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方五十九首,灸法九首)
属性:治妇人心腹积聚,气闷胀,疝瘕,内伤瘀血,产乳余疾及诸不足。劳气食气,胃满吐逆,其病头重结痛,小便赤黄,大下气方。
乌头、黄芩、巴豆(各半两)半夏(三两)大黄(八两)戎盐(一两半)虫、桂心苦参(各十八铢)人参、硝石(各一两)上十一味为末,以白蜜、青牛胆拌和,捣三万杵,丸如梧子,隔宿勿食,酒服五丸,安卧须臾当下。黄者,小腹积也;青者,疝也;白者,内风也;如水者,留饮也;青如粥汁,膈上邪气也;血如腐肉者,伤也;赤如血者,产乳余疾也;如虫刺者,蛊也。既下必渴,渴饮粥汤,饥食酥糜,三日后当温食,食必肥浓,三十日平复。
属性:治妇人汗血、吐血、尿血、下血方。
竹茹(二升)人参、芍药、桔梗、芎、当归、甘草、桂心(各一两)干地黄(四两)上九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妇人自少患风,头眩眼疼方∶石南(一方用石苇)细辛、天雄、茵芋(各二两)薯蓣、防风、贯众、独活、蘼芜(各四两)干姜、山茱萸(各三两)上十一味、咀,以酒三斗渍五日,初饮二合,日三服,后稍稍加之。
治妇人经服硫黄丸,忽患头痛项冷,冷歇又心胸烦热,眉骨眼、痒痛,或有时生疮,喉中干燥,四体痛痒方∶栝蒌根、麦门冬、龙胆(各三两)大黄(二两)杏仁(二升)土瓜根(八两)上六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饮服十丸,日三服,后渐加之。
治妇人患癖,按时如有三五个而作水声,殊不得寝食,常心闷方∶牵牛子三升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一服。三十服后,可服好硫黄一两。
治妇人忽与鬼交通方∶松脂(二两)雄黄(一两,末)上二味先烊松脂,乃纳雄黄末,以虎爪搅令相得,药成取如鸡子中黄,夜卧以着熏笼中烧,令病患取自升其上,以被自覆,惟出头,勿令过热,及令气得泄也。
属性:治妇人下焦劳冷,膀胱肾气损弱,白汁与小便俱出方。
浓朴如手大,长四寸,以酒五升,煮两沸,去滓,取桂一尺为末,纳汁中调和,一宿勿食,旦顿服之。
属性:治妇人小腹痛方。
茯苓(六两)土瓜根、芍药(各三两)薏苡仁(半升)上四味、咀,以酒三升渍一宿,旦加水七升,煎取二升,分再服。
属性:治妇人胸满心下坚,咽中帖帖,如有炙肉脔,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方。
半夏(一升)浓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苏叶(二两)上五味、咀,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不瘥频服。一方无苏叶、生姜治妇人气方∶平旦服乌牛尿,日一止。
属性:治妇人胸中伏气方。
昆布、海藻、芍药、桂心、白石英、款冬花、桑白皮、人参(各二两)柏子仁、茯苓钟乳(各二两半)紫菀、甘草(各一两)干姜(一两六铢)吴茱萸、五味子、细辛(各一两半)杏仁(一百枚)橘皮、苏子(各五合)上二十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日再,加至四十丸。
治妇人无故忧恚,胸中迫塞,气不下方∶芍药、滑石、黄连、石膏、山茱萸、前胡(各一两六铢)大黄、细辛、麦门冬、生姜(各一两)半夏(十八铢)桂心(半两)上十二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三服。
治妇人断产方∶蚕子故纸方一尺,烧为末,酒服之,终身不产。
治劳损产后无子,阴中冷溢出,子门闭,积年不瘥,身体寒冷方∶防风(一两半)桔梗(三十铢)人参(一两)菖蒲、半夏、丹参、浓朴、干姜、紫菀杜蘅(各十八铢)秦艽、白蔹、牛膝、沙参(各半两)上十四味为末,白蜜和丸如小豆,食后服十五丸,日三服。不知加至二十丸。有娠止,夫不在勿服之,服药后七日方合阴阳。
属性:治产后癖瘦,玉门冷方。
五加皮(二升)蛇床子(一升)杜仲(一斤)乳床(半斤,即孔公孽)干地黄(二两)枸杞子(二升)丹参(二两)干姜(三两)天门冬(四两)上九味、咀,以绢袋子盛,酒三斗,渍三宿,一服五合,日再,稍加至十合佳。
治子门闭,血聚腹中生肉,脏寒所致方∶干漆(半斤)生地黄汁(三升)生牛膝汁(一斤)上三味,先捣漆为散,纳汁中搅,微火煎为丸,如梧子,酒服三丸,日再,觉腹中痛,食后服之。
治产后劳玉门开而不闭方∶硫黄(四两)吴茱萸(一两半)菟丝子(一两六铢)蛇床子(一两)上四味为散,以水一升煎二方寸匕,洗玉门,日再洗。
治产后阴道开而不闭方∶锻石一斗熬,令烧草,以水二斗投之,适寒温,入汁中,坐渍之,须臾复易,坐如常法,甚效。
属性:治妇人阴脱方。
黄芩、皮、当归(各半两)芍药(一两)牡蛎、竹皮(各二两半)狐茎(一具,《千金翼》用松皮)上七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禁举重、房劳,冷食。
属性:治同前。
硫黄、乌贼骨(各半两)五味子(三铢)上三味治下筛,以粉其上良,日再三粉之。
属性:治同前。
当归、黄芩(各二两)皮(半两)牡蛎(二两半)芍药(一两六铢)上五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禁举重良。
治产后阴下脱方∶蛇床子一升,布裹炙熨之。亦治产后阴中痛。
又方、烧人屎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烧弊帚头为灰,酒服方寸匕。
又方、鳖头五枚烧末,以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皂荚(半两)半夏、大黄、细辛(各十八铢)蛇床子(三十铢)上五味治下筛,用薄绢囊盛,大如指,纳阴中,日二易,即瘥。
又方、吴茱萸、蜀椒(各一升)戎盐(如鸡子大)上三味皆熬,令变色,为末,以绵裹如半鸡子大,纳阴中,日一易,二十日瘥。
治阴下挺出方∶蜀椒(《广济方》不用)乌头、白芨(各半两)上三味为末,以方寸匕绵裹,纳阴中入三寸,腹中热易之,日一度,明旦乃复着,七日愈。
治妇人阴脱若脱肛方∶羊脂,煎讫,适冷暖以涂上,以铁精敷脂上,多少令调,以火炙布令暖,熨肛上,渐推纳之,然后末磁石,酒服方寸匕,日三。
属性:治产后脏中风冷阴肿痛方。
当归、独活、白芷、地榆(各三两)败酱(《千金翼》不用)矾石(各二两)上六味,咀,以水一斗半,煮取五升,适冷暖,稍稍洗阴,日三。
又方、熟捣桃仁敷之良,日三度。
属性:治男女阴疮膏方。
米粉(一酒杯)芍药、黄芩、牡蛎、附子、白芷(各十八铢)上六味、咀,以不中水猪膏一斤,微火上煎,三上三下,候白芷黄膏成,绞去滓,纳粉和令相得,敷疮上,并治口疮。
治阴中痛生疮方∶羊脂(一斤)杏仁(一斤)当归、白芷、川芎(各一两)上五味为末,以羊脂和诸药纳钵中,置甑内蒸之,三升米顷药成,取如大豆许,绵裹纳阴中,日一。
治男女阴中疮湿痒方∶黄连、栀子、甘草、黄柏(各一两)蛇床子(二两)上五味治下筛,为细末,以粉疮上,无汁以猪脂和涂之。深者,用绵裹纳疮中,日二。
治阴疮方∶芜荑、芎、黄芩、甘草、矾石、雄黄、附子、白芷、黄连(各六铢)上九味、咀,以猪膏四两,合煎敷之。治阴中痒,如虫行状方∶矾石(十八铢)川芎(一两)丹砂(少许)上三味治下筛,以绵裹药着阴中,虫自死。
治阴中痒入骨困方∶大黄、黄芩、黄、(各一两)芍药(半两)元参、丹参(各十八铢)吴茱萸(三十铢)上七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野狼牙两把,以水五升,煮取一升洗,日五六度。
治男女阴蚀略尽方∶蛤蟆、兔屎上二味等分为末,取敷疮上。
又方、蛇床子(一方用芎)当归、芍药、甘草(各一两)地榆(三两)上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洗,日三夜二。
又方、蒲黄(一升)水银(一两)上二味研,以粉其上。
又方、肥猪肉十斤,以水煮,取熟去肉,盆中浸之,冷易,不过三两度。亦治阴中痒有虫。
治女人交接辄血出方∶桂心、伏龙肝(各二两)上二味为末,酒服方寸匕,立止。
治童女交接,阳道违理及为他物所伤,血出流离不止方∶取釜底墨少许研胡麻以敷之。
又方、烧茧絮灰敷之。
又方、烧青布并发灰敷之,立愈。
治合阴阳辄痛,不可忍方∶黄连(一两半)牛膝、甘草(各一两)上三味、咀,以水四升,煮取二升,洗,日四度。
治妇人伤于丈夫,四体沉重,嘘吸头痛方∶香豉、葱白(各一升)生地黄(八两)生姜(四两)甘草(二两)芍药(五两)上六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重作,慎房事。(《集验方》无生姜、甘草)
属性:治妇人阴阳过度,玉门疼痛,小便不通方。
白玉(一两半)白术、当归(各五两)泽泻、苁蓉(各二两)上五味、咀,以酒一斗,煎玉五十沸,去玉纳药,煎取二升,分再服,相去一炊顷。
治动胎见血,腰痛小腹疼,月水不通,阴中肿痛方∶蒲黄、当归(切,各二两)葱白(一斤,切)吴茱萸、阿胶(各一两)上五味,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胶令烊,分三服。
治妊娠为夫所动,欲死,单行竹沥汁方∶取淡竹,断两头节,火烧中央,器盛两头,得汁饮之,立效。
属性:治伤于丈夫,苦头痛,欲呕,心闷方。
桑根白皮(半两)干姜(二两)桂心(五寸)大枣(二十枚)上四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适衣无令汗出。
治嫁痛单行方∶大黄十八铢,取好酒一升,煮三沸,顿服之佳。
治小户嫁痛连日方∶甘草(三两)芍药(半两)生姜(十八铢)桂心(六铢)上四味、咀,以酒二升,煮三沸,去滓,尽服神效。
又方、牛膝五两,以好酒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
治小户嫁痛方∶乌贼鱼骨烧为屑,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阴宽大令窄小方∶兔屎、干漆(各半两)鼠头骨(二枚)雌鸡肝(二枚,阴干百日)上四味为末,蜜丸如小豆,月初七日,合时着一丸阴头,令徐徐纳之,三日知,十日小,五十日如十五岁童女。(一本无干漆,有矾石)。治阴冷令热方∶纳食茱萸于牛胆中,令满。阴干百日,每取二七枚,绵裹之,齿嚼令碎,纳阴中,良久热如火。
属性:月水不利,奔豚上下并无子,灸四满三十壮,穴在丹田两边,相去各开寸半。丹田在脐下二寸是也。
妇人胞落颓,灸脐中三百壮。
又灸身交五十壮,三报,在脐下横纹中。
又灸背脊当脐五十壮。
又灸玉泉五十壮,三报。
又灸龙门二十壮,三报,在玉泉下,女人入阴内外之际。此穴卑今废不针灸。
妇人胞下垂注,阴下脱,灸挟玉泉三寸,随年壮,三报。
妇人阴冷肿痛,灸归来三十壮,三报,挟玉泉五寸是其穴。
妇人欲断产,灸右踝上一寸,二壮即断。
属性:治女人腹中十二疾,一曰经水不时,二曰经来如清水,三曰经水不通,四曰不周时,五曰生不乳,六曰绝无子,七曰阴阳减少,八曰腹苦痛如刺,九曰阴中冷,十曰子门相引痛,十一曰经来冻如葵汁状,十二曰腰急痛。凡此十二病,得之时,因与夫卧起,月经不去,或卧湿冷地,及以冷水洗浴,当时取快,而后生百病,或疮痍未瘥,便合阴阳,及起早作劳,衣单席薄,寒从下入方。
赤石脂、半夏(各一两六铢)川椒、干姜、吴茱萸、当归、桂心、丹参、白蔹、防风(各一两)芦(半两)上十一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服十丸,日三,不知稍加,以知为度。
属性:治妇人三十六疾,胞中痛,漏下赤白方。
白石脂、乌贼骨、禹余粮、牡蛎(各十八铢)赤石脂、干地黄、干姜、龙骨、桂心、石苇白蔹、细辛、芍药、黄连、附子、当归、黄芩、川椒、钟乳、白芷、川芎、甘草(各半两)上二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下十五丸,日再。一方有黄柏半两。
属性:治带下五贲;一曰热病下血;二曰寒热下血;三曰经脉未断,为房事则血漏;四曰经来举重,伤任脉下血;五曰产后脏开经利。五贲之病,外实内虚方。
牛角、(一枚,烧令赤)鹿茸、禹余粮、当归、干姜、续断(各二两)阿胶(三两)乌贼骨、龙骨(各一两)赤小豆(二升)上十味治下筛,空腹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翼》无鹿茸、乌贼骨)
属性:治淳下十二病绝产,一曰白带,二曰赤带,三曰经水不利,四曰阴胎,五曰子脏坚,六曰脏癖,七曰阴阳患病痛,八曰内强,九曰腹寒,十曰脏闭,十一曰五脏酸痛,十二曰梦与鬼交,宜服之。(淳下一本作腹下。
龙骨(三两)黄柏、半夏、灶中黄土、桂心、干姜(各二两)石苇、滑石(各一两)乌贼骨、代赭(各四两)白僵蚕(五枚)上十一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白多者加乌贼骨,僵蚕各二两,赤多者加代赭五两,小腹泠加黄柏二两,子脏坚加干姜、桂心各二两。以上各随病增之,服药三月有子即住药,药太过多生两子,当审方取好药。寡妇童女不可妄服。
治女子带下诸病方∶大黄(蒸三斗米下)附子、茯苓、牡蒙、牡丹、桔梗、葶苈(各三两)浓朴、川芎、人参当归、虻虫、川椒、吴茱萸、柴胡、干姜、桂心(各半两)细辛(二两半)上十八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服二丸,不知加之,以腹中温温为度。(一本有麻子、泽兰,无川椒、葶苈。
治带下百病无子,服药十四日下血,二十日下长虫及青黄汁出,三十日病除,五十日肥白方∶大黄(破如豆粒,熬令黑色)柴胡、朴硝(各一斤)川芎(五两)干姜、川椒(各一升)上七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米饮服七丸,不知加至十丸,以知为度。
治带下方∶枸杞根(一升)生地黄(五升)上二味、咀,以酒一斗,煮取五升,分为三服治妇人及女子赤白带下方∶禹余粮、当归、川芎(各一两半)赤石脂、白石脂、阿胶、龙骨、石苇(各一两六铢)乌贼骨、黄柏、白蔹、黄芩(一用黄连)续断、桑耳、牡蛎(各一两)上十五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空心饮下十五丸,日再,加至三十丸为度。
属性:治女人下焦寒冷,成带下赤白浣方。
白马蹄、鳖甲、附子、龟甲、川椒(各一两)磁石、甘草、杜仲、当归、续断、萆禹余粮、桑耳、川芎、鲤鱼甲(各二两)上十五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以酒服十丸,加至三十丸,日三服。(一本无龟甲)
属性:治带下方(下白者取白马,下赤者取赤马,随色取之)。白马、(二两)龟甲(四两)鳖甲(十八铢)牡蛎(一两十八铢)上四味下筛,空心酒下方寸匕,日三服,加至一匕半。
治五色带下方∶服大豆紫汤,日三服。(方见前三卷风篇中)。又方、烧马左蹄为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烧狗头和毛皮骨为末,以酒服方寸匕。
又方、煮甑带汁服一杯良。
又方、烧马蹄底护干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属性:卫公治五崩身瘦,咳逆烦满少气,心下痛,面生疮,腰痛不可俯仰,阴中肿如有疮状,毛中痒,时痛与子脏相通,小便不利,常拘急,头眩,颈项急痛,手足热,气逆冲急,心烦不得卧,腹中急痛,食不下,吞酸噫苦,上下肠鸣,漏下赤白青黄黑汁,大臭如胶污衣状,皆是内伤所致。中寒即下白,热即下赤,多饮即下黑,多食即下黄,多药即下青,或喜或怒,心中常恐,或忧劳便发动,大恶风寒方。
云母、芎、代赭、东门边木(烧,各一两)白僵蚕、乌贼骨、白垩、皮(各六铢)鳖甲(一作龟甲)桂心、伏龙肝、生鲤鱼头(各十八铢)上十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一方有龙骨、干葛)。
属性:治崩中漏下赤白青黑,腐臭不可近,令人面黑无颜色,皮骨相连,月经失度,往来无常,小腹弦急,或苦绞痛上至心,两胁肿胀,食不生肌肤,令人偏枯,气息乏少,腰背痛连胁,不能久立,嗜卧困懒方。(又方见后)。慎火草、白石脂、禹余粮、鳖甲、干姜、细辛、当归、川芎、石斛、芍药、牡蛎(各二两)上十六味治下筛,空腹酒服方寸匕,日三,稍加至二匕。若寒多者加附子、川椒,热多者加知母,黄芩各一两,白多者加干姜、白石脂,赤多者加桂心、代赭各二两。
属性:治崩中赤白不绝困笃方。
禹余粮(五两)白马蹄(十两)龙骨(三两)鹿茸(二两)乌贼骨(一两)上五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再,以知为度。
属性:治女人劳损因成崩中状,如月经来去多不可禁止,积日不断,五脏空虚,失色黄瘦,崩竭暂止,少日复发,不耐动摇,小劳辄剧,治法且宜与汤,未宜与此丸也。发时服汤,减退即与此丸。若是疾久,可以长与此方。
禹余粮、龙骨、人参、桂心、紫石英、乌头、寄生、杜仲、五味子、远志(各二两)泽泻当归、石斛、苁蓉、干姜(各三两)川椒、牡蛎、甘草(各一两)上十八味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酒下十丸,渐加至二十丸,日三服。
治女人白崩及痔病方∶槐耳、白蔹、艾叶、蒲黄、白芷(各二两)黄、人参、续断、当归、禹余粮、橘皮茯苓、干地黄、皮(各三两)猪后悬蹄(二十个)白马蹄(酒浸一宿熬)牛角、(各四两)上十七味为末,蜜丸,空心酒下二十丸,日二,加之治妇人忽暴崩中,去血不断,或如鹅鸭肝者方∶小蓟根(六两)当归、阿胶、续断、青竹茹、川芎(各三两)生地黄(八两)釜月下土(绢裹)地榆(各四两)马通(一升,赤带用赤马,白带用白马)上十味、咀,以水八升和马通汁,煮取三升,分三服,不止频服三四剂,未全止。
续服后丸方∶续断、甘草、地榆、鹿茸、小蓟根、丹参(各三十铢)干地黄(二两半)川芎、赤石脂《集验》作柏叶)上十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酒服十丸,日再,后稍加至三十丸。
治女人崩中去赤白方∶白马蹄(五两)蒲黄、鹿茸、禹余粮、白马鬃毛、小蓟根、白芷、续断(各四两)人参两)上十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饮服二十丸,日再,加至四十丸。
属性:治崩中去血虚羸方。
当归、川芎、黄芩、芍药、甘草(各二两)生竹茹(二升)上六味、咀,以水一斗煮,竹茹取六升,去滓,纳诸药煎取三升半,分三服。忌劳动嗔怒,禁房事百日。
治崩中昼夜十数行,众医所不能瘥者方∶川芎八两、咀,以酒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饮酒者,水煮亦得。
治崩中下血出血一斛,服之即断,或月经来过多,及过期不来者,服之亦佳方∶吴茱萸、当归(各三两)川芎、人参、芍药、牡丹、桂心、阿胶、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八两)麦门冬(一升)上十二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暴崩中去血不止方∶牡蛎、兔骨(各二两半,炙)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女人白崩方∶川芎、桂心、阿胶、赤石脂、小蓟根(各二两)干地黄(四两)伏龙肝(如鸡子大七枚)上七味、咀,以酒六升水四升合煮取三升,去滓,纳胶令烊尽,分三服,日三。(《千金翼》只六味,无伏龙肝)
属性:治崩中去赤白,或如豆汁方。
伏龙肝(如弹丸大,七枚)生姜(五两)生地黄(四升,一方五两)甘草、艾叶、赤石脂桂心(各二两)上七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属性:治积冷崩中,去血不止,腰背痛,四肢沉重,虚极方。
牛角仁(一枚,烧)续断、干地黄、桑耳、白术、赤石脂、矾石、干姜、附子、龙骨当归(各三两)人参(一两)蒲黄、防风、禹余粮(各二两)上十五味治下筛,以温酒未食服方寸匕,日三,不知稍加。
治崩中去血,积时不止,起死方∶肥羊肉(三斤)干姜、当归(各三两)生地黄(二升)上四味、咀,以水二斗煮羊肉,取一斗三升,下地黄汁及诸药,煮取三升,分四服即断。尤宜羸瘦人服之。
属性:治崩中漏下,日去数升方。
生地黄(一斤)细辛(三两)上二味、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服七合,久服佳。
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气虚竭方∶龟甲、牡蛎(各三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烧乱发灰,酒和,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桑耳(二两半)鹿茸(十八铢)上二味以醋五升渍,炙燥渍尽为度,治下筛,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烧鹿角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烧桃核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地榆、知母(各指大,长一尺)上二味、咀,以醋三升,东向灶中治极浓,去滓服之。
又方、桑木中蜴屎烧灰,酒服方寸匕。
治崩中下血,羸瘦少气,调中补虚止血方∶泽兰、川椒(二两六铢)本、柏子仁、山茱萸、浓朴(各十八铢)干地黄、牡蛎(各一两半)代赭、桂心、防风、细辛、干姜(各一两)甘草、当归、芎、(各一两十八铢)芜荑(半两)上十七味治下筛,空心温酒服方寸匕,日三,神良。一方加白芷、龙骨各十八铢,人参一两十八铢,为二十味。
治崩中方∶白茅根(三斤)小蓟根(五斤)上二味、咀,以水五斗,煎取四斗,稍稍服之。(《外台》用酒煎)。
属性:治崩中去血,及产后余疾方。
丹参、艾叶、地榆、忍冬、地黄(各五斤)上五味锉,先洗臼熟舂,以水渍三宿,出滓,煮取汁,以黍米一斛炊饭酿酒,酒熟,榨之,初服四合,后稍稍添之。
属性:治崩中血盛,并服三剂即瘥方。
牡丹皮、干地黄、斛脉(各三两)禹余粮、艾叶、龙骨、柏叶、浓朴、白芷、伏龙肝青竹茹、川芎、地榆(各二两)阿胶(一两)芍药(四两)上十五味、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分五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再服。
治崩中单方∶烧牛角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亦治带下。
又方、桑耳烧令黑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亦治带下。
又方、生蓟根一斤半,捣取汁温服,亦可酒煮服之。
又方、羊胰一具以醋煮,去血服之,即止,忌猪、鱼、醋滑物,犯之便死。亦治带下治白崩方∶灸小腹横纹当脐孔直下百壮,又灸内踝上三寸左右各百壮。
论曰∶治漏血不止,或新伤胎,乃产后余血不消作坚,使胞门不闭,淋漓去血,经逾日月不止者,未可以诸断血汤,宜且与牡丹丸散等,待血坚消便停也。坚血消者,所去淋沥便自止,亦渐变消少也。此后有余伤毁,不复处此,乃可作诸主治耳。妇人产乳去血多,伤胎去血多,崩中去血多,金疮去血多,拔牙齿去血多,未止,心中悬虚,心闷眩冒,头重,目暗,耳聋满,举头便闷欲倒,宜且煮当归、川芎各三两,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二服即定,展转续次合诸汤治之。
属性:治女人三十六疾,胞中病,漏下不绝方(又方见前)。
邯郸白垩、禹余粮、白芷、白石脂、干姜、龙骨、桂心、瞿麦、大黄、石苇、白蔹、细辛芍药、甘草、黄连、附子、当归、茯苓、钟乳、川椒、黄芩(各半两)牡蛎、乌贼骨(各上二十三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酒服五丸,日再服,不知加至十丸。
治女人漏下,或瘥或剧,常漏不止,身体羸瘦,饮食减少,或赤或白或黄,使人无子者方上七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二。
白多者加牡蛎、龙骨、乌贼骨,赤多者加赤石脂、禹余粮,黄多者加伏龙肝、桂心,随病加之。(张文仲同亦疗崩中,《肘后》无白龙骨,以粥饮服)
属性:治妇人漏下不止方。
鹿茸、阿胶(各三两)乌贼骨、当归(各二两)蒲黄(一两)上五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服。
治女人产后漏下,及痔病下血方∶矾石(一两)附子(一枚)上二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酒下二丸,日三,稍加至五丸,数日瘥,能百日服之,永断。
属性:治带下漏血不止方。
芎、干地黄、黄、芍药、吴茱萸、甘草(各二两)当归、干姜(各三两)上八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月经后因有赤白不止者,除地黄、吴茱萸,加杜仲、人参各二两。
治漏下去血不止方∶取水蛭治下筛,酒服一钱许,日二,恶血消即能愈。
治漏下神方∶取槐子烧末,酒服方寸匕,日三,立瘥。
治漏下去黑方∶干漆、麻蒉(旧本作麻黄)细辛、桂心(各一两)甘草(半两)上五味治下筛,以指撮着米饮中服之。
治漏下去赤方∶白术(二两)白薇(半两)黄柏(二两半)上三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漏下去黄方∶黄连、大黄、桂心(各半两)黄芩、虫、干地黄(各六铢)上六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漏下去青方∶大黄、黄芩、白薇(各半两)桂心、牡蛎(各六铢)上五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漏下去白方∶鹿茸(一两)白蔹(十八铢)狗脊(半两)上三味治下筛,空心米饮服方寸匕,日三。
治女子漏下,积年不断困笃方∶取鹊重巢柴,烧灰作末,服方寸匕,日三服,三十日愈,甚良。重巢者,去年在巢中产,今年又在上作重巢产者是也。
属性:治漏下血,积月不止方。
赤马通汁(一升,取新马屎绞取汁,干者水浸绞取汁)生艾叶、阿胶(各三两)当归干姜(各二两)好墨(半丸)上六味、咀,以水八升,酒二升,煮取三升,去滓,纳马通汁及胶微火煎,取二升,分再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
属性:治白漏不绝方。
白马蹄、赤石脂(各五两)禹余粮、乌贼骨、龙骨、牡蛎(各四两)附子、干地黄、当归(各三两)甘草(二两)白僵蚕(一两)上十一味、咀,以水二斗,煮取九升,分六服,日三,即愈。
属性:治白漏不绝方。
白马蹄、禹余粮(各四两)龙骨(三两)乌贼骨、白僵蚕、赤石脂(各二两)上六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不知加至三十丸。
属性:治漏下方。(又方见前。
慎火草(十两熬黄)当归、鹿茸、阿胶(各四两)龙骨(半两)上五味治下筛,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
蒲黄散、治漏下不止方。
蒲黄(半升)鹿茸、当归(各二两)上三味治下筛,酒服五分匕,日三,不知稍加至方寸匕。
属性:女人胞漏下血不可禁止,灸关元两旁相去三寸。
女人阴中痛引心下,及小腹绞痛,腹中五寒,灸关仪百壮。穴在膝外边上一寸宛宛中是女人漏下赤白及血,灸足太阴五十壮。穴在内踝上三寸,足太阴经内踝上三寸,名三阴交。
女人漏下赤白,月经不调,灸交仪三十壮。穴在内踝上五寸。
女人漏下赤白,灸营池四穴三十壮。穴在内踝前后两边,池中脉上,一名阴阳是。
女人漏下赤白,四肢酸削,灸漏阴三十壮。穴在内踝下五分,微动脚脉上。
女人漏下赤白泄注,灸阴阳,随年壮,三报。穴在足KT、趾下屈里表头白肉际是。
●:.com
养生诗词
养生原则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晋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经》
养生以不伤为本。―――《仙经》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养生论》三国 嵇康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抱朴子》 晋 葛洪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明 汪绮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惜精养生
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养心要语》明胡文焕
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大法当二十日一次施泄。―――《泰定养生主论》元王珪
纵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尊生八笺》明 高濂
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摄生三要》明 袁坤仪
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广嗣纪要》明万全
精神养生
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看一个医生不如交一个朋友。―――谚语
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备急千金要方》 唐孙思邈
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退庵随笔》清 梁章钜
心乐为良药,神伤致骨枯。―――谚语
不气不愁,活到白头。―――谚语
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唐 张湛
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苏沈良方》宋苏轼、沈括
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抱朴子》 晋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尊生八笺》明 高濂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医先》明 王文禄
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养心要语》明 胡文焕
说说笑笑,通通七窍。―――谚语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谚语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谚语
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明吕坤
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明 万全
善摄生者,先除欲念。―――《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喜怒衰乐之发……可节而不可止也,节之而顺,止之而乱。―――《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
遇事不恼,长生不老。―――谚语
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
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养生四要》明 万全
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幽梦续影》清朱锡绶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清程杏轩
善养生者,先除欲念。―――《男女绅言》明陈继儒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卫生宝鉴》元罗天益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心胸里头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谚语
千保健,万保健,乐观方才是关键。―――谚语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谚语
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谚语
遇怒不要恼,遇难莫急躁。―――谚语
常乐常笑,益寿之道。―――谚语
房宽地宽,不如心宽。―――谚语
知足者常乐,善笑者长寿。―――谚语
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谚语
笑口常开,百病不来。―――谚语
治病必先治神,药疗必先心疗。―――谚语
忠诚是长寿之本,善良是快乐之源。―――谚语
生活上适度,精神上大度。―――谚语
养生必先养德,大德必得其寿。―――谚语
生理卫生强身,心理卫生强心。―――谚语
要享福,常知足。―――谚语
饮食养生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春秋战国孔丘
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谚语
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谚语
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等
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养生四要》明 万全
饥不暴食,渴不暴饮。―――谚语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圣济总录》宋官修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养生肤语》明陈继儒
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素问·五常政大论》
汤泡饭,嚼不烂。―――谚语
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素问玄机病原式》金元 刘完素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昨非庵日纂》明郑宣
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谚语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嘉业堂丛书》清刘承干
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膏梁厚味有损身体,粗茶淡饭延年益寿。―――谚语
寒从脚起,病从口入。―――谚语
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谚语
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谚语
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明 万全
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唐 张湛
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仁斋直指方论》宋 杨士瀛
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随息居饮食谱》清王世雄
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一天三顿粥,郎中朝我哭。 ―――谚语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谚语
药补不如食补。 ―――谚语
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谚语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谚语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谚语
甜言夺志、甜食坏龄 ―――谚语
吃馍喝凉水,瘦成干棒槌 ―――谚语
五谷杂粮多进口,大夫改行拿锄头 ―――谚语
少吃多餐,益寿延年 ―――谚语
暴食暴饮易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谚语
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谚语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谚语
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谚语
饮食讲卫生,保你不生病。―――谚语
生活养生
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谚语
人勤于体者,神不外驰,可以集神;人勤于智,精不外移,可以摄精。―――《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心要常操,身要常劳。―――《呻吟语》明吕坤
日光不照门,医生便上门。―――谚语
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机。―――《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等
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养生要集》唐 张湛
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养生要集》唐 张湛
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养生要集》唐 张湛
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谚语
按摩为养生之一术。―――《雨航杂录》明冯时可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谚语
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谚语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屎。―――谚语
指甲常剪,疾病不染。―――谚语
烟酒不尝,身体必强。―――谚语
不染烟和酒,活到九十九 ―――谚语
烟酒不尝,身体必强 ―――谚语
捂捂盖盖脸皮黄,冻冻晒晒身体强。―――谚语
要想感冒少,常洗冷水澡。―――谚语
剃头洗脚,胜如吃药。―――谚语
卧欲侧而曲膝,益气力。―――《宝生要录》宋 蒲虔贯
养生者,心欲求寐愈难。―――《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冬不宜极温,夏不宜穷凉。―――《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夫人夜卧,欲自以手摩四肢胸腹十数遍,名曰干沐浴。―――《宝生要录》宋 蒲虔贯
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温病条辨》清吴瑭
涌泉二穴,精气所生之地,寝时宜擦千遍。―――《寿世青编》清尤乘
春夏宜早起,秋冬宜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呜前。―――《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寒暖适体,勿侈华艳,可以延年。―――《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
运动养生
运动运动,病魔难碰。―――谚语
人怕不动,脑怕不用。―――谚语
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谚语
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老人血气多滞,拜则肢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身无手足之疾。―――《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
早起活活腰,一天精神好。―――谚语
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壅滞。―――《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若要身体健,除非天天炼。―――谚语
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谚语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谚语
跑跑跳跳浑身轻,不走不动皮肉松。―――谚语
静而少动,体弱多病;有静有动,无病无痛。―――谚语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其亦由是。―――《圣济总录》宋官修
体欲常逸,食须常少。劳无至极,食无过饱。―――《修真秘要》明王蔡
枪不擦不亮,身不练不壮。―――谚语
运动运动,病魔难碰。―――谚语
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谚语
早起活活腰,一天精神好。——谚语
气血养生
气欲柔而不欲强,欲顺而不欲逆,欲定不欲乱,欲聚不欲散。―――《摄生三要》明 袁坤仪
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也。―――《素问玄机原病式》金元 刘完素
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脾胃论》金元 李杲
养生之大者,乃在爱气,气从神而成,神从意而出。―――《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
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养气者,须从调息起手。―――《摄生三要》明 袁坤仪
聚精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存神。神之于气,犹母之于子也。―――《摄生三要》明 袁坤仪
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多肉食谷食则气滞。―――《养生肤语》明陈继儒
精足则血足而发盛。―――《类经》明 张景岳
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医案》丁甘仁
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血脱而气不脱,虽危犹生。―――《血证论》清 唐容川
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存一息之不行。―――《仁斋直指方论》宋 杨士瀛
四时百病,胃气为本。―――《疫疹一得》清余师愚
长寿养生
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
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尊生八笺》明 高濂
百岁之寿,益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论衡》东汉王充
饱暖安乐,纵情恣意,如是夭折者多。―――《猗觉寮杂记》宋朱翌
读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常以舌柱上腭,聚清津而咽之,润五脏,悦肌肤,令人长寿不老。―――《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慈、俭、和、静四字可以延年。―――《摄生三要》明 袁坤仪
要长寿,读书花月随前后。―――《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养心要语》明胡文焕
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大法当二十日一次施泄。―――《泰定养生主论》元 王珪
纵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尊生八笺》明 高濂
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摄生三要》明 袁坤仪
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广嗣纪要》明万全
长寿养生
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
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尊生八笺》明 高濂
百岁之寿,益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论衡》东汉王充
饱暖安乐,纵情恣意,如是夭折者多。―――《猗觉寮杂记》宋朱翌
读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常以舌柱上腭,聚清津而咽之,润五脏,悦肌肤,令人长寿不老。―――《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慈、俭、和、静四字可以延年。―――《摄生三要》明 袁坤仪
要长寿,读书花月随前后。―――《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诗词歌赋蕴藏养生"方"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像白居易、陆游、袁枚等"文坛寿星"不仅才情横溢,而且精通医道,很多养生之道就散落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之中,成为历代文人争相效仿的对象。
■睡眠法:"不觅仙方觅睡方"
无题(宋王安石)
花村幽窗午梦长,
此中与世暂相忘。
华山处士如容见,
不觅仙方觅睡方。
释义:中医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到了睡眠对人体的重要性,很多养生理论一直强调"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是中国古代养生理论的金标准。据西安唐都医院睡眠中心宿长军主任介绍,目前临床上发现,至少有几十种疾病都和长期睡眠不好有关,最常见的就是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代谢功能紊乱、引发抑郁和焦虑等精神症状等。
宿长军指出,其实现在人们不是不知道睡眠的重要性,而是面对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不知道该怎么睡着了。
宿长军建议,患有失眠或有失眠倾向的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调整:
第一,制定一个固定的作息时间表,保证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起床和就寝,即使是周末也不要放纵自己,让自己的身体非常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该起床了,什么时候该睡觉了,这样自然就不会失眠了;
第二,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如保证卧室黑暗、干净、通风和适宜的温度以及柔软舒适的枕头、棉被,这对睡眠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三,睡眠前几个小时,尽量远离咖啡和烟酒,因为它们会使人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使人很难入睡或影响睡眠质量;
第四,遵循传统中医提倡的"五不"原则,在睡觉前几个小时做到"不过饱、不过点、不过思、不过动、不受风"。
■保健方:"短发萧萧起自梳"
杂赋(南宋陆游)
病叟胸中一物无,
梦游信脚到华胥。
觉来忽见天窗白,
短发萧萧起自梳。
释义:"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实际上是介绍了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中医养生保健法:梳头法。
据西安藻露堂中医院院长宋毅介绍,梳头保健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经络学和全息理论,中医认为在人体14条主要经脉中,有8条都汇聚在头部,头部还有穴位40多个、刺激反射区10多个,是名副其实的"百脉之宗"。因此,梳头能刺激头部皮肤,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有利于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且对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脑血栓等疾病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宋毅指出,根据全息学的理论,头部的反射区对应着不同的器官和身体区域,而经常梳头则能刺激这些反射区,通过全息反射作用,使得对应器官能"毛孔开泄、补氧化瘀",从而加强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功能。
■养心义:"不畏复不忧"
自觉(唐白居易)
四十犹未老,忧伤早衰恶。
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
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
夜寝与朝飧,其间味亦薄。
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薄。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释义:这首诗里对比了自己和同龄人崔舍人的容貌、体质差别,得出了"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的结论。据宋毅介绍,中医历来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突然而剧烈的情绪波动会影响到身体脏器的改变,甚至引发疾病,这就是中医认为的"情志病"。
他说,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是人体对外界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的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就会损害到具体的器官,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此时"七情"就会成为致病因素。
因此保持豁达的心胸、乐观的情绪、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养生的第一要求,切记"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的真言,从"养心"开始自己的"养生"路。
■饮食术:"只将食粥致神仙"
食粥(南宋陆游)
世人个个学长年,
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将食粥致神仙。
释义:"食粥、喝茶、煲汤"是南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三水",其中食粥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仅李时珍收录在《本草纲目》中的粥就有50多种,可见中医对喝粥的重视程度。
据宋毅教授介绍,中医认为喝粥有利于消化、增强食欲、防止便秘、调整肠胃等多方面的好处。尤其是粥上面的那层粥油,中医认为有很强的滋补作用,有补中益气、强肾益精的作用,甚至可以和参汤媲美,因此陆游才会发出"只将食粥致神仙"的感叹。
而对现代人来说,多喝粥也符合饮食清淡的健康标准,减少油脂、胆固醇等物质过多摄入,真正做到郑板桥在自己厨房对联上所描述的那样"青菜萝卜糙米饭,瓦盖天水菊花茶"。
=================
养生诗词
养生诗词,堪称是我国古代诗苑中的奇葩异花,它是我们挖掘、整理传统养生之道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和延年益寿的法宝。
《长歌行》
《龟虽寿》
《三叟长寿歌》
《十叟长寿歌》
《登山》
《结庐在人境》
《孙真人卫生歌》
《孙真人养生铭》
《江村》
《海漫漫》
《孙真人枕上记》
《孙真人十二多》
《摄养三字诀》
《按摩养生诀》
《康节先生防病诀》
《祛病十法》
《养生要诀》
《病家十要》
《新长寿歌》
《十寿歌》
《养生三字经》
《津液》
《健身三字经》
《粥疗歌》
《自戒》
《延年箴》
《五脏调养歌》
《神仙粥》
《铭座》
《养目法》
《养生二十八禁忌》
《百忍歌》
《养生》
《长生秘诀》
《四休安乐法诀》
《摄生诀》
《慎防八损诀》
《房事有七戒》
《老年人晚年生活八不》
《养生大要》
唐朝医药学家孙思邈经典诗词名句
1、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毋失岁时之和。一日之忌,暮无饱食,一月之忌晦无大醉,一岁之忌暮无远行,终身之忌甚无燃烛行房。——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3、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孙思邈
4、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疗。——孙思邈
5、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若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6、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7、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8、天无一岁不寒昌,人无一日不忧喜。——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9、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10、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孙思邈
11、治儿生落地不作声法:取暖水一盆灌浴之,须臾即作声。——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12、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13、我为医者,须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孙思邈《剑侠情缘三》
14、美药勿离手,善言勿离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15、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瀑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废人功,卒无裨益。——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16、身为神气之窟宅,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死焉.——孙思邈
17、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18、为医者虽善于脉候,而不知察于气色者,终为未尽要妙也。——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19、养生之道,常欲小劳。——孙思邈
20、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孙思邈《大医精诚论》
21、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22、饮酒可以陶情性,剧饮过多防百病——孙思邈《孙真人卫生歌》
23、票气含灵,惟人为贵。人所贵者,盖贵为生。——孙思邈
24、养生之家,常须预合成熟药,以备仓卒之急。——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25、畏于己者,不制于彼。——孙思邈《千金要方》
26、夫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27、凡药皆须采之有时日,阴千曝干,则有气力。——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28、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孙思邈
29、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支,德逾于此。——孙思邈
明末清初的中医药学者李庆远名人名言
李庆远生于1677年,卒于1933年,传说寿享256年。 据报道,他是明末清初的中医药学者,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 传说在他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 他自称200岁时,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
李庆远名人名言:
予年二百五十,而动作不衰,人其我为神仙乎?
饥寒痛痒,此我独觉,虽父母不能代也。衰老病死,此我独当,虽妻子不能代也。
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及饥极而食,不及渴极而饮。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福贵荣辱之动其念也。
古人之所以行不疾行、目不极视、耳不极听、坐不过久、卧不及疲。
喜怒哀乐,过度则伤。谈笑食息,失时则伤。
且不仅此,凡细小之事,人最易急,皆足以致伤。
余生二百年,从未食过量之食,与夫作长久之酣眠,盖以此也。
食不得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眠不得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
善养生者,所以必以慈、俭、和、静思字为根本也。
静者,身不可过劳,心不可轻动也。
和者,致祥之道:君臣和则国家兴盛,父子和则家宅安乐,兄弟和则手足提携,夫妇和则闺房静好,朋友和则相互维护。
所谓俭者,非止财用,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精神,俭于言语则养气息,俭于交游则洁身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蠲除烦恼。凡事省得一份,即受一份之益。
人心能慈,即不害物,即不损人。慈祥之气,养其天和也。
致寿之道者,谓不外慈、俭、和、静四字而已。
毋劳女形,毋摇女精。毋使女思虑萦萦,寡思路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此中妙旨,庸人忽之。
足柴足米,无忧无虑,早完官粮,不惊不辱。不欠人债而起利,不入典当之门庭,只消清茶淡饭,便可益寿延年。
心无片刻宁,神无片刻安,胶扰不休,故足以促寿也。
山野之人,作息有时,起居有常,无名利之系其心,无机械之乱其神,浑然天真,如葛天之民,故可以延年也。
山野之人,恒较城市之人为长寿。
今之世,事物繁于古,机械甚于前;其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逆于生乐,务快其心。
古之人,法于阴阳,调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神相俱,泰然百岁以上,不以为长寿者,职此故也。
岂时世不同,天地浑然之气有厚薄使然耶?非也。养生之道不同也!
若置长烛于风中,则其烬也自速。护短烛于笼内,则其灭也必迟。养生之道,亦如是也。
元气有厚薄,不善育生者,虽禀气厚,滥用而戕贼之,亦足以促寿。
夫人寿之短长,元气之所禀也。
清初文学家余怀经典诗词名句
余怀
年代:清朝
余怀作品:《板桥杂记》
余怀简介:
余怀(1616~1696)清初文学家。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广霞,又号壶山外史、寒铁道人,晚年自号鬘持老人。福建莆田黄石人,侨居南京,因此自称江宁余怀、白下余怀。晚年退隐吴门,漫游支硎、灵岩之间,征歌选曲,与杜浚、白梦鼎齐名,时称“余、杜、白”。
余怀才情艳逸,其诗词用笔较为深细,表现出悠情绵邈的意境。如《由画溪三箬至合溪》:“画舫随风入画溪,秋高天阔五峰低。绿萝僧院孤烟外,红树人家小阁西。箬水长清鱼可数,篁山将尽鸟空啼。桃源不是无寻处,枫叶纷纷路转迷”,将其怅惘之情,溶入苍凉寥落的画面之中。朱彝尊评此诗有“晚唐风格”,有一种“秋花”式的“幽艳晚香之韵”。尤其是明亡后,他对一代兴衰,发出千秋感慨,颇多凄丽之辞。他的六首感遇词,通过和王介甫、苏子瞻、陆放翁、刘后村等人的词作,形象地描写了在故国倾覆的情况下,一个“九分憔悴”、“心事成灰”的江南游子的悲哀。这些作品情感凄怆,词采清丽,颇为吴伟业、王士祯所称道。
此外,他的笔记《板桥杂记》记载狭邪之事,共分3卷,上卷雅游,中卷丽品,下卷轶事。其自序曾阐述了以狭邪、艳冶之事生发感慨的原因,认为:“鼎革以来,时移物换。十年旧梦,依约扬州。一片欢场,鞠为茂草。红牙碧串,妙舞清歌,不可得而闻也;洞房绮流,湘帘绣幕,不可得而见也;名花瑶草,锦瑟犀毗,不可得而赏也。间亦过之,蒿藜满眼,楼馆劫灰,美人尘土,盛衰感慨,岂复有过此者乎!”因此,极力渲染当年的繁华,以对照今日的凄凉,是这本笔记的写作上的特点。
清初文学家余怀经典诗词名句
1、每当夜凉人定,风清月朗,名士倾城,簪花约鬓,携手闲行,凭栏徙倚。忽遇彼姝,笑言宴宴,此吹洞箫,彼度妙曲,万籁皆寂,游鱼出听,洵太平盛事也。——余怀《板桥杂记》
2、六朝佳丽晚烟浮,擘阮弹筝上酒楼。小扇画鸾乘雾去,轻帆带雨入江流。山中梦冷依弘景,湖畔歌残倚莫愁。吴殿金钗梁院鼓,杨花燕子共悠悠。——余怀《金陵杂感》
3、"金陵古称佳丽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白下青溪,桃叶团扇,其为艳冶也多矣。洪武初年,建十六楼以处官妓,淡烟、轻粉,重译、来宾,称一时之韵事。——余怀《板桥杂记》"
4、鼎革以来,时移物换。十年旧梦,依约扬州。一片欢场,鞠为茂草。红牙碧串,妙舞清歌,不可得而闻也;洞房绮流,湘帘绣幕,不可得而见也;名花瑶草,锦瑟犀毗,不可得而赏也。间亦过之,蒿藜满眼,楼馆劫灰,美人尘土,盛衰感慨,岂有过此者乎!——余怀《板桥杂记》
5、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乐,能饮一石。——余怀《板桥杂记》
6、昔宋徽宗在五国城,犹为李师师立传,盖恐佳人之湮灭不传,作此情痴狡狯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彼美人兮,巧笑情兮,美目盼兮。彼君子兮,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余怀《板桥杂记》
7、妓家分别门户,争妍献媚,斗胜夸奇,凌晨则卯饮淫淫,兰汤滟滟,衣香一园;停午乃兰花茉莉,沉水甲煎,馨闻数里;入夜而擫笛搊筝,梨园搬演,声彻九霄。——余怀《板桥杂记》
8、"旧事南朝剧可怜,至今风俗斗婵娟。秦淮丝肉中宵发,玉律抛残作笛钿。''——余怀《板桥杂记》
9、又,山东郯城县之李家庄,旗亭壁间题三绝句,云:“不扫双蛾问碧纱,谁从马上拨琵琶?驿亭空有归家梦,惊破啼声是夜笳。”“日日牛车道路赊,遍身尘土向天涯。不因薄命生多恨,青冢啼鹃怨汉家。”“惊传县吏点名频,一一分明汉语真。世上无如男子好,看他髡发也骄人。”末书云:“吴中羁妇赵雪华题。”——余怀《板桥杂记》
10、中山公子徐青君,魏国介弟也。家赀钜万,性华侈,自奉甚丰,广蓄姬妾。造园大功坊侧,树石亭台,拟于平泉、金谷。每当夏月,置宴河房,日选名妓四、五人,邀宾侑酒。木瓜、佛手,堆积如山;茉莉、珠兰,芳香似雪。夜以继日,恒酒酣歌,纶巾鹤氅,真神仙中人也。弘光朝加中府都督,前驱班剑,呵导入朝,愈荣显矣。乙酉鼎革,籍没田产,遂无立锥;群姬雨散,一身孑然;与佣、丐为伍,乃为人代杖。其居第易为兵道衙门。——余怀《板桥杂记》
11、……归寓,又诠误事:……李太白死当涂,族人李阳冰葬之,今谬用骑鲸捉月矣。谢安石赌墅与张玄围棋,今以为谢玄矣。徐夫人匕首,男子也,疑为妇人。陆令萱擅权,妇人也,疑为男子。惊帆,马名也,诗人用于舟船。风筝,檐铁也,文人注曰乐器。如此种类未易更。仆暇当辑成一书,以质闳览博物君子。——余怀《板桥杂记》
12、崇祯十五年五月,大盗张献忠破泸州府,知府郑履祥死节,香君被擒。搜其家,得月,留营中,宠压一寨。偶以事忤献忠,断其头,蒸置于盘,以享群贼。——余怀《板桥杂记》
元代文学家姚燧诗词名句
元文学家。字端甫,号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原籍柳城。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元代文学家姚燧诗词名句
1、欲寄君衣君不还,
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
妾身千万难。这首小令写闺妇在寒冬到来时给远方征人寄军衣的矛盾心理,表现了妇人的复杂微妙的心理,寄与不寄都渗透了深深的爱。
2、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3、普天乐浙江秋
浙江秋,吴山夜。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
寒雁来,芙蓉谢。
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
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4、阳春曲姚燧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5、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899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七窍病上目病第一
下一篇: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胃腑方胃腑脉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