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书籍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中药大全 2023-09-20 17:43:35

属性:(论四首、方三十六首、针灸法五十八首)论曰∶黄帝问曰∶人生而病癫疾者安所得之?岐伯对曰∶此得之在腹中时,其母数有所大惊也,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而止。病癫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四五日一发,名曰癫疾,刺诸分。其脉尤寒者以针补之。病已止,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直视举目赤,其作极己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已。癫疾始发,而反强,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而已。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甲乙》作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右强者攻其左,左强者攻其右,血变而止。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即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尾、也。

骨癫疾者,颔齿诸、分肉皆满,而骨倨强直,汗出烦闷,呕多涎沫,气下泄不疗。

筋癫疾者,身拳挛急脉大,刺项大经之本杼,呕多涎沫,气下泄不疗。

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从满脉尽,刺之出血不满挟项,灸太阳。又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呕多涎沫,气下泄不疗。

治癫者,病发而狂,面皮浓敦敦者,死不疗。

凡癫发则卧地,吐涎沫无知。若强掠起如狂及遗粪者难疗。

癫疾脉搏大滑久自已脉沉小急实,死不疗。小牢急亦不可治,脉虚可疗,实则死矣。厥成为癫疾,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厥成为癫。故特附厥于此条也。阴衰发热厥,阳衰发寒厥。

论曰∶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问曰∶热厥必起于足下者何也?对曰∶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盛则足下热也。问曰∶寒厥必起于五趾而上于膝者何也?对曰∶阴气起于五趾之里,集于膝而聚于膝上,故阴气盛则从五趾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而从内也。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满,腹满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气逆则阳气乱,乱不知人。巨阳之厥,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仆。阳明之厥,阗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少阳之厥,暴聋,颊肿而热,胁痛,髀不可以运。太阴之厥,腹满、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少阴之厥,舌干,溺赤,腹满心痛。厥阴之厥,小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内(一作外)。热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则火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冷乃止,所谓推而上之者也。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而止,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

刺热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所谓二阴者,二刺阴也,所谓二阳者,二刺阳也。

论曰∶温病热入肾中亦为痉,小儿病痫,热盛亦为痉。凡风喑暴尸厥及鬼魇不寤皆相似,宜察之,故经言,久厥则成癫,是以知似也。

论曰∶癫病有五∶一曰阳癫,发时如死人遗溺有顷乃解。二曰阴癫,坐初生小时脐疮未愈,数洗浴,因此得之。三曰风癫,发时眼目相引牵纵反急强羊鸣,食顷方解,由热作汗出当风,因以房室过度,醉饮饱满行事,令心气逼迫短气脉悸得之。四曰湿癫,眉头痛,身重,坐热沐发湿结脑,汗未止得之。五曰马癫,发时反目,口噤,手足相引,身皆热,坐小时风气脑热不和得之。

治五癫方∶铜青、雄黄、空青、东门上鸡头、水银(各一两)猪苓、茯苓、人参、白芷、石长生白蔹、白薇(各二两)卷柏、乌扇(各半两)硫黄(一两半)上十五味为末,以青牛胆和着铜器中,于甑中五斗大豆上蒸之,药成丸如麻子,先食服三十丸,日二夜一。

虎睛丸

属性:治风癫掣,口眼张大,口出白沫,或作声或死,不知人方。

虎睛(一具,酒浸一宿,炙)鬼箭羽、露蜂房(各二分)独活、远志、细辛、贯众、麝香白蔹(一作白薇)升麻、白藓皮(各三两)牛黄、防风、秦艽、防葵、龙齿、黄芩、雄黄山茱萸、防己、茯苓、铁精、鬼臼、干地黄(一作干姜)人参、大黄、银屑(各四分)茯神、石膏、天雄(上三十二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五丸,日再,稍加至二十五丸,神效。

凡癫发之候,其状多端,口边白沫,动无常者治方∶秦艽、人参、防葵(一作防风)茯神(一作牡丹)甘草(各二两)铅丹(一两)贯众(一枚)上七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半,分三服。

雄雌丸

属性:治风癫失性,颠倒欲死,五癫惊痫方。

雄黄、雌黄、真珠(各一两)铅(二两,熬令成屑)丹砂(一分)水银(八分)上六味为末,以蜜和捣三万杵,丸如胡豆,先食服三丸,日二,稍加,以知为度。(《古今录验》云,疗五癫,牛癫则牛鸣,马癫则马鸣,狗癫则狗鸣,羊癫则羊鸣,鸡癫则鸡鸣。

病五癫狂病者,脏腑相引,盈气起寒厥不识人,气静螈、吐沫,久而得苏者)。

续命风引汤

属性:治中风癫眩不知人,狂言舌肿出方。

麻黄、川芎、石膏、人参、防风(各三两)甘草、桂心、独活(各二两)防己、附子当归(上十三味、咀,以酒三升,水一斗合煎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紫石煮散

属性:治大人风引,小儿惊痫螈,日数十发,医所不疗者方。

紫石英、滑石、白石脂、凝水石、石膏、赤石脂(各六两)甘草、桂心、牡蛎(各三两)上十二味治,下筛,为粗散,盛以苇囊,悬高凉处,欲用取三指,撮以新汲井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大人顿服,未百日儿服一合,未能服者以绵沾着口中,热多者日四五服,以意消息之,(深师方只龙骨、牡蛎、干姜、滑石、白石脂五味)。

治百二十种风痫癫惊狂发即吐沫不识人者,四月五月宜服之方∶紫石英、芍药、龙骨(一作黄芩)青石脂、白藓皮、麻黄、当归、甘草、栝蒌根、桂心上十三味治,下筛,为粗散,分作七裹,每以大枣十枚,水三升煮取二升半,去滓,下一裹大枣汁中煎取一升,去滓,顿服,相去七日一服,服讫即瘥。

治癫痫厥时发作方∶防葵、代赭石、人参、铅丹、白僵蚕、钩藤、茯神、雷丸、虎骨、生猪齿、远志、桂心防风(各六两)卷柏、茛菪子、升麻、附子、牡丹、龙齿、光明砂(各一分)牛黄(二分)白上二十五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亦可为丸,良验。

川芎汤

属性:治风癫引胁牵痛,发则吐,耳如蝉鸣方。

川芎、本、茹(各五两)上三味、咀,纳酒一斗煮取三升,顿服,羸者分三服,取大汗。

鸱头丸

属性:治风癫方。

鸱头(一枚)葶苈子、铅丹、虎掌、乌头、栝蒌根(各三分)甘遂、天雄、蜀椒、大戟(各二分)白术(一分)茹、铁精(各一两)上十三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酒下二丸,日三服。

又方、治癫痫螈、方。铅丹(一斤)飞鸱头(二枚)上二味为末,蜜丸,先食服三丸,日三,剧者夜一,稍加之。

又方、茛菪子三升捣筛,以酒一斗渍半日,绞去滓,汤中煎令可丸,先食服如小豆二丸,加至如梧子二丸,以知为度,额上手中从纹理中赤起是知也。无此候更服,病日发者三日愈,间日发者十日愈,五日发者二十日愈,半岁发者一月愈。

地黄门冬酒

属性:治阴虚痫妄方。

地黄(三十斤)天门冬(十斤)上二味捣取汁,作煎服之瘥。

天门冬酒

属性:通治五脏六腑大风洞泄虚弱五劳七伤,症结滞气冷热诸风,癫痫恶疾耳聋头风,四肢拘挛,猥退历节,万病久服身轻延年,齿落更生,发白变黑方。

天门冬捣绞取汁二斗,曲二升,曲发以糯米二斗,准家酿法造酒,春夏极冷下饭,秋冬温如人肌、之,酒熟取服一盏,常令酒气相接,勿至醉吐。慎生冷醋滑鸡猪鱼蒜,特慎鲤鱼及忌油腻,此是二斗汁法,一石二斗亦准此。服十日觉身体瘾疹大痒,二十日更大痒,三十日渐止,此皆风气出故也。四十日即觉身心朗然大快,五十日当风坐卧觉风不着人,身中诸风悉尽。用米法∶先净淘米,曝干,临欲用时别取天门冬汁渍米,干漉炊之,余汁拌饭,密封压。取天门冬汁法∶净洗天门冬,去心皮,漉去水切压取汁,三四遍滓干乃止。此酒初熟味酸,仍作臭泔腥气,但根据式服之,久停则香美,封四七日佳。凡八九月少少合,至十月多合,拟至来年五月三十日相续服之。入四月不得合,服酒时若得散服得力更倍,速散方如下∶散方∶天门冬去皮心,曝干,捣作末,以上件酒服方寸匕,日三,加至三匕,久服长生,凡酒亦得服。

灸法

属性:大人癫,小儿惊痫,灸背第二椎及下穷骨两处,以绳度中折绳端一处是脊骨上也。凡三处毕,复断绳作三折,令参合如“△”字,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挟脊两边便灸之,凡五处。故画图法以丹注所灸五处各百壮,削竹皮为度胜绳也。猝癫灸阴茎上宛宛中三壮,得小便通即瘥。(《翼》云,当尿孔上是穴)。又灸阴茎头三壮。又灸足大趾上聚毛中七壮。又灸囊下缝二七壮。又灸两乳头三壮,又灸督脉三十壮,三报穴在直鼻中上入发际。又灸天窗百会各渐灸三百壮,炷惟小作。又灸耳上发际各五十壮。

论曰∶黄帝问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对曰∶生于阳也。曰∶阳何以使人狂?

曰∶阳气因暴折如难决,故善怒,名曰阳厥。问曰∶何以知之?对曰∶阳明常动,太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曰∶治之奈何?曰∶衰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后饭。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

论曰∶凡发狂则欲走,或自高贤称神圣,皆须备诸火灸乃得永瘥。若或悲泣呻吟者,此为邪非狂,自根据邪方治之。邪入于阳则为狂,邪入于阴则为血痹,邪入于阳传即为癫狂,邪入于阴传则为痛喑,阳入于阴病静,阴入于阳病怒。

鼍甲汤

属性:治邪气,梦寐寤时涕泣不欲闻人声,体中酸削,乍寒乍热,腰脊强痛,腹中拘急不欲饮食,或因疾病之后,劳动疲极,或触犯忌讳,众诸不节,妇人产生之后月经不利,时下青赤白,肌体不生肉虚羸瘦,小便不利,或头身发热旋复解散,或一度交接,弥日困极,皆主之方。

鼍甲(七枚)甘草、白薇(一作白芷)贝母、黄芩(各二两)麻黄、白术、芍药(各二两半)防风(三两)凝水石、桂心、茯苓、知母(各四两)石膏(六两)上十四味、咀,以水二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

九物牛黄丸

属性:治男子沾鬼魅欲死,所见惊怖欲走,时有休止,皆邪气所为不自绝方。

牛黄(土精)荆实(人精)龙骨(水精)空青(天精)雄黄(地精)曾青(苍龙精)玉屑(上九味名曰九精,上通九天,下通九地,各一两,治下筛,蜜丸,和如小豆,先食服一丸,日三,稍加以知为度。《翼方》云,凡邪病当服五邪汤,九精丸瘥。

十黄散

属性:治五脏六腑血气少,亡魂失魄,五脏觉不安,忽忽喜悲,心中善恐怖,如有鬼物,此皆发于大惊及当风从高坠下落水所致悉主之方。

雄黄、人参(各五分)黄芩、大黄、黄柏、黄、细辛、桂心(各三分)黄连、黄昏蒲上十五味治,下筛,未食温酒服方寸匕,日三,不知加至二匕。羸劣者更加人参五分。

一方有生黄三分。(崔氏有蜀椒五分,干姜四分)。

别离散

属性:治男女风邪,男梦见女,女梦见男,悲愁忧恚怒喜无常,或半年数月一发动桂心、茵芋、天雄、菖蒲、细辛、茜根、附子、干姜(各一两)白术、桑寄生(各三两)上十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凡修合,勿令妇人鸡犬及病者、病者家人知见,令邪气

四物鸢头散

属性:治鬼魅方。

东海鸢头(即由跋根)黄牙石(一名金牙)莨菪子、防葵(各一分)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欲令病患见鬼加防葵一分,欲令知鬼疰者复增一分立有验

五邪汤

属性:治邪气啼泣或歌或哭方。

禹余粮、防风、桂心、芍药、远志、独活、甘草、人参、白术、石膏、牡蛎、秦艽(各二上十七味、咀,以水二斗煮取四升,分四服,亦可如煮散法服之。

茯神汤

属性:治五邪气入人体中,见鬼妄语,有所见闻,心悸跳动,恍惚不定方。

茯神、茯苓、菖蒲、人参(各三两)赤小豆(四合)上五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人参汤

属性:治风邪鬼气往来发作有时或无时方。

人参、防风、乌头、干姜、栝蒌根(《翼》作桔梗)泽泻、猪脊、远志、附子、黄芩、独活(各五分)秦艽、牡蛎、山茱萸、五味子、前胡、细辛、石膏、川芎、蜀椒、牛膝、甘草石南、桂心、桑白皮、麻黄、竹皮、白术、橘皮(各十八铢)鬼箭羽(《翼》作泽兰)茯苓(各上三十二味、咀,以水六升,酒六升合,煮取四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虎睛汤

属性:治狂邪发无常,披发大叫唤,欲杀人,不避水火方。

虎睛、鸱头、露蜂房(各一具)茯苓、桂心、防风(各三两)人参、甘草、天雄、独活(各一两)石长生(六分)枫上寄生(五分)上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又方、防葵、人参、贯众(各五两)防风、桂心(各三两)上五味、咀,以水一斗煮汁三升,分四服,稍服亦可。

治猝发狂方∶苦参五斤为末;蜜和丸,如酸枣大,单服十丸。

治魅方∶水服鹿角末方寸匕,日三。

又方、水服獭肝末,日三。

治狐狸诸色精魅作种种恶怪,令人恐怖,狂癫风邪方∶雄黄(六斤)油(一斗二升)上二味,破雄黄如棋子并油纳大铛中,以盆合头作灶,微火煎九日九夜,不得少时火绝,亦不是火冷须火热,微微不绝,辟诸精魅神验。

治风邪方∶商陆根三十斤去皮细切,以水八斗东向灶煎减半,去滓,更煎令可丸,如梧子大,服一丸,合时勿令人见。更有莨菪方大豆紫汤,皆可取汗出佳。(莨菪方见此篇前大豆紫汤,见前三卷妇人门)。

又方、烧虾蟆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又方、水服伏龙肝末方寸匕,日三。

针灸法

属性:论曰∶凡诸百邪之病,源起多途,其有种种形相示表癫邪之端,而见其病。或有默默而不声,或复多言而漫说,或歌或哭或吟或笑或眠,坐沟渠啖食粪秽,或裸形露体,或昼夜游走,或嗔骂无度,或者蜚蛊向导,手乱目急,如斯种类癫狂之人,今针灸与方药并主治之,凡占风扁鹊曰∶百邪所病,针有十三穴,凡针先从鬼宫起,次针鬼信,次至鬼垒,又至鬼心,针至五六穴即可知矣。若是邪蛊之精便自言说,论其由男从左起针,女从右起针。若数处不言便遍穴针也,仍须根据掌诀捻目而治之,万不失一。黄帝掌诀,别是术家秘要,第一针人中名鬼宫,从左边下针右边出。第二针手大指爪甲下,名鬼信,入肉三分。第三针足大趾爪甲下,名鬼垒,入肉二分。第四针掌后横纹,名鬼心,入肉半寸(即太渊穴也)。第五针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名鬼路,火针七针针三下(即申脉穴也)。第六针大椎上入发际一寸,名鬼枕,火针七针针三下。第七针耳前发际宛宛中,耳垂下五分,名鬼床,火针七针针三下。第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第九针手横纹上三寸,两筋间,名鬼路(即劳宫穴也)。第十针直鼻上入发际一寸名鬼堂,火针七针针三下(即上星穴也)。第十一针阴下缝灸三壮,女人即玉门头,名鬼藏。第十二针尺泽横纹外头接白肉际,名鬼臣,火针七针针三下(即曲池穴也)。

第十三针舌头一寸,当舌中下缝,刺贯出舌上,名鬼封,仍以一板横口吻安针头令舌不得动。

以前若是手足皆相对针两穴,若是孤穴即单针之。邪鬼妄语,灸悬命十四壮(穴在口唇里中央弦弦者是,一名鬼禄,又以刚力决断弦乃佳)。邪病卧瞑瞑不自知,风府主之(一名鬼穴)。

邪病大唤骂走,灸十指端去爪一分(一名鬼城)。邪病大唤骂走远,三里主之(一名鬼邪)。

邪病鬼癫四肢重,囟上主之(一名鬼门,)邪病四肢重痛诸杂候,尺泽主之(尺中动脉一名鬼受)。

邪病语不止及诸杂候仓公法∶狂痫不识人,癫病眩乱,灸百会九壮。狂走掣、灸玉枕上三寸,一法项后一寸灸百壮。狂邪鬼语,灸天窗九壮。狂走癫疾灸顶后二寸十二壮。或灸大幽百壮,狂言恍惚,灸天枢百壮。狂走癫痫,灸季肋端三十壮,或灸河口五十壮(穴在腕后陷中动脉是)。狂痫哭泣,灸手逆注三十壮(穴在左右手腕后六寸)。狂癫风痫吐舌,灸胃脘百壮。狂邪发无常披发大唤欲杀人,不避水火及狂言妄语,灸间使三十壮(穴在腕后五寸,臂上两骨间亦治惊恐歌哭)。狂走喜怒悲泣,灸臣觉(一作巨搅,穴在背上胛内侧反手所不及骨芒穴上捻之,痛者是也)。随年壮。狂邪鬼语,灸伏兔百壮。悲哭鬼语,灸天府五十壮。悲泣邪语鬼忙歌哭,灸慈门五十壮。狂邪惊痫,灸承命三十壮(穴在内踝后上行三寸动脉上)。狂癫风惊厥逆心烦,灸巨阳五十壮。狂癫鬼语,灸足太阳四十壮。狂走惊恍惚,灸足阳明三十壮。狂癫痫易疾,灸足少阳,随年壮。狂走癫厥如死人,灸足大趾三毛中九壮(一云灸大敦)。狂走易骂,灸八会,(穴在阳明下五分)。随年壮。狂癫惊走恍惚嗔喜,笑骂歌哭鬼语,悉灸脑户、风池、手阳明、太阳、太阴,足阳明、阳跷、少阳、太阴、阴跷、足跟,皆随年壮。惊怖心忪少力,灸大横五十壮。狂疯骂詈挝斫人,名为热阳风,灸两吻边燕口处赤白际各一壮,又灸阴囊缝三十壮,令人正卧核卵上灸之,勿近前中卵,恐伤阳气也。狂走刺人或欲死,骂詈不息,称神鬼语,灸口吻头赤白际一壮,又灸两肘屈中五壮,又灸背胛中间三壮,报灸之(仓公法神效)。鬼魅灸入发一寸百壮,又灸间使手心各五十壮。狐魅,合手大指缚,灸合间三七壮,当狐鸣即瘥。猝狂言鬼语,以甑带急合,缚定两手大指便灸左右胁下对屈肋头两处,火齐起各七壮,须臾鬼自道姓名。乞去徐徐问之乃解其手。猝中邪魅恍惚振噤,灸鼻下人中及两手足大指爪甲本,令艾丸半在爪上,半在肉上,各七壮,不止十四壮,炷如雀屎大。风邪灸间使随年壮,又灸承浆七壮,又灸心俞七壮,又灸三里七壮。猝狂鬼魇,针其足大KT趾爪甲下入少许即止。

(方二十三首)

远志汤

属性:治心气虚惊悸善忘不进食补心方。

远志、干姜、白术、桂心、黄、紫石英(各三两)人参、茯苓、甘草、芎、茯神当归、羌活、防风(各二两)麦门冬、半夏(各四两)五味子(二合)大枣(十二枚)上十八味、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日三夜二。

又方、治中风心气不足,惊悸言语谬误,恍惚愦愦,心烦闷耳鸣方。

远志、黄、茯苓、甘草、芍药、当归、桂心(一方无)麦门冬、人参(各二两)附子(一上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每服八合,羸人服五合,日三夜一。

茯神汤

属性:治风经五脏大虚惊悸安神定志方。

茯神、防风(各三两)人参、远志、甘草、龙骨、桂心、独活(各二两)白术(一两)酸枣(一升)细辛、干姜(各六两)上十二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治风虚满、颈项强、心气不定不能食方。

茯神、麦门冬(各四两)人参、远志、羌活、当归、甘草、紫石英、五味子(各一两)半夏、黄、防风(各三两)酸枣(三升)生姜(五两)上十四味、咀,以水一斗三升煮枣仁至一斗,去枣,纳余药煎取三升半,每服七合,日三夜二。

补心汤

属性:治心气不足,病苦惊悸汗出心中烦闷短气,喜怒悲忧悉不自知,常苦咽喉痛,口唇黑,呕吐血,舌本强,不通水浆方。

紫石英、人参、茯苓、远志、当归、茯神(深师作桂)紫菀、甘草(各二两)麦门冬(一升)赤小豆(三合)大枣(三十枚)上十一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治心气不足,多汗心烦,喜独语多梦不自觉,咽喉痛,时吐血,舌本强,水浆不通方。

紫石英、人参、茯苓、桂心(各二两)麦门冬(三两)紫菀、甘草(各一两)赤小豆(二十四枚)大枣(七枚)上九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春夏服佳。

又方、治奄奄忽忽朝瘥暮剧,惊悸,心中憧憧,胸满不下食,阴阳气衰,脾胃不磨,不欲闻人声,定志下气方。

人参、茯苓、远志、甘草、枳实、当归、龙齿、桔梗(各三两)半夏、桂心(各五两)黄上十四味、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五合,令熟去滓,纳诸药煮取四升,分服八合,日三夜二。

又方、治心气不足,心痛惊恐方。

远志、蒲黄(一方用菖蒲)人参、茯苓(各四两)上四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分三服。

又方、治心气不足,腹背相引痛不能俯仰方。

茯神、远志、黄芩、干地黄、麦门冬、石膏(各四两)半夏、桂心、附子、生姜(各二两)甘草、阿胶、糖(各一两)大枣(三十枚)上十四味以十二味、咀,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纳糖及胶更煎取二升二合,分三服。(此方与前心虚实篇大补心汤相重,分两不同)。

小定心汤

属性:治虚羸心气惊弱多魇方。

茯苓(四两)桂心(三两)甘草、芍药、干姜、人参、远志(各二两)大枣(十五枚)上八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大定心汤

属性:治心气虚悸,恍惚多忘,或梦惊魇志少不足方。

人参、茯苓、茯神、远志、赤石脂、龙骨、干姜、当归、甘草、白术、芍药、桂心、紫菀防风(各二两)大枣(二十枚)上十五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日三夜二。

治惊劳失志方∶甘草、桂心(各二两)龙骨、防风、麦门冬、牡蛎、远志(各一两)茯神(五两)大枣(二十枚)上九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二服,相去如人行九里久再进。

荆沥汤

属性:治心虚惊悸不定羸瘦病方。

荆沥(三升)茯神、白藓皮(各三两)人参(二两)白银(十两,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上五味、咀,以荆沥银汁中煮取一升四合,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进一服。

又方、荆沥(二升)缓火煎取一升六合,分温四服,日三夜一。

又方、单用荆沥煮服功力尤专。

镇心汤

属性:治风虚劳冷,心气不足,善忘恐怖,神志不定方。

防风、当归、大黄(各五分)麦门冬(五两)泽泻、大豆黄卷、白蔹(各四分)菖蒲人参、桔梗、远志、桂心、薯蓣、石膏(各三分)干姜、茯苓、紫菀(各一两)甘草、白术(各十分)附子、茯神(各二两)秦艽(六分)粳米(半升)大枣(十五枚)上二十四味、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令熟去滓,纳诸药,煮取四升分服,日三夜一。(《翼》方不用粳米,蜜丸如梧子,酒服十丸,加至二十丸)。

大镇心散

属性:治心虚惊悸,梦寐恐畏方。

紫石英、茯苓、防风、人参、甘草、泽泻(各八分)黄、白术、薯蓣、秦艽、白蔹(各六分)麦门冬、当归(各五分)桔梗、大豆黄卷、柏子仁、桂心、远志、大黄、石膏(各四分)干姜、蜀椒、芍药、细辛(各三分)上二十四味治,下筛,酒服三方寸匕,日三。(一方无紫石英、茯苓、泽泻、干姜,有大枣又方、治风虚心气惊弱恍惚失常,忽嗔恚悲志意不乐方。

紫石英、白石英、朱砂、龙齿、干地黄(一本无)人参、白术、茯苓、桂心、干姜、天雄上十五味治,下筛,酒服两方寸匕,日三。

小镇心散

属性:治心气不足,虚悸恐畏,悲思恍惚,心神不定惕惕然惊者方。

人参、白术、远志、附子、桂心、黄、细辛、干姜、干地黄、赤小豆、龙齿、防风菖蒲(各二两)茯苓(四两)上十四味治,下筛,酒服二方寸匕,日三。

镇心丸

属性:治男子妇人虚损,梦寤惊悸或失精神,妇人赤白注漏或月水不利,风邪鬼疰,寒热往来,腹中积聚,忧恚结气诸病方。

紫石英、茯苓、菖蒲、肉苁蓉、麦门冬、远志、大黄、当归、细辛、大豆黄卷、卷柏干姜(各五分)人参、丹参、防风、秦艽、泽泻(各六分)柏子仁、芍药、石膏(各三分)乌头、桂心、桔梗、甘草、薯蓣、前胡、白蔹、铁精、银屑、牛黄(各二分)白术、半夏(各三分)虫(十二枚)干地黄(十二分)大枣(五十枚)上三十五味为末,蜜枣和捣五千杵,丸如梧子,酒服五丸,日三,加至二十丸。(一本无

大镇心丸

属性:治同前,凡是心病悉主之方。

干地黄(六分)牛黄(五分,一用牛膝)羌活、桂心、秦艽、芎、人参、远志、麦门冬丹砂、阿胶、甘草、大黄、紫石英、银屑、白蔹、当归、干姜、防风(各八分)杏仁蜀椒(各五分)泽泻、黄、大豆黄卷、茯苓、薯蓣、茯神、前胡、柏子仁、铁精(各五分)桑螵蛸(十上三十二味为末,白蜜枣和丸,酒服七丸,日三,加至二十丸。

小镇心丸

属性:治心气少弱,惊虚振悸,胸中逆气,魇梦参错谬忘恍惚方。

紫石英、朱砂、茯神、银屑、雄黄、菖蒲、人参、桔梗、干姜、远志、甘草、当归、桂心(各二两)防风、防己、细辛、铁精(各一两)上十七味为末,蜜丸,如大豆,饮服十丸,日三,加至二十丸。(一方有茯苓二分,为十

定志小丸

属性: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善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狂眩方。

人参、茯苓(各三两)菖蒲、远志(各二两)上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饮服七丸,日三。加茯神为茯神丸散,服之亦佳。

紫石英酒

属性:治久风虚冷,心气不足,或时惊怖方。

紫石英(一斤)钟乳、防风、远志、桂心(各四两)麻黄、茯苓、白术、甘草(各三两)上九味、咀,以酒三斗春渍三日,每服四合,日三,亦可至醉,常令有酒气。


●:.com

三黄汤的三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组成】大黄9克 黄芩6克 甘草3克 栀子27枚。
上四味,嚼咀。以水1升,煮取360毫升,分三次服。
【主治】下焦热结,不得大便。
【加减】若大便秘甚,加芒消28克。

艾灸的副作用和禁忌事项

现在很多的人都非常的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养生保健已经成为了时代热门的话题,很多的人都有自己的养生计划!很多人都喜欢通过中医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你们知道艾灸的作用和艾灸的副作用都有哪些吗?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艾灸的功效与作用吧!

艾灸的简介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灸法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而对其机制的认识,仍是一个未解的迷。现阶段认为灸疗作用机制与以下5个方面有关。

局部刺激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经络调节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内容,也是灸疗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现代研究表明经络腧穴具有三大特点:

1.经络腧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样艾灸方法选择一定的腧穴与一般的体表点,其作用是明显不同的。

2经络腧穴对药物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循环感应过程中,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经络腧穴对药物的储存性腧穴具有储存药物的作用,药物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

调节免疫

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艾灸的药理作用

灸疗的用药情况,虽比不得内治法丰富,但从各种隔物灸及太乙、雷火针灸在临床应用的情况看也可窥灸疗辨证论治之一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灸疗主要原料艾的功能。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艾,灸疗学就不存在了。

综合作用

灸疗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

首先,灸疗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如冬病夏治,以白芥子等药物贴敷膻中、肺俞、膏肓治疗哮喘的化脓灸,以及以隔附子饼灸肾俞等穴的抗衰老等,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刺激(局部化脓灸、隔物灸)、经络腧穴(特定选穴)、药物诸因素,他们相互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并不是单一弧立的,缺其一即失去了原来的治疗作用。

其二,治疗的作用是综合的。灸疗热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艾火刺激配合药物,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芳香药物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艾灸施于穴位,则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

其三,人体反应性与治疗作用是综合的。治疗手段(灸疗)--外因只能通过内因(人体反应性)起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相同的灸疗对患相同疾病的患者,其感传不一样,疗效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就是人体的反应性各有差异。以上诸因素,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临证进行合理选择,灵活运用,方能发挥灸疗最大的效能。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治作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

"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医学入门》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延年益寿

穴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

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

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

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艾灸疗法需注意的十大禁忌

艾灸是中医的治疗方法,用艾炷为主熏灸穴位来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艾灸可以起到温经通络、温阳补气、补中益气的作用。中医提示,艾灸虽好,但一定要注意以下十个禁忌。

禁忌一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

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

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禁忌九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艾灸的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认为,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艾灸的好处与坏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艾灸副作用不可疏忽

1、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错误的判断了身体的体质,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穴位,从而造成的身体的不适,经过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可以调节过来的。

2、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操作方法得当,穴位掌握准确,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

3、艾灸有补泻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热症体质的人,要先从泻法开始,滋阴的同时再调理阴阳的平衡。也就是施灸的穴位和方法有所不同。

4、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会产生不适,就会被理解是所谓的艾灸的副作用,建议应该到专业的地方进行指导。比如专业的艾灸养生馆。

5、艾灸是一种物理和药理结合的中医疗法。是绿色自然疗法,起源于中国古代,是艾草制成的艾绒燃烧来治病养生的方法。

6、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

艾灸各种穴位的功效

灸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 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xxx。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他说:为顿挫阑尾炎而灸20~3O 壮。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甲乙经》载:"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外台科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医说》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针灸大成》载: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铜、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中医学文献记载,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小便不利,疝气,梦遗失精,脐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甲乙经》载: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外台秘要》集验: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

《千金要方》载:内踝上3寸绝骨宛宛中灸五十壮。主咳逆,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疵气、痔血凡二十二种病,皆当灸之也。《眼科锦囊》载:上睑低垂轻证者,灸三阴交。

现代医学认为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肾炎,睾丸炎,阳痿,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血晕。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神经衰弱、心悸,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等都有防治作用。

胃脘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人体部位名·胃脘5经穴别名·胃脘 5.1中脘穴的别名·胃脘 5.1.1中脘穴的别名5.1.2出处5.1.3穴名解5.1.4特异性5.1.5所属部位5.1.6中脘穴的定位5.1.7中脘穴的取法5.1.8中脘穴穴位解剖 5.1.8.1层次解剖5.1.8.2穴区神经、血管 5.1.9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5.1.10中脘穴主治病证5.1.11刺灸法 5.1.11.1刺法5.1.11.2灸法 5.1.12中脘穴的配伍5.1.13文献摘要5.1.14中脘穴研究进展 5.1.14.1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5.1.14.2对肺功能的影响5.1.14.3对血液的影响5.1.14.4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5.1.14.5对膀胱张力的作用5.1.14.6治疗胆绞痛5.1.14.7解除幽门痉挛5.1.14.8对小肠的蠕动的影响5.1.14.9治疗糖尿病5.2上脘穴的别名·胃脘 5.2.1上脘穴的别名5.2.2出处5.2.3穴名解5.2.4特异性5.2.5所属部位5.2.6上脘穴的定位5.2.7上脘穴的取法5.2.8上脘穴穴位解剖 5.2.8.1层次解剖5.2.8.2穴区神经、血管 5.2.9上脘穴的功效与作用5.2.10上脘穴主治病证5.2.11刺灸法 5.2.11.1刺法5.2.11.2灸法 5.2.12上脘穴的配伍5.2.13文献摘要5.2.14上脘穴研究进展 5.2.14.1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6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胃脘*胃脘药品说明书 1拼音 wèi wǎn

2英文参考 gastric cavity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middle region of the upper abdomen

gastric cavity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Zhōngwǎn CV12 [中国针灸学词典]

3概述 胃脘:1.人体部位名;2.经穴别名。[1]

4人体部位名·胃脘 胃脘为人体部位名,指胃腔[1]。上口贲门部为上脘,中部为中脘,下口幽门部为下脘[1]。见《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

5经穴别名·胃脘

5.1中脘穴的别名·胃脘

胃脘为经穴别名,即中脘穴[1]。《圣济总录》:“胃脘穴,主中恶,《针灸甲乙经》云:一名太仓。在上脘下一寸。”“脘”,《脉经》作“管”;《经穴汇解》作“腕”[1]。

穴位 中脘 汉语拼音 Zhongwan 罗马拼音 Chungwan 美国英译名 Middle Epigastrium 各


号 中国 CV12 日本 12 法
国 莫兰特氏 VC12 富耶氏 VC12 德国 KG12 英国 Cv12 美国 Co12

中脘为经穴名(Zhōngwǎn CV12,RN12)[2][3]。出《脉经》。《脉经》名中管[4]。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中管(《备急千金要方》[5]《脉经》[6])、胃募(《千金翼方》)。属任脉[2]。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2][7][4]。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2]。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

5.1.1中脘穴的别名 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

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

胃管(《脉经》)

中管(《备急千金要方》[5]《脉经》[6])

胃募(《千金翼方》)

5.1.2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

《针灸甲乙经》:中脘,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

5.1.3穴名解 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2]。

中,有方位之义。脘,指胃府。《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胃者,太仓也。”《难经·第四十五难》:“府会太仓。”注:“太仓即中脘穴。”《黄庭内景经》:“脾长一尺掩太仓。”注:“太仓,胃也。”《黄庭外景经》:“时念太仓不饥渴。”注:“胃也。”又注曰:“太仓肚府。”又曰:“太仓,胃管神名。”《老子·中经》:“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又泛指脾胃为太仓。《中黄经》:“太仓,脾府也。”《黄庭内景经》:“是为太仓两明堂。”注:“太仓,脾府。”又官名。《汉书·百官表》大司农属官有太仓令丞。故太仓者,亦即脾胃为仓廪之官之意。中脘,指穴当胃体的中部,相对于上脘及下脘而言,又是直接指胃而言,故又名太仓。[8]

5.1.4特异性 中脘是胃的募穴[2][7][4][5]。

中脘是八会穴之腑会[2][4]。

中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2][7][4][5]。

中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5]。

5.1.5所属部位 上腹[9]

5.1.6中脘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7]。

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4]。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2]。

中脘穴在任脉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内脏)

5.1.7中脘穴的取法 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2]。

仰卧位,于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中点处取穴[10]。

5.1.8中脘穴穴位解剖 中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5.1.8.1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2]。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11]。

5.1.8.2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11]。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4]。

5.1.9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

中脘穴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等作用[2]。

中脘穴治疗疾病广泛。由于胃与多条经脉关系密切,如手太阳经“抵胃,属小肠”;手太阴经“还循胃口”;足太阴经“属脾,络胃……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其络脉“入络肠胃”;足阳明经“下膈,属胃,络脾”;足厥阴经“挟胃,属肝,络胆”。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取本穴可治与胃有关的经脉病,也就是说,多条经脉异常所引起的胃病均可取本穴治疗。又因中脘穴为胃的募穴,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五脏六腑之海,饮食入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若胃腑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脏腑经脉失养,可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因此治胃是治疗很多疾病之本。综上所述,本穴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必用穴,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治疗,同时,本穴也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穴。[5]

治疗脾胃疾患的常用穴之一,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之功[8]。

5.1.10中脘穴主治病证 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

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以及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等[2]。

中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泄泻、黄疸、癫狂[11]。

中脘穴主治? 胃脘痛,呕吐,呃逆,纳呆,疳积,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肠鸣,腹胀,泄泻,便秘,便血,肠痈;失眠,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黄疸,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10]。

中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4]。

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5.1.11刺灸法5.1.11.1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孕妇慎用。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2]。

直刺0.5~1寸[2][10],局部酸胀沉重[10],胃部有收缩感[10]。

直刺1~1.5寸[4][11]。

注意:孕妇慎用[2]。

中脘穴深部有胃、胰腺、腹主动脉,直刺不宜过深,瘦弱患者尤宜谨慎[10]。

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2][10]。

5.1.11.2灸法 可灸[2][10][11]。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4]。

药物天灸[10]。

强身保健采用瘢痕灸[10]。

5.1.12中脘穴的配伍 中脘配天枢,有和胃降逆,化湿去秽的作用,主治霍乱吐泻。

中脘穴配天枢、内关、气海治急性肠梗阻[2]。

中脘穴配天枢、足三里治痢疾[2]。

中脘配天枢、足三里、内庭,治霍乱吐泻[10]。

中脘配气海,有益气摄血的作用,主治便血,呕血,脘腹胀痛。

中脘配足三里,有调和胃气,升提脾气,去湿化浊的作用,主治胃痛,泄泻,黄疸,四肢无力。

中脘配足三里,治腹满[10]。

中脘配胃俞,属俞募配穴法,有调中和胃,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呃逆。

中脘配内关,治呕吐[10]。

中脘穴配内关、梁丘治胃痛[2]。

中脘配脾俞、天枢、三焦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治久痢[10]。

中脘配大陵、劳宫、足三里、然谷、太溪,治黄疸[10]。

5.1.13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心痛身寒,难以俯仰,心疝气冲胃,死不知人,中脘主之。伤忧悁思气积,中脘主之。腹胀不通,寒中伤食,饮食不化,中脘主之。小肠有热,溺赤黄,中脘主之。溢饮胁下坚痛,中脘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下胀满,伤饱食不化,霍乱吐泻不自知,心痛,温疟,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因读书得奔豚气上攻,伏梁,心下状如覆杯,寒癖结气。针入八分,留七呼,泻五吸。

《针灸大成》:主五膈,喘息不止,腹暴胀,中恶,脾疼,饮食不进,反胃,赤白痢,寒癖,气心疼,伏梁,心下如覆杯,心膨胀,面色萎黄,天行伤寒,热不已,温疟先腹痛,先泻,霍乱,泻出不知,饮食不化,心痛,身寒,不可俯仰,气发噎。

《针灸大成》: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针灸聚英》:素注,针一寸二分,灸七壮……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导引之。

《类经图翼》:孕妇不可灸。

《循经考穴编》: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行针指要歌》: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反胃吐食一般医。

5.1.14中脘穴研究进展5.1.14.1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 针刺中脘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这种作用与原来的功能状态和针刺手法有关。如原来处于软弱或中等度蠕动状态时,可使蠕动增强,如原来处于较强状态时,则这种作用不明显。当用弱 *** 时,可促进胃蠕动;强 *** 时,则抑制胃蠕动。对胃酸分泌也有一定促进作用。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中脘,观察脊神经节内标记细胞的节段性分布,发现中脘传入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的节段为第7胸椎至第2腰椎。由于该节段与胃肠的神经传人节段在形态学上有所重叠交汇,因此本穴针刺能调整胃肠功能。[10]

针刺中脘,可使胃蠕动增强,幽门开放,肠鸣音增加,空肠蠕动增强[2]。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中脘穴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可使健康人的胃蠕动增强,表现为幽门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据报道,针刺中脘后,空肠黏膜皱襞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上段尤为明显。泻法针刺胃癌患者中脘、足三里穴,可增加胃酸分泌。电针动物中脘等穴,弱 *** 促进胃运动,强 *** 则抑制胃运动。前者使胃电加强,后者使胃电抑制。[8]

5.1.14.2对肺功能的影响 针刺中脘可增加安静时通气量、耗氧量和最大通气量[10]。

5.1.14.3对血液的影响 针刺中脘可使白细胞明显上升,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上升[10]。对脾功能亢进而白细胞减少者也有同样效果[10]。

5.1.14.4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艾灸小鼠的“中脘”,隔日1次,共3次,分别测定肝、脾、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结果发现,艾灸组和对照组的吞噬细胞活性均有一定增强,而以肝、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最为显著(P<0.05)。另有人以接种S180肉瘤的小鼠为模型,小艾炷灸“中脘”,观察艾灸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时发现,艾灸能抑制癌鼠瘤体的增大,提高癌鼠血浆cAMP/cGMP值,增强其脾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活性、脾淋巴细胞的PHA诱导转化功能和脾淋巴细胞对绵羊红细胞(SR BC)诱导的空斑形成细胞(PFC)反应能力。[10]

艾灸中脘,见小白鼠的单核巨细胞吞噬机能增强[2]。

5.1.14.5对膀胱张力的作用 针中脘穴对膀胱张力有调整作用[8]。

5.1.14.6治疗胆绞痛 用解痉止痛膏贴中脘穴。取白芷10g,花椒15g,研成细末,韭菜、葱白各20个和苦楝子50g捣烂如泥,用白醋50ml将上药调成糊状,贴于中脘穴,24小时换贴1次,连贴2~4次。

5.1.14.7解除幽门痉挛 据报道指压中脘后,在X线下发现胃蠕动增强,110例患者中有94例波频增加,波速增快,幽门痉挛解除。

5.1.14.8对小肠的蠕动的影响 针刺中脘穴对小肠的蠕动有促进作用,尤其能促进空肠的蠕动。

5.1.14.9治疗糖尿病 动物实验提示对实验性糖尿病家兔单灸中脘,可降低血糖和尿素氮[8]。

5.2上脘穴的别名·胃脘

胃脘为经穴别名,《针灸聚英》作上脘穴之别名[12]。

穴位 上脘 汉语拼音 Shangwan 罗马拼音 Shangwan 美国英译名 Upper Epigastrium 各


号 中国 CV13 日本 13 法
国 莫兰特氏 VC13 富耶氏 VC13 德国 KG13 英国 Cv13 美国 Co13

上脘为经穴名(Shàngwǎn CV13,RN13)[13][3]。出《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脉经》名上管;别名上管(《脉经》、《备急千金要方》)、胃管(《针灸聚英》、《肘后备急方》)、胃脘(《针灸资生经》)、上纪(《针灸大全》)。属任脉[13]。上脘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的交会穴[13][14]。上即上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上部,故名上脘[13]。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胃脘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黄疸,吞酸,食不化,纳呆,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胃下垂,食管痉挛,咳嗽痰多,积聚,虚痨吐血,隔肌痉挛,肠炎等。

5.2.1上脘穴的别名 上管(《脉经》、《备急千金要方》)

胃管(《针灸聚英》、《肘后备急方》)

胃脘(《针灸资生经》)

上纪(《针灸大全》)。

5.2.2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针灸甲乙经》:上脘,在巨阙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

5.2.3穴名解 上即上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上部,故名上脘[13]。

上,与下对言。脘,脘同管,指胃府。此穴在脐上5寸,居中、下脘之上,正当胃上口处,内应贲门,相对于下脘及中脘而言,故名上脘。[8]

5.2.4特异性 上脘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的交会穴[13][14]。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2.5所属部位 上腹[9]

5.2.6上脘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7]。

上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13]。

上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5寸[14]。

上脘穴在任脉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肌肉)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内脏)

5.2.7上脘穴的取法 在脐上5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上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13]。

仰卧位,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上3/8与下5/8的交点处取穴;或于中脘穴直上1寸取穴[15]。

5.2.8上脘穴穴位解剖 上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主要有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5.2.8.1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13]。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11]。

5.2.8.2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11]。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14]。

5.2.9上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上脘穴具有和胃降逆、化痰宁神的功效。

上脘穴有调理脾胃,疏肝宁神作用[13]。

上脘穴系任脉、胃经和小肠经之会穴,有和中降逆、清热化痰之功,主治满闷、吐逆诸症,盖以本穴接近贲门也。[8]

5.2.10上脘穴主治病证 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胃脘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黄疸,吞酸,食不化,纳呆,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胃下垂,食管痉挛,咳嗽痰多,积聚,虚痨吐血,隔肌痉挛,肠炎等。

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及黄疸等[13]。

上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腹胀、癫痫[11]。

上脘穴主治胃脘痛,呃逆,呕吐,吞酸,食不化,纳呆,腹胀,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癫痫,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15]。

上脘穴主治胃痛,呃逆,呕吐,反胃,癫痫,以及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食管痉挛等[14]。

治反胃,呕吐,食不化,胃痛,纳呆,腹胀腹痛,咳嗽痰多,积聚,黄疸,虚痨吐血。胃炎,胃扩张,隔肌痉挛,肠炎。

5.2.11刺灸法5.2.11.1刺法 直刺0.5~1寸[15][13],局部有酸胀感[15],可扩散至上腹部[15]。

直刺1~1.5寸[14][3]。

注意:

若肝、脾大,其边缘在本穴处或以下者,禁刺[15]。

其边缘不在本穴处者,禁斜刺[15]。

本穴不能用提插法或粗针,以免造成胃肠穿孔或化脓性腹膜炎[15]。

针后慎勿饱食[15]。

孕妇慎用[13]。

5.2.11.2灸法 可灸[13][15][3]。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14]。

《类经图翼》:孕妇不可灸。

5.2.12上脘穴的配伍 上脘穴配巨阙、内关治急性胃痛,呕吐,呃逆[13]。

上脘穴配内关、手三里、足三里治急性胃炎[13]。

上脘配中脘,有行气止痛,健胃消食的作用,主治胃脘疼痛,饮食不化。

上脘配丰隆,有理气止痛,清热化痰的作用,主治心痛呕吐,伤寒吐蛔。

上脘配神门,有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发狂奔走,失眠烦躁。

上脘配神门,治发狂奔走[15]。

上脘配不容、大陵,治呕血[15]。

上脘配丰隆,治心痛、呕吐[15]。

上脘配足三里、章门、阴谷、关元、期门、行间、脾俞、悬钟、承满,治鼓胀[15]。

上脘配三焦俞,治胃胀食不化[15]。

5.2.13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头眩痛,身热,汗不出,上脘主之。心痛,有三虫,多涎,不得反侧,上脘主之。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抑而下之。寒中伤饱,食饮不化,五脏膜满胀,心腹胸胁支满胀,则生百病,上脘主之。心下有膈,呕血,上脘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中热烦,奔豚气胀不能食,霍乱吐利,身热汗不出,三焦多涎,心风惊悸,心痛不可忍,伏梁气状如覆杯,针人八分,先补后泻之,神验。如风痫热病,宜先泻后补,其疾立愈,灸亦良,日可灸二七壮至一百壮。

《针灸大成》:主腹中雷鸣相逐,食不化,腹疗刺痛,霍乱吐利,腹痛,身热,汗不出,反胃呕吐,食不下,腹胀气满,心忪惊悸,时呕血,痰多吐涎,奔豚,伏梁,二虫,卒心痛,风痫,热病,马黄黄疸,积聚坚大如盘,虚劳吐血,五毒疰不能食。

《玉龙歌》: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

《普济》:针入八分,先补后泻,神验。如风痫热病,宜先泻后补,立愈。

5.2.14上脘穴研究进展5.2.14.1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针刺上脘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可使症状减轻,促进溃疡愈合,对胃酸分泌也有一定影响[15]。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上脘、中脘、内关等穴,在X线下观察,可解除膈肌痉挛,加速食管蠕动[8]。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00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