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Qí Zhù
别名 : 臭苏、青白苏(《日华子本草》)。
出处 : 《唐本草》
来源 : 为唇形科植物荠苎的茎、叶。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 生长于河边草地及灌木丛中。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及东北等地。
原形态 : 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4棱形,上部及花序中轴除节外均无毛,或疏生白长毛。叶对生;叶片卵形、阔卵形或菱状卵形,长1~3厦米,宽1~2.5厘米,先端尖锐,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叶柄长5~15毫米。总状花序长3~7厘米,其上的花朵排列不甚紧密,花序中轴节上具白短毛;小花梗长2~3毫米;萼钟形,5齿裂,被疏毛,长约3毫米,结果时扩大,裂片2唇形,上唇齿宽阔;花冠唇形,长4毫米,白色,上唇短,顶端略凹,下唇3裂;雄蕊4,2退化;花柱着生子房底。小坚果卵圆形,网纹不明显。花期秋季。
化学成分 : 全草含精油0.11~0.5%,精油的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油酚约占90%,l-甜没药烯约占4%,α-石竹烯约占2%。
归经 : 《本草汇言》:"入手、足阳明经。"
性味 : 《纲目》:"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 : ①《本草拾遗》:"除蚁瘘,捼碎敷之。亦主冷气泄痢;可为生菜,除胃间酸水。"②《现代实用中药》:"为驱虫剂。"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ai/196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荠宁
下一篇: 荠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