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材

麂子草

中医世家 2023-07-13 18:08:00

拼音注音 : Jǐ Zǐ Cǎo

别名 : 柄叶石松、石根子、石子草、石松柏、盗汗草、白布草、虱子草

来源 : 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华南马尾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fordii(Bak.)Ching[Lycopodium fordii Bak.]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采收全草,去净杂质、泥土,晒干。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常绿阔叶林区,附生在树干或岩壁上。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原形态 : 附生植物,茎柔软下垂,长20-30cm,多回二叉分枝。叶革质,螺旋状排列,基部扭曲而呈2列状;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1.5cm,宽3-4mm,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全缘;主脉明显。孢子囊穗较营养叶部分略细瘦,顶生;孢子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6mm,宽约1mm,基部楔形,先端渐尖,全缘;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圆肾形,黄色。

化学成分 : 全草含三萜类:千层塔烯二醇(serratenediol),千层塔三醇(tohogenol),千层塔烯三醇(serratriol),二表-千层塔烯二醇(diepi-serratenediol),21-表千层塔烯二醇(21-episerratenediol); 生物碱:石松灵碱(lycodoline),马尾杉任碱(phlegmariurine)A、B、C、M及福地明(fordimine)。

性味 : 苦;凉

功能主治 : 祛风通络;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关节肿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咳喘;热淋;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9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 《中华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ai/889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