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材

豺皮

中医世家 2023-04-30 23:50:39

《中药大辞典》:豺皮

拼音注音 : Chái Pí

出处 : 《唐本草》

来源 : 为犬科动物豺的皮。

生境分布 : 栖于山陵、森林中。群居,性凶猛,多在晨昏活动。分布黑龙江、吉林、河北、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广东、江苏、福建、四川等地。

原形态 : 豺(《诗经》),又名:豺狗(《埤雅》),红狼。体形似犬,身长1米左右,尾长约30厘米,体重约10余公斤。头宽,颜面部较钝,额低,耳直立,较短而圆,吻部较狼短。毛色随季节、产地而异,一般通身皆呈赤棕色,或棕褐色,背中部毛尖黑色,故在背中部出现棕褐色,在体后更深些。头上暗棕色,吻部浅褐色。腹部棕色或黄白色。四肢同于背色。尾略粗,末端全黑色。

性味 : ①《唐本草》:"性热。"②《日华子本草》:"有毒。"

功能主治 : ①《唐本草》:"主冷痹脚气,熟之以缠病上,瘥止。"②孟诜:"主诸疳痢,腹中诸疮,煮汁饮之,或烧灰和酒服之;其灰敷匿齿疮。"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豺皮

拼音注音 : Chái Pí

英文名 : Jackal skin

出处 : 出自《唐本草》

来源 : 药材基源:为犬科动物豺的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on lpinus Pallas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栖息于山地、丘陵、森林等处。而热耐寒,群居性,具猎食中型兽类之特性。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新疆、江苏、福建、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态 : 豺,形似狼而短小,头部较宽而吻较短,体重15-20kg,体长85-130cm。四肢较短,尾长略小于体长之半。耳端圆钝。乳头6-7对。尾毛较长。通常全身毛红棕色,或近灰棕色而杂以黑毛。头部、颈部、肩部及背部色调较重,并杂有黑色毛尖的针毛,腹面呈浅灰色、棕色或棕白色,口角部位及喉部也近于棕白色。四肢前面深棕褐色,内侧白以或淡灰色。尾端几近黑色,形成黑尾尖。夏季毛短而色深,红棕色尤显深重。

归经 : 肝;肾;脾经

性味 : 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 : 消积;解毒;止痛;定惊。主疳痢;慝齿;脚气;冷痹;小儿夜啼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汁,或烧存性酒调,适量。外用:适量,烧存性敷。

各家论述 : 1.《唐本草》:主冷痹脚气,熟之以缠病上,瘥止。2. 孟诜:主语疳痢,腹中诸疮,煮汁饮之,或烧灰和酒服之;其灰敷齿疮。

摘录 : 《中华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ai/106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