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书籍

千金翼方卷第三·本草中,木部下品

中药大全 2023-09-21 06:34:31

《千金翼方》卷第三·本草中 木部下品


四十五味

黄环

味苦,平,有毒。主鬼毒鬼疰鬼魅,邪气在脏中,除咳逆寒热。一名凌泉,一名大就。

生蜀郡山谷,三月采根,阴干。

石南

味辛苦,平,有毒。主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疗脚弱,五脏邪气,除热。女子不可久服,令思男,实∶杀蛊毒,破积聚,逐风痹。一名鬼目。生华阴山谷,二月四月采叶,八叶采实,阴干。

巴豆

味辛,温,生温;熟寒,有大毒。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症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胀,荡涤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除鬼毒蛊疰邪物,杀虫鱼。疗女子月闭烂胎,金疮脓血。不利丈夫阴。杀斑蝥毒。可炼饵之,益血脉,令人色好,变化,与鬼神通。一名巴椒。生巴郡川谷,八月采,阴干。用之去心皮。

蜀椒

味辛,温,大热,有毒。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除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肠 下痢,泻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胆,鬼疰蛊毒,杀虫鱼毒。久服之头不白,轻身增年,开腠理,通血脉,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多食令人乏气,口闭者杀人。一名巴椒,一名 。生武都川谷及巴郡,八月采实,阴干。

莽草

味辛苦,温,有毒。主风头痈肿,乳痈疝瘕,除结气疥瘙。杀虫鱼。 喉痹不通,乳难,头风痒。可用沐,勿令入眼。一名弭,一名春草。生上谷山谷及冤句,五月采叶,阴干

郁李仁

味酸,平,无毒。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根∶主齿龈肿,龋齿坚齿,去白虫。一名爵李,一名车下李,一名棣。生高山川谷及丘陵上,五月六月采根。

鼠李

主寒热瘰 疮。

其皮

味苦,微寒,无毒。主除身皮热毒。一名牛李,一名鼠梓,一名 。生田野,采

栾华

味苦,寒,无毒。主目痛泪出,伤 ,消目肿。生汉中川谷,五月采。

杉材

微温,无毒,主疗漆疮。

楠材

微温,主霍乱,吐下不止。

榧实

味甘,无毒,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疰。生永昌。

蔓椒

味苦,温,无毒。主风寒湿痹,历节疼。除四肢厥气,膝痛。一名豕椒,一名猪椒,一名彘椒,一名狗椒。生云中川谷及丘冢间,采茎、根,煮酿酒。

钓樟根皮

主金疮,止血。

雷丸

味苦咸,寒,微寒,有小毒。主杀三虫,逐毒瓦斯,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儿百病。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蛊毒,白虫寸白,自出不止。久服令阴痿。

一名雷失,一名雷实。赤者杀人。生石城山谷及汉中土中,八月采根,曝干。

溲疏

味辛苦,寒,微寒,无毒。主身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通水利道,除胃中热,下气,可作浴汤。一名巨骨。生熊耳川谷及田野故丘墟地,四月采。

榉树皮

大寒。主时行头痛,热结在肠胃。

白杨树皮

味苦,无毒。主毒风,香港脚肿,四肢缓弱不随,毒瓦斯游易在皮肤中,痰癖等。酒渍服之,取叶圆大蒂小,无风自动者良。

水杨叶

嫩枝味苦,平,无毒。主久痢赤白,捣和水绞取汁服一升,日二,大效。

栾荆

味辛苦,温,有小毒。主大风,头面手足诸风,癫痫狂痉,湿痹寒冷疼痛。俗方大用之,而《本草》不载,亦无别名,但有栾花,功用又别,非此花也。

小柏

味苦,大寒,无毒。主口疮甘 ,杀诸虫,去心腹中热气。一名山石榴。

味甘苦,平,无毒。主三虫,下气消谷。

钩藤

微寒,无毒。主小儿寒热,十二惊痫。

药实根

味辛,温,无毒。主邪气,诸痹疼酸,续绝伤,补骨髓。一名连木。生蜀郡山谷,采无时。

皂荚

味辛咸,温,有小毒。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杀精物。疗腹满,消谷,除咳嗽,囊结,妇人胞不落,明目益精。可为沐药,不入汤。生雍州川谷及鲁邹县。如猪牙者良。九月十月采荚,阴干。

楝实

味苦,寒,有小毒。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

微寒。疗蛔虫,利大肠,生荆山山谷。

柳华

味苦,寒,无毒。主风水,黄胆,面热黑,痂疥恶疮,金疮。一名柳絮。叶∶主痂疮,取煎煮以洗马疥,立愈。又疗心腹内血,止痛。实∶主溃痈,逐脓血;子汁∶疗渴。

生琅琊川泽。

桐叶

味苦,寒,无毒。主恶蚀疮着阴。皮∶主五痔,杀三虫。疗贲豚气病。花∶主敷猪疮,饲猪肥大三倍。生桐柏山谷。

梓白皮

味苦,寒,无毒。主热,去三虫。疗目中疾。叶∶捣敷猪疮,饲猪肥大三倍。生河内山谷。

苏方木

味甘咸,平,无毒。主破血,产后血胀闷欲死者,水煮若酒煮五两,取浓汁服

接骨木

味甘苦,平,无毒。主折伤,续筋骨,除风痒龋齿。可作浴汤。

味甘,平,无毒。主头风,小腹拘急。一名木蜜。其木皮∶温,无毒。主五痔,和五脏,以为木屋,屋中酒则味薄,此亦奇物。

木天蓼

味辛,温,有小毒。主症结积聚,风劳虚冷。生山谷中。

乌臼木根皮

味苦,微温,有毒。主暴水症结积聚。生山南平泽。

赤瓜木

味苦,寒,无毒。主水痢,风头身痒。生平陆,所在有之。

味酸,冷,无毒。汁∶服止水痢,沐头及洗身上疮痒。一名羊 ,一名鼠查。

诃黎勒

味苦,温,无毒。主冷气,心腹胀满,下食,生交、爱州。

枫柳皮

味辛,大热,有毒。主风龋齿痛。生原州。

卖子木

味甘,微温,咸,平,无毒。主折伤,血内溜,续绝,补骨髓,止痛,安胎。生山谷中,其叶似柿,出剑南邛州。

大空

味辛苦,平,有小毒。主三虫,杀虮虱,生山谷中。取根皮作末,油和涂,虮虱

紫真檀

味咸微寒,主恶毒风毒。

椿木叶

味苦,有毒,主洗疮疥,风疽,水煮叶汁用之,皮主甘 。

樗木根叶

尤良。

胡椒

味辛,大温,无毒。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生西戎,形如鼠李子。调食用之,味甚辛辣,而芳香当不及蜀椒。

橡实

味苦,微温,无毒。主下痢,浓肠胃,肥健人。其壳为散及煮汁服,亦主痢,并堪染用。

一名杼斗,槲栎皆有斗,以栎为胜。所在山谷中皆有。

无食子

味苦,温,无毒。主赤白痢肠滑,生肌肉。出西戎。

杨栌木

味苦,寒,有毒。主疽 恶疮,水煮叶汁洗疮立瘥,生篱垣间。一名空疏。所

槲若

味甘苦,平,无毒。主痔止血,疗血痢,止渴,取脉灸用之。

味苦。水煎浓汁,除蛊毒及 ,俗用甚效。


小檗简介

目录1拼音2国家基本药物3《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檗 3.1拼音名3.2小檗的别名3.3来源3.4性味3.5功能主治3.6小檗的用法用量3.7摘录 4《中华本草》:小檗 4.1出处4.2拼音名4.3英文名4.4小檗的别名4.5来源4.6原形态4.7生境分布4.8化学成份4.9小檗的药理作用4.10性味4.11归经4.12功能主治4.13小檗的用法用量4.14各家论述4.15摘录 附:1用到中药小檗的方剂2用到中药小檗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小檗*小檗药品说明书 1拼音 xiǎo bò

2国家基本药物 与小檗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863 126 小檗堿 片剂 100mg*24 盒(瓶) 2.4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 864 126 小檗堿 片剂 100mg*20 盒(瓶) 2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865 126 小檗堿 片剂 100mg*40 盒(瓶) 3.9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866 126 小檗堿 胶囊 100mg*9 盒(瓶) 1.1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867 126 小檗堿 胶囊 100mg*12 盒(瓶) 1.5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3《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檗

3.1拼音名

Xiǎo Bò

3.2小檗的别名

三颗针、狗 *** 、酸醋溜、刺刺溜、刺黄连、刺黄柏

3.3来源

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豪猪刺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小黄连刺 B. wilsonae Hemsl.、细叶小檗B. poiretii Schneid.、黄芦木(大叶小檗)B. amurensis Rupr.或其同属植物其它种的根、根皮、茎及茎皮。春、秋采挖,除去枝叶、须根及泥土,将皮剥下,分别切片,晒干备用。

3.4性味

苦,寒。

3.5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副伤寒,消化不良,黄疸,肝硬化腹水,泌尿系感染,急性肾炎,扁桃体炎,口腔炎,支气管炎;外用治中耳炎,目赤肿痛,外伤感染。

3.6小檗的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研粉调敷。

3.7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4《中华本草》:小檗

4.1出处

1.出自《唐本草》:子檗,子似女贞,皮白不黄,亦名小檗,所在皆有,今云皮黄,恐谬矣。今俗用子檗,皆多刺小树,名刺檗,非小檗也。其树枝叶与石榴无别,但花异,子细黑圆如牛李子耳。生山石间,所在皆有,襄阳岘山东者为良。陶于檗木附见二种,其一见是陶云皮黄,其树乃皮白,今太常所贮,乃叶多刺者,名曰刺檗,非小檗也。2.《本草拾遗》:凡是檗木皆皮黄,今既不黄,而自然非檗。小檗如石榴,皮黄,子赤如枸杞子,两头尖,

4.2拼音名

Xiǎo Bò

4.3英文名

Amur Barberry Root

4.4小檗的别名

子檗、山石榴、三颗针、大山黄刺。

4.5来源

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华西小檗等多种同属植物的根和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silvataroucana Schneid.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4.6原形态

1.华西小檗,落灌木,高达23m。木材及内皮呈黄色;小枝有棱,紫褐色,有疣状突起;刺3分叉,但着花小枝上下的刺通常不分叉,长约6mm,有时刺小或无。叶丛生;叶柄长12.5cm;叶片长椭圆菜至披针形,或倒卵形,长1.55.5cm,宽0.73.5cm,先端渐尖或圆钝有短尖头,基部狭楔形,全缘或疏生针芒状细刺齿,上面深绿色,下面苍白色,有白粉。总状花序疏松或为近伞形花序,长37cm,有花812朵;无总花梗或很短;花黄色,小苞片2,卵形;萼片6,花瓣状,排列为2轮;花瓣6,倒卵形,较萼片短;雄蕊6。浆果卵形或球形,熟时深红色。

4.7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上的山坡林下阴湿地或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湖北、四川和云南。

4.8化学成份

日本小檗根茎的木质部含小檗堿(Berberine)、氧化爵床堿(Oxyacanthine)、药根堿(Jatrorrhizine)、木兰花堿(Magnoflorine)、小檗胺堿(Berbamine)、氧化小檗堿(Oxyberberine)、掌叶防己堿(Palmatine)、非洲防己堿(Columbamine)。根皮和茎也含小檗堿。

4.9药理作用

参见黄连条。大叶小檗叶酊剂在动物身上,能引起子宫肌收缩,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缩,降低血压。根制剂作用相似。欧小檗作用与大叶小檗相似,并能降低胆囊张力,减少收缩次数,可用于胆囊疾患,减轻疼痛及炎症现象,改善胆汁流量。氧化爵床堿10mg注入麻醉犬股动脉,可引起注药侧下肢的血管扩张,全身血压也有显著下降。此堿具有利胆作用,强度较小檗堿为弱,但较持久。40微克/ml能抑制小鼠腹水癌细胞的氧摄取。在体外无抗结核菌作用。在麻醉、二侧迷走切断及人工呼吸的狗身上,氧化爵床堿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压上升及肾血管收缩有阻断作用。

4.10性味

苦;性寒

4.11归经

肺;肝;脾经

4.12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泄泻;痢疾;口舌生疮;咽痛喉痹;目赤肿痛;痈肿疮疖

4.13小檗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滴眼;或洗患处。

4.14各家论述

1.陶弘景:主口疮。2.《唐本草》:主口疮,杀诸虫,去心腹中热气。3.《纲目》:治血崩。4.《陜西中草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消炎。治急性肠炎,痢疾,黄疸,白带,关节肿痛,阴虚发热,骨蒸,盗汗,痈肿疮疡,口疮,咽炎,结膜炎,黄水疮。

4.15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小檗的方剂 三棵针 zhēn英文:《单验方》之三棵针:处方:三棵针(小檗)30克,野菊花15克,马齿苋30克,甘草9克。...

耳炎药膏 拼音:ěryányàogāo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EryanYaogao标准编号:WS3B053...

冬青汤 āng《普济方》卷二四九:冬青汤:处方:冬青叶、小檗、甘草各等分。制法:以绢袋盛,投3沸汤中,须臾取...

珍黄安宫片 角片1000g珍珠层粉50g黄苓提取物13.5g小檗根提取物7.5g制法:以上十五味,取郁金、石菖蒲...

香连素片 拼音:xiāngliánsùpià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ngliansuPian标准编号:W...

更多用到中药小檗的方剂
用到中药小檗的中成药 耳炎药膏 拼音:ěryányàogāo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EryanYaogao标准编号:WS3B053...

珍黄安宫片 角片1000g珍珠层粉50g黄苓提取物13.5g小檗根提取物7.5g制法:以上十五味,取郁金、石菖蒲...

香连素片 拼音:xiāngliánsùpià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ngliansuPian标准编号:W...

肠康胶囊 拼音:chángkāngjiāonáng英文:肠康胶囊说明书:药品名称:肠康胶囊分类:消化系统药物中...

小儿肠胃康颗粒 檗堿研细,其余鸡眼草等十三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等量乙...

更多用到中药小檗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小檗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金樱子 ,谓其子形如黄罂也。石榴、鸡头皆象形。又杜鹃花、小檗并名山石榴,非一物也。曰∶林檎、向里子亦曰金樱子...

《千金翼方》:[卷第一·药录纂要用药处方第四]口疮第六十四 黑石脂干地黄黄连龙胆大青升麻柏木小檗苦竹叶酪酥豉石蜜《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682年...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口舌 矾,涂。)楝根(口中漏疮,煎服。)冬青叶汁黄竹沥小檗汁(并含漱。)桂汁柘浆甑带灰(并涂鹅口。)粉(猪...

《本草纲目》:[序例第二卷序例]药名同异 乳沙参枸杞)豕首(猪头蠡实天门冬)山石榴(金罂子小檗杜鹃花)狗骨(犬骨鬼箭猫儿刺木)苦(败酱苦参酸浆...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重礼求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开篇序

千金要方序:
作者:孙思邈

夫清浊剖判,上下攸分,三才肇基,五行 落,万物淳朴,无得而称,燧人氏出,观斗极以定方名,始有火化,伏羲氏作。因之而画八卦,立庖厨,滋味既与,疴瘵萌起,大圣神农氏愍黎元之多疾,遂尝百药以救疗之,犹未尽善,黄帝受命,创制九针,与方士歧伯雷公之伦,备论经脉,旁通问难,详究义理,以为经论,故后世可得依而畅焉,春秋之际,良医和缓,六国之时则有扁鹊,汉有仓公仲景,魏有华他,并皆探赜索隐,穷幽洞微,用药不过二三,灸炷不逾七八,而疾无不愈者,晋宋以来,虽复名医间出,然治十不能愈五六,良由今人嗜欲泰甚,立心不常,淫放纵逸,有。阙摄摄养所致耳,余缅寻圣人设教,欲使家家自学,人人自晓,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末俗小人,多行诡诈,倚圣教而为欺绐,遂令朝野士庶,咸耻医术之名,多教子弟诵短文,构小策,以求出身之道,医治之术阙而弗论,吁可怪也,嗟乎,深乖圣贤之本意,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所以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常释卷,至于切脉诊候采药合和服饵节度将息避慎,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泱,至于弱冠,颇觉有悟,是以亲怜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在身之患,断绝医门故知方药本草,不可不学,吾见诸方部秩浩博,忽遇仓。卒,求检至难,比得方讫,疾己不救矣,呜呼,痛夭枉之幽厄,惜堕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务在简易,以为备急千金要方一部,凡三十卷,虽不能究尽病源,但使留意于斯者,亦思过半矣,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 于此,故以为名也,未可传于士族,庶以贻厥私门,张仲景曰,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而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而忽弃其本,欲华其表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进不能爱人知物,退不能爱躬知己,卒然遇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后震栗,身居厄地,蒙蒙昧昧, 若游魂,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
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将至贵之重器,委付庸医,恣其所措,咄嗟喑鸣,厥身己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 重泉,徒为涕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自育若是,夫何荣势之弃哉,此之谓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11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