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帝内经
创作年代:先秦至汉
又名: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分为灵枢和素问两个部分,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国医书四大名著之首,被称为医之始祖,它奠定了人体生理和病理、诊断和治疗的基础认识,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
相传为黄帝所作,因此为名,后被后世公认为此书最终成型时间为西汉,而非一人所作。
2.伤寒论
创作年代:东汉时期
作者:张仲景
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是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证。立方、用药规律都以条文的形式进行了一个十分全面的阐述。论析清晰明了,能够有机的将理、法、方、药加以融会,示人以证治要领。
3.金匮要略
创作年代:东汉
作者:张仲景
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猝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4.温病条辨
创作年代:清朝
作者:吴瑭
此本书是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根据伤寒论的体例,分条列论,一共有6卷。
该书内容全面系统,理法方药齐备,切合临床实用,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专著,后世将此书视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作为中医必读之书。
中医学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有把《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当作四大经典。
四大经典”一词,源于“四圣”一说。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著有《四圣心源》一书,所谓“四圣”,系指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四位医家。
黄氏为四圣之著————《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解释,实寓有“四大经典”的涵义,这可能是最早的提法。
中医学四大经典的意义:
1、正式明确提出“四大经典”一词,系1955年卫生部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第一届西学中班教学计划中明确提出的:学习中医必须要系统学习“四大经典”,即《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四部著作。
2、中医的四大经典指的是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和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的著作,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有着巨大指导作用和研究价值。
目前国内的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同时,有学者认为,除了以上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以及《神农本草经》亦是四大名著人文库无冲突。
学习中医的四大经典,是每一个中医人提高临床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认真的研讨古人的医术,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学习,能够对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有更全面的认识,学习古人的著作的意义在于,在古代著作的指导下,使中医学呈现出如今日渐辉煌的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08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金匮要略在线:神农本草经之枸杞
下一篇: 金匮要略在线:神农本草经之女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