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中药材
裂蹄
拼音注音 : Liè Tí来源 : 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裂褐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uctificatio Pyropolypori Rimosi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收后晒干。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白桦等阔叶
微苦;性平
L
2023-05-04
蝲蛄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蝲蛄石拼音注音 : Là Gū Shí别名 : 东北蝲蛄[东北螯虾]、蝲蛄来源 : 甲壳纲蝲蛄科东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cus (Pallas);朝鲜蝲蛄C. similis (Koelbel);蝲蛄C
味甘;涩;性平
L
2023-05-04
蜡瓣花根
拼音注音 : Là Bàn Huā Gēn来源 : 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中华蜡瓣花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lopsis sinensis Hemsl.采收和储藏:根皮夏季采挖,刮去粗皮,洗净,晒干。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
甘;平
L
2023-05-04
藜
《中药大辞典》:藜拼音注音 : Lí别名 : 莱(《诗经》),厘、蔓华(《尔雅》),蒙华(《尔雅》郭璞注),鹤顶草(《土宿本草》),红落藜、舜芒谷(《救荒本草》),红心灰藋(《庚辛玉册》),落藜、胭脂菜(《纲目》),飞扬草(《广州植物志》)
《纲目》:"甘
平
2023-05-04
蓼螺
拼音注音 : Liǎo Luó来源 : 药材基源:为骨螺科动物蛎敌荔枝螺及疣荔枝螺的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urpura gradata Jonas[Thais trigona(Reeve)]2.Purpura clavigera K
味咸;性平
L
2023-05-04
蓝锡莎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锡莎菊拼音注音 : Lán Xī Shā Jú别名 : 苦参[云南红河州]来源 : 菊科锡莎菊属植物蓝锡莎菊Cicerbita cyanea (D. Don)Beauv.,以根入药。秋冬采收,洗净切片晒干。性味 : 苦
苦
平
2023-05-04
蓝茶
别名 : 观音草、白牛膝、小泽兰、水牛膝、盖膝草、土苋菜、麻牛膝、辣子七、围苞草来源 : 爵床科蓝茶Peristrophe bivalvis (L.) Merr.,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布 : 陕西、湖南。性味 : 苦,平。功能主治 : 清
苦
平
2023-05-04
蓝花参
别名 : 细叶沙参、金线吊葫芦、毛鸡脚、拐棍参、寒草、一窝鸡、娃儿草、雀舌草、罐罐草来源 : 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Wahlenbergia marginata (Thunb.) A. DC.,以根或全草入药。秋季采根,春、夏、秋采挖全草
甘
平
2023-05-04
蓝桉
拼音注音 : Lán ān别名 : 洋草果、灰杨柳、玉树油树来源 : 桃金娘科桉属植物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以叶和果实入药。秋季采收,晒干。以鲜用为好。性味 : 微辛、微苦,平。功能主治 : 疏风解热,
微辛
微苦
2023-05-04
蓝布正
别名 : 追风七、五气朝阳草、红心草、水杨梅、头晕药、路边黄、见肿消[陕西]来源 : 蔷薇科水杨梅属植物南水杨梅Geum japonicum Thunb. var. chinense Bolle,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阴干,鲜
辛
苦
2023-05-04
蓝天草
拼音注音 : Lán Tiān Cǎo别名 : 连天草、小肺经草、叶下青来源 : 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褐叶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wrightii(Hook.)Ching[Gymnogramme wrightii
甘;平;无毒
L
2023-05-04
落马衣
拼音注音 : Luò Mǎ Yī别名 : 马衣叶、假紫苏、土防风、四方茎、臭草、臭苏头、鸭儿蔑、防风草、秽草、大篾草、大羊古骚、排风草、臭苏、野苏麻、土藿香、野苏、野紫苏、猪麻苏英文名 : Indian Epimeredi Herb出处 :
味辛;苦;性平
L
2023-05-04
落花生油
拼音注音 : Luò Huā Shēnɡ Yóu别名 : 果油、花生油(《纲目拾遗》)。出处 : 《纲目拾遗》来源 : 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榨出之脂肪油。化学成分 : 花生油中含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脂肪酸中主要为油酸(39.2~65.7%
《纲目拾遗》:"甘
平"
2023-05-04
落新妇
《中药大辞典》:落新妇拼音注音 : Luò Xīn Fù别名 : 小升麻(《本草拾遗》),术活(《四川中药志》),马尾参、山花七、阿根八、铁火钳(《贵州草药》)。红升麻、马尾参、野开麻、虎麻。出处 : 《本草经集注》来源 : 为虎耳草科植物
①《四川中药志》:"性凉
味苦
2023-05-04
菱茎
《中药大辞典》:菱茎拼音注音 : Línɡ Jīnɡ出处 : 《本草推陈》来源 : 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茎。夏季开花时采收。性味 : 甘涩,平,无毒。功能主治 : 治胃溃疡及多发性疣赘。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鲜者1~1.5两。外用
甘涩
平
2023-05-04
萝芒树皮
拼音注音 : Luó Mánɡ Shù Pí别名 : 山马皮、黑度度来源 : 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密鳞紫金牛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densilepidotula Mer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晒干。生
微甘;微苦;性平
L
2023-05-04
菱蒂
《中药大辞典》:菱蒂拼音注音 : Línɡ Dì出处 : 《纲目拾遗》来源 : 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柄。功能主治 : ①《纲目拾遗》:"治疣子(俗名饭僖),用鲜水菱蒂搽一、二次即自落。"②《本草推陈》:"治胃溃疡。"用法用量 : 内
味微苦;性平
L
2023-05-04
菱壳
《中药大辞典》:菱壳拼音注音 : Línɡ Ké别名 : 菱皮(《滇南本草》),乌菱壳(《纲目》),风菱角(《医宗汇编》)。出处 : 《纲目拾遗》来源 : 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皮。功能主治 : 治泄泻,脱肛,痔疮,疔肿,黄水疮,天泡
味涩;性平
L
2023-05-04
菱
《全国中草药汇编》:菱拼音注音 : Línɡ别名 : 菱角、水菱角、风菱来源 : 菱科菱属植物乌菱Trapa bicornis Osbeck,以果壳、果柄、果、茎及叶柄入药。秋末采集,除果鲜用外,其余分别晒干。同属植物野菱(四角野菱)Tra
甘
涩
2023-05-04
莲须
《中国药典》:莲须拼音注音 : Lián Xū英文名 : STAMEN NELUMBINIS来源 :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干燥雄蕊。夏季花开时选晴天采收,盖纸晒干或阴干。性状 : 本品呈线形
甘
涩
2023-05-04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中药材热门文章
1
民间大医董草原揭露治癌思路和方法
2
常吃芡实无湿气脾胃强健肾气足
3
骆驼脂
4
苍白秤钩风
5
苦丁茶
6
狼油
7
鸟不企
8
蒌叶
9
水苏
10
轮叶棘豆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