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材

岩陀

中医世家 2023-05-04 02:29:11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陀

拼音注音 : Yán Tuó

别名 : 毛青红、九叶岩陀、毛七、毛头三七、血三七[云南]

来源 : 虎耳草科鬼灯檠属植物西南鬼灯檠Rodgersia sambucifolia Hemsl.,以根状茎及根入药。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 : 苦、涩,凉。

注意 : 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 : 清热凉血,调经止痛。用于肠炎,痢疾,痛经,月经过多,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阴囊湿疹。

用法用量 : 0.5~1两;外用适量,研粉撒敷患处。

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岩陀

拼音注音 : Yán Tuó

别名 : 毛青红、红姜(《云南中草药选》),野黄姜(《贵州草药》)。

出处 : 《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 为虎耳草科植物西南鬼灯檠的根茎。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同属植物羽状鬼灯檠亦同供药用。

生境分布 : 生于高山林中阴湿处。分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原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30~88厘米。根茎粗壮,紫褐色。茎无毛,不分枝。叶基生并茎生,为羽状复叶,有时最上部茎生叶为单叶;小叶(3~)5~9,侧生小叶均对生,狭倒卵形或矩圆状倒披针形,长6.5~18厘米,宽2.4~6.5厘米,边缘有不整齐牙齿,上面几无毛,下面疏生短柔毛。圆锥状花序长达20厘米;花梗长2.5~4.5毫米,密生短柔毛;花直径6~9毫米;花萼裂片5,粉红色残白色,三角状卵形;无花瓣;雄蕊10,心皮2,下部合生,子房半下位。蒴果紫红色。种子细小多数。

性味 : 苦微涩。凉。《云南中草药选》:"苦涩,凉。"

功能主治 : 活血调经,祛风湿。治跌打,骨折,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刀伤出血。①《贵州草药》:"行气,活血调经。治劳伤咳嗽、疼痛,跌打疼痛,月经不调。"②《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收敛,祛风涅,止痛。治刀伤出血,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腹泻。"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研末撒或研末调敷。

复方 : ①治劳伤疼痛:野黄姜、紫金连各五钱,见血飞、三角风各-两,大血藤一两五钱,小血藤、矮陀陀各二两。泡酒三斤,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一两。(《贵州草药》)②治月经不调:野黄姜、益母草各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③治刀伤出血:岩陀,研细粉,撒伤口。(《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岩陀

拼音注音 : Yán Tuó

别名 : 毛青红、红姜、野黄姜、九月岩陀、蛇疙瘩、血三七、毛头七、毛七、毛头三七、毛青杠、毛头寒、半边伞、紫姜、岩七、红升麻

英文名 : Rhizome of Featherleaf Rodgersflower, Rhizome of Elderleaf Rodgersflower

出处 : 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 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西南鬼灯檠、羽叶鬼灯檠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dgersia sambucifolia Hemsl.,采收和储藏: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3600m的山坡林下、灌丛、草甸或石隙。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等地。

原形态 : 西南鬼灯檠 多年生草本,高80-120cm。根茎粗大呈块状,折断面白色。茎直立,略带紫红色,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长10-28cm,仅基部与叶着生处具褐色长柔毛;基生叶较大,1-4片;小叶5-9片,侧生小叶对生或3-4小叶呈轮生状,小叶倒卵形、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6-20cm,宽1.7-9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重锯齿,上面被糙伏毛,背面沿脉被柔毛。聚伞花序圆锥状,顶生,长13-38cm;花序分枝长5.3-12cm;花序轴与花梗密被膜片状毛;萼片5,卵状三角形,白色,腹面无毛,背面疏生黄褐色膜片状毛;无花瓣;雄蕊10,心皮2,下部合生,子房半下位。花柱2。花期6-8月,果期9-10月。

性状 : 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8-25cm,直径1.5-6cm。表面褐色,有纵皱纹,上侧有数个黄褐色茎痕,一端有残留叶基和黑褐色苞片及棕色长绒毛,下侧有残存细根及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粉红色,有纤维状突起及多数白色亮晶小点。气微,味苦、涩,微甘。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细胞15-25列。皮层中偶有根迹维管束。维管束外韧型,大小不一,断续环列,有的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木质部内侧的导管中常含黄棕色物质,束内形成层明显。射线宽窄不一。髓部宽大,髓周有维管束散在,其韧皮部位于内侧,木质部位于外侧。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及草酸钙针晶束。

鉴别 : (1)根茎横切面加钙红试液,木质部内侧导管中所含黄棕色物质变为红色。(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1g,置带塞锥形瓶中,加甲醇1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作供试液,另以岩白菜素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4:2)展开,喷以50%硫酸乙醇液,在105℃烤10min。供试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绿色斑点。

性味 : 苦;微涩;凉

功能主治 : 活血调经;祛风湿;收敛止泻。主跌打损伤;骨折;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研末撒,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 1.《贵州草药》:行气,活血调经。治劳伤咳嗽、疼痛,跌打疼痛,月经不调。2.《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收敛,祛风湿,止痛。治刀伤出血,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腹泻。

摘录 : 《中华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ai/226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