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也。六腑者,所以受水穀而化物者也。其气内循於五脏,而外络支节。其浮气之不循於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於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无端,亭亭淳淳乎,熟能穷之。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经之气街者,能知解结纽於门户;能知虚实之坚濡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於天下也。岐伯对曰:博哉圣帝之论。臣请悉言之。足太阳之本,在跟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足少阳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上侠颃颡。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腧。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腧与舌本。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眥.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颊下合钳上。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下,内动脉是也。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标在腋下三寸。凡候此者,主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故实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
请言气街:
胃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箪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於脑;在胸中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於背腧,与沖脉於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箪者,止之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久存之,应於手乃刺而予之。所刺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者,难已也。
《针灸甲乙经》是一部从基础到临床构成完整体系的针灸专著,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可以说,《针灸甲乙经》是针灸学发展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唐朝太医署在学习针灸学时就是以该书为教材的。后来,此书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国家,在国际上声望也很高。
皇甫谧是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下面是我为你收集整理皇甫谧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皇甫谧简介
皇甫谧出生于公元215年的西晋,282年去世,一生活了68岁,在古时已经算是长寿之人了。而且他是一位擅长针灸的名医,也是著名的学者。皇甫谧,即皇甫士安,小名叫作静,自己称自己玄宴先生。
故乡在现在的甘肃省灵台县。皇甫谧是名门士族出身,家世地位显赫。他出生之后亲生母亲就去世了,家道也中落了,被叔叔收养,十五岁跟随继父搬家到新安,他的儿时在战乱中度过。
皇甫谧作为古代著名的学者,在文学、历史,医药学等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享有盛名。他一生编纂了《针灸甲乙经》、《玄宴先生集》等多部著作,建树颇丰。
他总结了以往针灸的经验,在西晋以前很少有有关针灸的医书,即使存在少量的文字记录也很难看懂,再加上当时多用竹简,书籍稀少,这对皇甫谧总结针灸经验造成了很大的苦难。但他拥有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一切阻碍,并结合自己的亲身试验,终于写成了为后世称奇的针灸学巨著《针灸甲乙经》。
他所写的《帝王世纪》是一部重要的史地巨著,对之前各代的土地面积、人口、属国做了详细完备的记录,今人研究先秦时期的人口等的时候仍然把这部书当做重要的参考。一提起皇甫谧,不得不想起这部最令人称道的《针灸甲乙经》,此书一共分十卷,涵括经络学说、腑脏的理论和针灸的操作方法等诸多方面。这部古代医书被认为是学医必读之经典,是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这本书不仅在中国本土发扬光大而且流传海外,日本曾把《针灸甲乙经》作为必读的参考书,由此可见各国对它的重视程度。
皇甫谧的故事
二十岁之前皇甫谧是一个得过且过的贪玩之人。小时候母亲去世便过继给了自己的叔叔,但得到了叔母的万分宠爱。从小无心学习,被人看做傻子一般。虽然身材高大,但不能通晓诗书,叔母望子成龙,时常对他的前途犯愁,只能心生气愤。
某天叔母为了教育皇甫谧而把他赶出家门,谁知他竟拿来瓜果呈献给自己的叔母,本以为能平息叔母心中的怒火,不料叔母更加生气,一把摔碎在地上,痛哭着告诉皇甫谧,如果他真的孝顺,就修养身心,认真学习。从此皇甫谧一改之前顽劣的脾性,悔过自新,虚心学习,不敢懈怠。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医学家、文学家。
皇后杨艳生命垂为之时,司马炎下召让皇甫谧进宫给皇后针灸治病,挽救了皇后的性命,由此名声大噪。但他不爱名利,拒绝了皇上赐予的官职,回到自己的故乡,为百姓行医治病,并且致力于钻研医药学著作,历尽千辛万苦,亲身试验草药和针灸之术,一部奇书《针灸甲乙经》横空出世。他为世人诊治疾病的传奇故事和在医学史上做出的贡献也流芳百世。
在他四十岁时患了痛风病,疾病缠身,仍然不妨碍他的学习研究,有人问他为何痴迷学习,他说:?早上能够学会一点做人的道理,即使在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了?,可以看出他对学习的喜爱程度,与他二十岁之前的不学无术产生鲜明的对比。司马炎深知他学富五车、又有高尚的品格,有意留他他在朝为官,但他却拒绝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反而问皇上借了一车书回家品读钻研,实在是一个奇葩。
皇甫谧年二十
皇甫谧小时候只顾贪玩,没有上进心,直到二十岁仍然游手好闲,算是大器晚成的典型。皇甫谧二十岁时,依旧不爱学习,每天无所事事只顾到处游玩。
古时候一般到了这个年纪,男子都有了成家立业的打算,皇甫谧却还如三岁儿童一般,这不得不让人猜疑,所以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个傻子。皇甫谧不知从何处采摘的瓜果,总是献给自己的叔母也就是继母任氏,然后继母引用《孝经》的一段话教导他,说他即使每天三餐用猪牛羊肉来侍奉自己的父母,但他也不能算做孝子。因为皇甫谧已经二十岁了,但却从来不愿意接受教育,心思不在学习上,心术不正,继母一点也不能得到宽慰。
继母泪流满面的对皇甫谧循循善诱,说古时候有孟母三迁的佳话,孟子后来成了大名鼎鼎的亚圣;曾子的父亲杀猪来让他学会信守承诺,情到深处不由得自责起来,责怪自己没有选择好的邻居,自己教育不当,所以皇甫谧才变成现在的模样。
古时便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皇甫谧大有感触,直到现在他方才醒悟,懂得了继母的一片苦心,开始四处游学,勤奋读书,孜孜不倦。后来皇甫谧即便在农事劳动,仍然把儒家经典带在身边,时时不忘学习。最后他终于博览群书,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把著书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他著有《礼乐》、《圣真》等书,直到后来皇甫谧得了痛风病,手中仍然不肯放下书卷。
猜你喜欢:
1. 大禹人物生平简介
2. 伊尹的历史简介
3. 商纣王帝辛人物生平
4. 董卓简介资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18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