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客观事实与本质规律的谚语、民谚:
● 水不是酒。(德国)
● 月亮不怕狗叫。(英国)
● 黑马洗不成白马。(苏联)
● 煤兜里取不同粉来。(欧洲)
● 黑鸡生的都是白蛋。(英国)
● 针刺螃蟹不会出血。(老挝)
● 用扇子驱不散大雾。(英国)
● 用扇子扑不灭烈火。(朝鲜)
● 用匙子饮不饱骆驼。(苏联)
● 水车搅不浑大海。(阿拉伯)
● 狗叫不倒山岗。(马来西亚)
● 饼再大,也长不过脚。(朝鲜)
● 风再大,也刮不倒山。(日本)
● 石头里挤不出黄油。(阿富汉)
● 羊怕寒霜,霜怕太阳。(苏联)
● 露水不能与太阳共事。(非洲)
● 本性总是要表现出来的。(英国)
● 天亮不是雄鸡啼出来的。(丹麦)
● 脖子再长,高不过脑袋。(非洲)
● 缚鸡的绳子捆不住大象。(缅甸)
痴人过江------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看问题片面, 不动脑筋,
成语出处
编辑?语音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1]?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立刻在那船(舷)上刻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成语故事
编辑?语音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滑落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惜为时已晚,宝剑已经落入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
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个记号,并且对大家说:“这是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何要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楚人捞了半天,始终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宝剑不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吗?我还在这里刻上了记号,现在怎么会找不到呢?”
听他这么一说,那些人纷纷大笑起来,说道:“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会随船移动,你又怎能找得到你的剑呢?”?[2]?
成语寓意
剑落水中只会沉底,这是普通常识。船走远了,还要在船底下找那早掉下水去的剑,真是愚蠢可笑。假使船是静止的,剑沉水底,在船的落剑处刻上记号顺着记号下水找剑,自然有可能找到。无奈剑沉水底就不动了,船却在不断移动。这个客观事实没在求剑的人的头脑里得到反映。他一心以为剑从哪里落下去,就从哪里去找,必能找到。他的认识同客观事实不一致,结果自然只有失败。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讽刺死抱着教条的人,非常有力。
一、成语
1.天壤之别
【拼音】: tiān rǎng zhī bié
【解释】: 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出处】: 《抱朴子·内篇·论仙》:“趋舍所尚,耳目之欲,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较),冰炭之乖矣。”
【举例造句】: 按照一般人的生理机能来说,聪明与不聪明虽有差别,但并不存在天壤之别。
2.大相径庭
【拼音】: dà xiāng jìng tíng
【解释】: 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处】: 《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举例造句】: 虽然结果一样,其“因”却大相径庭。
3.天差地远
【拼音】: tiān chā dì yuǎn
【解释】: 比喻两者相差极大。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7回:“我的老人家虽说也是个监司职分,然而比起来,已是天差地远了。”
【举例造句】: 他们是弟兄,所见的又是同一的东西,想到的用法却有这么天差地远。
二、俗语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2.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3.相差十万八千里。
三、谚语
空想一百年,不值一分钱。
2.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anyu/936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教育为人、处世态度和方法的英语谚语
下一篇: 关于少年的谚语、民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