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书籍

本草纲目木部(17)在线阅读_作者:李时珍

中药大全 2023-09-21 23:18:13

《本草纲目》木部(17)


五加释名五佳、五花、文章草、白刺、追风使、木骨、金盐、豺漆,豺节。气味(根皮、茎)温、辛、无毒。主治风湿痿痹。用五加皮、地榆(刮去粗皮)各一斤,装袋内,放入好酒二斗中,以坛封固,安大锅内水煮,坛上放米一合,米熟即把坛取出。等火毒出过,取药渣晒干,做成丸子,每日清晨服五十丸,药酒送下,临卧时再服一次。此方能去风湿、壮筋骨、顺气化痰、添精补髓,功难尽述。虚劳不足。用五加皮、枸杞根白皮各一斗,加水一石五斗,煮成七头号。其中,以四斗浸曲一斗,以三斗拌饭,照常法酿酒,熟后常取饮服。脚气肿湿,骨节、皮肤疼痛。用五加止四两,浸酒中,远志(去心)四两,亦浸酒中。几日后,取药晒干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五加皮丸”。小儿行迟(三岁小儿还不会走路)。用五加皮五钱,牛膝,木瓜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五分,米汤加几滴酒调服。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枸杞释名枸 枸棘、苦杞、甜菜、天精、地骨、地节、地仙、却老、羊乳、仙人杖、西王母杖。气味苦、寒、无毒。主治肾经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和枸杞子一斤,好酒润透。分作四份:一份用蜀椒一两炒,一份用小茴香一两炒,一份用芝麻一两炒,一份用川楝肉一两炒。炒后拣出枸杞,加熟地黄、白术、白茯苓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每天服适量。此方名“四神丸”。壮筋骨,补精髓。用枸杞根、生地黄、甘菊花各一斤,捣碎,加水一石,煮取汁五斗,以汁炊糯米五斗,拌入细曲,照常法酿酒,待熟澄清,每日饮三碗。此方名“地骨酒”。骨蒸烦熟(包括一切虚劳烦热及大病后烦热)。用地骨皮二两、防风一两,甘草(炙)半两,和匀后。每取五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此方名“地仙散”。肾虚腰痛。和枸杞根、杜仲、萆 和一斤,好酒三斗浸泡,蜜封土罐中再放锅内煮一天,常取饮服。赤眼肿痛。用地骨皮三斤,加水三斗,煮成三升,去渣,放进盐一两,再煮成二程式,频用洗眼和点眼。小便出血。用新地骨皮洗净,捣取自然汁。无汁则加水煎汁。每服一碗,加一点酒,饭前温服。风虫牙痛。用枸杞根白皮,煎醋含漱。口舌糜烂(膀胱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心胃 热,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钱,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汤”。男子下疳。先以浆水洗过。再搽地骨皮末,即可生肌止痛。妇女阴肿或生疮。用枸杞根煎水多洗。痈疽恶疮,脓血不止。有地骨皮不拘多少,洗净,刮去粗皮,取出细穰。以地骨皮煎汤洗,令脓血尽,以 穰敷贴患处,很快见效。足趾鸡眼,作痛作疮。用地骨皮同红花研细敷涂。目涩有翳。用枸杞叶、车前叶各二两,捣出汁,以桑叶裹悬阴地一夜。取汁点眼,不过三、五次,即见效。五劳七伤,房事衰弱。用枸杞叶半斤,切细,加粳米二合,豉汁适量,一起煮成粥。每日食用,有效。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石南释名风药。气味(叶)辛、苦、平、有毒。主治鼠瘘不合。用石南、生地黄、茯苓、黄蘖、雌黄、等分为末,每天敷患处两次。小儿通睛(小儿误跌或头脑受伤,致使瞳仁不正,观东则见西,观西则见东)。用石南一两、藜芦三分、瓜丁五至七个,共研为末。每次吹少许入鼻中,一天三次。内服牛黄平肝的药物,此方名“石南散”。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牡荆释名黄荆、小荆、楚。气味实:苦、温、无毒。
叶:苦、寒、无毒。
根:甘、若、平、无毒。
茎:甘、平、无毒。主治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煎开,乘热饮服。甚效。湿痰白浊。用牡荆子炒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耳聋。用牡荆子泡酒常饮。叶:九窍出血。用荆叶捣汁,酒调服二合。小便尿血。治方同上。腰脚风湿。用荆叶煮水,熏蒸病人,以汗出为度。根:各各上风疾。用七叶黄荆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汤,每日饮服适量。
茎:灼疮发热,风牙痛。青盲内障。
荆沥:中风口噤。服荆沥,每次一升。头风头痛。用日取荆沥饮服。喉痹疮肿。取荆沥细细咽服。或以荆一把,水煎服。心虚惊悸,形容枯瘦。用荆沥二升,火上煎成一升六合,分四次服,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赤白痢。久不愈。用荆沥饮服,每日五合。疮癣。用荆沥涂搽。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紫荆释名紫珠。皮名肉红、内消。气味(木、皮)苦、平、无毒。主治痈疽发背,肿毒流注。用紫荆皮(炒)三两、独活(去节、炒)三两、赤芍药(炒)二两、生白术一两、木蜡(炒)一两,共研为末,用葱汤调热敷涂患处,疮不甚热煮,用酒调敷;痛得厉害或筋不能伸,药中再加乳香。鹤膝风。用紫荆皮,水煎。饭前服。痔疮肿痛。用紫荆皮、水煎,饭前服。产后诸淋。用紫荆皮五钱,半酒半水煎,温服。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道医学

本草纲目?木部?榆原文及翻译,本草纲目?木部?榆原文及翻译

本草纲目·木部·榆原文及翻译

木部·榆

作者:李时珍

释名

零榆。白者名粉。

气味

白皮:甘、平、滑利、无毒。

主治

喘不止。用榆白皮阴干,焙为末,每天清晨和晚上用末二钱、水五合,煎成胶状服下。

虚劳白浊。用榆白皮二升,加水二斗,煮成五升,分五次服下。

小便气淋(按:指小便时觉气胀面排尿困难)。用榆枝,石燕子煎水,每日饮服。

五淋涩痛。用榆白皮阴干、焙研,每取五我,加水五合,煎如胶,一天服二次

口渴多尿。用榆皮二斤,去黑皮,加水一斗,煮成一升。每服三合,一天服三次。

身体突然浮肿。用榆皮捣为末,同米煮粥吃,以小便能畅为效。

早产后流血不止。用榆白皮、当归(焙)各半两,加生姜水煎服。

胎死腹中或母因病欲堕胎。用榆白皮煮汁服二升。

头、身长疮。用榆白皮研为末,调油涂搽。

火伤成疮。嚼榆白皮敷涂。

五色丹毒(又名游肿)。榆白皮研为末,调鸡蛋白涂搽。

背疽。用榆根白皮,切细,清水洗净,捣至极烂,调香油敷搽,留出疮头透气。药干则以苦茶润湿,若药已不粘,须另换新调的药。

小儿瘰疬。用榆白皮生捣如泥,封涂患处。经常换药。

榆叶:

消水肿,利小便,下石淋。用榆树嫩叶作汤或炒吃。

胆热虚劳不眠。用榆叶、酸枣仁等分。加蜜做成丸子,每日服适量。

酒 鼻。用榆叶煎汁常洗。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本草纲目?木部?榉原文及翻译,本草纲目?木部?榉原文及翻译

? 本草纲目·木部·榉原文及翻译

木部·榉

作者:李时珍

释名

榉柳、换柳。

气味

苦、大寒、无毒。

主治

通身水肿。用榉树皮煮汁每日饮服。

毒气攻腹,手足肿痛。用榉树皮和槲树皮煮汁。浓哪饴糖状,另以桦皮煮浓汁调匀饮服。

双目发红。用榉皮去粗皮,切取二两,古钱七个,同放水一升半中,煎取七合,去渣,乘热洗眼,一天两次。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25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