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材

拘那花

中医世家 2023-05-04 10:25:55

《中药大辞典》:拘那花

拼音注音 : Jū Nà Huā

别名 : 九芎(《台湾府志》),苞饭花(《植物名实图考》),九荆(《植物名汇》)。

出处 : 《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 : 为千屈菜科植物拘那花的花或根。

生境分布 : 分布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

原形态 :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8米;树皮白色。叶对生或近对生,上部的互生,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2~4厘米,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序轴被微柔毛;花白色,直径约1厘米;花萼半球形,外面具10~12条稍微凸起的纵肋,无毛,顶端5~6浅裂;花瓣5~6,近圆形,呈皱缩状,边缘有不规则的缺刻,基部具长爪;雄蕊多数,生于萼筒基部,通常外轮5枚较长;子房上位。蒴果近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4~5瓣裂,直径约7毫米。花期6~7月。

化学成分 : 木材含水分10.29%、灰分1.11%、总氮0.149%、木质素29.91%、纤维素51.01%、戊聚糖16.80%。叶含鞣质约15%(干重)和并没食子酸。

性味 : 《植物名实图考》:"花,味淡微苦。"

功能主治 : ①《植物名实图考》:"败毒,散瘀。"②《中国药用植物纲要》:"根煎服治麻刺利亚(疟疾)。"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拘那花

拼音注音 : Jū Nà Huā

别名 : 九芎、苞饭花、马铃花、蚊仔花

英文名 : Flower of Southern Crapemyrtle

出处 :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拘那花,江西、湖南山冈多有之,花、叶、茎俱同紫薇,唯色淡红。丛生小科,高不过二、三尺,山中小儿取其花苞食之,味淡微苦,有清香,故名苞饭花。

来源 : 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拘那花的花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Koehne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取根中,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药于夏季开花时,分期分批摘取,烘干。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林缘、溪边湿润肥沃土壤处。资源分布:分布于青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原形态 :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4m。树皮薄,灰白色或茶褐色,无毛或稍生短硬毛。小枝近圆柱形或有明显的4线条。叶有短柄;叶片膜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稀卵形,长2-10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上面通常无毛或有时散生小柔毛,下面无毛或沿中脉生短柔毛,脉腋间有丝毛;中脉下面凹起,侧脉3-10对,先端连结。圆锥花序顶生,长5-15cm,具灰褐色柔毛,花小,密生,白色或玫瑰花;花萼有棱10-12朵,萼裂片直立,三角形,内面无毛;花瓣6,长2-6mm,皱缩,有爪;雄蕊15-30,约5-6枚较长,着生于萼片或花瓣上,花丝细长;子房无毛,5-6室。蒴果椭圆形,长6-8mm,3-6瓣裂。种子有翅。花期6-8月,果期7-10月。

栽培 :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稍耐旱,不耐寒。气温在30℃左右生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为主。春季于植株萌芽前,选二年生健壮枝条,截成20cm左右长、上端平下端斜的小段,按行株距30cm×cm斜插于苗床中。插后保持土壤湿润,1年后可定植,按行株距300cm×300cm开坑,每坑栽1株。

化学成分 : 叶中含紫薇缩醛(lageracetal)和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1]。

性味 : 味淡;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 : 解毒;散瘀;栽疟。主痈疮肿毒;蛇咬伤;疟疾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 1.《植物名实图考》:败毒,散瘀。2.《中国药用植物纲要》:根煎服治麻刺利亚(疟疾)。

摘录 : 《中华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ai/251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