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时期名医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记载有这样一故事,有一妇女自幼得了风痫病,并日渐加重。严重时每天要犯十几次。有一年遇上了荒年,只好到地里挖野草充饥。她在田野中见有一种好象大葱的草,就采回蒸熟饱吃了一顿。到后半夜忽然感觉腹中难受不安,吐出许多粘稠如胶样的痰涎,接连几天,吐出的东西大约有一二斗。同时浑身出汗如水洗,非常困倦,自认为难以活命了。谁知三天后,不仅身体渐觉轻健,多年所患之病也好了。她拿所吃的“葱”去问别人,别人告诉她说这叫“憨葱”,就是药书上的“藜芦”。
俗话说:“怪病多生于痰”。这则故事中的病历,虽属一次不自觉的偶然巧合,但从中可以看出中药藜芦对于治疗痰饮所致的怪病是有一定奇效的。
~~~~~~~~~~~~~~~~~~~~~~~~~~~~~~~~~~~
藜芦(查看图谱)
为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黑藜芦的根及根茎。
【性味归经】苦辛,寒,有毒。归肝、肺、胃经。
【功效】涌吐风痰、清热解毒、杀虫。
【应用】用于中风痰堕,喉痹不通癫痫等症,油调外用治疥癣,秃疮。
【用法用量】0.3-0.9克;外用鲜根适量,捣烂或晒干研粉患
【注意】体虚气弱及孕妇忌服。
麻黄细辛附子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附子、细辛
功效:助阳解表
主治:素体阳虚;暴哑。
麻黄附子甘草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附子、甘草
功效:助阳解表
主治:少阴阳虚,外感风寒。
小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大黄、厚朴、枳实
功效: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轻证。
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大黄、芒硝、甘草;
功效: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
大陷胸汤 《伤寒论》
组成:大黄、芒硝、甘遂;
功效:泄热逐水;
主治: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附子、干姜、甘草;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
通脉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附子、干姜、甘草;(即四逆汤倍干姜)
功效: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主治:少阴病,阴盛格阳证
白通汤 《伤寒论》
组成:附子、葱白、干姜;
功效: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主治:少阴病阴盛戴阳证
桃花汤 《伤寒论》
组成:赤石脂、干姜、粳米
功效:温中涩肠止痢;
主治:虚寒血痢证
茵陈蒿汤 《伤寒论》
组成:大黄、栀子、茵陈;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栀子柏皮汤 《伤寒论》
组成:栀子、黄柏、甘草;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黄疸之热重于湿证
小陷胸汤 《伤寒论》
组成:半夏、黄连、瓜蒌;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痰热互结之结胸证
瓜蒂散 《伤寒论》
组成:瓜地、赤小豆、香豉;
功效:涌吐痰涎宿食;
主治:痰涎宿食壅塞胸脘证
芍药甘草附子汤 《伤寒论》
组成:芍药、甘草、附子;
功效:阴阳双补
栀子甘草豉汤 《伤寒论》
组成:栀子、香豉、甘草;
功效:清热散结,兼以益气
栀子生姜豉汤 《伤寒论》
组成:栀子、香豉、生姜;
功效:清热散结,和胃止呕
栀子厚朴汤 《伤寒论》
组成:栀子、厚朴、枳实;
功效:清热除烦,宽中消满
三物小白散 《伤寒论》
组成:桔梗、巴豆、贝母;
功效:温寒逐水,涤痰散结
大黄黄连泻心汤 《伤寒论》
组成:大黄、黄连、黄芩;(以麻沸汤渍之)
功效:清热除痞
栀子柏皮汤 《伤寒论》
组成:栀子、黄柏、甘草;
功效:清解里热,兼以祛湿
猪肤汤 《伤寒论》
组成:猪肤、白蜜、白米粉;
功效:滋肾、润肺、补脾,除烦利咽
苦酒汤 《伤寒论》(苦酒即米醋)
组成:半夏、鸡子、苦酒;
功效:化痰敛溃,消肿止痛
半夏散及汤 《伤寒论》
组成:半夏、桂枝、甘草;
功效:散寒通阳,化痰开结
枳实栀子鼓汤 《伤寒论》
组成:枳实、栀子、香豉;
功效:清热除烦、宽中下气
甘麦大枣汤 《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小麦、大枣;
功效: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主治:脏躁症
瓜蒌薤白白酒汤 《金匮要略》
组成:瓜蒌、薤白、白酒;
功效: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轻证
大半夏汤 《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人参、白蜜;
功效:和胃降逆,益气润燥;
主治:胃反证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附子、细辛;
功效: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里实证
泻心汤 《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黄连、黄芩;
功效:泻火消痞;
主治:邪热壅滞心下,气机痞塞证
下淤血汤 《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桃仁、蛰虫
功效:泄热逐瘀
主治:瘀血化热,瘀热内结
滑石代赭汤 《金匮要略》
组成:百合、滑石、代赭石;
功效:清心润肺,利湿除热
蜀漆散 《金匮要略》
组成:蜀漆、云母、龙骨;
功效:祛痰截虐
瓜蒌薤白白酒汤 《金匮要略》
组成:瓜蒌实、薤白、白酒;
功效:宣痹通阳,豁痰利气;
主治:胸痹
茯苓杏仁甘草汤 《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杏仁、甘草;
功效:宣肺利气化饮
橘枳姜汤 《金匮要略》
组成:橘皮、枳实、生姜;
功效:温胃理气散结
桂枝生姜枳实汤 《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生姜、枳实;
功效:通阳化饮,下气降逆
厚朴三物汤 《金匮要略》
组成:厚朴、大黄、枳实;
功效:行气除满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附子、细辛;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
当归生姜羊肉汤 《金匮要略》
组成:当归、生姜、羊肉;
功效:养血散寒止痛。
主治:血虚内寒之寒疝
旋覆花汤 《金匮要略》
组成:旋覆花、葱、新绛;
功效:行气活血,通阳散结
厚朴大黄汤 《金匮要略》
组成:厚朴、大黄、枳实;
功效:涤饮泄热,行气开郁
小半夏加茯苓汤 《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生姜、茯苓;
功效:祛饮降逆,宣阳制水
滑石白鱼散 《金匮要略》
组成:滑石、乱发、白鱼;
功效:化瘀行血,清热利尿。
主治:血淋
茯苓戎盐汤 《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白术、戎盐;
功效:补益脾肾,渗湿利水;
主治:劳淋
麻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附子、甘草;
功效:温经助阳,发汗散寒
柏叶汤 《金匮要略》
组成:柏叶、干姜、艾叶;
功效:温中止血;
主治:虚寒吐血
猪苓散 《金匮要略》
组成:猪苓、茯苓、白术;
功效:健脾祛饮
薏苡附子败酱散 《金匮要略》
组成:薏苡仁、附子、败酱草;
功效:清热解毒排脓;
主治:肠痈之脓已成
干姜人参半夏丸 《金匮要略》
组成:干姜、人参、半夏;
功效:温中散寒,化饮降逆
当归贝母苦参丸 《金匮要略》
组成:当归、贝母、苦参;
功效:养血开郁,清热除湿
主治:妊娠血虚热郁小便难
下瘀血汤 《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桃仁、蛰虫;
功效:破血逐瘀
主治:瘀血内结之产后腹痛
大黄甘遂汤 《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甘遂、阿胶
功效:破血逐水
主治:水血并结血室
三物黄芩汤 《千金要方》
组成:黄芩、苦参、干地黄;
功效:清热燥湿,滋养阴液。
主治:产后四肢烦热之湿热阴虚证者
生脉散 《医学启源》
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效: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玉屏风散 《医方类聚》
组成:防风、白术、黄芪;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缩泉丸 《魏氏家藏方》
组成:天台乌药、益智仁、茴香;
功效:温肾祛寒,缩尿止遗;
主治:膀胱虚寒证
磁朱丸 又名“神曲丸”《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神曲、朱砂、磁石;
功效:益阴明目,重镇安神;
主治:心肾不交诸症
三圣散 《儒门事亲》
组成:防风、瓜蒂、藜芦;
功效:涌吐风痰;
主治:中风闭证
控涎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甘遂、紫大戟、白芥子;
功效:祛痰逐饮;
主治:痰伏胸膈证
戊己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连、吴茱萸、白芍;
功效:疏肝理脾,清热和胃;
主治:肝脾不和证
香连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连、吴茱萸、木香;
功效:清热化湿,行气化滞;
主治:湿热痢疾
泻白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地骨皮、桑白皮、甘草;(入粳米同煮)
功效: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证
香薷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香薷、白扁豆、厚朴;
功效: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阴暑
碧玉散 《伤寒直格》
组成:滑石、甘草、青黛;
功效:清解暑热;
主治:暑湿证兼有肝胆郁热者
鸡苏散 《伤寒直格》
组成:滑石、甘草、薄荷;
功效:疏风解暑;
主治:暑湿证兼微恶风寒者
益元散 《伤寒直格》
组成:滑石、甘草、辰砂;(以灯心汤调服)
功效:清心解暑,兼能安神;
主治:暑湿证兼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者
金铃子散 《太平圣惠方》
组成:川楝子、延胡索;
功效: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主治:肝郁化火证
良附丸 《良方集腋》
组成:高良姜、香附子、生姜;
功效:行气疏肝,祛寒止痛;
主治:肝胃气滞寒凝证
三妙丸 《医学正传》
组成:黄柏、苍术、川牛膝;
功效: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之痿痹
三子养亲汤 《杂病广要》
组成: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功效:温肺化痰,降气消食;
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
枳术丸 《内外伤辨惑沦》
组成:枳实、白术、荷叶;
功效:健脾消痞;
主治:脾虚气滞,饮食停聚
牵正散 《杨氏家藏方》
组成:白附子、白僵蚕、全蝎;
功效: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主治:风中头面经络
增液汤 《温病条辨》
组成:玄参、麦冬、生地;
功效: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梦龙《警世通言》
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蔡元培《运动的需要》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岳美中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朱丹溪《格致余论》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陶行知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叔本华
健康的开始在于知道自己的疾病,在于愿意服医生开给他的处方。--塞万提斯
长寿之道在于我有快乐的性格。--阿巴斯?哈萨
疾病是逸乐所应得的利息。--培根
酩酊是暂时性的自杀。--罗素
生命在于运动。--卢梭
身体是你终身必须携带的行李。行李超重越多,旅程越短。--A.H.G
疾病有成千上万种,但健康只有一种。--白尔尼
有这么三位医生:第一位叫节食,第二位叫安静,第三位叫愉快。--毫厄尔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爱默生
预防胜于治疗。--狄更斯
健康是这样一个东西,它使你感到现在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亚当斯
目录1拼音2处方3制法4功能主治5鸡粪白散的用法用量6摘录附:1古籍中的鸡粪白散 1拼音 jī fèn bái sǎn
2处方鸡粪白1两(炒令黄)。
3制法上为细散。
4功能主治小儿56岁石淋,茎中有沙石子不可出者;遗尿。
5鸡粪白散的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露1宿。每用此水1合,调散半钱服之,1日34次。当下沙石。
6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古籍中的鸡粪白散 《幼幼新书》:[卷第三十]石淋第十四 》治小儿五、七岁石淋,茎中有砂石不可出者,宜服鸡粪白散方上用鸡粪白一两,炒令黄,捣、细罗为散。以水一...
《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二]治小儿石淋诸方 小治小儿五六岁石淋。茎中有沙石子不可出者。宜服鸡粪白散方。鸡粪白(一两炒令黄)上件药。捣细罗为散。。...
《金匮要略心典》:[卷下]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直。皆属于风也。转筋入腹者。脾土虚而肝木乘之也。鸡为木畜。其屎反利脾气。故取治是病。且以类相求。则...
《药征续编》:[卷下]鸡屎白 鸡屎白散。上一方。《药征续编》...
《医宗金鉴》:[卷三跌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并治第十九]藜芦甘草汤方(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09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金匮要略在线:神农本草经之葱实
下一篇: 金匮要略在线:神农本草经之乌贼鱼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