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木部(13)
相思子释名红豆气味苦、平、有小毒、使人呕吐。主治止热闷头痛。除风痰瘴疟疾,杀虫。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桑释名子名椹气味桑根白皮:甘寒、无毒。
桑叶:苦、甘、寒、有小毒。
桑枝:苦、平
桑柴灰:辛、寒、有小毒。主治桑柴灰:目赤肿痛。用桑灰一两、黄连半两,共研为末。每用一钱,铴汤澄清后洗眼。青盲。用桑灰煎汤洗眼,坚持有效。身、面水肿,坐卧不得。有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每饥时即吃豆,不喝豆汤。白癜风。用桑柴灰二斗,蒸于甑内,取锅中热汤洗患处。几次即愈。头风白屑。用桑灰淋汁洗头。大麻风。用桑柴灰。热汤淋取汁,洗头同,再用大豆磨浆洗,用绿豆粉泡熟水洗。三日一洗头,一日一洗脸。不过十次见效。桑枝:水气脚气。用桑条二两炒香,加水一升煎至二合,每日空心饮服。风热臂痛。用桑枝一小升,切细,炒过,加水三程式,煎成二升,一日服尽(有人臂痛,诸药不效,服此数剂即愈)。紫白癜风。有用桑枝十斤、益母草三斤、加水五斗,煮成五斤,去渣,再熬成膏。每于卧时服半俣,温酒调下。以愈为度。桑叶:青盲。取青桑叶焙干研细,煎汁乘热洗目,坚持必效。有患此病二十年者,照此洗浴,双目复明。风眼多泪。取冬季不落的桑叶,每日煎汤温洗。或加硭硝亦可。眼红涩痛。用桑叶研末,卷入纸中烧烟熏鼻,有效。头发不长。用桑叶、麻叶煮淘米水洗头。七次后,发即速长。吐血不止。用晚桑叶焙干,研为末,凉茶送服三钱,血止后,宜服补肝、肺的药物。肺毒风疮。用好桑叶洗净。蒸熟一宿,晒干,研为末,水调服二钱。痈口不收。用经霜黄桑叶,研末敷涂。汤火伤疮。用经霜桑叶烧存性,研为末,油调敷涂。数日可愈。手足麻木。不积压痛痒。用霜降后桑叶煎汤频洗。桑椹:水肿胀满。用桑心皮切细,加水二斗,煮汁一斗,放入桑甚,再煮取五程式,和糯米饭五程式酿酒饮服。此方名“桑椹酒”。瘰疬结核。用桑椹(黑熟者)二斗,取汁,熬成膏。每服一匙。白汤调下。一日服三次,此方名“文武膏”。桑根白皮:咳嗽吐血。用新鲜桑根白皮一斤,浸淘米水中三宿,刮去黄皮,锉细,加糯米四两,焙干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消渴尿多。用入地三尺的桑根,剥取白皮,炙至黄黑,锉碎,以水煮浓汁,随意饮服,亦可加一点米同煮,但忌用盐。产后下血。用桑白皮,炙过,煮水饮服。月经后带红不断。锯桑根取屑一撮,酒冲服。一天服三次。跌伤。用桑根白皮五斤,研为末,取一升,,煎成膏,敷伤处,痛即止。亦无宿血。刀伤成疮,用新桑白皮烧灰,与马粪调匀涂疮上,换药数次即愈。发枯不润。用桑根白皮、柏叶各一斤,煎汁洗头,有效。小儿流涎(脾热,胸膈有痰)。用新桑根白皮捣取自然汁服下。小儿丹毒。用桑根白皮煮汁洗浴,或研为末,调羊膏涂搽。石痈(坚硬,不作脓)。用桑白皮阴干为末,溶胶和酒调涂,以痈软为度。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柘释名气味(木白皮、根白皮)甘、温、无毒。主治煮汁酿酒服,治耳聋耳鸣、劳损虚弱、腰肾冷、梦遗等症。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楮释名构、构桑。气味楮实:甘、寒、无毒。
楮叶:甘、凉、无毒。
树白皮:甘、平、无毒。
皮间白汁:甘、平、无毒。主治楮实:水气蛊胀。用楮实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另以茯苓三两、白丁香一两半,共研为末,将膏和末调成丸子,如梧子大。从少到多,服到小便清利,腹胀减轻为度,后服“治中汤”续治。忌食甘苦峻补药物及发物,此主名“楮实子丸”。肝热生翳。有楮实子研细,饭后以蜜汤送服一钱。一天服二次。喉痹、喉风。肛楮实阴干,每取一个研为末,水送服。病重者可服二个。石疽(长在身上、脸上,状如疖子而皮厚)。用楮实捣烂敷涂。刀伤出血。治方同上。目昏难视。用楮实、荆芥穗各五百枚,共研为还想,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嚼服一丸,饭后服,薄荷 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楮叶:老少瘴痢,日夜是余次。用干楮叶三两,熬捣为末。每服一匙,乌梅汤送下。一天服二次另取羊肉裹药末塞肛门内,痢出即止。脱肛,用楮叶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同时将药末敷在脱肠上。小便白小说。用楮叶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全身水肿。用楮枝趺熬叶成膏,每服一匙,空心服。一天服三次。虚肥面肿(刖脚不肿)。用楮叶八两,加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用汁煮米粥常食勿绝。中风不语。用楮枝叶锉细,酒煮汁出。随时饮服适量。吐血、鼻血。用楮叶捣汁一、二程式,随时温饮适量。目翳。用春还想楮叶,晒干,研为末,加麝香少许。每取黍米大一团点眼内,翳自脱落。疝气。用楮叶、雄黄,等分为还想,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酒送下癣疮湿痒。用楮叶捣烂敷涂。痔瘘肿痛。用楮叶半斤捣烂封涂。蛇咬伤。用楮叶、麻叶一起捣烂,取汁渍伤处。树白皮:肠风下血。用秋季楮皮阴干为末,酒送服三钱,或加入麝香少许。一天服二次。血痢、血崩。用楮树皮、荆芥,等分为末,冷醋调服一钱,血崩,煎服。浮肿。用楮白皮、猪苓、木通各二钱,桑白皮三钱,陈皮、橘皮各一钱,生姜三片,加水三钟煎服。一天服一剂。膀胱石水(四肢瘦削,小腹胀满)。用楮根白皮、桑根白皮各三程式,白术四两。黑大豆五程式,加水一斗,煮成四程式,再加清酒二升,煮成三升。每服一匙,一天两次。目中翳膜。用楮白皮晒干,烧灰。研为末。每点少许。一天点三、五次。皮间白汁:顽癣、蜂蝎蛇虫咬伤、病后胀满。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枳释名子名枳实,枳壳。枳实,枳壳一物也。气味枳实:苦,寒,无毒。枳壳:苦,酸,微寒,无毒。主治破结实,消胀满 ,安胃气,止溏泄。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道医学
本草纲目?木部?楸原文及翻译,本草纲目?木部?楸原文及翻译
本草纲目·木部·楸原文及翻译
木部·楸
作者:李时珍
气味
苦、小寒、无毒。
主治
兼疮。取楸枝煎水洗。
白癜风。用楸白皮五斤,加水五斗,煎成五升,去渣,再煎浓如膏,涂搽患处。一天三次。
上气咳嗽,腹胀人瘦。用楸叶三斗,水斗,同煮开多次,去渣,再煎浓成膏,最后团成丸,纳入 *** 中。
一切毒肿(不问软硬)。用楸叶一叠,敷肿上,包扎好。一天换三次。冬天则取干叶盐水浸软用,或取根皮捣烂敷上。楸叶止痛、消肿、化脓血,胜于他药。
头痒生疮。用楸叶捣汁涂搽。
附方
苦、小寒、无毒。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本草纲目?木部?冬青原文及翻译,本草纲目?木部?冬青原文及翻译
本草纲目·木部·冬青原文及翻译
木部·冬青
作者:李时珍
释名
冻青
气味
(子及木皮)甘、苦、凉、无毒。
主治
子浸酒,去风虚,治痔疮。叶烧灰,可治皮肤皲裂,灭瘢痕。
附方
冬青,现在又称四季青,其叶在临床上:内服可治感冒、肺热咳嗽、小便淋沥、泻痢等下。外用可治汤火伤、外伤出血等症。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25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本草纲目木部(03)在线阅读_作者:···
下一篇:
本草纲目木部(02)在线阅读_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