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āi Lěi
出处 :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 : 为龙胆科植物百金花的带花全草。开花时采集,晒干。
生境分布 : 生于沙漠地区的湖盆,湿润和盐渍化的沙地。分布内蒙古、新疆、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
原形态 : 一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茎四棱形,有分枝。叶对生,无柄,披针形,长1.5~2厘米,宽4~6毫米。花腋生或顶生,多花,萼5裂;花冠白色或淡紫色,5裂,花筒细长;雄蕊5,花药长圆形,开花后呈螺旋状卷曲。蒴果长柱形,花期7~9月。
性味 : 苦,寒。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治肝炎,胆囊炎,头痛发烧,牙痛,扁桃体炎。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
复方 : 治头痛发烧,牙痛,扁桃体炎:埃蕾、栀子、桃色女娄菜、黄连各等分,研末,每服五分,日服二次。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拼音注音 : āi Lěi
出处 : 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 : 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百金花的带花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ntaurium pulchellum Druce var.al-taicum (Griseb.)Kitag.et Hara[Erythraea ramosissima var.al-taica Griseb.;Centaurium meyeri(Bunge)Druce]采收和储藏:开花时采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2200m的潮湿荒地或滩地水旁。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华南等沿海地区。
原形态 : 一年生草本,高20-40cm。全株光滑无毛。茎直立,近四棱形,多分枝。叶对生;无柄;基部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6mm,宽3-6mm,先端钝尖,上部叶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尖,似苞叶状,长6-13mm,宽2-4mm;具3出脉。花多数,排列成疏散的二歧式聚伞花序,具细长梗;花萼5深裂,裂片钻形,中脉在背面高高突起呈脊状;花冠漏斗形,白色或粉红色,长1.5cm,花冠筒部狭长,先端5裂,裂片短,长椭圆形,长2.7-3.2mm;雄蕊5,稍外露,着生于花冠喉部,花丝短,线形,长约2mm,花药长圆形,卷作螺旋形;子房上位,2室,椭圆形,长7-长7.5-9mm,花柱宿存。种子球形,黑褐色,表面有浅蜂窝状网隙。花、果期7-9月。
归经 : 肝;胃经
性味 : 苦;性寒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主肝炎;胆囊炎;头痛发热;牙痛;扁桃体炎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9g。
摘录 : 《中华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ai/51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凹裂毛麝香
下一篇: 安徽刺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