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Jiànɡ Lí Mù Gēn
别名 : 嚼连根、孟子根(《分类草药性》),黑龙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铁包金、鹿角刺根(《贵阳民间药草》)。
出处 : 《重庆草药》
来源 : 为鼠李科植物薄叶鼠李的根。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 : 含1-o-甲基肌醇。
性味 : 苦,寒。①《贵阳民间药草》:"苦,寒。"②《贵州草药》:"涩微苦,平。"
注意 : 《重庆草药》:"体弱、脾虚无积者勿用,孕、产妇忌服。"
功能主治 : 消食,行水,去痪。治食积饱胀,水肿臌胀,月经停闭。①《分类草药性》:"治黄肿病,酒疾,心膨胀,酒炒合叶用。"②《四川中药志》:"消食顺气,治胸前饱胀及停积。"③《贵州草药》:"利水行气,消积通便,清热止咳。"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
复方 : ①治丹停、膨胀:绛梨木根研末,煮甜酒服(服后出现便泻)。(《四川中药志》)②下水臌,消肿胀、胸水:鹿角刺根一两,拳参五钱。水煎分三服。(《贵阳民间药草》)③治肺热咳嗽:鹿角刺根三至五钱。水煎分三服。(《贵阳民间药草》)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拼音注音 : Jiànɡ Lí Mù Gēn
别名 : 黑龙须、鹿角刺根、绿皮刺根。
英文名 : Root of thinleaf buckthorn
出处 : 出自《重庆草药》
来源 : 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薄叶鼠李Rhamnus leptophylla Schneid.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leptophylla Schneid.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2600m的山坡、山谷、或路旁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原形态 : 薄叶鼠李 灌木或稀小乔木,高达5m。幼枝对生或近对生,褐色或黄褐色,平滑无毛,有光泽。叶对生或近对生;叶柄长0.8-2cm,有短柔毛;托叶线形,早落;叶片纸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3-8cm,宽2-5cm,先端短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钝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仅沿脉腋有簇毛。花单性,雌雄异株,绿色,成聚伞花序或簇生于短枝端;花萼4裂;花瓣4;雄蕊4;花柱2半裂。核果球形,直径4-6mm,基部有宿存萼筒,成熟时黑色。种子宽倒卵圆形,背面具纵沟。花期3-5月,果期5-10月。
化学成分 : 含 l-o-甲基肌醇(Bornesitol)。
归经 : 脾;胃;肾经
性味 : 苦;涩;平
注意 : 《重庆草药》:体弱、脾虚无积者勿用,孕、产妇忌服。
功能主治 : 清热止咳;行气化滞;行水;散瘀。主肺热咳嗽;食积;便铋;脘腹胀痛;水肿;痛经;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
复方 : ①治丹停、膨胀:绛梨木根研末,煮甜酒服(服后出现便泻)。(《四川中药志》)②下水臌,消肿胀、胸水:鹿角刺根一两,拳参五钱。水煎分三服。(《贵阳民间药草》)③治肺热咳嗽:鹿角刺根三至五钱。水煎分三服。(《贵阳民间药草》)
各家论述 : 1.《分类草药性》:治黄肿病,酒疾,心膨胀,酒炒合叶用。2.《四川中药志》:消食顺气,治胸前饱胀及停积。
摘录 : 《中华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ai/252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绛梨木
下一篇: 绢毛木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