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书籍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下少小婴孺方下咳嗽第六

中药大全 2023-09-20 17:29:57

属性:(方十四首)小儿出胎二百许日,头身患小小疮,治护小瘥,复发,五月中忽小小咳嗽,微温和治之,因变痫,一日二十过发,四肢缩动,背脊KT、KT,眼反,须臾气绝,良久复苏,已与常治痫汤,得快吐下,经日不间,尔后单与竹沥汁,稍进,一日一夕中合进一升许,发时小疏,明日与此竹沥汤,得吐下,发便大折,其间犹稍稍与竹沥汁。

竹沥汤方

属性:竹沥(五合)黄芩(三十铢)木防己、羚羊角、白术(各六铢,一作白藓)大黄(二两)茵芋(三铢)麻黄、白薇、桑寄生、萆、(一方无)甘草(各半两)上十二味、咀,以水二升半,煮取药减半,纳竹沥,煎取一升,分服二合,相去一食久。进一服。

紫菀汤

属性:治小儿中冷及伤寒暴嗽,或上气咽喉鸣气逆,或鼻塞清水出方。

紫菀、杏仁、黄芩、当归、甘草、橘皮、青木香、麻黄、桂心(各六铢)大黄(一两)上十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九合,去滓,六十日至百日儿一服二合半,一百日至二百日儿一服三合。

五味子汤

属性:治小儿风冷入肺,上气气逆,面青,喘迫咳嗽,昼夜不息,食则吐不下方。

五味子、当归(各半两)麻黄、干姜、桂心、人参、紫菀、甘草(各一两)款冬花、细辛(各三铢)大黄(一两半)上十一味、咀,以水二升半,煮取九合,去滓,儿六十日至百日一服二合半,一百日至二百日一服三合,其大黄别浸一宿下。(一方无款冬花、大黄,有大枣三枚。

治小儿大人咳逆短气,胸中吸吸,呵出涕唾,嗽出臭脓方∶烧淡竹沥,煮二十沸,小儿一服一合,日五服。大人一升,亦日五服。不妨食,息乳哺治小儿寒热咳逆,膈中有乳癖,若吐不欲食方∶干地黄(四两)麦冬、五味子、蜜(各半斤)大黄、硝石(各一两)上六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硝石、蜜,煮令沸,服二合,日三,胸中当有宿乳汁一升许出。大者服五合。

射干汤

属性:治小儿咳逆,喘息如水鸡声方。

射干、麻黄、紫菀、甘草、生姜(各一两)半夏(五枚)桂心(五寸)大枣(二十枚)上八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纳蜜五合,煎一沸,分温服二合,日三。

又方、半夏(四两)紫菀、桂心、生姜、细辛、阿胶、甘草(各二两)蜜(一合)款冬花(二上九味、咀,以水一斗,煮半夏取六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五合,五岁儿服一升,二岁儿服六合,量儿大小多少加减之。

杏仁丸

属性:治大人小儿咳逆上气方。

杏三升,熟捣如膏,蜜一升为三份,以一份纳杏仁捣,令强,更纳一份捣之如膏,又纳一份捣熟止,先食已含咽之,多少自在,日三,每服不得过半方寸匕,则利。

又方、半夏(二斤去皮,河水洗六七度完用)甘草(四两)白矾(一斤研末)丁香缩砂草蔻、川升麻(各四两)上七味,以好酒一斗与半夏拌,和匀同浸,春冬三七日,夏秋七日,密封口,日足取出,用冷水急洗,风吹干,每服一粒,嚼破,用姜汤下,或干吃,候六十日干方得服。(疑非孙思邈方)。

八味生姜煎

属性:治少小嗽方。

生姜(七两)干姜(四两)桂心(二两)甘草、款冬花、紫菀(各三两)杏仁、蜜(各一斤)上合诸药为末,微火上,煎取如饴。量其大小多少与儿含咽之,百日小儿如枣核许,日四五服,甚有验。

四物款冬丸

属性:治小儿嗽,昼瘥夜甚,初不得息,不能复啼方。

款冬花、紫菀(各一两半)桂心(半两)伏龙肝(六铢)上为末,蜜和如泥,取如枣核大、敷乳头令儿饮之,日三敷之,渐渐令儿饮之。

菖蒲丸

属性:治小儿暴冷嗽,及积风冷嗽,兼气逆鸣方。

菖蒲、乌头、杏仁、矾石、细辛、皂荚(各六铢)款冬花、干姜、桂心、紫菀(各十八铢)川椒(五铢)吴茱萸(六合)上十二味为末,蜜丸如梧子,三岁儿饮服五丸,加至十丸,日三。儿小以意减之,儿大以意加之。暴嗽数服便瘥。

桂枝汤

属性:治少小十日以上至五十日,卒得謦咳,吐乳,呕逆,暴嗽,昼夜不得息方。

桂枝(半两)甘草(二两半)紫菀(十八铢)麦冬(一两十八铢)上四味、咀,以水二升,煮取半升,以绵着汤中,捉绵滴儿口中,昼夜四五过与之。节乳哺。

治少小卒肩息上气,不得安,此恶风入肺方。

麻黄汤

属性:麻黄(四两)甘草(一两)桂心(五寸)五味子(半斤)半夏、生姜(各二两)上六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百日儿服一合,大小节度服之,便愈。


●:.com

关于孙思邈的书,孙思邈一生写过什么书

孙思邈一生写过什么书 理念与贡献

 孙思邈把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他在其所著的《大医精诚 》一书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夫大医之体……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酝禄兼陈,看有若无。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上述的寥寥片语,已将孙思邈的高尚医德情操,展示在人们面前。   据传孙思邈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他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为医学和药物学作出重要贡献。后世尊其为“药王”。他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后,将伤寒归为十二论,提出伤寒禁忌十五条,颇为后世伤寒学家所重视。他搜集了东汉至唐以前许多医论、医方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 *** 等养生方法,著《千金要方》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全书合方、论五千三百首,集方广泛,内容丰富,是我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对后世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并对日本、朝鲜医学之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千金翼方》三十卷,属其晚年作品,系对《千金要方》的全面补充。全书分一百八十九门,合方、论、法二千九百余首,记载药物八百多种,尤以治疗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痈最见疗效。  他坚持辨证施治的方法,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重视医德,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声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极为重视妇幼保健,著《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置于《千金要方》之首。 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部书的成就在于:首先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很深的研究,为后世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可*的门径,尤其对广义伤寒增加了更具体的内容。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后世以方类证的先河。《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 药齐备。一类是典籍资料,一类是民间单方验方。广泛吸收各方面之长,雅俗共赏,缓急相宜,时至今日。很多内容仍起着指导作用,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确实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千金要方》是对方剂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书中收集了从张仲景时代直至孙思邈的临床经验,历数百年的方剂成就,在阅读仲景书方后,再读《千金方》,真能大开眼界,拓宽思路,特别是源流各异的方剂用药,显示出孙思邈的博极医源和精湛医技。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 《千金要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孙氏能寿逾百岁高龄,就是他在积极倡导这些方面的理论与其自身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孙思邈的辉煌成就,生前就受到了人们的崇敬。人称“药王”,“真人”,“药圣”,隋、唐两代都很器重他,知名人士亦多对他以礼事之。他去世后,人们在其故居的鉴山畔,虞诚奉祀。乔世宁序中云:“鉴山香火,于关中为盛,虽华岳吴镇弗逮焉。”孙思邈在日本也享有盛誉,尤其是日本名医丹波康赖和小岛尚质等对他十分崇拜。 在药物学研究方面,孙思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药物的采集、炮制到性能认识,从方药的组合配伍到临床治疗,孙思邈参考前人的医药文献,并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证心得,写成了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其中《千金要方》载方5000多首,书中内容既有诊法、证候等医学理论,又有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既涉及解毒、急救、养生、食疗,又涉及针灸、 *** 、导引、吐纳,可谓是对唐代以前中医学发展的一次很好的总结。而《千金翼方》载方近3000首,书中内容涉及本草、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补益、中风、杂病、疮痈、色脉以及针灸等各个方面,对《千金要方》作了必要而有益的补充。书中收载的800余种药物当中,有200余种详细介绍了有关药物的采集和炮制等相关知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将晋唐时期已经散失到民间的《伤寒论》条文收录其中,单独构成九、十两卷,竟成为唐代仅有的《伤寒论》研究性著作,对于《伤寒论》条文的保存和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孙思邈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阿是穴”和“以痛为腧”的取穴法,用动物的肝脏治疗夜盲症,用羊的甲状腺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用牛乳、豆类、谷皮等防治脚气病;对于孕妇,提出住处要清洁安静,心情要保持舒畅,临产时不要紧张;对于婴儿,提出喂奶要定时定量,平时要多见风日,衣服不可穿得过多……这些主张,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 孙思邈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正由于他通晓养生之术,才能年过百岁而视听不衰。他将儒家、道家以及外来古印度佛家的养生思想与中医学的养生理论相结合,提出的许多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时至今日,还在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心态要保持平衡,不要一味追求名利;饮食应有所节制,不要过于暴饮暴食;气血应注意流通,不要懒惰呆滞不动;生活要起居有常,不要违反自然规律…… 由于《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的影响极大,因此这两部著作被誉为我国古代的医学百科全书,起到了上承汉魏,下接宋元的历史作用。两书问世后,倍受世人瞩目,甚至飘扬过海,广为流传。日本在天宝、万治、天明、嘉永及宽政年间,都曾经出版过《千金要方》,其影响可见一斑。孙思邈死后,人们将他隐居过的“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并在山上为他建庙塑像,树碑立传。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当地群众都要举行庙会,以经念孙思邈为我国医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庙会时间长达半月之久,前来游览、凭吊的八方来客络绎不绝。 史载其著作计三十余种,唯多亡佚。现存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系我国著名医学著作。其他如《摄养论》《太清丹经要诀》《枕中方》等数种,尚有部分佚文可见。 孙思邈又是世界上导尿术的发明者。据记载:有一个病人得了尿潴留病,撒不出尿来。孙思邈看到病人憋得难受的样子,他想:“吃药来不及了。如果想办法用根管子 *** 尿道,尿或许会流出来。”他看见邻居的孩子拿一根葱管在吹着玩儿,葱管尖尖的,又细又软,孙思邈决定用葱管来试一试,于是他挑选出一根适宜的葱管,在火上轻轻烧了烧,切去尖的一头,然后小心翼翼地 *** 病人的尿道里,再用力一吹,不一会儿尿果然顺着葱管流了出来。病人的小肚子慢慢瘪了下去,病也就好了。古代时,华佗,扁鹊,张仲景,孙思邈各编写了什么书? 扁鹊:春秋 望闻问切诊法 。据《汉书.艺文志》载,扁鹊有著作《内经》和《外经》,但均已失佚......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但也毁于秦末;

华佗:三国麻沸散,外科手术,留有《青囊书》; 张仲景:东汉末年,传世有《伤寒杂病论》 ; 孙思邈:唐 ,著有《千金方》。孙思邈写的书? 孙思邈写的书有《千金要方》和《唐新本草》。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 *** 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孙思邈撰写的书是什么?孙思邈认为应当编一部简易实用的医药书。于是他遍检历代医学典籍,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参照民间验方,写作《备急千金要方》。永徽三年(652),孙思邈已年近七十,《备急千金要方》才编撰成功。

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之书叫什么 《千金方 》孙思邈(581-682),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孙思邈的哪两本著作堪称中国医药学的“百科全书”?孙思邈前后共有撰著23种。其中《千金翼方》和《千金要方》堪称中国医药学的“百科全书”。孙思邈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我国的医药成果。结合自己数十年行医的临床实践的丰富经验,于71岁时(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编成了《千金要方》30卷。之后,孙思邈又深感《千金要方》不足以全面反映自己钻研典籍、行医看病的心得体会和新获得的珍贵医药知识。又用了30年——到孙思邈逝世前一年,续编定了《千金翼方》30卷。用以补充《千金要方》的不足。《千金要方》中有合方、论5300多首,载医方6500多个,共232门。《千金翼方》共189门,合方、论、法2900余首。这两部医典在我国世代相传。《千金要方》问世以来已刊刻近百版。至今仍是从事中医药的人必读经典。两书在国外(特别是在日本)也有较为广泛的影响。

写过(3)孙思邈(5)

练石散简介

目录1拼音2练石散的别名3处方4制法5功能主治6练石散的用法用量7摘录附:1古籍中的练石散 1拼音 liàn shí sǎn

2练石散的别名鹿角散

3处方鹿角8两(烧作灰),白蔹2两,粗理黄色磨石1斤(烧令赤)。

4制法上为末。

5功能主治痈结肿坚如石,或如大核,色不变,或作石痈不消。毒肿,痛不可忍。

6练石散的用法用量鹿角散(《圣惠》卷六十四)。

7摘录方出《附广肘后方》卷五引《小品方》,名见《千金》卷二十二

古籍中的练石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痔漏方]九漏第一 累累然作子,有核在两颈及腋下,不痛不热,治者皆练石散敷其外,内服五香连翘汤下之。(二方并见二十二卷...

《普济方》:[卷二百八十六痈疽门]石痈 两)上为细散。用鸡子白和生蜜调涂之。干则易也。练石散(出千金方)治痈有坚硬如石核者。复大色不变。或...

《医心方》:[卷第十六]治诸方第十六 ,累累然作子,有核,在两颈及腋下,不痛不热者皆练石散敷,内服五香连翘汤下之。已溃者,疗如痈法。(今...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马先蒿 释名】马新蒿(《唐本》)、马矢蒿(《本经》)、练石草(《别录》)、烂石草(同上)、虎麻。时珍曰∶蒿...

《小品方》:[卷第十]治缓疽诸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899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