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治民治身,可得闻乎?岐伯对曰: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者,夫惟顺而已矣。故入国问其俗,临病人问所便。曰:便病奈何?曰: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飢,脐已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色,脐已下皮寒。胃中寒则篚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飢.少腹痛胀。曰:胃欲寒饮,肠欲热饮,两者相逆,治之奈何?曰: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曰:便其相逆者奈何?曰:便此者,食饮衣服,欲适寒温,寒无淒怆,暑无出汗。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气固气,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便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察间甚而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小大不利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东方滨海旁水,其民食鱼嗜鹹.鱼者使人热中,鹹者胜血。甚民皆黑色疏理,其病多壅肿,其治宜砭石。西方水土刚强,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於内,其治宜毒药。北方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病,其治宜灸。南方其地洼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中央其地平以湿,天地所生物者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宜。形乐志苦,病生於脉,治之以灸刺;形苦志乐,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形乐志乐,病生於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苦,病生於困竭,治之以甘药;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醴,是谓五形志。故曰: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血恶气,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
卷第一
精神五脏第一
五脏变腧第二
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第三
五脏五官第四
五脏大小六腑应候第五
十二原第六
十二经水第七
四海第八
气息周身五十营四时日分漏刻第九
营气第十
营卫三焦第十一
阴阳清浊精气津液血脉第十二
津液五别第十三
奇邪血络第十四
五色第十五
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第十六
卷第二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上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下
奇经八脉第二
脉度第三
十二经标本第四
经脉根结第五
经筋第六
骨度肠度肠胃所受第七
卷第三
头直鼻中发际旁行至头维凡七穴第一
头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循督脉却行至风府凡八穴第二
头直侠督脉各一寸五分却行至玉枕凡十穴第三
头直目上入发际五分却行至脑空凡十穴第四
头缘耳上却行至完骨凡十二穴第五
头自发际中央旁行凡五穴第六
背自第一椎循督脉下行至脊骶凡十一穴第七
背自第一椎两旁侠脊各一寸五分下至节凡四十二穴第八
背自第二椎两旁侠脊各三寸下行至二十~椎下两旁侠脊
凡二十六穴第九
面凡三十九穴第十
耳前后凡二十穴第十一
颈凡十七穴第十二
肩凡二十八穴第十三
胸自天突循任脉下行至中庭凡七穴第十四
胸自输府侠任脉两旁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第十五
胸自气户侠输府两旁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第十六
胸自云门侠气户两旁各二寸下行至食窦凡十二穴第十七一
腋胁下凡八穴第十八
腹自鸠尾循任脉下行至会阴凡十五穴第十九
腹自幽门侠巨阙两旁各半寸循冲脉下行至横骨凡二十二穴第二十
腹自不容侠幽门两旁各一寸五分至气冲凡二十四穴第二十一
腹自期门上直两乳侠不容两旁各一寸五分下行至冲门凡十四穴第二十二
腹自章门下行至居■凡十二穴第二十三
手太阴及臂凡一十八穴第二十四
手厥阴心主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五
手少阴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六
手阳明及臂凡二十八穴第二十七
手少阳及臂凡二十四穴第二十八
手太阳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九
足太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
足厥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一
足少阴及股并阴跷阴维凡二十穴第三十二
足阳明及股凡三十穴第三十三
足少阳及股并阳维四穴凡二十八穴第三十四
足太阳及股并阳跷六穴凡三十四穴第三十五
卷第四
经脉第一上
经脉第一中
经脉第一下
病形脉诊第二上
病形脉诊第二下
三部九候第三
卷第五
针灸禁忌第一上
针灸禁忌第一下
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
缪刺第三
针道第四
针道终始第五
针道自然逆顺第六
针道外揣纵舍第七
卷第六
八正八虚八风大论第一
逆顺病本末方宜形志大论第二
五脏六腑虚实大论第三
阴阳清浊顺治逆乱大论第四
四时贼风邪气大论第五
内外形诊老壮肥瘦病旦慧夜甚大论第六
阴阳大论第七
正邪袭内生梦大论第八
五味所宜五脏生病大论第九
五脏传病大论第十
寿夭形诊病候耐痛不耐痛大论第十一
形气盛衰大论第十二
卷第七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上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中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下
足阳明脉病发热狂走第二
阴衰发热厥阳衰发寒厥第三
太阳中风感于寒湿发痓第四
阴阳相移发三疟第五
卷第八
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上
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下
经络受病人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 肥气痞气奔豚第二
五脏六腑胀第三
水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第四
肾风发风水面肘肿第五
卷第九
大寒内薄骨髓阳逆发头痛第一(颔项痛附)
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发卒心痛胸痹心疝三虫第二
邪在肺五脏六腑受病发咳逆上气第三
肝受病及卫气留积发胸胁满痛第四
邪在心胆及诸脏腑发悲恐太息口苦不乐及惊第五
脾受病发四肢不用第六
脾胃大肠受病发腹胀满肠中鸣短气第七
肾小肠受病发腹胀腰痛引背少腹控睾第八
三焦膀胱受病发少腹肿不得小便第九
三焦约内闭发不得大小便第十
足厥阴脉动喜怒不时发 疝遗溺癃第十一
足太阳脉动发下部痔脱肛第十二
卷第十
阴受病发痹第一上
阴受病发痹第一下
阳受病发风第二上
阳受病发风第二下
八虚受病发拘挛第三
热在五脏发痿第四
手太阴阳明太阳少阳脉动发肩背痛肩前臑皆痛肩似拔第五
水浆不消发饮第六
卷第十一
胸中寒发脉代第
阳厥大惊发狂痫第二
阳脉下坠阴脉上争发尸厥第三
气乱于肠胃发霍乱吐下第四
足太阴厥脉病发溏泄下痢第五
五气溢发消渴黄瘴第六
动作失度内外伤发崩中淤血呕血唾血第七
邪气聚于下脘发内痈第八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上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下一
卷第十二
欠哕唏振寒噫嚏亸泣出太息羡下耳鸣啮舌善忘善饥第一
寒气客于厌发喑不能言第二
目不得眠不得视及多卧卧不安不得偃卧肉苛诸息有音及喘第三
足太阳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病第四
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第五
手足阳明脉动发口齿病第六
血溢发衄第七(鼻鼽息肉著附)
手足阳明少阳脉动发喉痹咽痛第八
气有所结发瘤瘿第九
妇人杂病第十
小儿杂病第十一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2、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3、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5、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参考资料:-难经
参考资料:-黄帝内经
参考资料:-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伤寒杂病论
参考资料:-脉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19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