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讲疟病就是现在的疟疾,症状是忽冷忽热,中医叫“疟病”。
视病人症状决定治法,发汗、针灸、攻下、吐法、食疗都可以。
“ 弦脉 ”是少阳的脉,我们摸到病人出现弦脉,大部份都有往来寒热,忽冷忽热的现象。不管是少阳证还是疟疾,只要是忽冷忽热就是。“ 弦数者 ”,数就表示热,“ 弦迟者多寒 ”,脉迟者就是寒,但是弦脉是一样的,弦脉就是摸到的脉呈现细细的直直的,像吉他、钢琴的弦一样,很细直。“ 弦小紧者下之差 ”,当脉是弦而且紧,就代表是半表半里,如兼有阳明证时,必须攻下,就是所谓的大柴胡汤证。如果脉出现“ 弦迟者可温之 ”,就是所谓的四逆汤证,四逆汤本身就是温中用的。“ 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 ”,如脉是弦而且紧,就要利用针灸了。如果“ 浮大者可吐之 ”,当脉出现浮大时,表示胃中有宿食不消,就得用吐法取吐解病。如果是“ 弦数者 ”,弦而且很数,代表说身体里面是往来寒热,但是数又代表热,是由“ 风发 ”的,这时要让他以“ 饮食消息止之 ”,临症上,一般我们都是从脾胃上着手开始治疗。 所有的疟症治法,无论往来寒热,首先要强健病家的脾胃, 就是所谓的饮食消息,比如说病家食物吃太少,我们就开健脾整胃的药。如果吃东西会下利,我们就开止利的药,去调他肠胃就可以了。
疟病,张仲景又分了几种不同的症状:
1、疟母:腹中结块
中医有句话叫“ 无痰不疟 ”, 有疟病一定会有痰, 故用 去痰的药是治疟的不二法门 。若以阴虚来治疟,必成痞。温病派治阴虚开滋阴的药,但脏腑功能不能恢复,肠胃不能吸收,故造成“心下痞”。而经方家治阴虚是开阳药,让阴自回,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真正恢复病人的脏腑功能。
疟病之后如果结成一块停在腹中,症状如癓瘕,如果发生在三焦林巴系统里面,我们可以用小柴胡汤把它和解出来。张仲景说:“结成一块的时候这叫做疟母。”就是长在肚子这边,像痞块样,硬邦邦的,必须赶快治,“ 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 ”,每月发一次,一般来说半个月会好,如果没有好的话,应该“当月尽解”,再过十五天会好,此时当使用警里煎丸。伤寒论里面以麻黄升麻汤的汤剂内使用药物最多,金匮里面以鳖甲煎丸证的汤剂内使用药物最多。一般疟病会集中在一起成为疟母,多发生在病愈之后。
临床上很少碰到疟病,该方中很多药都不是经方用的药,放在这里值得怀疑。而且鳖甲煎丸非常不好制作,因为很多药已经找不到了,临床上依症用药,把痰去掉即可,最严重的是血和痰混在一起成痞块,疟有隔日发和隔几天定时发。
治疟必须配针灸来治疗,针外关(通利三焦)、委中(血的郄穴),处方用小柴胡汤加减,如加蜀漆祛痰,加葶苈子攻水,加桃仁、红花祛血攻血,等等。
2、瘅疟:热在肠胃
瘅疟的原因是病人失津 , 什么叫阴气孤绝呢? 第一个,病人失津,就是津液丧失了。比如说被吐、下、汗,使得津液都流光了。如果把血分成水和血,血里的水为阳,血里的血为阴,当水分丧失后,阴里的阳不够了,便“阴气孤绝”。
第二个,亡血,不但津液丧失了,血也不足了,这种状况就是阴气完全没有了。这个时候就会出现“ 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 ”,病人表面上看是发热,但是这都属于虚热。“ 手足热而欲呕,名日瘅疟 ”,这种疟,看起来像是阳明证,属于但热不塞,是因为热闷在里面产生的。“ 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 ”,如果这种病毒停在胃里面,然后又停在我们的肌肉中间,会“ 令人消铄肌肉 ”,造成病人越来越瘦,上吐下泻,然后忽冷忽热,这就叫做瘅疟。临床上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把血补足,把津液补足即可。这里没有出处方,可能是少掉了竹简,只要抓住经方的神,即使忘了条辨,临症开处方都能把病人治好,因为经方是绝对处方,这里可用小柴胡汤加白虎之类。
3、温疟:热在肺
瘅疟和温疟不一样,温疟,“ 时呕 ”,“ 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疼 ”,就是说热是在肺里面。前面条辨说的瘅疟,是发生在胃里面,所以是小柴胡汤加入白虎汤。这里说的是治温疟的主方,石膏、知母、甘草、梗米这是白虎,加了桂枝。温疟的病本来是来自太阳经热,后来部分进入阳明成热了,部分又进入肺。而瘅疟大部分还停留在肠胃里面。所以两个疟看起来很类似,实际上,症状稍有不同,应该分开来看。
在临床上只要记得,但 热不寒就是阳明证,即白虎汤证 。然而到底该是白虎加重还是桂枝加重,这个时候就要看他的太阳证有多少,太阳证少,阳明证多,就一定是加重使用白虎。如果是脉浮的话,就是太阳证多,阳明证少,此时就用重用桂枝。
经方中会用到桂枝(树枝),是要到四肢末梢去;用到花,是要到最高处(脑鼻)去;用到根茎,是要到肠胃去。
4、牝疟:寒疟
寒疟讲的就是寒痰,临床上看就是痰饮,中医叫做“牝疟”,是蜀漆散证。 蜀漆 是四川的漆树皮,很毒,它的另外一个名称叫做常山苗,它祛痰的力量非常的强,吃下去的话浊痰会很容易咳出来,而且是整块出来。现在蜀漆买不到,用常山取代,西医提炼常山成奎宁。
云母 止呕,用于中焦过寒造成的晕眩。把它打碎以后,先烧个两天两夜,先炙过烧过就是要去它的天然毒性。金石类的药物使用前都要炼过,炼过以后才能去掉它的毒性,把我们需要的药性留下来,就是取它们的阳性。如果是水隔在中焦,也会造成头眩,这是苓桂术甘汤证。如果中焦不是水隔到,是痰隔到了,苓桂术甘汤下去就没有效果,这个时候我们要先把痰去掉,不去掉病人头昏不会好。这种头昏,必须要靠云母石,专门通利中膈,才能解决头昏的问题。
这里的 龙骨 ,倪师认为是跟 牡蛎 弄错了,应该要用牡蛎比较好。因为这是寒疟,而牡蛎味咸,本身又能够止咳,能够降逆,能够攻坚把胶痰打散,
当痰梗在胸胃中间的时候,如果是热痰,我们可以用皂夹丸来祛痰。寒痰的话要把痰从口中吐出来,蜀漆散这个药是专门治寒痰用的。蜀漆吃下去,病人的积痰是得吐则解。
临床上这个处方用得很少,因为碰到疟病的概率很小。为弥补本篇的含糊及缺方,倪师补充方剂如下:
1、 牡蛎汤? 治牝疟
蜀漆用常山苗替代。
2、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 治疟病以发渴者,亦治劳疟。
劳疟就是做劳力工作的人,病人有往来寒热,用小柴胡汤,无恶心去半夏,有燥渴加栝蒌根。小柴胡汤是治疟的一个很好的处方,再配合针灸(曲池、外关、委中等)。
3、柴胡桂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
蜀漆找不到,云母不方便,用此方,干姜去胃中的寒湿,牡蛎软坚,若下去后仍有痰,再加常山、天南星等去痰药。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论一首 脉证五十四条 方十六首)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经候不匀,冷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郁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
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甘草小麦大枣汤、小青龙汤、泻心汤、温经汤、土瓜根散、旋复花汤、胶姜汤、大黄甘遂汤、抵当汤、矾石丸、红蓝花酒、当归芍药散、小建中汤、肾气丸、蛇床子散、狼牙汤、膏发煎、小儿疳虫蚀齿方。
......
甘麦大枣汤,成药为 脑乐静
原文: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原方:甘草三两? 小麦 一升? 大枣十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注:
《类聚方广义》:痫症狂症,因平素忧郁无聊,夜夜不眠,发则恶寒发热,战傈错语,心神恍惚,居不安席,酸泣不已者。
汤一笑:关于甘麦大枣汤中的“小麦”
/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887&highlight=%E7%94%98%E9%BA%A6%E5%A4%A7%E6%9E%A3%E6%B1%A4
百度贴吧 名师与名方:汉代1升=300-350克。
临床上我常使用60-100克,甘草大枣半量。
原文是用6升水,如果小麦只140克,6升水就太多了。
如果是300克,水量刚刚好。
医案:
玄真子:姓名,性别,年龄;毛永良之女,两个月
2 住址,回访电话;[陕]洛南县王岭乡东岭村0914-7577932
3 症状与体征;夜啼不止,昼则安睡二十余日
4 辅助检查;无
5 诊断或临时诊断;夜啼症
6 汉方或唐方;甘麦大枣汤
7 效果之评价;电话回访,一付啼减,再付愈
r109:用甘麦大枣汤治疗“疑似抑郁症”有十多例了,效果迅捷而明确。
? ? ? 最近一例。徐女,27岁。因怀孕后周身难受,六神不安,后发展至频繁呕吐,满腹游走性疼痛,坐卧不宁且沉默寡言,无法耐受。于苏南上海多处求医无果,无奈之下于孕7月时引产终止妊娠。
? ? ? 看她的各处病历,唯一明确的是胆囊结石0.8厘米,中西医专家都建议切除胆囊后再怀孕生产,故休养3月后来诊。微创切除胆囊后第二天,又出现前述症状,家属惊慌异常。观察病人,不能饮食,进食即吐,不愿下床不愿平卧,只是埋头叹息,时时欠伸,坐在床上双手不停摩挲双下肢,单调地重复动作,问其所苦,不能说清。予甘麦大枣汤(方:甘草6、浮小麦30、大枣10枚。药房无淮小麦,甘草不肯超量),一剂即明显改善,能少量进食,并与家人交流,三剂后完全恢复正常。家属都感到很神奇,也对日后怀孕生产重燃了希望和信心。
? ? ? 关于此方解读,个人认为《经方100首》009阐述十分到位,精确而生动详尽,足以指导临床。
紫云小鱼:我刚满月的小儿夜寐不深易醒爱哭,睡1小时左右就醒来,哭闹,白天也是一样,几个大人都被他弄得疲惫不堪。虽然前几天就有所发觉,喂食了小儿七星茶,但结果却越来越重。
小儿老爱打哈欠,想睡却无法深寐,这个跟仲景伤寒论中的藏躁证非常相像。对比以前看过娄医师的《我的中医人生》中治疗小儿夜晚爱哭的经验,灯芯草和黄金煮水治疗热症,而甘麦大枣汤治疗寒热不明显的症状。甘麦大枣汤就是仲景治疗脏躁的经方,由甘草小麦大枣组成,全是食物,远比七星茶的复杂成分来的安全。我儿寒热不明显啊,正合用此方,甘草10克浮小麦40克大枣10个,母子一起喝。小儿其实也没喝多少一天80毫升左右,效果却非同凡响,马上就安静下来,可以深寐,带起来轻松多了。
经方就是经方,覆杯则愈。为了巩固,后来又去买了1剂,3块多钱。结果连带我也受惠,真是全家都可喝,喝来也安睡到天亮。真不明白,天下有如此好的经方,世人却不用,非要弄出个什么无效的七星茶?!
不要担心小孩不喝此要,虽然没有葡萄糖甜,但也不苦。倪师说,只要孩子有需要,对证的话,多苦的药他都会喝,果然如此!
其实仲景伤寒论中脏躁立此方是对更年期的妇人无故悲伤,善哈欠,喜哭等症状的,看来它的应用范围远不止此。
中西医生:案例一:张姓女患,24岁,业务员,住兰州市(籍贯甘肃庆阳)。2013年5月28日初诊于笔者坐堂药店。诉:左下眼睑发作性跳动一年余,生气、哭泣时多发,跑业务累后也易发作;经常头痛头晕、脖子时痛、月经偏少、情绪很易波动(患者原话:“看电视剧很易悲伤流泪、比常人反应过度”)。起病前曾晕倒过二次。近一年经常服用兰州西关某药店坐堂医所开的虫类中药,每次抓药6、7付,数百元,机器煎药。“服药有效,但不服又无效了”。刻诊可见左下眼睑频频抽动,舌淡红、苔薄,脉弦细缓,体型偏瘦小,面色一般。处予甘麦大枣汤加钩藤:甘草10、浮小麦30、大枣5枚、钩藤12 三剂。患者平时繁忙,大约一月后复诊,言服药有效(患者原话:“效果与虫类药差不多”)、舒服,要求继服原方。
案例二:张姓女患,53岁,退休西医内科医生,住兰州市西关什字。本患者从医二十年,作为笔者同学,近一年时常找己调理身体。2013年7月27日药店接诊。诉:近日咳甚,主要是夜间阵发性剧烈干咳,影响睡眠,感觉咳嗽出自胸部深处;时常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干,胸闷憋气、“痰堵感”、“热感”,手心发热。长年累月情绪不好(家庭生活不愉快),家族有精神疾病史。以前针对胃脘不适、嗳气、不思饮食、消瘦等用过疏肝和胃丸、大黄蛰虫丸、半夏厚朴汤之类,有一定效果。体型瘦高,面色暗褐,双目少神,舌淡红、微胖有齿痕、苔薄、尚润,脉略带虚象(具体记不清了)。处予甘麦大枣汤加白芍:甘草10、浮小麦30、大枣5枚、白芍18 三剂。大约一周后复诊,言服药舒服、有效、药物口感也好,此时咳嗽已不作为主诉了。
按语: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原文:“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甘草三两 小麦一斤 大枣十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矢数道明对本方描述:【镇静神经、缓解痉挛。主用于癔病、神经症、小儿夜啼、不眠症、癫痫、躁郁症、笑不止、哈欠频作,胃痉挛、子宫痉挛、痉挛性咳嗽、腹直肌痉挛、脑神经急迫】。津村汉方手册描述:【体力比较低下,精神兴奋明显,不安,不眠,痉挛等。腹直肌挛急。病种:夜泣、痉挛】。邓铁涛:【应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心脾虚象、病症特殊又与情志有关的病症,如失眠、 眩晕、妊娠头痛、关节痛(全身蚁走感)、自汗等。另应用于经行情志异常、顽固性神经衰弱、更年期】。胡希恕:【虚证才用,实证用之睡不着觉】。方剂学:【脏躁。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淡红苔少,脉细微数】。
学习资料综合总结:【日人汉方对本方似乎重视,描述也比较详尽。简而言之,主症为痉挛:情绪或精神痉挛(“喜悲伤欲哭”、癔症、神经症、夜啼等)、躯体痉挛(“数欠伸”、哈欠频作、胃痉挛、子宫痉挛、气管痉挛(咳嗽)、眼睑痉挛等)。报道本方合百合地黄汤用治精分症、抑郁症等情志病。总之,方证必有情志因素】
案例一用方眼目是:眼睑肌肉痉挛、发作与情绪有关(生气哭泣时多发)、情绪反应过度(电视剧中情节极易引起悲伤欲哭反应)、体质偏虚(跑业务劳累发作、月经偏少、体型、舌脉等)。甘麦大枣汤方证基本对应,加味钩藤是从后世肝风理论考虑,加上白芍或许更佳。本方一付大约2、3元,与之前大而贵的虫类药处方相比,同样“验”,但“简、便、廉”可谓有霄壤之别。本方基本为药食两用之品,与长期服用大处方贵处方相比,安全性自不用说。
案例二用方眼目是:痉挛性咳嗽(阵发性干咳)、长期情志不调、虚羸。甘麦大枣汤方证也基本对应,加味白芍即合用了芍药甘草汤,有助进一步解痉功效。药后平和舒服有效。
本方药效平和,二例服用后都有舒服、口感佳的体验。可视为健康调理。当今盛行处方药味多、药量重,医者欲炫耀己术、患者图一时之快,实质是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且不说故意大处方贵处方的唯利是图的行为了)。这违背了健康理念。健康是一个贯彻终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饮食、运动、心理、起居等生活的多方面。医药只是其中环节之一。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的优势,不仅应当体现在临证坐镇从容的处方心态,而且还应当建议指导患者健康生活方式,遵循“上工治未病”的古训。
以上二例,没有“效如桴鼓”的灵验,算不上典型病例。只是借此案例即兴发挥一下,将本方方证的学习理解示于同道,供览者指点斧正。(2013-9-20 下午,书于兰州小西湖)
......
土瓜根散
原文: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阴颓肿亦主之)
原方:土瓜根、桂枝、芍药、蟅虫各等分。右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注:水中火:现在的药店已经不办此药。仲景书中的土瓜根指的是葫芦科植物赤瓟 ,而现在淘宝网上卖的土瓜根是葫芦科植物王瓜,这种土瓜根的伪品服用后会导致严重的腹泻,是没有搞清楚仲景的药材基源所致。由于很难买到正品,不得已以赤瓟的种子赤包子代替土瓜根,所以,患者实际用了 赤包子3捣碎 白芍药3 桂枝 3 蟅虫(地鳖)3 黄酒水煎煮服用。土瓜根 神农言其能治疗瘀血月闭,蟅虫(地鳖)更是仲景书中治疗淤血之大有力之神药。
......
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臣亿等校请本无胶姜汤方,想是前妊娠中胶汤)
......
妇人经水闭不利,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矾石丸方
矾石三分(烧) 杏仁一分
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枣核大,内藏中,剧者再内之。
......
红蓝花酒
原文: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原方:红蓝花一两? 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疑非仲景方)
注:
赵杰:红蓝花,蓝花瓣,红花芯,中间一根花柱是药用部位。红蓝花就是藏红花,并无堕胎之功效。古人二百毫升酒煎剩一百,但古人清米酒,度数很低,清米酒类似现在的醪糟酒,酿好以后,既有白色稻米粒,也有略白稠的米酒,因为在饮酒时,古人连大米粒一起吞食,所以古人称之吃酒,而不是喝酒,实际是是连吃加喝一起的。古人称麻木痛及莫名不适症称之风,因为米酒度数低,当做一付药顿服,有酒精加快药效。治疗妇科慢性腹痛时常用之,疗效确切,但宫外孕等急腹症是不适合的,生活中,其实我们可以把红蓝花酒做一个保健酒,藏红花比较贵,经济困难者可以用草红花代替,其实也无须讲究许多,平常时白酒放些红花,偶尔饮用几杯,可以治疗女性腹痛,及各种脘腹不适,男士亦可饮,对心脑血管病预防大有益,偏头痛,心绞痛,肠胃炎,都很好,但保健酒不是立马见效,因为用量少,不是红蓝花15克顿服,而是每天用几克,所以用的时间久一点才好,常常饮食,比静脉用预防通血管针好太多,建议有饮酒习惯的时常用之,可以做食疗方,冻疮,痛经,心脑疾病,脉管炎,各种痛麻不适,都是其适用证,用一月以上方效,红花的量,可以按口感来泡制,并无其他禁忌。
......
蛇床子散方 温阴中坐药。
蛇床子仁
右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
......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狼牙汤方
狼牙三两
右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绵缠筋如茧,浸汤沥明中,日四遍。
......
诸黄,猪膏发煎主之。
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
膏发煎方(见黄疸中)
猪膏发煎方
猪膏半斤 乱发如鸡子大三枚
右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
......
小儿疳虫蚀齿方(疑非仲景方)
雄黄 葶苈
右二味,末之,取腊月猪脂,熔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占药烙之。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07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金匮要略在线:神农本草经之白英
下一篇: 金匮要略在线:神农本草经之伏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