩开篇,引发热情

?良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因此,用精彩的开篇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极其重要。若一开篇就讲诸如中医养生学的概念等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毫无学习兴趣。相反,用十几分钟给他们讲中国古今的长寿名人的故事,现代人的养生误区及生活中的陋习等让学生认识到中医养生学跟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自然地引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每次课开始的几分钟,都尽可能的多举相关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针灸养生时,举艾灸足三里延年益寿的故事;又如,在讲睡眠养生时,举红楼梦中刘姥姥在大观园中,被众姑娘们戏弄,每天给好吃好喝就是不让其好好睡觉,结果刘姥姥跪地求睡觉的故事,教师在讲?求饶?的时候,适当配上夸张、戏剧化的表情及动作,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接着引用一位生理学家剥夺狗睡眠的实验,解剖后,发现狗的中枢神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形态学变化,从而引出睡眠养生的重要性。

2 精选内容,专题授课

根据越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实际,精选讲学内容,将中医养生方法技术篇中精神养生、食药养生、经络养生、运动养生、娱乐养生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以?专题讲座?方式授课。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实用性。

3 夯实基础,温故知新

中医养生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的发挥,要运用好中医养生知识必须要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这正是越南留学生的短板。如何弥补这一短板,对上课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教师必须在上课的时候准确的、言简意赅的补充相应中医基础。比如,在讲针灸、按摩保健章节时,先回顾一些重要的养生保健穴如足三里、关元、气海、肾俞等,再讲保健方法。在讲精神养生时,教师须先介绍中医理论中?七情?的概念和相关脏腑关系以及七情如何导致疾病等,然后再接着讲精神致病。如此便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4 恰当举例,激发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恰当举例,可帮助学生理解中医养生精髓。以精神养生为例,讲到情志致病时,可举《儒林外史》中范进因中举而发失心疯癫狂,如此为?喜伤心?,后其最惧怕之岳父给了他一巴掌,反而将其治愈,此为?怒胜喜?。这是典型的情志过激导致疾病和利用情志治疗疾病的病例。愤怒伤人可讲《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暴怒之下口吐鲜血而死。悲伤人可举《红楼梦》中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常伤心哭泣,最后伤肺咳血而死等。又如,三国时期一太守因思虑过重致病,华佗诊之,收重礼不施治反而咒骂太守,太守大怒后其病自愈,此为以怒胜思等等。以这些案例强调情志与疾病的重要因果关系,突出精神养生的重要性。

5 实践教学,动手操作

中医养生学是一门技术实践课程,教学中要突出实践教学。比如,在食药养生章节,可以让学生亲自制作药膳,自己选择搭配食材,体验制作过程。运动养生章节,可以增加传统养生体育教育,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使其掌握导引、行气运动的本领。在娱乐养生章节,如在介绍音乐养生时,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播放音乐,如《春江花月夜》、《梁祝》、《二泉映月》、《第三交响曲》等,使之在现场能切身体会到音乐在消除病人心理障碍上特有的心理、生理功效。在介绍舞蹈养生时,播放中国好舞蹈、舞林大会、中美舞林大会等电视视频,让学生认识并欣赏古典舞、现代舞、群舞、独舞等舞蹈,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有更加深刻的视觉感受。

6 结束语

以上教学方法针对根据各个不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夯实中医基础、突出实践,以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1. 中医养生相关论文范文

2. 中医养生论文范文

3. 浅谈中医美容论文范文

4. 关于养生的心得体会范文

5. 1000字中医养生论文该怎么写

中医养生大学论文范文参考

中医养生学是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中医养生在增进人类健康、延年益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中医养生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中医养生论文范文篇1 浅谈回族药膳与饮食养生教学设计

摘要:本研究以宁夏医科大学选修课?回族药膳与饮食养生?为例,探讨其教学设计策略,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精神。

关键词:选修课;回族药膳与饮食养生;教学设计

回族是一个注重健康的民族,全国第三、四次人口普查发现,宁夏的百岁老人中,回族老人占绝大多数[1]。究其长寿因素,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回族的饮食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哲学,食与疗密切相关,?以食养病,以食代药,医食同源?,是我国养生学界的瑰宝。在历代的回医回药著作中,饮食疗法都作为防病治病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既是回医回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回族文化的主要承载者,更是健康饮食理念的重要内容。本项目致力于从生活化的角度,面向本校大学生开展选修课?回族药膳与饮食养生?,采用?以身探索?的教学 方法 ,引领医学生体会回族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本课程又是学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

一、整合教学内容

(一)合理设计内容体系

由于本课程暂无固定教材,授课内容由本项目成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材,并参照《中医饮食调护》(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郭瑞华主编)的章节设计,对整理后的教学内容分门别类。本课程共分为四大部分:?一、回族饮食养生理念?、?二、常用食材、药材的分类、性质、功用、现代研究?、?三、回族药膳、民间食疗方的类型、功用、制作方法及现代营养分析?、?四、常见病症饮食调护方法?。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对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实际案例为主线,讲授药膳的具体应用,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将前面已经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创新体例设计

每章内容均以实例或现象、或民俗谚语为引导,提出问题,然后引出正文内容。?正文?先以回医回药理论进行阐释,要有理有据,有明确的文献来源;对相关内容进行中医中药论证、现代营养学论证。本部分内容应以?够用?为原则,突出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能力。编写时应注重知识的深度,不片面追求知识的广度。?食膳举例?部分应紧密贴合正文内容,列举的食谱应具有可操作性,在食材选择、调味剂使用、烹饪方法等方面,应具有显著的?回族?、?清真?特色。?知识小链接?部分是对上述内容的补充,相对独立,可以插放在任何需要知识补充之处。

此部分内容应纳入相关的回族文化、生活习惯、养生谚语、宗教信仰、斋戒习俗等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回族文化的熏陶,增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这是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特色?的体现,突出趣味性,富有启迪性,使本课程更具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思考问题?的设置,不应是对重点知识的提问,而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设置的问题应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为目的,贴合实际生活。

二、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

授课以?课堂讨论?为主,?以问题为主导?,追求?亲力亲为,以身探索?。教师只对关键性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而对一般性、容易理解的内容,则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开展,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视角去理解回族饮食文化,思考在原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方面的考究及蕴含的养生理念,等等?;课堂讨论?还包括生活现象讨论、药膳分析讨论、疾病食疗讨论等专题讨论。具体方法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先提出不同意见,经过集体讨论后,纠正不正确的认识,并分析原因,最后由轮流小组组长以?报告?形式书面总结上交。本课程这样设计可使学生在互相探讨中增进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批判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视频教学所选内容多为公众媒体或专业网站上提供的素材,涵盖回族烹饪、养生等方面的内容,使本课程成为真正意义上?色香味俱全?的公共课、文化课,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丰富课堂活动,更可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动手的热情。

三、实施成绩综合评价

将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和撰写的?报告?纳入本课程考查范围,占成绩考核的30%。?试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教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以及药膳方的使用、食谱分析能力,占成绩考核的30%。?实践调研?环节,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深入生活,对身边人群的饮食习惯和常用食物进行调研分析,以培养学生?立足实际,理论结合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占成绩考核的15%。在?动手能力?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自身、家人的体质特点,或者对某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痤疮等)的易感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自拟或自选药膳,在家操作,操作过程以视频或图片形式呈交,并对药膳的功效进行口头阐述,对药膳的实际功效、服用时间以及体会进行如实记录,以此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各项能力,将结果纳入本课程考核内容,占成绩考核的25%。这也是本课程在成绩考核方面的特色和创新点。

四、全面考察教学效果

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理论的讲述上,以?够用,会用?为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化处理,始终贯穿?以应用为主线?,所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是反应教学效果一个重要方面。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满意度、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等方面,以评价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授课方式、成绩考核方式的合理性和非合理性。另外,学生的出勤率可以直接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的爱好程度,是评价教学效果最直接而简单的风向标。

本人认为教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授课方式灵活、授课内容贴近生活、寓教于乐,都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保证出勤率。而活跃的课堂氛围、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以及课间学生咨询问题的多少等等,都可反映出学生对本课程的喜爱程度。所以应纳入教学效果的评估范围。本次课程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一个班大约为50名学生。

根据学生签到表、课堂互动情况、小组讨论及提交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本课程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气氛热烈而轻松,加深了学生对回族饮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具备了鉴别?美食与营养美食?的能力,督促学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以身探索?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了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地接受知识的意识和精神。?以身探索?的教学方式是本项目率先提出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初步具备批判精神。

现代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而个人的认知能力在海量信息面前显得愈发渺小,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必须具备基本的分析判断能力。本项目开设的?回族药膳与饮食养生?,其内容取自回族古今相关书籍,如《回回药方》《饮膳正要》《回族清真美食文化》《汤瓶八诊》系列丛书等,以及回族民俗、饮食习惯、烹饪习惯、伊斯兰经等大众通俗的内容。所以在作为一门课程讲授给学生时,教师必须首先要保证所授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要批判某些不合时宜、不符合现代营养学的内容,发扬真正对健康有益的饮食文化;而教师更有责任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建立批判地接受知识的意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所谓的批判精神,是指对既定的学说或理论进行思考与质疑,有自己独到的、科学合理的见解和判断,它是建立在探究问题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正确的批判态度,与简单的否定与抛弃完全不同[2]。

笔者认为,批判精神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本课程将素质教育融会贯通于课堂,使学生受益匪浅。因此本课程?以身探索?的教学方式或可为高校素质教育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作为全国回民比例最多的宁夏地区,宁夏医科大学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较多的回族食物,对回族食物较为熟悉,学生往往可以根据亲身体会对日常饮食进行初步评价,从而自觉形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这是本课程开设的现实意义。从长远来看,本课程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是汉族学生了解回族文化的一个窗口,促进民族融合,共建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丁月玲.从回族的节食习俗谈养生长寿[J].中国穆斯林,2001,(6).

[2]蒋笃运,蒋桂芳.谈大学生批判和自我批判精神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4,(2).

中医养生论文范文篇2 试谈睡眠与中医养生

【摘要】从古至今,许多养生学家都认为睡眠与养生息息相关,良好的睡眠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睡眠的时间和时限、睡眠的环境、睡眠的姿势、睡眠的情态等等,而在这些方面前人已为后世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我们重视与借鉴。

【关键词】睡眠;养生

睡眠,通常认为是由于身体内部的需要,使感觉活动和运动性活动暂时停止,给予适当刺激就能使其立即觉醒的状态。良好的睡眠是产生和储备能量的过程,就像车子开一段时间后需要进入加油站充电加油一样,良好的睡眠可以修复我们疲乏的细胞,产生新的能量,造就更强的免疫力。

1 睡眠时间和时限

1.1 时间:我国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已逐渐形成了?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 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 对四时的起居时间作了相应的论述。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明?谢肇撰的《五杂俎》卷十三?事部一里说:?读书不可过子时, 盖人当是时, 诸血归心, 一不得睡, 则血耗而生病矣。?晋?葛洪在《抱朴子?极言》也说:?寝息失时,伤也。?

1.2 时限: 吴清忠认为人体造血的最佳时段是从下午天黑之后到午夜一点,而且必须是达到深度睡眠的状态,一个人每周至少保持午夜12点以前累计有8小时的睡眠。[1]

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文学家曹庭栋著的《老老恒言?昼卧》曰:?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以养阳。时至子,阳气渐长,熟睡所以养阴?。《灵枢?大惑论》也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在中医来看,睡眠其实就是一种人体阴阳交替的现象,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就有利于人体养阴和养阳。

由此看来,睡眠更注重质量与有效性,即以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作为标准。古人说:?凡睡至适可而止, 则神宁气足,大为有益。多睡则身体软弱,志气昏坠。?[2]

2 睡眠环境

明?高濂撰的养生专著《遵生八笺》中的《起居安?上卷》说:?所寝之室,名安乐窝, 冬暖夏凉,遇有睡思则就卧。?生命的三分之一都要在这?安乐窝?中度过,所以应该注意它的美化。《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道林养性第二曰:?居处不得绮糜华丽,令人贪婪无言,乃祸害之源,但令素雅洁净,无风雨暑湿为佳。?

宋代养生家温革在《琐碎录》中说:?卧处不可当风,恐患头风,背受风嗽,肩受风则臂疼,善调摄者,虽盛暑不当风及坐卧露下?。风为百病之长,最容易侵袭人体而致病,出现头痛、耳聋、面瘫、瘾疹、肩背冷痛等。所以卧处有风, 应该急避开, 尤其是体虚年老之人。《琐碎录》还说过:?卧处不可以首近火,恐伤脑。?如果在卧具边安放火炉之类的东西,日久便会引动火气,妨碍睡眠,而且由于近火,温度可能过高,睡着后容易掀被,反而容易着凉。

北宋?张君房攥写的道家典籍《云笈七签》云:?夜寝燃,令人心神不安。?南宋?真德秀《真西山卫生歌》也曰:?默寝暗眠神晏如。?中医学也有?神安则寐?之论, 就寝即灭灯, 则目不外眩, 神守其舍也。日光为阳气之精华, 故日间人的阳气得以增强, 处于优势, 体内的生理活动亦处于升、动的状态, 神志清醒,不易入睡。若夜间燃灯而卧,灯光虽然不及日光纯盛, 亦为阳热之源, 可扰动体内阳气不得安伏于营阴, 阻碍人体进入睡眠的状态。[3]此即宋末元初人李鹏飞撰养生学著作《三元参赞延寿书》中所说的?灯烛而卧,神魂不安?。另外,齐梁时代著名医家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里也说过:?凡卧讫头边勿安灯,令人六神不安。?

3 睡眠姿势

在《希夷睡诀》中提倡右侧卧时屈右足,屈右臂,以手承头,伸左足,以手置于股间。[4]佛门称此式是?吉祥卧?。《道藏? 混元经》曰:?仰面伸足睡, 恐失精, 故宜侧曲。?《道藏》中《修真十书?卫生歌》云:?卧不厌觉贵舒?此即? 睡不厌屈,觉不厌伸。?孔子在《论语》中也说:? 寝不尸?。《千金要方?养性?道林养性》说:?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老老恒言?安寝》也指出:?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

于上可知,古人们均认为右侧卧睡比其他任何睡姿都好。而现代研究也证明了右侧卧有利于心脏功能,还有利于消化系统的运化吸收。因为, 心脏位置较高, 有利于心脏排血, 并减轻其负担; 肝脏位于右侧最低处, 可获得较多的供血; 胃向十二指肠和小肠通向大肠的开口都向右侧,所以右侧卧位有利于食物在胃肠内运行。[5]

4 睡眠情态

心神是睡眠的主宰者,神静则寐,神动则醒。大怒大喜深思则阴阳不和,神不守舍,很难入睡。唐代李群玉《火炉前坐》:?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到深夜。?这就反映了作者因思虑而不眠的睡前情态。

古人认为寤则神栖于目,寐则神栖于心,心静无欲则能入睡,心情烦躁,杂念纷纭,常常难以入睡。[6]古人并详细介绍了睡心的方法,战国早期庄子所著的《南华经》记载睡心有?操纵?二法:? 操者,如贯想头顶,默数鼻息,返观丹田之类,使心有所著,乃不纷驰,庶可获寐;纵者,任其心游思于杳渺无肤之区,亦可渐入朦胧之境。最忌者,心欲求寐,则寐愈难。盖醒与寐交界关头, 渐非臆想所及, 惟忘乎寐, 则心之或操或纵,皆通睡之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客观条件尽量睡好觉,让身体在睡眠外生命三分之二的时间里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 吴清忠. 人体使用手册[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1.

[2] 蒲昭和.古人推崇的睡眠养生法.保健医苑[J].37

[3] 赵颖初, 腾晶.道教睡眠养生观在中医养生中的体现.中华中医药学刊[J]. 2009-9. 27(9):1941

[4] 明道藏[M].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8: 478

[5] 吴静.宋咏梅.睡眠养生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江西中医学院学报[J]. 2010-4.22(2):47

[6] 宋执云,董桂兰.古代睡眠养生术浅探.安徽中医临床杂志[J].1995.7(1):62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中 医养 生论 文范 文?

中医养生学学什么

中医养生学主要学:饮食调理、节制戒烟酒、运动保健、情绪调节、采用针灸。

1、饮食调理:中医养生强调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合理搭配饮食,充分利用食物的营养价值来滋养身体,例如五谷杂粮的概念、药膳食疗的应用等。

2、节制戒烟酒:中医以调整节律和避免过度烟酒消耗体力、耗损气血为原则,敦促人们戒烟限酒,保护肝脏和心血管系统。

3、 运动保健:中医养生强调适度的体育运动,如太极拳、气功、散步等,帮助调整气血循环,促进身体健康。

4、 情绪调节:中医养生认为情绪与身体健康紧密相关,提倡通过调理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来调节身体功能。

5、 采用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来促进气血畅通,调节和平衡身体的能量。

养生的意义

谈到养生,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这只是老年人才需要关心的事情,殊不知养生关乎每个人的整个生命阶段,它不仅仅是人到老年才用来延年益寿的办法,而是整个生命阶段都应该注重的,它是提高生命质量,获得快乐人生的源泉。

养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只要生命存在,就需要养护。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讲究养生的民族之一,在养生方面有独步世界的智慧。中华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在世界传统文化中占有举世无双的地位。弘扬中华养生科学,对于推动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具有极髙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此外,中医养生学还关注于与环境的协调、睡眠调节、保护肝脏、护眼等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养生学需要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和中医理论来进行实际操作,最好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38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