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书籍

针灸甲乙经87章,经络受病人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贲肥气痞气奔豚在线阅读_作者:皇甫谧

中药大全 2023-09-21 17:21:17

《针灸甲乙经》87章 经络受病人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贲肥气痞气奔豚


黄帝问曰:百病始生,三部之气,所伤各异,愿闻其会。岐伯对曰:喜怒不节则伤於脏,脏伤则病起於阴;清湿袭虚,则病起於下;风雨袭虚,则病起於上。是谓三部。至其淫泆,不可胜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搏,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中人肉间。其中於虚邪也,因其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内外,分为三贞。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稍深,稍深则毛发立,洒然,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於络。在络之时,痛於肌肉,其病时痛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於经。在经之时,洒淅善惊。留而不去,传舍於俞,在俞之时,六经不通,四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於伏沖之脉。在伏沖之脉时,身体重痛。留而不去,传舍於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留而不去,传舍於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於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着孙络,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俞脉,或着於伏沖之脉,或着於膂筋,或着於肠胃之募原,上连於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其着孙络之脉而成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拘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间之水,凑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腹篚满雷引,故时切痛。其着於阳明之经,则侠脐而居,饱则益大,飢则益小。其着於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则痛,飢则安。其着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也,饱则安。飢则痛,其着於伏沖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於两股,如汤沃之状。其着於膂筋,在肠后者,飢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弗得。其着於俞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而空窍乾。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者也。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曰:积之始也,得寒乃生,厥上乃成积。其成奈何?曰:厥气生足溢,足溢生胫寒,胫寒则脉血凝泣,寒气上,於肠胃,入於肠胃则篚胀,篚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盛食多饮,则脉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溢则便血。肠外之络伤则血溢於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成积矣。矣然外中於寒,若内伤於懮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凝涩,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曰:其生於阴者奈何?曰:懮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饱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用力过度,入房汗出浴水,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生病也。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无逆天时,是为至治。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曰:皮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作,肠胃之间,寒温下次,邪气乃至,畜积留止。大聚乃起。曰:病有身体腰髀股胻皆肿,环脐而痛,是谓何病?曰:名曰伏梁。此风根也,不可动;动之为水溺涩之病。病有少腹盛,左右上下皆有根者,名曰伏梁也。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之,每切按之致死,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出隔侠胃脘内痈。此久病也。难治,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顺,勿动亟夺,其气溢於大肠,而着於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难经》曰:心之积名曰伏梁,起於脐上,上至心下,大如臂。久久不愈,病烦心,心痛。以秋庚辛日得之,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以秋王,不受邪,因留结为积。《难经》曰: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箫下,覆大如杯。久久不愈,病酒酒恶寒,气逆喘咳,发肺痈。以春甲乙日得之,心病传肺,肺当传肝,肝以春王,不受邪,因留结为积。曰:病箫下满,气逆行,三二岁不已,是为何病?曰:病名息贲。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积为道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难经》曰:肝之积名日肥气,在左箫下,如覆杯,有头足如龟鳖状。久久不愈,发咳逆,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肺病传肝,肝当传脾,脾以季夏王不受邪,因留结为损,此与息贲略同。《难经》曰:脾之积名日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久不愈,病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以冬壬癸日得之,肝病传脾,脾当传肾,肾以冬王,不受邪,因留结为积。《难经》曰:肾之积名曰贲肫,发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得之,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王,不受邪,因留结为积也。息贲时唾血,巨阙主之。腹中积,上下行,悬枢主之。疝积胸中痛,不得息,天容主之。暴心腹痛,疝积时发上沖心,云门主之。心下大坚,肓俞,期门及中脘主之。脐下疝,绕脐痛,沖胸不得息,中极主之。贲肫,上腹篚坚,痛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鶱,阴交主之。脐下疝,绕脐痛,石门主之。奔肫气上,腹篚痛,口强不能言,茎肿先引腰,后引小腹,腰臗少腹坚痛,下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鶱,石门主之。奔肫,寒气入小腹,时欲呕,伤中溺血,小便数,背脐痛,下引阴,腹中窘急欲凑,后泄不止,关元主之。奔肫,上抢心,甚则不得息,忽忽少气,尺厥,心烦痛,飢不能食,善寒中腹胀,引箫而痛,小腹与脊相控暴痛,时窘之后,中极主之。腹中积聚时切痛,商曲主之。脐下积聚疝瘕,胞中有血,四满主之。脐疝绕脐而痛,时上沖心,天枢主之。气疝烦呕,面肿,奔肫,天枢主之。奔肫,卵上入,痛引茎,归来主之。奔肫上下,期门主之。疝瘕,髀中急痛,循箫上下抢心,腹痛积聚,府舍主之。奔肫腹肿,章门主之。少腹积聚,劳宫主之。环脐痛。阴鶱两丸缩,腹坚痛不得卧,太沖主之。寒疝,下至腹腠膝腰,痛如清水;小腹诸疝,按之下至膝上伏兔中寒;疝痛,腹胀满,痿瘚少气,阴市主之。大疝腹坚,丘墟主之。


道医学

古时候没有西医上的“癌症”这个词,那么各种癌症都被称为什么?

癌症,其实是变异的癌细胞通过无限地分裂、增殖,最终致使正常的细胞组织遭到破坏。

中国古代的医生显然都不具备这种深刻的医学知识,即便有类似的记载,也都只能是记录表征,而不能深入本质。

例如,有人认为癌这个字,可能是来源于喦(同“岩”)。所谓的喦,如山峰之形状,如山石之坚硬。商人在形容妇女的乳房出现肿瘤时,即称呼“高突如喦顶,烂深如喦壑”是也。

除此以外,还有1264年南宋福建医学家杨士瀛的《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也对癌症作出描述: 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

这句话明显是在描述肿瘤的形貌,对于“毒根深藏”的缘由,他是丝毫不清楚的。

总而言之,古代对癌症的称呼是喦,但这个字主要是在指外在表现肿瘤,而不是实质的病因。

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就有瘤的分类记载,提出了一些肿瘤病名,如 肠蕈、石瘕、积聚、噎膈 等,并对这些疾病的症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如《灵枢》云:“石瘕生于胞中,…日以益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这些描述与今之腹腔肿瘤和妇科肿瘤极其相似。同时期的《难经·五十五难》中论述了“积”与“聚”的区别,提出了 五脏积 的病名、症状、病理等。其云:“气之所积者曰积,气之所聚者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由此可见,“积”是固定的,而“聚”是活动的。《难经》中称心之积曰伏梁,肝之积曰肥气,脾之积曰痞气,肺之积曰息贲,肾之积曰奔豚。

东汉华佗 首创麻醉下手术治疗体内“结积”(包括肿瘤疾病),并在《中藏经·论痈疽疮肿》中指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认为肿瘤的发病不单是因为营卫之气堵塞而引起,更重要是由脏腑“蓄毒”所生。

东汉末年,张仲景 所著《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亦有许多类似肿瘤性疾病的诊治,记载了大量临床行之有效的方剂,如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抵当丸、抵当汤、麦门冬汤、旋覆代赭汤、硝石矾石散等。

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卒心腹坚方第二十六》中云:“凡 瘕坚 之起,多以渐生,如有卒觉便牢大,自难治也。腹中瘸有 结节 ,便害饮食,转羸瘦。”认识到肿瘤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往往自我发觉时多属晚期,形成恶液质,预后不良。晋代针灸医家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首先应用针灸治疗肿瘤性疾病,《经络受病人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贲肥气痞气奔豚第二》有:“息贲时唾血,巨阙主之;腹中积,上下行,悬枢主之;……心下大坚,肓俞、期门及中脘主之;……腹中积聚时切痛,商曲主之;……小腹积聚,劳宫主之。”。

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对肿瘤性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并分门分类记载了许多肿瘤疾病及所属症状,如“ 五膈”、“五噎”、“石疽”、“反花疮”、“乳石痈”、“石痈”、“瘕瘕”、“积聚” 等。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分瘤为 瘿瘤、骨瘤、脂瘤、石瘤、肉瘤、脓瘤及血瘤 ,首载肿瘤专方五十余首,方中突出虫类药、毒剧药及攻痰化瘀药的使用,并应用灸法治疗 瘕瘕积聚

宋代《仁斋直指附遗方论》所述之 “癌”,确属恶性肿瘤:“癌者,上高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 ”,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到“坚硬不可移者,名曰 石瘿 ”,“瘤则有六:骨瘤、脂瘤、气瘤、肉瘤、脓瘤、血瘤,亦不可决溃”。杨士瀛《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则说:“ 癌者,……外证令人昏迷,治法急用蓖麻子等药外敷,以多出其毒水如痈疽方中乳香膏、神功妙贴散是也 ”,可见宋代中医肿瘤学从病名、分类、治法、方药等均有很大的发展,已初见学派之端倪。

金元时代,四大学术流派的形成促进了肿瘤学术的进步。李东垣所创制的方剂如补中益气汤、广茂溃坚汤、散肿溃坚汤、连翘散坚汤、救苦化坚汤等,为临床治疗肿瘤所常用。而朱丹溪力主祛痰以治结块,创制了许多攻痰方剂,有清热化痰、软坚化痰、燥湿化痰、活血化痰、健脾化痰诸法,认为积聚痞块为痰与食积死血而成,用醋煮海石、醋煮三棱、莪术、桃仁、红花、五灵脂、香附,以及瓦楞子能消结块。张元素,提出用干漆、硇砂、三棱、大黄、牵牛之猛药类。

明代张景岳指出,凡积聚之治,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凡坚硬之积,必在肠胃之外、募原之间,原非药力所能猝至,宜用阿魏膏、琥珀膏,或用水红花膏、三圣膏之类以攻其外;再用长桑君针法以攻其内。这种内外兼施、针药膏并用的方法是符合肿瘤治疗的特殊情况的。

清代肿瘤病名有“噎膈”、“反胃”、“肺痿”、“乳岩”、“肾岩翻花”等,肿瘤病因病理、辨证论治、处方用药、预后等方面又有进一步发展。

欢迎打开 历史 宝藏。

癌症是当今人类 健康 的一个大患。

直到民国时期出的《辞源》一书,才有“癌”的记载,并且解释这个字代表的就是一种恶性肿瘤。

不可否认的是,癌症这种病症,绝对不是近现代人独享的病症,古人肯定也是受癌症困扰的,之是当时没有癌症这个名字罢了。

这种岩穴之状,并且有肿瘤形状的“颗颗累垂”样子,可以判定就是体内的肿瘤了,毒根深藏,说的就是癌细胞的顽固性和扩散性,很难彻底治愈。

癌症的英文名字是Cancer,来源于希腊文cancrum,就是螃蟹的意思,来自于癌细胞的外形,像带着爪子的螃蟹一样,很是可怕。

以上便是关于癌症的小 历史 ,祝愿大家 健康 幸福,远离疾病。

中国早在3500多年前的殷周时代,殷墟甲骨文上已记载"癌"的病名,“癌”字由“疒”、“嵒”组成,这是现今发现的中医记载肿瘤最早文献。“癌”字把病字头去掉,就是一个“喦”字,它是岩石的“岩”的另一种写法。

古人造“癌”字时为什么用到“喦”字呢,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我们就能找到最好的答案。据甲骨文记载,古人在女性身上发现了肿瘤,“高突如喦顶,烂深如喦壑”。

以后的历朝历代的医学典籍都有癌症的记录。北宋1170年,东轩居士著《卫济宝书》:「痈疽五发,一曰癌……」。

南宋杨士瀛著《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十二、癌》中,记载了癌的症状:「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带青,由是簇头,各露一舌,毒根深藏,穿孔通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或项或肩或臂,外证令人昏迷。」

癌字从岩,岩即山岩,岩为岩的俗体字,古代癌、岩、嵓、喦、岩、岩通用,癌的本义和读音均同岩,传统中医学常用其本义本字「岩」作为病名,指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的肿物,是以形象命名的,例如乳岩(今之乳癌)、肾岩(今之阴茎癌)、舌岩(即今之舌癌),多归类于外科。

在普通话中,癌症的“癌”字依造字规则应读作 yán ,但自1950年代开始,生活中“癌”字常读作 ái。这是为了避免口语中与炎症混淆而变动了读音。而中国台湾地区汉语中的“癌”,现在仍然是读作“yán”。

汗牛充栋的中医古籍对一些癌症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预后、预防等均有所记载,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例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胭,真脏见,十月之内死。”所述症状类似肺癌晚期临床表现,并明确指出预后不良。

中医有“癌”记录之时,英语连「cancer」这个词都还没有诞生,也还没有西医,更没有西医的“癌”。

三百多年前,简称为“西医”的现代西医学学科在人体解剖基础上诞生,并与古代西医彻底切割,成为新生的单一学科。

一百多年前,西医进入中国,西医名词cancer翻译成中文时,直接“挪用”了中医名词“癌”。

从诞生的先后时间及出处来看,西医名词“癌”做中医名词“癌”的孙子也不够格。

实际上,中文西医著作中的很多名词,在从英文翻译成中文时,都直接“挪用”了中医的名词术语。

最常用攻击中医的武器,也最可笑的指责就是中医的脏腑名词不符合同名的西医器官名词。比如:中医脏腑中的肺不符合西医器官的肺......

本问题中的癌症也是如此。

100年前西医进入中国,西医名词大多数是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的,英文器官的译名被翻译采用了其自认为相似的中医脏腑名词,拿来主义使用,比如:Lung(肺),按照世界通用的译名规范音译或意译,则Lung的音译应为“烂”、“任”、“令”或者“隆格”、“林格”.....Lung的意译应为“呼吸囊”、“氧气交换器”......

lung译成与中医脏腑名词的“肺”根本就是一多义词:同音多义。“肺”这一名词,在中医理论中是一脏腑名称,是指肺的功能系统,是一种不可见但是可以推演和证实的功能系统;而在西医体系中是一器官名称,指的是肺这一器官,是一种可见的客观物质。是当初英文Lung翻译的不妥,生生制造了一个“肺”的多义词,人为地造成中、西医名词混淆——谁之过?中医不是背锅侠,“中医不符合西医”这个锅,中医不背。

但做人总得讲先后,中医之脏腑名词业已使用了几千年,如何能够符合仅仅用了百年且盗用了中医名词的西医器官名词?孙子不像爷爷也就罢了,你叫爷爷如何能够像孙子?!

西医就是名副其实的“停电了不能看病的医生”,用西医治疗癌症完全是个笑话,除了骗医药费还能干嘛。每年有几百万癌症患者盲目相信西医治疗过度用药,死亡人数达到百万级,救不活就说是晚期。没听说过西医治愈过癌症的,乔布斯已经用昂贵的医疗费检验了西医的能力,效果显然不理想。乔布斯、李咏若用了中医保守治疗少说也能多活5-10年。在治疗癌症的道路上,西医需要借鉴中医标本兼治的医学理论。西医治疗感冒和脚气疗效不错。[吃瓜群众]。

西方人发明了“癌症”,他们治不了,只是把患者变成了他们提款机。他们成功了,却造就了无数人财两空的家庭。

古人统称癌症为痈疽。如肺痈,肠痈,胃痈,颈痈,背痈……

古时候没有西医上的“癌症”这个词语,那么各种癌症被称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癌症这个词语是近代才出现的 ,那是在显微镜被发明以后,人类可以看到很细微的结构,所以诞生了癌症。

其实我国最早记载的癌症是在黄帝内经, 那时候并不称为“癌”,而是“瘤”,里面描述为筋瘤、肠瘤、昔瘤等;而也有书籍不称之为“癌”或者“瘤”,而是称为“殇”,比如《周礼天官》记载周代“下士八人,掌肿殇、溃殇、金殇、折殇”的治疗,这里面的殇就是指肿瘤或者癌症的意思。

在中医的书籍里面,最早出现“癌”的是北宋的 《卫济宝书》和《仁斋直指遗方论》,它们是这样描述的: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

自从北宋以后,中医对癌症的认识加深, 也出现了更多对癌的描述,如“噎膈”指食道癌、贲门癌;“胃反”包括胃癌,“石疽”应该是指淋巴瘤等。

后来也出现了不少关于更多癌的描述,如宋代《圣济总录》称腹部肿瘤为“症假”,明代《外科正宗》称唇癌为“茧唇”,清代的《殇科心得集》一书中把肿瘤称之为“失荣”。

从上面的这些论述,我们能看得出古人对癌其实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是古代可能癌症的发病率可能很低,他们没有太好的办法了解和治疗。

最后小结:古代人称癌为“瘤”、“殇”等,真正出现癌症这个词语是在显微镜发明以后。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

肉瘤(淋巴癌)、乳岩(乳癌)、石瘿(甲状线癌)、舌菌(舌癌)、瘰癧(淋巴线癌)、脏癰(直肠癌)息贲(肺癌)痞气、积聚(肝癌)、噎膈(食道癌)、喉蕈(喉癌)、厉疽(皮肤黑色素)、石疽(癌、瘤)、外肾岩(阴茎癌),这些是古时的叫法。

传统中医对肝癌是如何理解的

根据肝癌的病程和症状,结合历代医籍的论述,该病可归属于中医“肥气”、“积”、“症”、“臌胀”、“黄疸”、“呕血”、“便血”等疾病。 ○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战国《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 ○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汉华佗《难经》 历代医家还详细描述了症积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 ○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始终,左右有所穷处。 汉华佗《难经》症,腹中坚硬,按之应手,谓之症也。——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 ○经络受病,入于肠胃五脏积聚,发伏梁、息贲、肥气、否气、奔豚。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按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夫症者征也,血食凝阻,有形可征,一定而不移。——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已。——战国《内经》 ○坚者消之,留者攻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战国《内经》 ○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故治积者,当先养正则积自除……邪正盛衰,固宜祥审。——金张元素《活法机要》 ○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较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肝癌早期:辨证以邪实为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而正虚脾弱为辅。 ○肝癌中期:辨证多正虚、邪实并重,脾虚气弱,血瘀痰结。 ○肝癌晚期:辨证元气大亏,病邪实盛。气血亏损,脾胃不和,气滞血瘀,痰湿内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20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