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书籍

古中医济阴纲目:济阴纲目之积聚

中药大全 2023-09-20 23:41:52
大全云:夫积者,阴气也,五脏所生;聚者,阳气也,六腑所成,皆由饮食不节,寒热不调,致五脏之气积,六腑之气聚。积者,痛不离其部。聚者,其痛无有常处。所以然者,积为阴气,阴性沉伏,故痛不离其部。聚兼阳气,阳性浮动,故痛无常处。产后血气伤于脏腑,脏腑虚弱,为风冷所乘,搏于脏腑.与血气相结,故成积聚症块也。薛氏曰:前证乃真气亏损,邪气乘之,况产后得之,尤当固真气为主,若求旦夕之效,而改其邪,则速其危矣,当参前杂证积聚诸方论治之。
医药网Www..Cn/整理
【验案】

一产妇腹中似有一块,或时作痛而转动,按之不痛,面色痿黄,痛则皎白,脉浮而濇,余谓此肝气虚而血弱也,不信,乃用破血行气,痛益甚,转动无常。又认以为血鳖,专用破血驰逐之药,痛攻两胁,肚腹尤甚,益信为血鳖,确服下血等药,去血甚多,形气愈虚,肢节间各结小核,隐于肉里,以为鳖子畏药而走于外。

余曰:肝脏血而养诸筋,此因肝血复损,筋涸而挛结耳。盖肢节胸项,皆属肝胆部分,养其脾士,补金水以滋肝血,则筋自舒,遂用八珍汤逍遥散归脾汤,加减调治而愈。(似字是眼,按不痛是法痿黄皎白浮濇为血虚。)(妄言妄听可笑。)(血涸筋攀之说,自立斋始,大概发在肝胆部分者,当补金水然而难愈,惟善守者得效。)

一妇月经不调,两拗肿胀,小便涩滞,腹中一块作痛,或上攻胁腹,或下攻小腹,发热晡热,恶寒,肌肤消瘦,饮食无味,殊类废症,久而不愈,余谓肝脾血气亏损,用八珍汤逍遥散归脾汤,随症互服而愈。(两拗即髀厌,属肝经小便小腹寒热等症,皆肝所主而饮食无啄则脾也,故须肝脾兼治。)

大全云:新产后有血与气相搏而痛者,谓之瘕,瘕之言假也。谓其痛浮假无定处也,此由夙有风冷,血气不治,至产血下则少,故致此病,不急治,则多成积结,妨害月水,牼则否涩,重则不通也。(虽以风冷为因总是血气不洽。)

薛氏曰:前证乃寒邪乘客,气血壅结,此因气病而血病也,当补养胃气,调和月经,宽缓静养为善。难经云:任脉之病,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当参前后各论治之。(此亦大概言耳,至于治法非行气破结不可,而养正邪自除之说于胃气不足,攻伐太过者,切有补焉此方若为风冷所致,与夫瘀血所积者当以别治之。)
医药网Www..Cn/整理
【方剂】

【河间芍药汤】治产后诸积不可攻,宜养阴去热,其病自安。

芍药[一斤],黄芩,茯苓[各六两],

上剉散,每服半两,水煎温服,日三。

【四神散】治产后瘀血不消,积聚作块,心腹切痛。

(此以fo手散温行。)

当归[去芦],川芎,赤芍药,干姜[炮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同温酒调服。

一方治血瘕作痛,脐下胀满,或月经不行,发热体倦。

当归[二两],芍药[炒桂心],血竭,蒲黄[炒各一两半],玄胡索[炒一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热酒调下。
医药网Www..Cn/整理
【桂心丸】治产后血气不散,积聚成块,上攻心腹,或成寒热,四肢羸瘦烦疼。

(此三方皆以消瘀为主,而此兼行气,然有轻重之分,在人因病采择。)

桂心,当归,赤芍,牡丹皮,没药,槟榔,干漆[炒烟尽],青皮[各七钱半],

厚朴[制],三棱[煨],玄胡索,大黄,桃仁[去皮尖],鳖甲[酥炙各一两],

右为细未,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温酒下。

【产宝方】疗血瘕痛无定处。

(按症有形瘕无形,有形者血病,无形者氧病,故血病则着,气病则行,今以血瘕而痛无定所者,乃气血俱病也,气为瘕郁,郁则生火,火载瘕行,故痛无定所,方以童便生地藕汁者养血清火破瘀也,盖火清则不痛,瘀破则瘕消,佐以姜汁调以暖酒以热则行,寒则凝,故用之以从治耳,此方平顺中有奇处可法之。)

人饮以冷水则生与之热饮则死者可想矣。)

童便[三升],生地黄汁,生藕汁[各一升],生姜汁[三升],

右先煎前三味,约三分减二,次下姜汁,慢火煎如稀饧,每服取一合,暖酒调下。

【千金方】疗血瘕。

生干地黄[一两],乌贼鱼骨[一两],

右为细末,空心温酒调服二钱七。
医药网Www..Cn/整理
●《济阴纲目》目录

加味震灵丹简介

目录1拼音2处方3功能主治4摘录附:1古籍中的加味震灵丹 1拼音 jiā wèi zhèn líng dān

2处方煅禹余粮、煅赤石脂、煅紫石英、煅代赭石、明乳香、没药、朱砂、五灵脂、熟地炭、甘杞子、龟版胶、坎??。

3功能主治操劳过度,血气耗损,冲任不固,白带频下。

4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古籍中的加味震灵丹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妙用]补益法 实各磨汁一匙冲。以上皆俞东扶古今医案按方)、加味震灵丹(禹粮石、赤石脂、紫石英、代赭石各四两,上四...

《女科证治准绳》:[卷之四胎前门]风痉 紫黑色,合眼涎出,昏愦不醒人事,半时而醒。医与震灵丹五十余帖,其疾时作时止,无减证,直至临产方自愈...

《济阴纲目》:[卷之九胎前门·下]风痉(即子痫) 紫黑色,合眼涎出,昏愦不省人事,半时而醒,医与震灵丹五十余帖,其疾时作时止,无减证,直至临产方自愈...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四胎前门]风痉 紫黑色,合眼涎出,昏愦不醒人事,半时而醒。医与震灵丹五十余帖,其疾时作时止,无减证,直至临产方自愈...

《金匮翼》:[卷七泄泻诸症统论]久泄

熟地黄汤简介

目录1拼音2《三因》卷十八 2.1方名2.2熟地黄汤的别名2.3组成2.4主治2.5熟地黄汤的用法用量2.6制备方法2.7附注 附:1古籍中的熟地黄汤 1拼音 shú dì huáng tāng

2《三因》卷十八

2.1方名

熟地黄汤

2.2熟地黄汤的别名

熟干地黄汤、地黄汤、熟地黄散

2.3组成

熟地黄1两,人参3两,麦门冬2两,栝楼根4两,甘草半两。

2.4主治

产后虚渴不止,少气脚弱,眼昏头眩,饮食无味。

2.5熟地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2盏,加糯米1撮,生姜3片,枣3枚,煎7分,去滓,食前服。

2.6制备方法

上为散。

2.7附注

熟干地黄汤(《局方》续添诸局经验方卷九)、地黄汤(《普济方》卷三五三)、熟地黄散(《普济方》卷三五三)。

古籍中的熟地黄汤 《竹林女科证治》:[卷三保产下]消渴 产后虚渴必口干少气,足弱头昏目晕,宜熟地黄汤。若大消渴饮水不止,由于液枯火燥之极,宜止渴四物汤。熟地...

《明医指掌》:[卷九妇人科]产后六 产后虚渴少气,脚弱目昏,头目眩晕,饮食无味者,熟地黄汤,或四物汤加麦门冬、天花粉。凉血饮治产后血热心...

《女科切要》:[卷七]产后虚渴 散。盖产后虚渴,气少脚弱,头目眩晕,饮食无味,熟地黄汤,或四物加麦冬、花粉。凉血饮治产后虚烦发渴。黄...

《济阴纲目》:[卷之十三产后门·下]发渴 冬(去心,七分)甘草(炙,五分)上锉,水煎服。熟地黄汤治产后虚渴不止,少气,脚弱,眼眩,饮食无味。熟...

《妇科玉尺》:[卷四产后]治产后病方

催生饮简介

目录1拼音2《万病回春》卷六:催生饮 2.1处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催生饮的用法用量2.5摘录 3《回春》卷六 3.1方名3.2组成3.3主治3.4催生饮的用法用量3.5制备方法3.6各家论述 附:1古籍中的催生饮 1拼音 cuī shēng yǐn

2《万病回春》卷六:催生饮

2.1处方

当归 川芎 大腹皮(洗)枳壳(麸炒)白芷各等分

2.2制法

上锉一剂。

2.3功能主治

理气活血,催生下胎,主难产属于气滞血瘀,产时腰腹胀痛剧烈,按之痛甚,宫缩虽强但间隙不匀,久产不下, *** 下血量少,色黯红,面色青紫,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胸闷脘胀,时欲呕恶,舌质黯红,脉涩滞。

2.4催生饮的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2.5摘录

《万病回春》卷六

3《回春》卷六

3.1方名

催生饮

3.2组成

当归、川芎、大腹皮(洗)、枳壳(麸炒)、白芷各等分。

3.3主治

燥涩紧敛,生产难者。临产血亏气滞,不能荣润其胎,故生产艰难,脉涩滞者。

3.4催生饮的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3.5制备方法

上锉1剂。

3.6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方中当归养血,以荣胎气;川芎活血,以行血气;白芷通经散滞;枳壳泻滞化气;大腹皮泻滞气,以推送胎元。水煎温服,使血活气行,则胎元运动而无阻遏之患,何致生产艰难不顺哉!

古籍中的催生饮 《万病回春》:[卷之六]产育 燥涩紧敛也。(催生只用芎归汤,最稳当又效捷。)催生饮当归川芎大腹皮(洗)枳壳(麸炒)白芷(各等分)...

《张氏医通》:[卷十妇人门上]临蓐 炼蜜丸。空心酒服五十丸。然元气虚弱者。惟大剂紫苏饮鼓舞其气。生产必易。若误服前药。反耗其气。多致难...

《济阴纲目》:[卷之十临产门]难产催生 细末,用芎归汤入酒童便各少许,调服二次,立效。催生饮治临产生育艰难。当归川芎大腹皮(洗)枳壳(麸炒...

《妇人规》:[下卷产育类]催生 催生者不用此味亦可)水二钟,煎八分,热服,或服后饮酒数杯亦妙。若胎死腹中或坚滞不下者,加朴硝三五钱...

《女科经纶》:[卷五产后证上]临产将息之法

参黄散简介

目录1拼音2处方3制法4功能主治5参黄散的用法用量6摘录附:1古籍中的参黄散*参黄散药品说明书 1拼音 shēn huáng sǎn

2处方参三七1两,大黄4两,厚朴1两,枳实1两,桃仁3两,归尾3两,赤芍1两5钱,红花5钱,川山甲5钱,郁金1两,胡索1两,肉桂5钱,柴胡6钱,甘草4钱,青皮1两。

3制法上为细末。

4功能主治逐瘀下降,疏通。主体实重伤。

5参黄散的用法用量酒调下。

6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古籍中的参黄散 《普济方》:[卷二百三十二虚劳门]虚劳咳唾脓血(附论) 。水一大盏。煎服食后。一方无黄芩。一方无肉桂。名人参黄散。《普济方》明·永乐四年朱橚公元1406年...

《女科经纶》:[卷三胎前证上]妊娠烦躁口干用药之法 前证若胃经实火,用竹叶石膏汤;若胃经虚热,用人参黄散;若胃经气虚,用补中汤;若肺经虚热,用紫苏饮;...

《济阴纲目》:[卷之八胎前门·上]烦躁 前证若胃经实火,用竹叶石膏汤;若胃经虚热,用人参黄散;若胃经气虚,用补中益气汤;若肺经虚热,用紫苏...

《外科启玄》:[卷之十二]群方加减法 。每个入生矾末令满。炭火过为末掺上即干。甚效。参黄散治水痘子甚效。人参(一分)甘草(炙半分)滑石(...

《伤科补要》:第三则·跌打损伤内治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05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