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书籍

本草纲目谷部(03)在线阅读_作者:李时珍

中药大全 2023-09-21 22:11:17

《本草纲目》谷部(03)


黍释名赤黍名门、糜,白黍中芑,黑黍中季节距,一稃二米名痞。气味黍米:甘、温、无毒。久食令人多热烦。
丹黍米:甘、微寒、无毒。
黍茎和根:辛、热、有小毒。主治黍米:烧灰和油涂跌打伤,能止痛,不作瘢;嚼浓汁,涂小儿鹅口疮,有效。
丹黍米:止咳嗽,退热,亦治泄痢鳖瘕。
黍茎和根:利小便,止喘,去浮肿。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蜀黍释名蜀秫、芦、芦粟、木稷、荻粱、高粱。气味(米)甘、涩、温、无毒。主治(蜀黍米)温中,涩肠胃,止霍乱。(根)利小便,止喘满。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玉蜀黍释名玉高粱。气味(米)甘、平、无毒。主治(玉蜀黍米)调中开味,(根、叶)治沙淋。附方玉蜀黍,理在亦通称“玉米”,其花柱及柱头称为玉米须近年临床上用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胆道结石、鼻炎及哮喘等症。图片

点击
放大
粱释名气味黄粱米:甘、平、无毒。
白粱米:甘、微寒、无毒。
青粱米:甘、微寒、无毒。主治黄粱米:止霍乱下痢,利小便,除烦热。
白粱米:胃虚呕吐。用白粱米汁二合、姜汁一合,和匀服下。霍乱不止,用白粱米五合,加水一升,煮粥吃。手足生疣。用白粱米粉炒红,和唾液涂搽。青粱米:脾虚泄痢。用青粱米半升、神曲一合,每日煮粥食。冷气心痛。用桃仁二两,去皮,加水研磨,绞取汁,倒入青粱米四合,煮粥吃。老人血淋。用车前五合,棉裹煮汁,加青粱米四合粥饮汁此方亦能明目。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粟释名气味粟米:咸、微寒、无毒。主治粟米: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反胃吐食(脾胃气弱,食不消化)。用粟米半升,捣成粉,加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取七枚煮熟,放一点盐,连汁穿梭心吞服,或加少许醋吞下。鼻血不止。用粟米粉小煮服。汤米伤。用粟米焦,投不中,澄取汁,浓煎如糖,频搽伤上,能止痛,灭瘢痕。又方:粟米,半生半炒,研为末,酒调敷伤处。粟泔汁:眼热赤肿。用粟泔汁(淘粟水)发酸的沉淀,加生地黄等分,研匀摊天布上,方圆约二寸,贴目上熨热。药干即换。疳疮月蚀。用粟泔汁沉淀敷涂。附方图片

点击
放大

道医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24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