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材

结血蒿

中医世家 2023-05-04 10:32:38

《中药大辞典》:结血蒿

拼音注音 : Jié Xuè Hāo

别名 : 普尔那(藏名)

出处 :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 为菊科植物毛莲蒿的全草。7~9月割取茎叶。切段,阴干。

生境分布 : 生于田边、路旁、山坡。分布东北、华北、西南及新疆、西藏等地。

原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茎直立,基部分枝,全株被灰白色短柔毛。叶互生,2~3回羽状全裂,裂片卵形至长圆形,长1.5~2厘米,宽1厘米,上面被疏毛,下面被白色绒毛,上部叶线形,具柄。头状花序小,排列成复总状花序;花全部管状,缘花雌性1列,盘花两性;总苞片内层木质。瘦果小,被白色毛,具微棱。

性味 : 苦,寒。

功能主治 : 清虚热,健胃,驱风止痒。治瘟疫内热,四肢酸痛,骨蒸发烧。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3钱。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结血蒿

拼音注音 : Jié Xuè Hāo

别名 : 老羊蒿、结白蒿、山蒿、白蒿

英文名 : Herb of Hairy Wormwood

出处 :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莲蒿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vestita Wall.ex Bess.[A. sacrorum Ledeb. Var. uestita (Wall. Ex Bess.)Kitam。]采收和储藏:7-9月割取地上部分,切段,阴干。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0m以下的山坡、草地、灌丛、林缘等处。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甘肃、清海、新疆、湖北、广西等地。

原形态 : 毛莲蒿 半灌木草本或为小灌木状,高50-120cm。植株有浓烈香气。根茎粗短,木质,常有营养枝。茎丛生,稀单一,分枝多而长;茎、枝紫红色或红褐色,被蛛丝状微柔毛。叶互生;叶柄长达2cm,基部常有栉齿状的假托叶;叶片上面绿色或灰绿色,有小凹穴,两面被灰白色密绒毛,下面较密;茎下部与中部叶卵形、椭圆状卵形或近圆形,长2-7.5cm,宽1.5-4cm,二(至)三回栉齿状的羽状分裂,第一回全裂或溶裂,每侧有裂片4-6枚,第二回为深裂,小裂片边缘常具数枚栉齿状的深裂齿,先端有小尖头,中轴两侧有栉齿小理解片;上部叶小,栉齿状羽状深裂或浅裂;苞片叶分裂或不分裂,披针形,边缘有少量栉齿。头状花序,球形或半球形,下垂,基部有线形小苞叶,在茎的分枝上排成总状,复总状或近似穗状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苞片背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中肋绿色,边缘狭膜质,中、内层苞片卵形或宽卵形,中层背面微有短柔毛,边缘宽膜质,内层背面无毛,膜质;花序托小;雌花6-10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花柱先端2叉,外弯;两性花13-20朵,花冠管状,花药上端附属物尖,花柱先端2叉,叉端截形。瘦果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花、果期8-11月。

性味 :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除蒸。主瘟疫发热;劳热骨蒸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10g。

摘录 : 《中华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ai/252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