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Zhǐ Xuè Dān
来源 : 菊科止血丹Emilia sagittata (Vahl)DC.[Gynura sagittata DC.],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 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性味 : 苦,寒。
功能主治 : 散毒,行血。外用治蛇咬伤。
用法用量 : 捣烂敷伤口周围。
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注音 : Zhǐ Xuè Dān
出处 :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 为菊科植物止血丹的全草。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 生于山野草坡。
原形态 : 多年生草本。茎纤细,高约30厘米。叶互生,倒披针形,长5~6厘米,宽1~1.2厘米,先端短尖,基部狭长,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紫色;无柄。头状花数枚顿生;总苞钟形;苞片1列,近基部附有数枚小短苞;花全为管状,黄色。瘦果有棱线,冠毛白色。
性味 :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 散毒,行血。
复方 : 治蛇咬伤:止血丹适量,捣绒敷伤口。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拼音注音 : Zhǐ Xuè Dān
英文名 : all-grass of Sagittate Tasseflower
出处 :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绒缨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ilia jauanica (Brum. F.) Roxb. [E. sagittata DC.; e flammea Cass.; Gynura sagittata DC.]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生境分布 : 原产热带地方,现全国各地常有栽培。
原形态 : 绒缨菊 一年生草本,高30-70cm。光滑或稍有细毛。基部叶和下部叶椭圆形或匙形,先端圆钝,基部渐狭窄成翼柄;中中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有翼柄或无柄,基部成箭耳状围抱于茎;上部叶长椭圆状形或的状披针形,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下延成箭耳状围抱于茎;全部叶片的两面均稍有细毛,啊乳白色,边缘具均匀的微波状锯齿。头状花序直径1-1.5cm,有长梗,成疏松的伞房花丛;总苞筒状钟形,无毛;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6--8mm,先端渐尖,边缘膜质;管状花冠深红色或金黄色。瘦果呈5棱形,两端平截;冠毛多数,白色,细而粗糙。花期7-11月。
性味 :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 散毒,行血。主蛇咬伤
用法用量 : 外用:适量,鲜草捣敷。
摘录 : 《中华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ai/888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掌裂秋海棠
下一篇: 皱叶南蛇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