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中药材
知母
《中国药典》:知母拼音注音 : Zhī Mǔ别名 : 蒜辫子草、羊胡子根、地参英文名 : RHIZOMA ANEMARRHENAE来源 :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的干燥根茎。春、
苦
甘
2023-05-04
知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知风草来源 : 禾本科知风草Eragrostis ferruginea (Thunb.) Beauv.,以根入药。生境分布 : 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性味 : 甘,平。功能主治 : 舒筋散瘀。主治跌打内伤。用法用
甘
平
2023-05-04
真藓
拼音注音 : Zhēn Xiǎn别名 : 垣衣、屋游、古屋瓦苔、银叶真藓出处 : 1.《别录》下品记有屋游,云:“屋游生屋上阴处。八月、九月采。”2.《本草经集注》云:“此瓦屋上青苔衣也。”3.垣衣在《别录》列为中品,云:“生古垣墙阴或屋上
甘;微涩;凉;无毒
Z
2023-05-04
直萼黄芩
《中药大辞典》:直萼黄芩拼音注音 : Zhí è Huánɡ Qín别名 : 半枝莲、滇紫花地丁(《云南中草药》),屏风草、小黄芩(《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 : 《云南中草药》来源 : 为唇形科植物直萼黄芩的全草。春、夏采收,洗净,晒干
苦微辛
凉
2023-05-04
直立百部
拼音注音 : Zhí Lì Bǎi Bù别名 : 药虱药、一窝虎英文名 : Sessiie Siemona Root来源 : 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sessilifolia(Miq.)的块根。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
性微温
味甘
2023-05-04
直杆蓝桉叶
拼音注音 : Zhí Gǎn Lán ān Yè来源 : 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直杆蓝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alyptus maideni F.V.Muel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阴干或鲜用。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云南、
味辛;苦;性凉
Z
2023-05-04
直立婆婆纳
拼音注音 : Zhí Lì Pó Pó Nà来源 : 玄参科直立婆婆纳Veronica arvensi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 : 华东、华中。功能主治 : 清热,除疟。主治疟疾。用法用量 : 3~5两。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Z
2023-05-04
皱杓兰
拼音注音 : Zhòu Sháo Lán别名 : 兜兰来源 :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皱杓兰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corrugatum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将根洗净,晒干。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处或灌丛草
味甘;涩;性平
Z
2023-05-04
皱巴坚螺
拼音注音 : Zhòu Bā Jiān Luó别名 : 天螺、圆螺来源 : 药材基源:为肋齿螺科动物皱巴坚螺的贝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aena cicatricosa(Muller)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捕,捕得后,沸水中略煮,去肉
Z
2023-05-04
皱叶鼠李
拼音注音 : Zhòu Yè Shǔ Lǐ来源 : 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皱叶鼠李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rugulosa Hemsl.采收和储藏:果熟后采收,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林中或路旁
苦;凉
Z
2023-05-04
皱叶羊蹄
拼音注音 : Zhòu Yè Yánɡ Tí别名 : 野菠菜,癣药草。土大黄、牛舌菜(《广西中草药》)。出处 : 《广西中草药》来源 : 为蓼科植物假菠菜的全草。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湿地、路旁、田边。分布广西、广东等地。原形态 : 一年生
味酸苦
性寒
2023-05-04
皱叶狗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皱叶狗尾草拼音注音 : Zhòu Yè Gǒu Wěi Cǎo别名 : 马草、烂衣草来源 : 禾本科皱叶狗尾草Setaria plicata (Lam.)T. Cook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 : 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功
味淡;性平
Z
2023-05-04
皱叶子
拼音注音 : Zhòu Yè Zi别名 : 杏叶兔耳风、肾炎草来源 : 菊科倒卵叶穗花兔耳风Ainsliaea spicata Vaniot var. obovata (Franch.)C.Y.Wu, ms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 : 云
微苦
凉
2023-05-04
皱叶变豆菜
拼音注音 : Zhòu Yè Biàn Dòu Cài来源 :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皱叶变豆菜的带恨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nicula chinensis Bunge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
味辛;苦;性平
Z
2023-05-04
皂角菌
别名 : 树舌、赤色老母菌、扁木灵芝、扁芝、扁蕈、白斑腐菌来源 : 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皂角菌Ganoderma applanatum (Pers. ex Gray) Pat.,以子实体入药。性味 : 微苦,平。功能主治 : 抗癌
微苦
平
2023-05-04
皂角刺
《中国药典》:皂角刺拼音注音 : Zào Jiǎo Cì别名 : 天丁、皂丁英文名 : SPINA GLEDITSIAE来源 : 本品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 的干燥棘刺。全年均可采收,干燥,或趁鲜切片,
辛
温
2023-05-04
皂角
别名 : 大皂角、皂荚、大皂荚、悬刀、鸡栖子。英文名 : Gleditsiae Sinensis Fructus。来源 : 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成熟果实。植物形态 : 落叶乔木。树干及枝有单生或分枝的
Z
2023-05-04
皂荚根皮
拼音注音 : Zào Jiá Gēn Pí别名 : 木乳(《普济方》)。出处 : 《纲目》来源 : 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根皮,秋、冬采收。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皂荚"条。化学成分 : 同属植物山皂荚的树皮、根含少量生物碱三刺皂荚碱,即3-(3
《纲目》:"辛
温
2023-05-04
皂荚子
《中药大辞典》:皂荚子拼音注音 : Zào Jiá Zǐ别名 : 皂角子(《千金方》),皂子、皂儿(《博济方》),皂角核(《妇人良方》)。出处 : 《雷公炮炙论》来源 : 为豆科植物皂荚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取种子晒干。防虫蛀。原形
辛
温
2023-05-04
皂荚叶
《中药大辞典》:皂荚叶拼音注音 : Zào Jiá Yè出处 : 《纲目》来源 : 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叶片。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皂荚"条。化学成分 : 同属植物山皂荚的叶含少量生物碱三刺皂荚碱,即3-(3-甲基-2-丁烯基)腺嘌呤。功能主
辛;温
Z
2023-05-04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中药材热门文章
1
民间大医董草原揭露治癌思路和方法
2
常吃芡实无湿气脾胃强健肾气足
3
骆驼脂
4
苍白秤钩风
5
苦丁茶
6
狼油
7
鸟不企
8
蒌叶
9
水苏
10
轮叶棘豆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