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材

毛刺果藤

中医世家 2023-05-04 08:56:33

拼音注音 : Máo Cì Guǒ Ténɡ

别名 : 野枇杷藤、粗毛刺果藤。

英文名 : root of Pilous Buttneria

出处 : 始载于《广东植物志》。

来源 : 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粗毛刺果藤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yttneria pilosa Rox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50-1000m的杂木林缘。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原形态 : 粗毛刺果藤 木质缠绕藤本。小枝干时深褐色,初被星状毛,后几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2-15cm,被毛;托叶条形,长约14mm,早落;叶片圆形或心形,长14-24cm,宽13-21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且常有3-5浅裂,两面均被淡黄褐色星状柔毛及硬毛,下面尤多,基生脉7条。聚伞花序排成伞房状,腋生,具少数花;花梗柔弱,长约2.5mm;萼片5,长3,外面有毛,内面无毛;花瓣5片,凹陷,4裂,裂片钝;具药的雄蕊5,与花瓣对生,退化雄蕊5,下面连合,长约1.5cm;子房圆球形,有乳头状突起。蒴果圆球形,黄色而略带红色,密被有分枝的锥尖状软刺,直径约2cm,刺长4-6mm。种子卵形,长5mm,黄色并具褐色斑点。

性状 : 性状鉴别 茎藤圆柱形,小枝深褐色,被星状毛,或无毛。叶圆形或心形,长14-24cm,宽13-21cm,顶端钝或短尖,基部心形,有基生脉7条,边缘有粗锯齿,且常有3-5浅裂,两面均被淡黄褐色星状柔毛及硬毛,尤以背面为多。叶柄长12-15cm,被毛,托叶条形,长约14mm,早落。

归经 : 肝经

性味 : 味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 : 祛风湿。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 : 《新华本草纲要》:茎、叶:用于风湿病。

摘录 : 《中华本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aocai/243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