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血型,可能是A型、B型、O型、AB型,其实它们都属于ABO血型系统。不过你知道吗血型是不止这四种的,而是有数十种类型或系统,庞大复杂。那么稀有血型有哪些呢?不要再好奇啦,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世界上最稀有的血型排名吧。
1,Rh阴性血型
Rh阴性血型就是我们常说的熊猫血型。型,即A型、B型、O型、AB型血各有RH阴性,这让RH阴性血变得更加珍贵和稀缺。其中AB型RH阴性血最少,RH阴性血者只能输同类型血,由于这类人非常稀少,紧急情况下寻找非常困难。Rh阴性血型在我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约占0.3%,个别少数民族约为10%。在国外的一些民族中,黑种人Rh阴性血型约占4% ,白种人Rh阴性血型约占15%。
2,P血型
P血型系统是ABO型血型系统之外的另一个血型系统,P血型系统包括P1、P2、P1k、P2k以及p五种种表型。其中p血型是P血型系统一种罕见表型。有资料显示,在欧洲每百万人中有5.8例P血型,而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3,Lutheran血型
Lutheran是个复杂的血型系统,Lutheran抗原在人类细胞和各种组织广泛表达,存在于完整的膜糖蛋白与基质细胞粘附分子(CD239)上,与细胞内核纤蛋白结合具有粘附、受体、及信号传导作用。
4,MNSSU血型
MNSSU血型是一种稀有血型。在这种血型的红细胞上,没有A、B和H抗原,但在血清中却同时存在A、B和抗H三种抗体。
5,KELL血型
Kell血型是使用抗人球蛋白试验方法(又称为Coombs试验)检出的第1个血型,相应抗体是在一位姓Kell的产妇血清中发现的,故被称为抗-Kell,后来又检出了抗-K的对偶抗体抗-k。K和k抗原均表现为显性遗传,因此具有KK、Kk、kk、和K-k-4种表型。
6,KIDD血型
1951年Allen在一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母亲血清中发现一新的抗体,称抗-Jka,检出相应的Jka抗原。该母亲姓Kidd,故被称为Kidd 血型。在不同种族中,Kidd血型分布有一定差异。白种人和黑人中Jka基因频率较高,Jk基因几乎不存在。东方人中Jkb基因一般高于Jka。
7,DEIGO血型
Diego在1955年被发现,它因第一个产生抗新血型系统抗原的病人而命名,这个病人生下了一个患有新生儿溶血病的婴儿,在其血清中发现了一种抗体(现称为anti-Dia),这种抗体可以在怀孕期间通过胎盘屏障攻击胎儿(表达Dia抗原)的红细胞在1967,第二个diego抗原(Dib)被发现,直到1995其他的diego抗原相继被发现。
8,LEWIS血型
Lewis血型系统又是一种不同于ABO血型系统的血型系统。 Lewis血型一种存在于唾液与血浆中的可溶性抗原,红细胞获得Lewis表型是通过从血浆吸附Lewis物质于红细胞上。红细胞Lewis表型受ABH分泌状态影响,虽然Lewis基因和分泌基因是独立遗传的;遗传Le基因的人,如果为非分泌者(sese),则红细胞表型为Le(a+b-),如果为分泌者(Sese或SeSe),则表型为Le(a-b+)(Grubb 1951)(Ceppellini 1955)。
9,DUFFY血型
DUFFY血型是一种临床输血、肿瘤的发生与转移、HIV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间日疟原虫、新生儿溶血病及疾病诊断相关的重要血型系统。江苏省血液中心在2010至2013年间,针对Duffy系统筛查了约3800人,共发现了3例。
10,孟买血型
孟买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H抗原而对血液分型的人类血型系统。 孟买型血型最早于1952年在印度孟买市发现,在我国极其稀有,有这种血型的人在全国所占的比率仅为十几万分之一,国内仅有约30例报道。
★文章来自道缘风水馆,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们所说的血型一般是指ABO血型,是按红细胞所含有的抗原来分型的。192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病理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如果按血液中红细胞所含抗原物质来划分血型就可以避免病人因输血而频频发生的血液凝集导致病人死亡的悲剧。具体的区分是,以人血液中红细胞上的抗原与血清中的抗体来定型。一个人红细胞上含有A抗原(又称凝集原),而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又称凝聚素)的称为A型;红细胞上含有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的称为B型;红细胞上含有A和B抗原,而血清中无抗A、抗B抗体的称为AB型;红细胞上不含A、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抗体称为O型。19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向全球推广认同和使用A、B、O、AB四种血型,这也就是传统的ABO血型分类。由于在血型发现和分类上的贡献,兰德斯坦纳获得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被誉为“血型之父”。但是,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人们发现自身的血型除了ABO血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1940 年兰德斯坦纳和韦纳又发现了Rh血型,到1995年,共发现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外加一个低频率抗原组、高频率抗原组和尚未形成体系的血型集合,抗原总数达193个。后来法国的道塞特于1958年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到1995年已公布112种HLA特异性表型,HLA等位基因已达503个。此外,血小板血型抗原也在1957年后陆续被发现。所以粗略地讲,人类现在的血型分类就至少有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等多种血型系统。而在今天,在生活和医疗中应用最广的当然要数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前两者与输血者妊娠密切相关,后者与器官、骨髓和干细胞移植密切相联中国人口有13亿多,4种血型,平均一种血型有3亿多人,为什么如此众多的人只拥有一种血型?血型到底是个人的特征,还是集体、种族的特征?有分析认为:O型血在人类学上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血型,也叫做狩猎血型;A型血是第二种最多见的血型,其祖先是最先从事农耕作物的,也叫做农耕血型;与O型和A型相比,B型却是人类学上较晚出现的血型,这类人是最早习惯于气候和其他变迁的游牧民族,也叫做游牧血型。AB型为最晚出现、最稀少的血型,占总人口不到5%。这类人拥有部分A型血和部分B型血的特征。在中国北方长城的两边,匈奴、突厥、鲜卑、女真、契丹、西夏等等古老游牧民族,肉食为主,B型血占了大多数。现在蒙古、满族中B型血占40~60%;湖北湖南人、广东人、福建人、江浙人等等苗瑶壮侗语族各民族,素食为主,A型血数量呈上升趋势,估计30~60%;在长江流边,AB型血是比较常见的,但数量非常少,历史上是B型血人南下跟A型血人繁杂而成的。在中原地区,陕西人、山东人、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O型血占主要地位,估计40~55%。在整个汉族中:B型血占20%,主要是由匈奴、突厥、鲜卑、女真、契丹、西夏融入于汉族的血液中造成的;A型血占40%,主要分布在南方,是由楚苗南蛮等古老民族融入华夏集团演变而来的;AB型是B型血人南下跟A型血人繁杂而成的。O型血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最早血型,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血缘来源是黄帝集团和东夷集团。人类血型的发现已有100年的历史。早在1900年维也纳大学的Landsteiner就发现了人类ABO血型系统,从此各国学者开始了血型研究。100年来,相继发现血液中各种血液成份都存在各自的型别。A、B、O、AB血型是对红细胞上的ABO系统而言,其实红细胞上还有Rh、MN、P等20多个血型系统。此外,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血清蛋白、红细胞酶等各种血液成分都有自己的血型。目前发现的血型抗原已有600多种。除了同卵双生子外,在人群中很难找到两个血型完全相同的人。我们所说的血型一般是指ABO血型,是按红细胞所含有的抗原来分型的。192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病理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如果按血液中红细胞所含抗原物质来划分血型就可以避免病人因输血而频频发生的血液凝集导致病人死亡的悲剧。具体的区分是,以人血液中红细胞上的抗原与血清中的抗体来定型。一个人红细胞上含有A抗原(又称凝集原),而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又称凝聚素)的称为A型;红细胞上含有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的称为B型;红细胞上含有A和B抗原,而血清中无抗A、抗B抗体的称为AB型;红细胞上不含A、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抗体称为O型。19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向全球推广认同和使用A、B、O、AB四种血型,这也就是传统的ABO血型分类。由于在血型发现和分类上的贡献,兰德斯坦纳获得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被誉为“血型之父”。但是,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人们发现自身的血型除了ABO血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1940 年兰德斯坦纳和韦纳又发现了Rh血型,到1995年,共发现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外加一个低频率抗原组、高频率抗原组和尚未形成体系的血型集合,抗原总数达193个。后来法国的道塞特于1958年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到1995年已公布112种HLA特异性表型,HLA等位基因已达503个。此外,血小板血型抗原也在1957年后陆续被发现。所以粗略地讲,人类现在的血型分类就至少有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等多种血型系统。而在今天,在生活和医疗中应用最广的当然要数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前两者与输血和妊娠密切相关,后者与器官、骨髓和干细胞移植密切相联。我们所说的血型一般是指ABO血型,是按红细胞所含有的抗原来分型的。192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病理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如果按血液中红细胞所含抗原物质来划分血型就可以避免病人因输血而频频发生的血液凝集导致病人死亡的悲剧。具体的区分是,以人血液中红细胞上的抗原与血清中的抗体来定型。一个人红细胞上含有A抗原(又称凝集原),而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又称凝聚素)的称为A型;红细胞上含有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的称为B型;红细胞上含有A和B抗原,而血清中无抗A、抗B抗体的称为AB型;红细胞上不含A、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抗体称为O型。19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向全球推广认同和使用A、B、O、AB四种血型,这也就是传统的ABO血型分类。由于在血型发现和分类上的贡献,兰德斯坦纳获得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被誉为“血型之父”。但是,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人们发现自身的血型除了ABO血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1940 年兰德斯坦纳和韦纳又发现了Rh血型,到1995年,共发现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外加一个低频率抗原组、高频率抗原组和尚未形成体系的血型集合,抗原总数达193个。后来法国的道塞特于1958年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到1995年已公布112种HLA特异性表型,HLA等位基因已达503个。此外,血小板血型抗原也在1957年后陆续被发现。所以粗略地讲,人类现在的血型分类就至少有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等多种血型系统。而在今天,在生活和医疗中应用最广的当然要数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前两者与输血和妊娠密切相关,后者与器官、骨髓和干细胞移植密切相联。 什么叫稀有血型?稀有血型就是一种少见或罕见的血型。这种血型不仅在ABO血型系统中存在,而且在稀有血型系统中也还存在一些更为罕见的血型。随着血型血清学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已将所发现的稀有血型,分别建立起的稀有血型系统,如RH、MNSSU、P、KELL、KIDD、LUTHERAN、DEIGO、LEWIS、DUFFY以及其他一系列稀有血型系统。还有一种叫孟买型的稀有血型系统,在这种血型的红细胞上,没有A、B和H抗原,但在血清中却同时存在A、B和抗H三种抗体。在稀有血型系统中,除RH血型系统外,其他各血型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因此,它们在实际的临床上远没有ABO及RH血型系统重要,但是,就其具体来说,如用血不当,有些抗体仍可出现致命的恶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展稀有血型的检测,建立完整的稀有血型档案,对于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什么叫RH血型?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的。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抗原(又称D抗原)的,称为Rh阴性。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A、B、O及AB四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地被划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随着对Rh血型的不断研究,认为Rh血型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血型系。Rh血型的发现,对更加科学地指导输血工作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和维护母婴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有关资料介绍,Rh阳性血型在我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约为90%。在国外的一些民族中,Rh阳性血型的人约为85%,其中在欧美白种人钟,Rh阴性血型人约占15%。·Rh血型探秘1940年兰德斯坦纳和威纳将恒河猴的血液注入家兔体内后,得到一种免疫抗体,这种血清中的免疫抗体不仅能凝集恒河猴的红细胞,且能凝集85%的白种人的红细胞,从而证明了这些白种人的红细胞与这种猴子的红细胞上有共同的抗原,因而便取恒河猴的英文字头“Rh”作为这种抗原的名称。有Rh抗原的称为Rh阳性,反之则为阴性。Rh是一种血型系统,我国99%以上的人为Rh阳性。因Rh血型是继ABO血型发现后临床意义最大的一种血型,也是最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Rh血型不合的输血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发生死胎、早产和新生儿溶血症。我国汉族人Rh阴性占0.2%~0.5%,而Rh阴性受血者和妊娠者则受Rh阳性抗原刺激的机率为99.6%~99.8%,经过一次输入Rh阳性血后50%以上的Rh阴性者会产生抗Rh抗体。因为Rh血型抗体为免疫抗体,如果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后便容易发生输血反应。因此,Rh血型检查和ABO血型同等重要。需要注意的是,Rh阴性的孕妇妊娠后必需到市中心血站进行Rh血型鉴定并测定是否有免疫性抗Rh抗体,以防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发生新生儿溶血症。·为什么要检查Rh血型?Rh血型检查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仅次于ABO系统而处于第二位。因为Rh血型不合的输血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发生死胎、早产、新生儿溶血症。如果Rh阴性的人输入Rh阳性的血液后(特别是多次输血),在其血清中可出现Rh抗体,若以后再输入Rh阳性血,即可发生凝集,造成溶血性输血反应;如果Rh阴性妇女怀孕Rh阳性胎儿时,胎儿的红细胞借机会进入母体,也可刺激母体产生Rh抗体,即使第一次输血,也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Rh血型的分布情况如何?Rh血型在我国99%以上是Rh阳性,白种人Rh阴性约占15%,黑种人约占4%。
人类血型“最常见”的分类为 “ABO” 及“Rh” (恒河因子)。除此以外,还有比ABO 及 Rh 罕见的其他四十六种抗原。ABO在这就不说了,谈谈下面的稀有血型。恒河因子血液中另一主要特点是恒河因子(Rhesus Factor),简称 Rh。恒河因子因“恒河狝猴”而命名,最初在1940年被发现。每个人的红血球上只可能有或没有Rh因子,以+或-表示。通常会与ABO结合起来,写的时候放在ABO血型后面。(例如:A+、B-、O+或AB-等)当中O+型是最常见的。ABO 血型中配合Rh因子是非常重要的,错配(Rh +的血捐给Rh-的人)会导致溶血。不过Rh+的人接受Rh-的血是没有问题的。当一名Rh- 的母亲怀有一个Rh+的婴儿,然后再怀有第二个Rh+的婴儿,就可能出现Rh 症。母亲于第一次怀孕时产生对抗Rh+红血球的抗体。在第二次怀孕时抗体透过胎盘把第二个婴儿的血液溶解,一般称“新生婴儿溶血症”。这反应不一定发生,但如果婴儿有A或B抗原而母亲没有则机会较大。以往,Rh因子不配合会引起小产或母亲死亡。以前多数会以输血救治刚出生的婴儿。现在一般会以抗Rh(+)的药物注射医治,最常见为Rhogam 或 Anti-D。每位Rh-的怀孕母亲的婴儿的血型都要找出,如果是Rh+的话,母亲便要注射Anti-D。华人当中,大约每 370人才有一个是Rh-,其他都是 Rh+。 欧洲某些地区则可能七个人便有一个 Rh-。【罕见血型】孟买表现型(孟买型)血型属于罕见的孟买表现型的人,因为红血球上没有H蛋白物质,所以没有A或B抗原。但他们的血清会产生对抗H物质的抗体,而H物质是孟买表现型以外,所有血型的红血球都有的。故此,孟买表现型的人只可接受相同血型的血。由于孟买型血型非常罕有,而他们又不能接受其他血型,因此急需输血的孟买型血型人很可能找不到捐血者。表现血型为O型的人,有可能其实是孟买型血型。他们本来从第九对染色体遗传到的A、B、O或AB其中一种ABO血型,但表现出来却是没有A抗原或B抗原,就像是O型。这是因为他们在另一个基因:第十九对染色体上的H基因内遗传了的一对隐性的等位(hh),因而不会产生H蛋白。而当没有H蛋白,则A抗原或B抗原都不能出现。孟买型血型写作Oh。虽然被写作成O,这其实不是真正的O 型的一种。最初1952年在孟买发现这种血型时,是因为并非A、B或AB 型,才在检测时被误以为是O型。在孟买型最多的孟买,这类血型的出现频率才约为一万分之一。华人出现孟买型的机会更少。P型P型血液缺乏对抗PP1P的抗体,是种非常罕见血型,全球人口盛行率小于0.001%,除日本、瑞典外,其它国家只有个案报告。还有X型血(以上内容百度)《专家揭开P型血之谜》人类的血型不但可以分为A、B、O和AB型四种,而且根据父母的血型都可以推算出孩子的血型。但是,台湾一名22岁妙龄女子血型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她的血型被发现是p型。据说,P型血是一种非常罕见血型,全球人口盛行率小于0.001%,除日本、瑞典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只有个案报告。那么P血型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血型呢?它是否继ABO血型以后又出现的一种新血型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P血型系统是ABO型血型系统之外的另一个血型系统。一个人可以是A型,同时也可以是P型。通常在人们的头脑里,人的基本血型为:A型、B型、AB型和O型。日本电视剧《血疑》又让人们知道了RH阴性。北京市血液中心的范道旺教授告诉记者,所谓血型是指存在于红细胞上特异性同种抗原而言,后来发现红细胞上具有的同种抗原远较想象的复杂,而且除红细胞外,白细胞、血小板上也都有同种抗原,这就使血型的概念有所扩大。而实际上,它们分属于两种血型系统,前者是ABO型血型系统,后者是RH型血型系统。除了这两种血型系统,还有MNSs系统、Lewis系统、Diego系统、Kell系统、Ii系统等血型系统。而P血型系统也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不管ABO血型系统还是RH血型系统,抑或P型系统,我们都要感谢奥地利著名医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1927年经国际会议公认,采用兰德斯坦纳原定的字母命名,即确定血型有A、B、O、AB四种类型,至此现代血型系统正式确立。在当时,以A、B、AB、O四种血型进行输血,偶尔还会发生输同型血后自然产生溶血现象。这对病人的生命安全是一个极大的威胁。1927年,兰德斯坦纳与美国免疫学家菲利普·列文共同发现了血液中的M、N、P因子,从而比较科学、完整地解释了某些多次输同型血发生的溶血反应和妇产科中新生儿溶血症问题。由于划分这些血型系统的基础是不同的抗原,因此这些血型系统是可以相互交叉的,例如一个人他可以是A型血,同时是RH阳型,且又是P型。从检测的角度来看,P血型系统很容易检测,一两分钟就可以完成。记者注意到在有关p血型的报道中,有人用的是“P”,有人用的是“p”,这里大小写是否通用呢?答案是否定的。范道旺教授告诉记者,他也注意到最近媒体关于P(p)血型的报道,但这些文章没有说清楚到底是P血型还是p血型,因为P血型作为一个系统,有P1型,P2型和p型等血型。其中P1型是很常见的,像P1型的人在人群中占到80%,p型是非常罕见的,低于千分之一。其中P1型和P2型的抗体呈阳性,而p型则没有这种抗体。可见,“P”和“p”还真不能通用,是有关系的两码事。而这个台湾女子到底是什么样的P血型呢?是P1K、P2K还是p呢?媒体对此报道并不清楚。根据相关报道判断,应为P血型系统的p型血。不过,从检测的角度来看,这个似乎神秘的P血型系统并不是一个“刺头”。据范教授介绍,P血型系统很容易检测,跟检测ABO血型系统一样,很快的,一两分钟就可以完成。而目前检测ABO血型,往往通过试管离心或者试纸等方法就可以完成。对于拥有稀有血型的人,绝大多数人的血无法供给其使用。这种血型系统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它是否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呢?范教授说,这些意义主要体现在输血上。对于拥有稀有血型的人,他有可能会有抗体,这些抗体是针对绝大多数人的抗原的。这样他输血就困难,绝大多数人的血无法给他使用。据报道,目前已知红细胞抗原约400种,ABO和RH系统在输血和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上有重要的意义,其它系统虽然意义不如ABO和Rh系统大,但由其可引起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的报道也增多。具体到P血型系统,像多数P2型人血清中有天然产生的IGM抗P1,是一种弱冷凝集素,一般不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及溶血性输血反应。相反,在p型中所产生的抗PP1PK抗体可以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这一表型的妇女易产生自发性流产。此外,范教授说,这些血型系统对于人群的划分和分布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例如亚洲人RH阴性率仅仅是千分之二到四,但是对于白种人则是15%,因此可以通过这些特殊血型来区分哪种人群。由此可以看到,貌似神秘的P血型其实一点也不神秘,而那位被发现的台湾p血型女子也不过就是中了一个“500万的彩票”而已。不过,这个彩票给她带来的不是什么好运,她不得不花点时间为自己多攒点血了。
稀有血型就是一种少见或罕见的血型。这种血型不仅在ABO血型系统中存在,而且在稀有血型系统中也还存在一些更为罕见的血型。随着血型血清学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已将所发现的稀有血型,分别建立起的稀有血型系统,如RH、MNSSU、P、KELL、KIDD、LUTHERAN、DEIGO、LEWIS、DUFFY以及其他一系列稀有血型系统。 还有一种叫孟买型的稀有血型系统,在这种血型的红细胞上,没有A、B和H抗原,但在血清中却同时存在A、B和抗H三种抗体。 在稀有血型系统中,除RH血型系统外,其他各血型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因此,它们在实际的临床上远没有ABO及RH血型系统重要,但是,就其具体来说,如用血不当,有些抗体仍可出现致命的恶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展稀有血型的检测,建立完整的稀有血型档案,对于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的。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抗原(又称D抗原)的,称为Rh阳性。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A、B、O及AB四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地被划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随着对Rh血型的不断研究,认为Rh血型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血型系。Rh血型的发现,对更加科学地指导输血工作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和维护母婴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有关资料介绍,Rh阳性血型在我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约为90%。在国外的一些民族中,Rh阳性血型的人约为85%,其中在欧美白种人钟,Rh阴性血型人约占15%。 Rh血型在我国99%以上是Rh阳性,白种人Rh阴性约占15%,黑种人约占4%。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xuexing/218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a型血女人寿命多长
下一篇: o型血献血的要求比其它的要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