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Cǎo Zhī Zhū
别名 : 花蜘蛛(《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出处 : 《纲目》
来源 : 为草蛛科动物草蛛的全虫。
生境分布 : 单独生活,5、6月间,抽丝张漏斗状的网于灌木,草丛间,捕食其他小虫。
原形态 : 草蛛,又名:迷路漏斗草蛛。体椭圆形,雄蛛体长约8毫米,雌蛛长约9毫米,全体灰绿色。头胸部有白色车轮状斑纹;口小,适于吮吸;单眼4对,位于头胸部背面的前端;下有附肢6对,第1对呈单螯状,内通毒腺;第2对为脚须,似触角,雄性末节膨大成交配器;其余4对,均为步足,由7节组成,跗节末端有钩爪2枚.腹椭圆形,有八字形的白斑5对,前腹面有生殖孔,上有生殖板覆盖;腹面后端有肛门,前方有3对疣状的纺锤突,第3对纺锤突延伸成1对尾状。纺锤突尖端有小孔,内通纺绩腺,能分泌粘液,凝成丝质而结网。
功能主治 : 《本草拾遗》:"主丁肿出根,作膏涂之。"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拼音注音 : Cǎo Zhī Zhū
别名 : 花蜘蛛、草蛛、迷路漏斗草蛛
英文名 : Arachnid
出处 :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1.《本草拾遗》:陶(弘景)云,蜘蛛悬网状如鱼罾者,亦名出无。按出无在孔穴中及草木稠密处作网如蚕丝为络幕者,就中开一门出入,形段小似蜘蛛而斑小,陶云罾网,此正蜘蛛也,非为出无,此物族类非一也。2.《纲目》:《尔雅》蜘蛛,缀蝥也,草蜘蛛在草上络幕者,据此则陶氏所谓出无,正与《尔雅》相合,而陈氏所谓出无,即《尔雅》之草蜘蛛也。今改正之。然草上亦有数种,入药亦取其大
来源 : 药材基源:为漏斗网蛛科动物迷宫漏斗蛛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gelena labyrinthica(Clerck)采收和储藏:夏季于草丛中捕捉,鲜用。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多栖于草间低处、灌木近地面处、土坎、墙角、篱笆、石隙一带。张结漏斗状网。平时 躲在网底的筒状巢口。待昆虫落入漏斗时,即迅速冲出捕食。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是最常见的蜘蛛之一。
原形态 : 迷宫漏斗蛛,体长8-14mm,呈椭圆形,全体灰绿色。头胸部有白色车轮状斑纹,口小;单眼4对,位于头胸部背面下端,前列眼平直,后列眼前凹前、后列侧眼彼此紧贴,下有附肢6对,第1对螫状,内通毒腺;第2对为足须,似触角,其余4对为步足,由7节组成,跗节末端有钩爪2枚。腹部椭圆形,有八字形白斑5对,前腹面有生殖孔,上有生殖板覆盖,腹面后端有肛门,前端3对疣状的纺锤突,第3对纺锤突延伸成1对尾状。
性状 : 性状鉴别,体呈椭圆形,头胸部橙黄色,眼区黑色,头胸部中央有凹陷,自凹陷向左右伸出黑色放射条纹。腹部灰褐色,有浅色纵纹,纵纹两侧有褐色线条。腹部下面 橙黄色,步足浅褐色,有灰褐色环纹。纺绩器较长,橙黄色。体轻,质脆。气微,味淡。
归经 : 肝经
性味 : 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 : 解毒消肿。主疔肿;恶疮
用法用量 : 外用:适量,捣烂敷。
各家论述 : 《本草拾遗》:主丁肿出根,作膏涂之。
摘录 : 《中华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ai/103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草蛛
下一篇: 草血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