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书籍

汤头歌诀在线:祛寒之剂

中药大全 2023-09-20 23:34:18
1.理中汤理中汤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黑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回阳2.真武汤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润惕保安康3.四逆汤四逆汤中姜附草三阴厥逆太阳沉或盖姜葱参芍桔通阳复脉力能任4.白通加猪胆汁汤白通加尿猪胆汁干姜附子兼葱白热因寒用妙义深阴盛格阳厥无脉5.吴茱萸汤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6.益元汤益元艾附与干姜麦味知连参草将姜枣葱煎入童便内寒外热名戴阳7.加阳急救汤加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见奇勋8.四神丸四神故纸吴茱萸肉蔻五味四般须大枣百枚姜八两五更肾泻火衰扶9.厚朴温中汤厚朴温中陈草苓干姜草蔻木香停煎服加姜治腹痛虚寒胀满用皆灵10.导气汤疝气方用荔枝核栀子山楂枳壳益再入吴茱入厥阴长流水煎疝痛释12.橘核丸橘核丸中川楝桂朴实延胡藻带昆桃仁二木酒糊合颓疝痛顽盐酒吞增辑1.参附汤参附汤疗汗自流肾阳脱汗此方求卫阳不固须芪附郁遏脾阳术附投2.天台乌药散天台乌药木茴香川楝槟榔巴豆姜再用青皮为细末一钱酒下痛疝尝3.黑锡丹黑锡丹能镇肾寒硫黄入锡结成团胡芦故纸茴沉木桂附金铃肉蔻丸4.半硫丸半硫半夏与硫黄虚冷下元便秘尝金液丹中硫一味沉寒厥逆亦兴阳5.浆水散浆水散中用地浆干姜附桂与良姜再加甘草同半夏吐泻身凉立转阳6.来复丹来复丹用玄精石硝石硫黄橘红着青皮灵脂复元阳上盛下虚可镇宅●《汤头歌诀》目录

汤头歌诀白话解内容是什么?

汤头歌诀白话解内容是讲解古代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分门别类,将组成、功用、主治等,用韵语编成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言简意赅,读之朗朗上口,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刊印后相应地出现了多种后人续补、增注或改编的作品。

主要方剂:

发表之剂、补益之剂、经产之剂、痈疡之剂、杀虫之剂、收涩之剂、除痰之剂、泻火之剂、润燥之剂、利湿之剂、祛暑之剂、祛寒之剂、祛风之剂、理血之剂、理气之剂、消补之剂、表里之剂 、内气之剂。

以上内容参考?-汤头歌诀白话解

医方集解的《汤头歌诀》

汪氏又在《医方集解》采辑方剂的基础上撰《汤头歌诀》,以七言歌诀形式便于学者诵读和记忆,为初学者的入门良好读物,作为阶梯,扩大了《医方集解》在医学界的影响。今人严仓山在《汤头歌诀》基础上加以增辑,书名易为《汤头歌诀正续集》更是广泛流传民间。
汪氏虽则是著名医家,毕竟不是临床家,因此不能无承讹袭衍之说,且由于时代局限,一些温病时方、名方未能收集,是其缺陷。
自序 孔子曰。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夫仁为心性之学。尚不可以无方。况于百家众艺。可以无方而能善此乎。诸艺之中。医为尤重。其为生人之司令。而圣人之所必慎者也。窃尝思之。凡病必有证。证者证也。有斯病必形斯侯者也。证必有脉。脉者脏腑经络寒热虚实所由分也。有与证相符者。有与证不相符者。必参验确而后可施治者也。察脉辨证。而方立焉。方者一定不可易之名。有是病者必主是药。非可移游彼此用之为尝试者也。方之祖始于仲景。后人触类扩而充之。不可计殚。然皆不能越仲景之范围。盖前人作法。后人因焉。创始者难为力。后起者易为功。取古人已验之成规。而斟酌用之。为效旣易乎。然而执方医病。而病不能瘳。甚或反以杀人者。又何以说焉。则以脉候未辨。药性未明。惑于似而反失其真。知有方而不知方之解故也。方之有解。始于陈无择。无择慨仲景之书。后人罕识。爰取伤寒论而训诂之。诠释方。使观者有所循入。诚哉仲景之功臣。而后觉之先导矣。厥后名贤辈出。谓当踵事增华。析微阐奥。使古方时方大明于世。宁不愉快。夫何著方者日益多。注方者不再见。岂金针不度欤。抑工于医者未必工于文词。不能达意。遂置而不讲欤。迄明始有吴鹤皋集医方考。文义清疏。同人脍炙。是以梨枣再易。岂为空谷足音。故见之而易喜欤。然吴氏但一家之言。其于致远钩深。或未撤尽。玆特博采广搜。罗群书。经穷奥蕴。或同或异各存所见。以备参稽。使探宝者不止一藏。尝鼎者不仅一脔。庶几病者观之得以印证。用者据之不致径庭。宁非卫生之一助欤。或曰善师者不陈。得鱼者忘筌。运用之妙。在于一心。何以方为。余曰。般捶不弃规矩。师旷不废六律。夫易之为书。变动不居。然亦有变易不易二义。故曰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夫卦诚方矣。岂方智之中。遂无圆神之妙也哉。吾愿读吾书者。取是方而圆用之。斯真为得方之解也已。 康熙壬戌岁阳月休宁讱庵汪昂于延禧堂

中医四小经典的图书目录

医学三字经
卷一 医学源流第
卷二 胀满蛊胀第十二水肿参看
附录
濒湖脉学
七言举要
四言举要
药性歌括
汤头歌诀
一、补益之剂十首、附方七
二、发表之剂十四首、附方八
三、攻里之剂七首、附方四
四、涌吐之剂:首、附方六
五、平口解之剂九首、附方五
六、表里之剂八首、附方五
七、消补之剂七首、附方六
八、理气之剂十一首附方八
九、理血之剂十三首、附方六
十、祛风之剂十二首、附方四
十一、祛寒之剂十二首、附方十二
十二、祛暑之剂五首、附方十
十三、利湿之剂十三首、附方八
十四、润燥之剂十三首、附方二
十五、泻火之剂二十七首、附方九
十六、除痰之剂十首、附方五
十七、收涩之剂九首、附方二
十八、杀虫之剂:首
十九、痈疡之剂六首、附方二
二十、经产之剂十二首、附方二十二
二十一、附便用杂方三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05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