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中药材
木豆叶
《中药大辞典》:木豆叶拼音注音 : Mù Dòu Yè出处 : 《陆川本草》来源 : 豆科植物木豆的叶片,随时可采。性味 : 平,淡。有小毒。功能主治 : 解痘毒,消炎肿。治小儿水痘,痈肿。用法用量 :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摘录 : 《中药
平
淡有小毒
2023-05-03
木菠萝
拼音注音 : Mù Bō Luó别名 : 将军木、蜜冬瓜、树菠萝来源 : 桑科木菠萝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以树液、果仁入药。生境分布 : 广西、云南。性味 : 树液:淡,涩。果仁:甘,平。功能主治 :
树液:淡
涩果仁:甘
2023-05-03
木棉
拼音注音 : Mù Mián别名 : 英雄树、攀枝花、红棉来源 : 为木棉科木棉属植物木棉Bombax malabarica L. [Gossampinus malabarica (L.)Merr.],以花、树皮和根入药。春季采花,晒干或阴
花:甘
淡
2023-05-03
木半夏根
《中药大辞典》:木半夏根拼音注音 : Mù Bàn Xià Gēn别名 : 牛奶子根(《四川中药志》)。出处 : 《四川中药志》来源 : 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的根或根皮。9~10月采挖,晒干。性味 : ①《本草拾遗》:"平,无毒。"②《四川
①《本草拾遗》:"平
无毒"②《四川中药志》:"性微温
2023-05-03
木半夏果实
拼音注音 : Mù Bàn Xià Guǒ Shí别名 : 四月子、野樱桃、棠台、麦粒团、羊奶子、判渣、、石滚子、芦都子、牛脱。出处 : 1.木半夏始载于《本草拾遗》“胡颓子”条下,云:“又有一种大相似,冬凋春实夏熟,人呼为木半夏。”2.《
淡;涩;温
M
2023-05-03
木半夏
拼音注音 : Mù Bàn Xià别名 : 四月子、野樱桃(《纲目》)。出处 : 《本草拾遗》来源 : 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的果实。生境分布 : 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河北、河南、山东筹地。原形态 : 木半夏,又名:
苏医《中草药手册》:"淡涩
温"
2023-05-03
密花树
拼音注音 : Mì Huā Shù别名 : 狗骨头、打铁树、大明橘出处 :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 : 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密花树的叶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panea neriifolia (Sieb.Et Zucc.)
淡;性寒
M
2023-05-03
黑顶卷柏
拼音注音 : Hēi Dǐnɡ Juǎn Bǎi别名 : 红骨草、马尾草、百叶草、鸡脚草英文名 : Blacktop Spikemoss出处 : 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 : 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黑顶卷柏的全草。拉丁植
淡;涩;平
H
2023-05-03
黑萼棘豆
《中药大辞典》:黑萼棘豆拼音注音 : Hēi è Jí Dòu出处 :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 : 为豆科植物黑萼棘豆的全草。8~9月采收,晒干。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草地或牧区山坡和草原中。分布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及云南西北部
①《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甘淡
温"②《青藏高原药物图鉴》:"甘
2023-05-03
黑草
拼音注音 : Hēi Cǎo别名 : 鬼羽箭、羽箭草、黑骨草、克草来源 : 玄参科鬼羽箭属植物黑草Buchnera cruciata Buch.-Ham.,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 : 淡、微苦,凉。注意 : 孕妇忌服。
淡
微苦
2023-05-03
黑芝
拼音注音 : Hēi Zhī别名 : 玄芝、黑云芝、假灵芝出处 : 本品以“黑芝”之名始载于《本经》。《别录》云:“黑芝生常山。”而《新修本草》对五芝产地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白芝未必华山,黑芝又非常岳。”因此,单从产地不足以为考证依据。叉
淡;平
H
2023-05-03
黑络丸菌
拼音注音 : Hēi Luò Wán Jūn别名 : 黑根须腹菌、黑络丸出处 :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 : 药材基源:为腹菌科真菌黑络丸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zopgon piceus Berk.et Curt.采收
淡;性平
H
2023-05-03
黑石耳
拼音注音 : Hēi Shí ěr别名 : 白石耳、石耳子、岩菇来源 : 药材基源:为皮果衣科植物皮果衣的地衣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rmatocarpon miniatum(L.)Mann.[Lichen miniatius L.]采
淡;微苦;性平
H
2023-05-03
黑乳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乳菇别名 : 蘑菇来源 : 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黑乳菇Lactarius picinu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 : 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陕西、安徽。性味 : 淡,温。功能主治 : 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淡
温
2023-05-03
黄麻灰
《中药大辞典》:黄麻灰拼音注音 : Huánɡ Má Huī出处 : 《陆川本草》来源 : 为椴树科植物黄麻茎皮纤维煅制的灰。功能主治 : 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 : 外用:撒敷患处。摘录 : 《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黄麻灰拼音注音 :
淡;平
H
2023-05-03
黄麻根
《中药大辞典》:黄麻根拼音注音 : Huánɡ Má Gēn出处 : 《纲目拾遗》来源 : 为椴树科植物黄麻的根。性味 : ①《现代实用中药》:"苦,温,无毒。"②《陆川本草》:"味淡微苦,性平。"功能主治 : ①《现代实用中药》:"利尿,
①《现代实用中药》:"苦
温
2023-05-03
黄麻叶
《中药大辞典》:黄麻叶拼音注音 : Huánɡ Má Yè出处 : 《纲目拾遗》来源 : 为橡树科植物黄麻的叶。夏、秋季采。生境分布 : 原产东南亚;我国南方各省普遍栽培。原形态 : 黄麻(《本草图经》),又名:络麻(《便民图纂》),牛泥茨
①《现代实用中药》:"苦
温
2023-05-03
黄蘑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蘑菇别名 : 黄粉牛肝、黄牛肝、黄衣牛肝、黄色猪口茸来源 : 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黄蘑菇Pulveroboletus ravenelii (Berk. et Curt.) Mur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 :
淡
温
2023-05-03
黄茄花根
拼音注音 : Huánɡ Qié Huā Gēn出处 : 《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 : 为锦葵科植物格纹叶木槿的根。秋、冬采收。性味 : 淡,平。功能主治 : 补脾,化痞,通经,消食。治胸腹胀满,消化不良。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
淡
平
2023-05-03
黄茄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茄花拼音注音 : Huánɡ Qié Huā别名 : 格纹叶木槿、野棉花来源 : 锦葵科黄茄花Hibiscus cancellatus Roxb.,以根、花入药。生境分布 : 四川。性味 : 淡,平。功能主治 : 补脾
淡
平
2023-05-03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中药材热门文章
1
民间大医董草原揭露治癌思路和方法
2
常吃芡实无湿气脾胃强健肾气足
3
骆驼脂
4
苍白秤钩风
5
苦丁茶
6
狼油
7
鸟不企
8
蒌叶
9
水苏
10
轮叶棘豆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