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书籍

针灸甲乙经74章,夜甚大论,在线阅读_作者:皇甫谧

中药大全 2023-09-21 17:12:57

《针灸甲乙经》74章 夜甚大论


黄帝问曰: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岐伯对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於五脏六腑,外合於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俞;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阳之络,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阴阳俱病,名曰风痺,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无形而痛者阴之类,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急治其阳,无攻其阴;阴阳俱动,乍怎有乍无,加以烦心,名曰阴胜其阳,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也。曰:形气病之先后,内外之应奈何?曰: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寒伤形,乃应形。风伤筋脉,筋脉乃应。此形气内外之相应也。曰:刺之奈何?曰:病九日者,三刺而已。病一月者,十刺而已。多少远近,以此衰之。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去其血。曰:外内之病,难易之治奈何?曰:形先病而未入脏者,刺之半其日,脏先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此外内难易之应也。曰:何以知其皮肉血气筋骨之病也?曰:色起两眉间薄泽者,病在皮;唇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肌肉;营气濡然者,病在血气;目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筋;耳焦枯受尘垢者,病在骨。曰:形病何如?取之奈何?曰:皮有部,肉有柱,气血有俞,筋有结,骨有属。皮之部俞在於四末,肉之柱在臂胻诸阳分肉间与足少阴分肉之间;气血之俞在於诸络脉,气血留居则盛而起;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骨之属者,骨空之所以受液而溢脑髓者也。曰:取之奈何?曰:夫病之变化,浮沈浅深,不可胜穷,各在其处,病间者浅之,甚者深之;间者少之;甚者众之。随变而调气,故曰上工也。曰:人之肥瘦小大寒温,有老壮少小之奈何?曰:年五十已上为老,三十已上为壮,十八已上为少,六岁已上为小。曰:合以度其肥瘦?曰:人有脂,有膏,有肉。曰:别此奈何?曰:篌肉坚,皮满者,脂;篌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曰:身之寒温何如?曰: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曰:其肥瘦大小奈何?曰: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曰:三者之气血多少何如?曰:膏者多气,多气热,热者耐寒也。肉者多血,多血者则形充,形充者则平也;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此别於众人也。曰:众人如何?曰:众人之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也,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名曰众人。曰:治之奈何?曰: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是故膏人者,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脂不能大。曰: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者,何也?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一夜分为四时之气,朝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则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於身,故甚。曰:其时有反者,何也?曰:是不应四时之气,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曰:治之奈何?曰: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也。


道医学

他是名臣之后,年少时被当成傻子,后来发奋读书,成为医学大家

东汉末年,名将皇甫嵩因为讨伐黄巾立下赫赫功绩而被封为车骑将军,后来他又被任命为左将军,奉命前往凉州平定王国叛乱。到了晚年,皇甫嵩历任太尉、光禄大夫等职,死后又被追赠为骠骑将军,甚至唐宋时期得以被选入武庙。

早在皇甫嵩之前,皇甫一族就已经是将门世家,即使是西晋建立后,皇甫家依然保持着作为名门的影响力。不过,到了皇甫嵩曾孙这一代,却出了个二十岁仍然无所事事,甚至被旁人当成傻子的后辈,那便是皇甫谧。尽管出身并不平庸,但皇甫谧青少年时期却饱受诟病,多亏后来发奋读书才终于有所成就,被世人誉为“针灸鼻祖”。

建安二十年(215),皇甫谧生于安定郡朝那县,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灵台县一带。作为前太尉的曾孙,皇甫谧幼年的生活可谓衣食无忧,但其父皇甫叔侯仅仅举孝廉,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官爵,而母亲更是在他出生后不久便去世了。十五岁时,皇甫谧不得不跟随叔父迁居到了弘农郡新安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新安县一带。

据《晋书》记载,皇甫谧到了二十岁仍然不爱学习,整天四处游荡,于是被人当做傻子。见到自己一手带大的侄子如此不学无术,叔母任氏十分痛心,于是语重心长地教导道: “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皇甫谧听罢终于决心发奋学习,从此拜入当地学者席坦门下,日复一日不断精进自己的学问。

另一方面,由于家道中落,皇甫谧还一边读书一边耕作,常常带着典籍下地干活,终于 “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不再游手好闲的皇甫谧日常生活中清心寡欲,一门心思完成自己的著作。此前,即使是受到广泛推崇的《史记》也仅仅是将黄帝作为上古 历史 的最初人物,而皇甫谧大量阅读经纬杂学之书后,将上古 历史 提前到了三皇时代。

另外,皇甫谧又收集了大量《史记》、《汉书》中所没有记载的内容,并将这些故事都放进了自己的代表作《帝王世纪》中。到此为止,皇甫谧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史学,但随着曹魏正元三年(256),也就是自己四十二岁时不幸感染痛风,他便开始重视对医术的 探索 。患病后的他行动不便,但仍是手不释卷,常常看书看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自曹魏末年至西晋初年,司马昭、司马炎父子多次征召皇甫谧,但后者都没有接受,只一心投入自己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泰始六年(270)皇甫谧还曾经上表晋武帝司马炎请求借书,尽管心中万般不满,但司马炎还是送去了一车书供其阅览。

太康三年(282),皇甫谧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医学大作《针灸甲乙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书中记载了关于针灸的基础理论、临床治疗两部分内容,还详细介绍了病因、症状、诊断、疗法等具体知识。《针灸甲乙经》奠定了针灸发展的基础,甚至对日本、朝鲜等邻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谓“功在千秋”。

尽管上文只介绍了《帝王世纪》和《针灸甲乙经》,但皇甫谧的著作其实远不止如此。史书方面,他还著有《高士传》、《列女传》、《逸士传》等作品,介绍了许多被官修史书遗忘或忽视的重要 历史 人物。此外,他早年就有《礼乐》、《圣真》等论著,体现了他在儒家经典方面的研究成果。

正因著述颇丰,皇甫谧被清代学者李巨来评价为: “考晋时著书之富,无若皇甫谧者。” 而在当时,晋武帝司马炎也曾高度评价他道: “男子皇甫谧沈静履素,守学好古,与流俗异趣。” 令人唏嘘的是,《针灸甲乙经》书成的同一年,皇甫谧便不幸去世,其子按照父亲生前遗愿,将其薄葬在了不毛之地。

从能力上说,皇甫谧尽管二十岁才开始认真学习,但靠着大量阅读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再加上本就才华横溢,因此才学几乎可以说冠绝当世。从品德来说,他为了报答叔母的恩情而发奋努力,后来又拒绝接受司马家的征召,一生没有踏足官场。另一方面,他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了大量临床治疗经历,可见其妙手仁心,平日里常常治病救人。

最后,从功绩来说,皇甫谧的大量著作拥有极高的史学、医学、文学价值,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难以估量。综上所述,尽管年轻时不学无术,受尽冷眼嘲笑,但皇甫谧通过自己的勤奋与天赋达到了 历史 上众多“天才”一生难以企及的高度,其才、德都十分值得钦佩。

皇甫谧 介绍

展开全部

皇甫谧

开放分类: 医学、人物、历史

215年-282年

魏晋间作家、医学家。

提起皇甫谧,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是东汉太尉皇甫嵩的曾孙,拜乡人席坦为师。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活了六十八岁。

皇甫谧小时候,过继给叔父,迁居新安(含河南渑池县)。叔父、叔母,尤其是叔母,很疼爱他。而皇甫谧自幼贪玩,无心向学,人们笑他是傻子。到了十七岁,人高马大,竟“未通书史”,整天东游西荡,象脱缰的马,叔母对皇甫谧如此调皮捣蛋非常气愤,恨铁不成钢,常常为他的前途而忧虑。一天,她把贪玩的皇甫谧赶出家门,想要教训他。谁知他到了外边弄来了香瓜、甜果之类,洋洋自得地呈献给叔母,以为如此“孝顺”一番,便可平息叔母的盛怒。谁知叔母更加气愤,接过瓜果,狠狠地摔在地上,流着泪说:“你快二十岁了,还是‘志不存教,心不入道’,你要真心孝顺父母,就得‘修身笃学’”。他很受感动,噙着泪花发誓要悔过自新,改弦更张,矢志苦学。从此以后,他刻苦攻读,虚心求教,一天也不懈怠。下定决心要编著一部针灸学专书。

对于针灸方面的经验,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医家已进行了系统总结。如一九七三年在湖南长沙和马三堆汉墓中,发现了多种周代编写的医书,其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也有许多论述针灸的内容。东汉初期针灸名医涪翁还有《针经》的专述。但是晋代以前涉及到针灸内容的医书,“其父深奥”,“文多重复,错互非一”。加上当时用竹木简刻书,书被视为秘宝皇甫谧简介,普通的人是不易得到的。由于参考书奇缺,这给皇甫谧编撰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皇甫谧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他用百折不挠的精神,设法借来了需要的医书,经穷搜博采,获得了大量的资料。他把古代著名的三部医学著作,即《素问》,《针经》(即《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纂集起来,加以综合比较,“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终于写出了一部为后世针灸学树立了规范的巨著—《黄帝 三部针灸甲乙经》,也称《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共十卷,一百二十八篇。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书中校正了当时的腧穴总数的穴位654个(包括单穴48个),记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说明了各种操作方法。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有重大价值的针灸学专著,被人们称做“中医针灸学之祖”,一向被列为学医必读的古典医书之一。唐代医家王焘评它“是医人之秘宝,后之学者皇甫谧简介,宜遵用之”。此书问世后,唐代医署就开始设立针灸科,并把它作为医生必修的教材。晋以后的许多针灸学专著,大都是在参考此书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而写出来的,也都没有超出它的范围。直至现在,我国的针灸疗法,虽然在穴名上略有变动,而在原则上均本于它。一千六百多年来,它为针灸医生提供了临床治疗的具体指导和理论根据。

此书也传到国外,受到各国,特别是日本和朝鲜的重视。公元七O一年,在日本法令《大宝律令》中明确规定用《针灸甲乙经》列为必读的参考书之一。足见,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影响之深远。

他抱病期间,自读了大量的医书,尤其对针灸学十分有兴趣。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以前的针灸书籍深奥难懂而又错误百出,十分不便于学习和阅读。于是他通过自身的体会,摸清了人身的脉络与穴位,并结合《灵枢》、《素问》和《名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书,悉心钻研,著述了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著作——《针灸甲乙经》。

该书除了论述有关脏腑、经络等理论,还记载了全身穴位649个,穴名349个,并对各穴位明确定位,对各穴的主治证、针灸操作方法和禁忌等都做了详细描述,并一一纠正了以前的谬误。

可以说,《针灸甲乙经》是针灸学发展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唐朝太医署在学习针灸学时就是以该书为教材的。后来,此书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国家,在国际上声望也很高。

40岁时,他患了风痹病,十分痛苦,在学习上却仍是不敢怠慢。有人不解他为何对学习如此沉迷,他说:“朝闻道,夕死可也。”说如果早上明白了一个道理,就算晚上便死去,也是值得的。皇帝敬他品格高尚、学识丰富,便请他做官,他不但回绝了,竟然还向皇上借了一车的书来读,也算得上是一桩奇事了!

其《帝王世纪》为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记录了各代帝王时期的地亩、属国、人口。他对先秦时代的人口估计是目前人口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资料,一直为历代学者所引用,但近代一些学者也对此持怀疑态度。

针灸甲乙经白话精解的图书目录

卷第一
精神五脏第一
五脏变腧第二
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第三
五脏五官第四
五脏大小六腑应候第五
十二原第六
十二经水第七
四海第八
气息周身五十营四时日分漏刻第九
营气第十
营卫三焦第十一
阴阳清浊精气津液血脉第十二
津液五别第十三
奇邪血络第十四
五色第十五
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第十六
卷第二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上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下
奇经八脉第二
脉度第三
十二经标本第四
经脉根结第五
经筋第六
骨度肠度肠胃所受第七
卷第三
头直鼻中发际旁行至头维凡七穴第一
头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循督脉却行至风府凡八穴第二
头直侠督脉各一寸五分却行至玉枕凡十穴第三
头直目上入发际五分却行至脑空凡十穴第四
头缘耳上却行至完骨凡十二穴第五
头自发际中央旁行凡五穴第六
背自第一椎循督脉下行至脊骶凡十一穴第七
背自第一椎两旁侠脊各一寸五分下至节凡四十二穴第八
背自第二椎两旁侠脊各三寸下行至二十~椎下两旁侠脊
凡二十六穴第九
面凡三十九穴第十
耳前后凡二十穴第十一
颈凡十七穴第十二
肩凡二十八穴第十三
胸自天突循任脉下行至中庭凡七穴第十四
胸自输府侠任脉两旁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第十五
胸自气户侠输府两旁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第十六
胸自云门侠气户两旁各二寸下行至食窦凡十二穴第十七一
腋胁下凡八穴第十八
腹自鸠尾循任脉下行至会阴凡十五穴第十九
腹自幽门侠巨阙两旁各半寸循冲脉下行至横骨凡二十二穴第二十
腹自不容侠幽门两旁各一寸五分至气冲凡二十四穴第二十一
腹自期门上直两乳侠不容两旁各一寸五分下行至冲门凡十四穴第二十二
腹自章门下行至居■凡十二穴第二十三
手太阴及臂凡一十八穴第二十四
手厥阴心主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五
手少阴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六
手阳明及臂凡二十八穴第二十七
手少阳及臂凡二十四穴第二十八
手太阳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九
足太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
足厥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一
足少阴及股并阴跷阴维凡二十穴第三十二
足阳明及股凡三十穴第三十三
足少阳及股并阳维四穴凡二十八穴第三十四
足太阳及股并阳跷六穴凡三十四穴第三十五
卷第四
经脉第一上
经脉第一中
经脉第一下
病形脉诊第二上
病形脉诊第二下
三部九候第三
卷第五
针灸禁忌第一上
针灸禁忌第一下
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
缪刺第三
针道第四
针道终始第五
针道自然逆顺第六
针道外揣纵舍第七
卷第六
八正八虚八风大论第一
逆顺病本末方宜形志大论第二
五脏六腑虚实大论第三
阴阳清浊顺治逆乱大论第四
四时贼风邪气大论第五
内外形诊老壮肥瘦病旦慧夜甚大论第六
阴阳大论第七
正邪袭内生梦大论第八
五味所宜五脏生病大论第九
五脏传病大论第十
寿夭形诊病候耐痛不耐痛大论第十一
形气盛衰大论第十二
卷第七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上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中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下
足阳明脉病发热狂走第二
阴衰发热厥阳衰发寒厥第三
太阳中风感于寒湿发痓第四
阴阳相移发三疟第五
卷第八
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上
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下
经络受病人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 肥气痞气奔豚第二
五脏六腑胀第三
水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第四
肾风发风水面肘肿第五
卷第九
大寒内薄骨髓阳逆发头痛第一(颔项痛附)
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发卒心痛胸痹心疝三虫第二
邪在肺五脏六腑受病发咳逆上气第三
肝受病及卫气留积发胸胁满痛第四
邪在心胆及诸脏腑发悲恐太息口苦不乐及惊第五
脾受病发四肢不用第六
脾胃大肠受病发腹胀满肠中鸣短气第七
肾小肠受病发腹胀腰痛引背少腹控睾第八
三焦膀胱受病发少腹肿不得小便第九
三焦约内闭发不得大小便第十
足厥阴脉动喜怒不时发 疝遗溺癃第十一
足太阳脉动发下部痔脱肛第十二
卷第十
阴受病发痹第一上
阴受病发痹第一下
阳受病发风第二上
阳受病发风第二下
八虚受病发拘挛第三
热在五脏发痿第四
手太阴阳明太阳少阳脉动发肩背痛肩前臑皆痛肩似拔第五
水浆不消发饮第六
卷第十一
胸中寒发脉代第
阳厥大惊发狂痫第二
阳脉下坠阴脉上争发尸厥第三
气乱于肠胃发霍乱吐下第四
足太阴厥脉病发溏泄下痢第五
五气溢发消渴黄瘴第六
动作失度内外伤发崩中淤血呕血唾血第七
邪气聚于下脘发内痈第八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上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下一
卷第十二
欠哕唏振寒噫嚏亸泣出太息羡下耳鸣啮舌善忘善饥第一
寒气客于厌发喑不能言第二
目不得眠不得视及多卧卧不安不得偃卧肉苛诸息有音及喘第三
足太阳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病第四
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第五
手足阳明脉动发口齿病第六
血溢发衄第七(鼻鼽息肉著附)
手足阳明少阳脉动发喉痹咽痛第八
气有所结发瘤瘿第九
妇人杂病第十
小儿杂病第十一

医学家皇甫谧的简介资料

皇甫谧是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下面是我为你收集整理皇甫谧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皇甫谧简介
皇甫谧出生于公元215年的西晋,282年去世,一生活了68岁,在古时已经算是长寿之人了。而且他是一位擅长针灸的名医,也是著名的学者。皇甫谧,即皇甫士安,小名叫作静,自己称自己玄宴先生。

故乡在现在的甘肃省灵台县。皇甫谧是名门士族出身,家世地位显赫。他出生之后亲生母亲就去世了,家道也中落了,被叔叔收养,十五岁跟随继父搬家到新安,他的儿时在战乱中度过。

皇甫谧作为古代著名的学者,在文学、历史,医药学等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享有盛名。他一生编纂了《针灸甲乙经》、《玄宴先生集》等多部著作,建树颇丰。

他总结了以往针灸的经验,在西晋以前很少有有关针灸的医书,即使存在少量的文字记录也很难看懂,再加上当时多用竹简,书籍稀少,这对皇甫谧总结针灸经验造成了很大的苦难。但他拥有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一切阻碍,并结合自己的亲身试验,终于写成了为后世称奇的针灸学巨著《针灸甲乙经》。

他所写的《帝王世纪》是一部重要的史地巨著,对之前各代的土地面积、人口、属国做了详细完备的记录,今人研究先秦时期的人口等的时候仍然把这部书当做重要的参考。一提起皇甫谧,不得不想起这部最令人称道的《针灸甲乙经》,此书一共分十卷,涵括经络学说、腑脏的理论和针灸的操作方法等诸多方面。这部古代医书被认为是学医必读之经典,是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这本书不仅在中国本土发扬光大而且流传海外,日本曾把《针灸甲乙经》作为必读的参考书,由此可见各国对它的重视程度。
皇甫谧的故事
二十岁之前皇甫谧是一个得过且过的贪玩之人。小时候母亲去世便过继给了自己的叔叔,但得到了叔母的万分宠爱。从小无心学习,被人看做傻子一般。虽然身材高大,但不能通晓诗书,叔母望子成龙,时常对他的前途犯愁,只能心生气愤。

某天叔母为了教育皇甫谧而把他赶出家门,谁知他竟拿来瓜果呈献给自己的叔母,本以为能平息叔母心中的怒火,不料叔母更加生气,一把摔碎在地上,痛哭着告诉皇甫谧,如果他真的孝顺,就修养身心,认真学习。从此皇甫谧一改之前顽劣的脾性,悔过自新,虚心学习,不敢懈怠。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医学家、文学家。

皇后杨艳生命垂为之时,司马炎下召让皇甫谧进宫给皇后针灸治病,挽救了皇后的性命,由此名声大噪。但他不爱名利,拒绝了皇上赐予的官职,回到自己的故乡,为百姓行医治病,并且致力于钻研医药学著作,历尽千辛万苦,亲身试验草药和针灸之术,一部奇书《针灸甲乙经》横空出世。他为世人诊治疾病的传奇故事和在医学史上做出的贡献也流芳百世。

在他四十岁时患了痛风病,疾病缠身,仍然不妨碍他的学习研究,有人问他为何痴迷学习,他说:?早上能够学会一点做人的道理,即使在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了?,可以看出他对学习的喜爱程度,与他二十岁之前的不学无术产生鲜明的对比。司马炎深知他学富五车、又有高尚的品格,有意留他他在朝为官,但他却拒绝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反而问皇上借了一车书回家品读钻研,实在是一个奇葩。
皇甫谧年二十
皇甫谧小时候只顾贪玩,没有上进心,直到二十岁仍然游手好闲,算是大器晚成的典型。皇甫谧二十岁时,依旧不爱学习,每天无所事事只顾到处游玩。

古时候一般到了这个年纪,男子都有了成家立业的打算,皇甫谧却还如三岁儿童一般,这不得不让人猜疑,所以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个傻子。皇甫谧不知从何处采摘的瓜果,总是献给自己的叔母也就是继母任氏,然后继母引用《孝经》的一段话教导他,说他即使每天三餐用猪牛羊肉来侍奉自己的父母,但他也不能算做孝子。因为皇甫谧已经二十岁了,但却从来不愿意接受教育,心思不在学习上,心术不正,继母一点也不能得到宽慰。

继母泪流满面的对皇甫谧循循善诱,说古时候有孟母三迁的佳话,孟子后来成了大名鼎鼎的亚圣;曾子的父亲杀猪来让他学会信守承诺,情到深处不由得自责起来,责怪自己没有选择好的邻居,自己教育不当,所以皇甫谧才变成现在的模样。

古时便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皇甫谧大有感触,直到现在他方才醒悟,懂得了继母的一片苦心,开始四处游学,勤奋读书,孜孜不倦。后来皇甫谧即便在农事劳动,仍然把儒家经典带在身边,时时不忘学习。最后他终于博览群书,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把著书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他著有《礼乐》、《圣真》等书,直到后来皇甫谧得了痛风病,手中仍然不肯放下书卷。

猜你喜欢:

1. 大禹人物生平简介

2. 伊尹的历史简介

3. 商纣王帝辛人物生平

4. 董卓简介资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20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