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书籍

千金翼方卷第十八·杂病上,压热第六

中药大全 2023-09-21 08:41:07

《千金翼方》卷第十八·杂病上 压热第六


方一十三首 论一首

金石凌

主服金石热发,医所不制,服之立愈方。

上朴硝(一斤) 上芒硝(一斤) 石膏(四两) 凝水石(二两)

上四味,熟沸水五升渍朴硝、芒硝令消,澄一宿,旦取澄硝,安铜器中粗捣,寒水石、石膏纳其中,仍纳金五两,微火煎之,频以箸头柱看,着箸成凌。云泻置铜器中,留着水盆中,凝一宿,皆成凌,停三日以上,皆干也,若热病及石发,皆以蜜水和服半鸡子大。

七水凌

主大热及金石发动,金石凌不制者,服之。方∶朴硝五斤 芒硝(三斤,如雪者佳) 滑石(一斤半) 玉泉石(一斤) 石膏(一斤)卤碱(五斤,如凌者) 凝水石(一斤,如雪者)

上七味,各别捣粗筛。

冻凌水(五升) 霜水(一升) 雪水(一升) 露水(五升半) 寒泉水(五升) 雨水(一升)东流水(五升半)

上七味,澄令清,铜器中纳上件七味,散极,微火煎取七升,一宿澄清纳瓷坩中净处贮之,以重帛系口,一百二十日,皆如冻凌状,成如白石英,有八棱,成就或大如箸,有长一尺者,名曰七水凌。,有人服金石发热者,以井花水和五分匕服之,一服极热,即定,伤寒发热服一刀圭,小儿发热与麻子许,不可多用,神验,买药不得争价,皆上好者,合药以腊月腊日为上,合时以清净处,先斋七日,不履秽污丧孝产妇之家,及不得令鸡犬、六畜、生妇、六根不完具及多口绕言人见之,不信敬人勿与服之,服药得热退之后七日,乃慎酒、肉、五辛等物,勿复喜恶口刑罚,仍七日斋戒持心清净。

紫雪

主香港脚毒遍,内外烦热,口生疮,狂叫走,及解诸石、草、热药毒发,卒热黄等瘴疫毒最良方。

金(一斤) 寒水石 石膏 磁石(各三斤,并碎)

上四味,以水一石煮取四斗,去滓,纳后药。

升麻(一升) 玄参(一斤) 羚羊角(屑) 青木香 犀角(屑) 沉香(各五两) 丁香(四两) 甘草(八两,炙)

上八味, 咀,于汁中煮取一斗,去滓,纳硝石四升,朴硝精者四升,于汁中煎取七升,投木器中,朱砂粉三两,麝香粉半两,搅令相得,寒之二日,成于霜雪,紫色。强人服三分匕,服之当利热毒,老小以意增减用之,一剂可十年用之。

玄霜 主诸热、风热、气热、瘴热,癃恶疮毒,内入攻心,热闷,服诸石药发动,天行时气,温疫热入腑脏,变成黄胆,蛇螫虎啮狐野狼毒所咬,毒瓦斯入腹,内攻心,热须利病出,用水三四合和一小两,搅令消,服之,两炊久,当快利两行即瘥,小儿热病服枣许大即瘥方

金(五十两) 寒水石(六斤,研如粉) 磁石(三斤,碎) 石膏(五斤,碎)

上四味,以两斛水煮取六斗,澄清。

升麻 玄参(各一斤) 羚羊角(八两) 犀角(四两) 青木香(四两) 沉香(五两)

上六味,切,纳上件汁中煮取二斗,澄清。

朴硝末 芒硝(各六升) 麝香当门子(一两,后入)

上三味,纳汁中,渍一宿,澄取清,铜器中微微火煎取一斗二升,以匙抄看,凝即成,下经一宿,当凝为雪,色黑耳。若犹湿者,安布上,日干之,其下水更煎,水凝即可停之如初,毕密器贮之。此药无毒,又主毒风香港脚,热闷赤热肿,身上热疮,水渍少许,绵贴取点

上即瘥,频与两服,病膈上热,食后服,膈下热,空腹服之,猝热淋大小便不通,服一两,原有患热者,皆宜服之。

论曰∶凡诸霜雪等方,皆据曾服金石大药,药发猛热,非诸草药所能制者则用之,若非金石发者,则用草药等汤散方制之,不得雷同用霜雪方,若用之,则伤于太冷,于后腰脚疼痛,乃更后为所患,宜消息之。

虚烦心闷方

竹叶汤

主胃虚阳气外蒸,泻津液,口干,体吸吸苦渴,气喘,呕逆涎沫相连方。

竹叶(切,五升) 小麦(一升) 麦门冬(一升,去心) 知母 茯苓(各三两) 石膏(四两,碎) 芍药 栝蒌 泽泻 人参 甘草(炙,各二两)

上一十一味, 咀。以水二斗,煮竹叶、小麦取一斗,去滓,纳药煮取四升,分四服。

浓朴汤

主久积痰冷,胸胁痞满,不受食饮,浑浑欲吐,血室空虚,客阳通之,令脉紧数,重热水蒸,汗漏如珠,四肢烦痛,唇口干燥,渴升水浆方。

浓朴(炙) 半夏(洗) 茯苓 白术(各四两) 枳实(四枚,炙) 芍药 黄 (各二两)生姜(八两,切) 麦门冬(一升,去心) 桂心(五合) 人参 甘草(炙,各二两)

上一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分四服。

竹叶汤

主下气,胸中烦闷,闷乱气逆,补不足方。

竹叶(一把) 粳米 麦门冬(去心) 半夏(洗,各一升) 人参 当归(各二两) 生姜(一斤,切)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五升,煮竹叶、生姜取一斗,纳诸药,煮取八升,分十服,日三夜一。(一云∶水八升煮取二升半,服八合)

乌梅汤

主下气,消渴止闷方。

乌梅(二七枚,大者) 香豉(一升)

上二味,以水一斗,煮乌梅取五升,去滓,纳豉,煮取三升,分三服,可常用之。

大酸枣汤

主虚劳烦悸,奔气在胸中,不得眠方。

酸枣仁(五升) 人参 茯苓 生姜(切) 芎 桂心(各二两) 甘草(炙,一两半)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枣仁取七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

大枣汤

主虚烦,短气,气逆,上热下冷,胸满方。

大枣(三十枚,擘) 石膏(三两,碎) 白薇 前胡 人参 防风(各二两) 桂心 甘草(各一尺,炙)

上八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竹根汤

主短气欲绝,不足以息,烦挠,益气止烦方∶竹根(一斤) 小麦 粳米 麦门冬(各一升,去心) 大枣(十枚,擘) 甘草(二两,炙)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米、麦令熟去之,纳诸药,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日三,不能服者,以绵沥口中。

酸枣汤

主伤寒及吐下后,心烦乏气,不得眠方。

酸枣仁(四升) 麦门冬(一升,去心) 干姜 芎 茯苓 知母 甘草(各二两,炙)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枣仁,取一斗,去之,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薇散

主虚烦方∶白薇 干姜 甘草(各一两) 栝蒌(二两) 硝石(三两)

上五味,各别捣,先纳甘草臼中,次纳白薇,次纳干姜,次纳栝蒌,次纳硝石,捣三千杵,筛和,冷水服方寸匕,日三。


天行时气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词目
天行时气
发音
tiān xíng shí qì
释义
行:流行;时:季节,气候;气:疫气,疾病。因气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
引用
《隋唐两朝志传》第二十八回 聊城暗火烧仓库 ...奈何?”化及曰:“汝有甚奇计,能救一城之人?”大用曰:“此是天行时气 ,磨灭此辈,臣又非卢扁医家,安能救之。”有诗为证:个个... 《包公案》第二十七回 拯判明合同文字 ...添瑞:“休忆妻子,将息身体,好养你儿安住。”又过半年,添瑞罹天行时气 ,头痛发热,至六七日又归泉世。正是:福无双至从来有,祸... 《千金翼方》千金翼方卷第十八 ...霜,主诸热风热气热瘴热,癃恶疮毒内入攻心热闷,服诸石药发动,天行时气 ,温疫,热入腑藏,变成黄疸,蛇螫啮狐狼毒所咬,毒气入腹... 《千金翼方》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一 ...怀孕三月以上,至临产不问月日多少忽染种种疾,或好伤落及至水肿天行时气 ,此医人不许服药,惟得此药参服以上,重者不过拾服,即瘥... 《包公传(百家公案)》第二十七回 拯判明合同文字 ...添瑞:“休忆妻子,将息身体,好养你儿安住。”又过半年,添瑞罹天行时气 ,头痛发热,至六七日又归泉世。正是: ... 《清平山堂话本》卷一 合同文字记 ...劝刘二休忆妻子,将息身体,好养孩儿安住。又过半年,忽然刘二感天行时气 ,头疼发热。正是: 福无双至从来有,祸不单行自古闻。 ... 《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九 书四 ...、献枉劳魂。惟堪爱惜为珍宝,不敢留传误子孙。深荷故人相厚处,天行时气 许教吞。”(出《抒情诗》)李都任荆南从... 《两晋秘史》第二九三回 ...,三军人马并牛羊等死者十之五六。群臣咸思北还,因上言曰:“今天行时气 ,大疫流行,军民百姓死者将半,天时如此不利,不如退避其...

陷肿散简介

目录1拼音2《千金》卷二十四 2.1方名2.2组成2.3功效2.4主治2.5陷肿散的用法用量2.6加减2.7制备方法2.8各家论述2.9附注 附:1古籍中的陷肿散 1拼音 xiàn zhǒng sǎn

2《千金》卷二十四

2.1方名

陷肿散

2.2组成

乌贼骨1分,石硫黄1分,白石英2分,紫石英2分,钟乳2分,丹参3分,琥珀4分,附子4分,胡燕屎4分,大黄4分,干姜4分。

2.3功效

令人不痛。

2.4主治

2030年瘿瘤;及骨瘤、脂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或息肉,大如杯盂升斗,10年不愈,致有漏溃,令人骨消肉尽,或坚或软,或溃,令人惊悸,寤寐不安,身体瘈缩,愈而复发者。

2.5陷肿散的用法用量

以韦囊盛,勿泄气,若疮湿即敷;若疮干以猪脂和敷,日34次,以干为度。若汁不尽者,至5剂、10剂止。

2.6加减

若不消,加芒消2两。

2.7制备方法

上为散。

2.8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硫黄、钟乳、紫白石英皆悍烈之性,助以姜、附破阴;乌贼、丹参、琥珀散结,燕屎辟毒,仅取大黄1味,以泄瘿瘤之旺气,并解药石之悍烈,敷之不消,更加芒消以辅大黄破毒之盛。

2.9附注

本方去胡燕屎,名“陷脉散”(见《千金翼》)。

古籍中的陷肿散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二十五瘿瘤门]瘤 ,或坚或软或溃,令人惊惕,寤寐不安,体中掣缩,陷肿散方乌贼鱼骨(去甲)硫黄(研各一分)白石英(研)...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四瘿瘤门]瘤 盘大。则不可复消。而非杀人病耳。亦慎不可破。方陷肿散(出千金方)治二三十年瘿。瘤及骨瘤、脂瘤、石瘤...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三]白瘤及二三十年瘤方三首 上二味末,以酢和封上。(并出第二十四卷中)千金陷肿散,主二三十年瘤瘿,及骨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或大...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杂病下]瘿病第七 不安,体中掣缩,愈而复发。治之方∶(《千金》云陷肿散。)乌贼鱼骨(一分)白石英(半两)石硫黄(一分...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肩部]肩中疽、干疽、过肩疽

和神农相关的医书是那一本

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
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
回回药方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补充: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为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时期。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生病,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及疾病的预防,反对迷信鬼神。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该书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部分内容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神农本草经》又称《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非一人一时之作,“神农”为其托名。战国及秦汉医药学家通过对药学资料不断搜集整理,最后成书。分为序例(或称“序录”)1卷,本文3卷。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材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涉及病证约170多种,包括内、外、妇、儿等科疾病。该书根据功用毒性的不同,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这是中国药学史上最早的药物分类法。该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所收载的大多数药物沿用至今,其功效已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书中提出的药物学理论和用药原则大多正确而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该书为中国古代的药物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对后世药物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为学习中医药的重要参考书。
《伤寒杂病论》又名《伤寒卒病论》,张仲景著于汉末。书中概括了中医的四诊、八纲、八法,理法、方药齐备,确立了辩证论治原则;以脏腑论内科杂病,兼及妇、外科疾病,共记载40余种疾病,对其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均有精当论述;载方269首,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对方剂的君臣佐使及加减变化已有较高要求,所用剂型已有10多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系统的方剂学理论知识。该书为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曾有四五百家对《伤寒杂病论》进行探索,留下近千种专著、专论,形成独特的伤寒学派,自唐宋以来,其影响远及国外。
《千金翼方》孙思邈撰于682年,系作者为补充《千金要方》而编集。卷首为“药录”,辑录药物800余种,详论其性味、主治等,其中有些是唐以前未收录的新药和外来药物。书中对内、外各科病证的诊治在《千金要方》的基础上均有增补,并收载了当时医家秘藏的汉张仲景《伤寒论》内容,选录《千金要方》所未载的古代方剂2000余首。中国刻印或影印本近20版次,日本亦有多种刻印本。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又称《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宋王惟一撰。刊于1026年,并刻石于相国寺仁济殿内。系在作者创制的针灸铜人模型基础上编撰的。书中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和督循任穴的循行、主病及其腧穴部位,参考各家学说予以订正。附经腧穴图。该书总结了北宋以前针灸腧穴的主要成就,流传甚广,对针灸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949年后有影印本。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载药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其余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新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1109幅,方剂11096首,其中约有8000多首是李氏自己收集或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也提出了相当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特别是书中将动物药按“从贱到贵”的顺序排列,记载了动物对生活环境适应的重要资料,说明李时珍具备生物学进化思想。此书曾先后刻印数十次,在中国促进了本草学、生物学研究,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出现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的节译本或全译本。其中的一些资料,直接影响达尔文进化论的形成。
《温热论》清叶桂讲授,门人顾景文等据笔记整理而成;《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中称作《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医门棒喝》则称《叶天士温热论》。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等意义。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现有多种刊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12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