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在古代泛指禽兽之类动物,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戏,即游戏、戏耍之意。所谓五禽戏,就是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而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功法。
以模仿禽兽动作来达到健身目的的方法,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庄子·刻意》有:“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的记载,至汉初《淮南子·精神训》则有:“熊经、鸟伸、凫浴、蝯**、**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的说法,而五禽戏之名相传出自华佗。《后汉书·方术传》载,华佗云:“我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随着时间的推移,辗转传授,逐渐发展,形成了各种流派的五禽戏,流传至今。
五禽戏属古代导引术之一,它要求意守、调息和动形谐调配合。意守可以使精神宁静,神静则可以培育真气;调息可以行气,通调经脉;动形可以强筋骨,利关节。由于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所以,意守的部位有所不同,动作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有所区别。虎戏即模仿虎的形象,取其神气、善用爪力和摇首摆尾、鼓荡周身的动作。要求意守命门,命门乃元阳之所居,精血之海,元气之根、水火之宅,意守此处,有益肾强腰,壮骨生髓的作用,可以通督脉、去风邪;鹿戏即模仿鹿的形象,取其长寿而性灵,善运尾闾,尾闾是任、督二脉通会之处,鹿戏意守尾闾,可以引气周营于身,通经络、行血脉、舒展筋骨;熊戏即模仿熊的形象,熊体笨力大,外静而内动。要求意守中宫(脐内),以调和气血。练熊戏时,着重于内动而外静。这样,可以使头脑虚静,意气相合,真气贯通,且有健脾益胃之功效;猿戏即模仿猿的形象,猿机警灵活,好动无定。练此戏就是要外练肢体的灵活性,内练抑制思想活动,达到思想清静,体轻身健的目的。要求意守脐中,以求形动而神静;鸟戏又称鹤戏,即模仿鹤的形象,动作轻翔舒展。练此戏要意守气海,气海乃任脉之要穴,为生气之海;鹤戏可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活动筋骨关节。五禽戏的五种功法各有侧重,但又是一个整体,一套有系统的功法,如果经常练习而不间断,则具有养精神、调气血、益脏腑、通经络、活筋骨、利关节的作用。神静而气足,气足而生精,精足而化气动形,达到三元(精、气、神)合一,则可以收到祛病、健身的效果。恰如华佗所说:“亦以除疾,兼利蹄足”。
(一)全身放松
练功时,首先要全身放松,行绪要轻松乐观。乐观轻松的情绪可使气血通畅,精神振奋;全身放松可使动作不致过分僵硬、紧张。
〔二)呼吸均匀
呼吸要平静自然,用腹式呼吸,均匀和缓。吸气时,口要合闭,舌尖轻抵上腭。吸气用鼻,呼气用嘴。
(三)专注意守
要排除杂念,精神专注,根据各戏意守要求,将意志集中于意守部位,以保证意、气相随。
(四)动作自然
五禽戏动作各有不同,如熊之沉缓、猿之轻灵、虎之刚健,鹿之温驯、鹤之活泼等等。练功时,应据其动作特点而进行,动作宜自然舒展,不要拘紧。具体作法及注意事项详见《中医健身学》。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养生之道就是保养生命的道理与方法。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益寿延年的原则与理论的一门学科,其学说科学实用,是中国医药文化之精粹。
中医养生之道的特点:
1、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
养生,又称为摄生、道生、保生等。摄生即摄纳生命,是说自己的寿命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注意养生,便可长寿,“度百岁而去,终其天年”。如果不注意养生,就会“半百而衰,夭折而去”。人的寿命是有极限的,这是自然规律。中医养生顺应规律,追求长寿但不追求长生不老。
2、强调精神方面的养生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即精神世界是非常重要的。精神的调养是养生的一个重要环节。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是中医养生遵循的原则之一。《黄帝内经》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志意和”与人群中个体的气质、性别、年龄、经历、文化思想修养等密切相关。人们应善于自我心理调摄,消除不良刺激,保持良好心态。
3、“形劳而不倦”的锻炼身体方法
形体的锻炼可使气血流畅,筋骨劲强,肌肉发达结实,脏腑功能健壮。以“动”及“静”,即通过形体锻炼来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促进人体的身心健康。运动量要适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要超强度锻炼,老人的锻炼尤不宜过力。
4、防止外邪侵害
所谓外邪,是指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及其他外伤因素等。驱除外邪,防止外邪侵犯是养生的目的,这一观点始终贯穿于养生的整个过程中。
扩展资料
中医养生之道的措施:
1、顺时养生即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综合调养的养生方法。其宗旨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调神养生即调养精神,其方法除四季调神外,还有养静藏神、动形怡神、移情易性等养神之法。
3、饮食养生提倡饮食有节、注意饮食卫生、克服饮食偏嗜和药膳保健等。
4、传统健身术养生如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等拳术及各种气功和武术运动等。以此来炼形、炼意、炼气,使身体“形与神俱”。
5、药物养生中医认为,肾中精气虚衰和脾胃之气的不足是衰老的主要机理。补益扶正是药物养生的基本法则。诸多传统的益寿延年方药,如“八仙长寿丸”、“首乌延寿丹”、“延齿固本丹”、“延年茯苓饮”等多有预防早衰保健防老的效果。现代一些提高机能免疫能力的药物也属此类。
6、针灸推拿养生针刺养生通过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和调节机能平衡的功能来发挥其治疗与保健作用;灸法养生利用灸火的物理热效应,施于穴位,以促进气血运行,祛邪止痛,补肾健脾,增强正气,从而发挥其防病保健强身作用;推拿养生是通过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与保健强身作用。
参考资料:-中医养生之道
上编 传统养生基础理论
第一章 传统养生学概述
第一节 养生与养生学
第二节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原则
第三节 传统养生学的特点和分类
第四节 健康、寿命(天年)及影响因素
第二章 传统养生学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传统养生学的起源与萌芽
第二节 传统养生学的形成
第三节 传统养生学的发展
第四节 传统养生学的完善
第五节 传统养生学的衰落与复兴
第三章 传统养生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 气一元论一
第二节 太极阴阳五行说
第三节 形神合一论
第四节 性命学说
第五节 天人相应论
第六节 精、气、神学说
第七节 气血津液学说
第八节 经络学说
第九节 脏腑学说
第十节 病因学说
下编 传统养生方法
第四章 精神调摄
第一节 精神养生法
第二节 情志养生法
第三节 清静养神法
第四节 安心养神法
第五节 四时调神法
第六节 以情胜情法——心理治疗
第五章 四时养生
第一节 四时养生的理论依据和原则
第二节 春季养生
第三节 夏季养生
第四节 秋季养生
第五节 冬季养生
第六章 饮食养生
第一节 饮食养生源流
第二节 饮食养生的作用
第三节 饮食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第四节 饮食卫生与进餐要求
第五节 “饮”的养生方法
第六节 弘扬传统饮食养生文化
第七节 烟、酒、茶与养生
第八节 饮食养生杂论
第七章 环境与养生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养生
第二节 居住环境与养生
第三节 居室环境与养生
第四节 社会环境与养生
第五节 环境与养生的辩证关系
第八章 起居养生
第一节 起居有常
第二节 睡眠与养生
第三节 衣着与养生
第四节 谨防劳伤
第五节 沐浴养生
第六节 二便养生
第九章 形体养生方法
第一节 头发保养法
第二节 颜面防皱法
第三节 固齿养生法
第四节 咽唾养生法
第五节 健脑养生法
第六节 腿足养生法
第七节 眼、耳、鼻的养护
第八节 养生十六宜
第十章 养生气功概述
第一节 气功的概念
第二节 气功练习的特点
第三节 气功的功能
第四节 气功的流派
第五节 气功练习的基本要领
第六节 气功练习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 养生功法简介
第一节 八段锦
第二节 六字诀
第三节 华佗与五禽戏
第四节 易筋经
第五节 太极拳与养生
第六节 放松功
第七节 站桩功
第八节 其他功法简介
第十二章 养生名人名著及谚语
第一节 名人与养生
第二节 养生名著简介
第三节 养生诗词
第四节 养生谚语
第五节 养生格言简介
主要参考文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38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