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书籍

金匮要略在线:神农本草经之款冬花

中药大全 2023-09-21 04:33:39
味辛温。

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一名橐吾(御览作石),一名颗东(御览作颗冬),一名虎须,一名免奚。生山谷。

吴普曰:款冬十二月,花黄白。(艺文类聚)

名医曰:一名氏冬,生常山及上党水傍,十一月,采花阴干。

案广雅云:苦萃款东也。尔雅云:莬奚颗东。郭璞云:款冬也。紫赤华生水中。西京杂记云:款冬,华于严冬。传咸款冬赋序曰:仲冬之月,冰凌积雪,款冬独敷华艳。

●《神农本草经》目录

白薇的功效与作用(2)

……

治疗血.管性晕厥。

配伍应用

配白僵蚕:白薇苦咸性寒,入血分,凉血退热,透邪外出,并能凉肝安神;白僵蚕祛风解痉,清热止痛。二药合用,清热平肝、凉血安神、祛风止痛效强。

配地骨皮:地骨皮凉血除蒸,白薇清热凉血、利尿通淋。二药合用,益阴除热、凉血除蒸,治骨蒸潮热、血虚发热。

配竹叶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白薇清热凉血、利尿通淋。二药合用,滋阴清热、利尿除淋,治阴虚血热、小便淋漓。

(三)白薇的性味归经

【性味】 苦咸,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咸,大寒,无毒。"

③《本草汇言》:"味苦咸,气温,无毒。"

④《本草备要》:"苦咸,寒。"

【归经】 入肺、胃、肾经。

①《纲目》:"阳明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肾二经。"

③《本草新编》:"入心、脾二经。"

白薇附方

治体虚低烧,夜眠出汗:白薇、地骨皮各四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治肺结核潮热:白薇三钱,葎草果实三钱,地骨皮四钱,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治尿道感染:白薇五钱,车前草一两,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略》竹皮大丸)

治郁冒血厥,居常无苦,忽然如死,身不动,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语,又或似有知,而恶闻人声,或但如眩冒,移时乃寤:白薇一两,当归一两,人参半两。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全生指迷方》白薇汤)

治妇人遗尿,不知出时:白薇、芍药各一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治火眼:白薇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治肺实鼻塞,不知香臭:百部二两,款冬花、贝母(去心)、白薇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一钱,米饮调下。(《普济方》)

治金疮血不止:白薇末贴之。(《儒门事亲》)

治瘰疬:鲜白薇、鲜天冬各等分,捣绒敷患处。(《贵州草药》)

治风湿关节痛:白薇、臭山羊、大鹅儿肠根各五钱,泡酒服。(《贵州草药》)

治伤寒二日不解者方:白薇十二铢,苦杏仁、川贝母各十八铢,麻黄一两八铢。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自覆卧,汗出即愈。(《千金要方》白薇散)

治风惊恐,四肢牵掣,神志不宁,或发邪狂叫妄走,见鬼若癫痫状 白薇(焙干)、细辛(去苗叶)各一两半,龙齿(捣末)三两,苦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八十枚。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二盏,煮取八分,去滓温服, 空心午时夜卧各一。风热盛实,即入竹沥少许,搅匀服。(《圣济总录》)

治小便不禁 白薇一两,白蔹一两,白芍药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白薇散)

治妇人白带不止 白薇(拣)一两,赤芍药、海螵蛸(去甲)各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末,炼醋一盏,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热水下,日再。(《圣济总录》白薇丸)

治漏睛脓出 白薇五钱,防风、蒺藜、石榴皮、羌活各三钱。上末,米粉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证治准绳·类方》)

治热淋,血淋:白薇、白芍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立效。或加槟榔。(《世医得效方》白薇散)

治虚热盗汗 白薇、地骨皮各12g,银柴胡、鳖甲各9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

白薇汤(《本事方》):白薇、人参、当归、甘草,治疗产后血虚发热晕厥,亦治一般虚热。②竹皮大丸(《金匮要略》):竹茹、石膏、桂枝、甘草、白薇,治疗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有热者,倍白薇。

验方(《普济方》):白薇、贝母、款冬花,治疗肺实鼻塞,不知香臭。

白薇的副作用


副作用

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毒理试验

(1)LD50:直立和蔓生白薇的醇提物小鼠灌服的LD50分别为7.5g/kg和12.3g/kg;水提物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26.7g/kg和8.5g/kg。

(2)毒性反应:水提物小鼠灌服均无明显毒性,l20g/kg仍未引起小鼠毒性反应。

以上说明毒性很小,安全范围很大。

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不良反应

白薇素有较强的强心作用,内服过量,已引起强心苷样中毒反应,中毒量为30—45g,可出现心悸、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泻、流涎等中毒症状,临床用药应予以注意。

剂量与用法

药典用量:4.5—9g。

临床常用剂量:6—12g。

大剂量:l5—30g。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注意】

《本草经集注》:"恶黄芪、大黄、大戟、干姜、干漆、大枣、山茱萸。"

《本草经疏》:"凡伤寒及天行热病,或汗多亡阳过甚,或内虚不思食,食亦不消,或下后内虚,腹中觉冷,或因下过甚,泄泻不止,皆不可服。"

《本草从新》:"血热相宜,血虚则忌。"

识别真假白薇

在药材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竹灵消的干燥根冒充白薇。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真品白薇 干燥根茎呈圆柱形,略横向弯曲,呈结节状,长约1.5—5厘米,直径0.5—2厘米,表面颜色为灰棕色或棕色;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类白色。根呈细长圆柱形,有时弯曲或卷曲,丛生于根茎上,形如马尾,长约10—20厘米,直径约1—2.5毫米,表面黄棕色,有细纵皱;质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飞出,断面略平坦,类白色呈浅黄棕色,皮部发达,木质部很小,仅占直径的1/3;闻之气微,口尝味苦。

伪品竹灵消的干燥根 根虽也呈圆柱形,但根细长,表面为灰黄色或棕褐色;虽也质脆易断,断面木质部细小,但呈淡黄色,折断时无飞粉现象;闻之气微臭,口尝味淡略具辛辣味。

《本草纲目》云:“白薇,古人多用,后世罕能知之。按张仲景治妇人产中虚烦呕逆,安中益气……乃阳明经药也。”而伪品竹灵消虽为同科植物,且可入药,但与白薇功效不同,能补肾、健脾、化毒,而且《中国植物图谱》中将其收录为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根的毒性较强。经动物试验,对小鼠腹腔注射氯仿提取物600—1000毫克/公斤,出现行动迟缓、眼睑下垂、耳廓反射消失、瘫痪,4—24小时内相继死亡。故有毒的竹灵消根不能代替白薇药用,使用时要慎之又慎。

上一页全文完(共 15937 字) 展开全部内容

趣味方歌

去湿化浊完带汤 

完带深山打柴草,陈嫂借钱买二术。――完带参山*柴草,陈芍芥前*二术。

六 祛风胜湿独活寄生汤: 秦人地穷要牛耕,种灵心草,当心防毒寄生。 (秦艽,人参,干地黄,川芎,芍药,牛膝,杜仲,茯苓,肉桂心,当归,细辛,防风,独活,桑寄生) 羌活胜湿汤 高兄疯蛮抢活干(藁本 川芎 防风 蔓荆子 羌活 独活 炙甘草

)祛痰剂二陈汤: 二陈夏令干红生妹。 (半夏,茯苓,甘草,橘红,生姜,乌梅) 温胆汤: 二陈温胆只要大枣。 (二陈汤去乌梅,加枳实,竹茹,大枣)

清气化痰丸: 陈皮杏仁伴黄瓜实难服。――陈皮杏仁半黄瓜实南茯。 (陈皮,杏仁,半夏,瓜蒌仁,枳实,胆南星,茯苓,加黄苓) 半夏白术天麻汤: 白天大早二陈来。 (白术,天麻,大枣 加二陈汤去乌梅)

贝母瓜蒌散 红花楼桔梗被俘。――红花,瓜蒌,桔梗,贝母,茯苓

消食剂保和丸: 瞧山神服拌萝卜皮。 (连翘,山楂,神曲,半夏,萝卜子,陈皮)

健脾丸--夫人赶猪卖山神,陈香莲要杀寇(茯苓 人参 甘草 白术 麦芽 山楂 神曲 陈皮 木香 黄连山药 砂仁 豆蔻

乌梅丸 富贵新疆人数着白脸美。――附子,当归,细辛,干姜,人参,蜀椒,桂枝黄柏黄连 乌梅

血府逐瘀汤: 川牛耕地,当烧柴,只炒红桃。 (川芎,牛膝,桔梗,生地,当归,赤芍,柴胡,枳壳,甘草,红花,桃仁)

补阳还五汤:当地凶人持红旗(当归 地龙 川芎 桃仁 赤勺 红花 黄芪)

温经汤:熊皮贵,无人要,冬将夏,草当浇(川芎 牡丹皮 桂枝 吴茱萸 人参 芍药 麦冬 生姜 半夏甘草 当归 阿胶

)生化汤: 蒋干穷逃,当归。 (炮姜,甘草,川芎,桃仁,当归。加黄酒,童便) 二 止血咳血方--海带和瓜子(海粉 青黛 诃子 瓜篓仁 栀子)黄土汤: 夫子在黄土地浇肥勤锄草。 (附子,灶心黄土,地黄,阿胶,黄芩,白术,甘草) 治风剂一 疏散外风川芎茶调散: 穷新景,草房纸墙薄。 (川芎,细辛,荆芥,甘草,防风,白芷,羌活,薄荷)消风散--谨防馋牛通仓库,十亩草地归胡妈(荆芥 防风 蝉蜕 牛蒡子 木通 苍术 苦参 石膏 知母甘草 生地 当归 胡麻)荆芥 防风 蝉蜕 牛蒡子为君药。四味小活络丹--二乌龙没乳难活(川乌 草乌 地龙 没药 乳香 天南星 **)二 平息内风羚角钩藤汤: -领狗上草地,主妇少背菊(羚羊角 钩藤 桑叶 甘草 生地 竹茹 茯神 白芍 川贝 菊花) ) 镇肝熄风汤--天涯少草龙牡恋,牛鬼折姻缘(天冬 麦芽 白芍 甘草 龙骨 牡蛎 川楝子 怀牛膝 龟板生赭石 茵陈 玄参)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教绝技,伏神擒牛众致意(天麻 钩藤 夜交藤 石决明 桑寄生 茯神 黄芩 牛膝杜仲 栀子 益母草)治燥剂一 清宣外燥杏苏散--苏杏姐将找陈夏领草支前(苏叶 杏仁桔梗 生姜 大枣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枳壳 前胡) 清燥救肺汤: 爸妈叫人炒桑杏卖石膏。 (枇杷叶,胡麻仁,阿胶,人参,甘草,桑叶,杏仁,麦冬,石膏)桑杏汤--傻贝母只吃桑杏梨皮(沙参 贝母 栀皮 香豉 桑叶 杏仁 梨皮)二 滋阴润燥麦门冬汤: 夏大人卖炒米(半夏,大枣,人参,麦冬,甘草,粳米) 祛湿剂一 燥湿和胃平胃散: 生猪肝皮厚。 (生姜,苍术,炒甘草,陈皮,厚朴) 藿香正气散: 陈姐服下腹皮草后想找江苏白蜘蛛(陈皮 桔梗 茯苓 半夏 大腹皮 甘草 厚朴 藿香 大枣生姜 紫苏 白芷 白术 )二 清热去湿茵陈蒿汤: 茵陈治黄(茵陈蒿 栀子 大黄) 八正散: 石老通宿等车去黄山。 (滑石,甘草,木通,扁蓄,灯心草,车前子,瞿麦,大黄,山栀子) 三仁汤: 三人后半夜通话(“杏仁、白寇仁、薏苡仁” 厚朴 半夏 竹叶 白通草 滑石)三 利水渗湿五苓散: 泽林白猪贵(泽泻,茯苓,白术,猪苓,桂枝) 猪苓汤--谢玲玲滑跤(泽泻 猪苓 茯苓 滑石 阿胶)防已黄芪汤--草房黄找白浆(甘草 防己 黄芪 大枣 白术 生姜)四 温化寒湿真武汤: 朱父将服药。 (白术,炮附子,生姜,茯苓,白芍) 实脾散: 令父煮老姜干姜,瓜果扑鼻香。 (茯苓,附子,白术,甘草,生姜,干姜,木瓜,草果,厚朴,大腹皮,木香) 归脾汤《济生方》: 四君归期早,远知龙眼香。 (四君:人生,白术,茯苓?茯神,甘草,当归,黄芪,酸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 三、气血双补灸甘草汤--弟清早教草人卖芝麻酱(生地 清酒 大枣 阿胶 甘草 人参 麦冬 桂枝 麻仁 生姜)四、 补阴六味地黄丸: 山山地王,服泻丹(山药,山茱肉,熟地黄,茯苓,泽泻,牡丹皮) 大补阴丸--风致白龟驻地(蜂蜜 知母 黄柏 龟板 猪脊髓 熟地)一贯煎 一贯杀狗当地零卖。――一贯 北沙参,枸杞子,当归身,生地黄,川楝子,麦冬五、 补阳肾气丸《金匮要略》:肾气六位家富贵。――肾气六味加附桂。 贵子腹泻,单要黄鱼。 (桂枝,附子,茯苓,泽泻,牡丹皮,山药,干地黄,山茱肉)六阴阳双补地黄饮子--贵妇从远东赴沪地,将尝大巴鱼何味(官桂 附子 肉苁蓉 远志 卖门冬 茯苓 石斛 熟地生姜 菖蒲 大枣 巴戟天 山茱萸 薄荷 五味子)固涩剂固表止汗牡蛎散--骑马卖牡蛎(黄芪 麻黄根 小麦牡蛎)涩肠固脱真人养脏汤:穆桂英挡住草蔻要何人(木香 肉桂 罂粟壳 当归 白术 甘草 肉豆蔻 白芍药 诃子 人参)涩精止遗桑螵蛸散--自家人常孤身飘荡(远志 龟甲 人参 菖蒲 龙骨 茯神 桑螵蛸 当归)固崩止带固冲汤--探骑母龙背,潜航住山海(棕榈炭 黄芪 煅牡蛎 煅龙骨 五倍子 茜草 白杭芍 白术 山萸肉海螵蛸)第九章 安神剂重镇安神朱砂安神丸:朱砂敢当皇帝(朱砂 甘草 当归 黄连 生地)滋养安神天王补心丹:田夫洁身早跪地,但愿卖猪五百只(天门冬 茯苓 桔梗 人参 酸枣仁 当归 生地 丹参元参 麦门冬 朱砂 五味子 柏子仁 远志) 酸枣仁汤--令母熊找草(茯苓 知母 川芎 酸枣仁 甘草)开窍剂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苏合香丸,见书。理气剂一 行气越鞠丸--父子唱川曲(香附 栀子 苍术 川芎 神曲) 柴胡舒肝散: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瓜蒌韮白白酒汤:瓜蒌,韮白,白酒。半夏厚朴汤: 梅核气 降下后舒服。 (生姜,半夏,厚朴,苏叶,茯苓) 二 降气苏子降气汤: 苏大官盛夏前后归国。 (苏子,苏叶,大枣,肉桂,生姜,半夏,前胡,厚朴,当归,甘草) 定喘汤: 夏天的杏仁黄又黄,冬天的草苏白又白。 (夏天:半夏;杏仁;黄又黄:麻黄,黄芩;冬天:款冬花;草苏:甘草,紫苏子;白又白:白果,桑白皮) 旋覆代赭汤: 戴花老人下大江(代赭石,旋覆花,甘草,人参,半夏,大枣,生姜) 理血剂一 活血祛瘀桃核承气汤: 大桃贵滞销。 (大黄,桃仁,桂枝,炙甘草,芒硝) 清营汤《温病条辨》:瞧皇帝住西单卖银元(连翘 黄连 生地 竹叶 犀角 丹参 麦冬 银花 元参)犀角地黄汤--单脚扫地(牡丹皮 犀角 芍药 生地)三、 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百子练琴。 (黄柏,栀子,黄莲,黄芩)仙方活命饮--贾母造房,没花金银,只要陈甘归乡(穿山甲 贝母 皂角刺 防风 没药 天花粉 金银花白芷 赤芍药 陈皮 甘草 当归 乳香)五、 清脏腑热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草地牧猪。 (甘草梢,生地,木通,竹叶)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皇帝通知龙龟卸柴草车(黄芩 生地 木通 栀子 龙胆草 当归 泽泻 柴胡 甘草 车前子)左金丸-- 昨进黄鱼(“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为 6:1”)苇茎汤--冬桃已萎(冬瓜子 桃仁 薏苡仁 苇茎)清肺化饮,逐瘀排脓 肺痈泻白散--赶白骨精(甘草 桑白皮 地骨皮 粳米)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肺热咳喘清胃散--生母当皇帝(升麻 牡丹皮 当归 黄连 生地)白头翁汤《伤寒论》: 百翁练琴。 (黄柏,白头翁,黄连,秦皮) 六、 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母鳖好生蛋。 (知母,鳖甲,青蒿,生地黄,牡丹皮) 第五章 祛暑剂祛暑解表香薷散--猴想炒扁豆(厚朴 香薷 炒白扁豆)祛暑益气 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师母深夜卖黄瓜和糙米(石斛 知母 西洋参 竹叶 麦冬 黄连 西瓜脆衣 荷梗 甘草 粳米)第六章 温里剂一、 温中祛寒理中丸《伤寒论》:草人赶猪。 (炙甘草,人参,干姜,白术) 小建中汤《伤寒论》:姜姨要草枣汁(生姜 饴糖 芍药 甘草 大枣 桂枝)二、 回阳救逆四逆汤《伤寒论》:将干父子(干姜 甘草 附子)三、 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伤寒论》:肝大同志要当心(甘草 大枣 通草 桂枝 芍药 当归 细辛)阳和汤--皇帝将生贵娇子(麻黄 熟地 姜炭 生甘草 肉桂 鹿角胶 白芥子)第七章 表里双解剂一、 解表清理 葛根芩连汤二、 解表攻里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秦将军只要半壶枣酱。 (黄芩,大黄,枳实,白芍,半夏,柴胡,大枣,生姜)补益剂一、 补气四君子汤: 白老夫人。 (白术,炙甘草:甘草有国老之称,茯苓,人参)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幅益脾神。 (人参,茯苓,白术,白扁豆,山药,甘草,莲子肉,砂仁,薏苡仁,桔梗,大枣。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参术芪,升柴陈草当归身。 (人参,白术,黄芪,升麻,柴胡,陈皮,甘草,当归)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生脉散救“无脉人” (五味子 麦冬 人参)二、 补血 四物汤:弟摆船归(熟地 白芍 川芎 当归) 解表剂一、辛温解表剂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桂枝汤《伤寒论》: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大嫂炒姜汁。 (大枣,芍药,炙甘草,桂枝)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刺穿胸(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羌活 川芎) 小青龙汤《伤寒论》: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麻桂姜辛五味子,芍药半夏甘草同。 麻子将要甘心下跪。 (麻黄,五味子,干姜,芍药,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二、辛凉解表剂桑菊饮《温病条辨》: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绕,苇根为饮清宣剂,荷叶杏花,草根更俏。 (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银翘散《温病条辨》:银翘散主温热表,竹叶荆牛鼓薄荷,甘桔芦根清解法,辛凉,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 (竹叶,淡豆豉,荆芥穗,牛蒡子,薄荷,银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干嘛姓石。 (炙甘草,麻黄,杏仁,石膏) 三、扶正解表剂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 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穷。 (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川芎) 泻下剂一、 寒下剂大承气汤《伤寒论》: 小黄识谱。 (芒硝,大黄,枳实,厚朴) 大黄牡丹汤--大人忙担冬瓜(大黄桃仁 芒硝 牡丹皮 冬瓜子二、 温下剂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黄夫人当家炒姜忙。 (大黄,附子,人参,当归,XX ,甘草,干姜,芒硝) 三、 润下剂麻子仁丸《伤寒论》: 布什妈要黄杏蜜。 (厚朴,枳实,火麻仁,芍药,大黄,杏仁 蜂蜜) 和解剂一、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伤寒论》: 生芹菜炒大虾仁。 (生姜,黄芩,柴胡,炙甘草,大枣半夏,人参) 蒿芩清胆汤--皇陵青竹,半壁植皮(黄芩 茯苓 青蒿 竹茹 半夏 碧玉散 枳壳 陈皮)二、 调和肝脾剂四逆散《伤寒论》: 柴草制药。 (柴胡,甘草,枳实,芍药) 逍遥散《和剂局方》: 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 (茯苓 白芍 柴胡当归 甘草 ** 白术 烧生姜 薄荷)三、 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江大人今夏添草帘。 (干姜,大枣,人参,黄芩,半夏,XX, 甘草,黄连)第四章 清热剂一、 清气分热白虎汤《伤寒论》: 师母干净

?瓜蒌的功效与作用_瓜蒌的药用价值

导读: 中药瓜蒌的与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瓜蒌的与、瓜蒌图片、瓜蒌的药用价值、瓜蒌的副等,要更多瓜蒌的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瓜蒌简介瓜蒌图片瓜蒌的功效与作用瓜蒌的药用价值瓜蒌的药用偏方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的副作用瓜蒌的 瓜蒌简介

瓜蒌,别名栝楼、苦瓜、吊瓜,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果实。根状茎肥厚,圆柱状,外皮黄色。茎多分枝,无毛;叶互生,近圆形或心形,雌雄异株;雄花数朵总状花序,少有单生,花冠裂片倒卵形,雌花单生,子房卵形,果实近球形,熟时橙红色,花果期7~11月。

瓜蒌有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等作用。种子含脂花肪油;果实含三萜皂甘、有机酸、树脂、糖类、色素;根含蛋白质、皂甘、酸类。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瓜蒌图片

瓜蒌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肠。

2、肺热咳嗽,痰浊黄稠。

3、胸痹心痛,乳痈、肺痈、肠痈肿痛。

瓜蒌的药用价值

瓜蒌入药部分为全果(含瓜蒌)、天花粉(根块)、蒌皮、蒌籽四部分。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耐缺氧,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对消化系统有抗溃疡、泻下作用。《》记载:瓜蒌药性、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径,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痛疮肿毒。主治热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咳,疮疡肿毒。

全瓜蒌:清热散结、润肺化痰,滑肠通便。

瓜蒌皮:清肺化痰,宽胸利气。目前已开出瓜蒌皮针剂、瓜蒌皮中成药系列。

瓜蒌根(天花粉):降血脂、防动脉硬化、促进细胞生长、防治贫血、抗辐射,常食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天花粉针剂中对中期妊娠、死胎、过期流产的引产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瓜蒌籽:其味润绵、催补母乳、滋补美容、健胃润肺、润肠通便、利压、宽胸、安心养神、抗菌强身、对离体绒癌细胞的增殖和艾滋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现代医药学研究证明:瓜蒌籽含不饱和脂肪酸16.8%,蛋白质5.46%,并含17种氨基酸,三贴皂甙,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硒等16种。食用瓜蒌籽,有扩张心脏冠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离体绒癌细胞增殖和艾滋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有辅助疗效;能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并有瘦身美容之功效。

瓜蒌的药用偏方

1、治痰嗽:黄熟瓜蒌一个。取出子若干枚照还去皮杏仁于内,火烧存性,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时,白萝卜汤送下。(《鲁府禁方》)

2、治喘:瓜蒌二个,明矾一块,如枣子大,入瓜蒌内,烧锻存性,为末。将萝卜煮烂,蘸药末服之,汁过口。(《普济方》:栝蒌散)

3、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两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瓜蒌薤白白酒汤)

4、治肺痿咳血不止:瓜蒌五十个{连瓤,瓦焙},乌梅肉五十个(焙),杏仁(去皮、尖,炒)二十一个,为末。每用一捻,以猪肺一片切薄,掺末入内,炙热,冷嚼咽之,日二服。(《圣济总录》)

5、治吐血:瓜蒌取端正者,纸筋和泥通裹,于顶间留一眼子,锻存性,地坑内合一宿,去泥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糯米饮调下。(《圣济总录》:黑神散)

6、治消渴热或心神烦乱:黄肥瓜蒌一颗,以酒一中盏洗,取瓤,去皮、子,煎成膏,入白矾末50克,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十丸。(《圣惠方》)

7、治小儿黄疸,脾热眼黄,并治酒黄:瓜蒌青者焙为末。每服5克,水一盏,煎七分,去滓,临卧服,五更泻下黄物立可。(《普济方》:逐黄散)

8、治肺燥热渴,大肠秘:九月、十月间熟瓜蒌取瓤,以干葛粉拌,焙乾,慢火炒热,为末。食后、夜卧,以沸汤点三钱服。(《本草衍义》)

瓜蒌薤白半夏汤

【药物组成】

栝蒌实12克,薤白、半夏各9克,白酒70毫升(非现代之白酒,实为黄酒,或用醪糟代之亦可。)

【方歌】

栝蒌薤白半夏汤,祛痰宽胸效显彰;三味再加酒同煎,宽胸散结又通阳。

【主治】

痰盛瘀阻胸痹证。症见胸中满痛彻背,背痛彻胸,不能安卧者,短气,或痰多粘而白,舌质紫暗或有暗点,苔白或腻,脉迟。

【药方用法】

水煎分三次温服(成人常用剂量:5剂)

【临床运用】

本方现代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肋间、乳腺增生、慢性阻塞性肺病、创伤性气胸、老年咳喘、慢性支气管肺炎、慢性胆囊炎等属上述证机者。有报道用本方加丹参、三七、檀香等治疗冠心病;。加浙贝母、芥子、乳香、没药治疗乳腺增生;加紫菀、款冬花等治疗老年咳喘;加杏仁、石菖蒲、射干、紫菀等治疗;加枳壳、大腹皮、葛根、丹参等胆囊炎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原文】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九篇第四条)栝蒌实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斤、白酒一斗,上四味,同煎,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瓜蒌的副作用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及寒痰、湿痰者慎服。

瓜蒌的

1、繁殖

分根繁殖:方法3月中下旬挖取3-5年生断面白色新鲜的健壮雌株的老根,分成7-10cm的小段,穴栽,浇足水,约10余天出苗,每年结合中耕施追肥2—3次。

种子繁殖:方法9—10月采收果实,待果皮稍软,取出种子以草木灰拌种擦去果肉,干藏过冬;亦可带果梗悬挂于通风处。冷床育苗在早春进行,将种子尖头插入土中,常喷水保持苗床湿润、待种子萌动时,开始通气,床温控制在22℃左右,约10日后出土,见真叶伸出即可上盆或分栽培育。直播在4月进行,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之地,开穴施足基肥,穴距30x40厘米。覆土后点播种子,再盖厚2厘米泥,约半个月出土,当有真叶2片时每穴留苗1株,待蔓长至50厘米时插引杆。

2、田间管理

栽种后,每年春、冬季各中耕除草1次。每次中耕除草后,均结合施肥。当茎蔓生长至30cm以上时,需搭棚架引蔓上架。茎蔓上架后,注意修枝打杈,去掉弱蔓、徒长茎蔓,过多腋芽分枝,促使养分集中,以利结果。开花结果期应进行人工授粉,重施基肥。

3、病虫防治

虫害有黄守瓜,成虫5月开始咬食叶片,幼虫蛀食根部。幼期可用30倍烟碱水灌根。瓜蒌透翅蛾,月开始蛀食茎蔓,引起整枝枯死。瓜蚜,为害幼嫩心叶。还有黑足黑守瓜等为害。

4、采收加工

瓜蒌栽后2年~3年开始结果,因开花期较长,果实成熟不一致,需分批及时采摘。然后将果实悬于通风处晾乾,即为全瓜蒌。将鲜瓜蒌果实用刀切开,将种子取出晾乾,即为瓜蒌种子,皮为瓜蒌皮,将根挖出晒干即为天花粉。

以上就是一些瓜蒌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频道。

【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籽】、【瓜蒌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09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