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3,355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08项。(搜索耗时:0.0175秒) [XML]
《家庭医药》2003年10月号(原名加味知柏地黄汤)方药:知母、黄柏、山茱萸各10克,生地、山药各12克,泽泻、茯苓各15克,丹皮6克,萹蓄、瞿麦、红藤各20克,败酱草30克。加减变化:神疲乏力加太子参、生黄芪;血尿加景天...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正确人参进补观随着中韩建交15周年良好发展,为促进中韩饮食文化友好的交流由韩国农水产物流通公社主办,高丽人参联合会协办在2008年6月20日下午北京凯宾斯基饭店举办2008北京高丽人参研讨会。此会邀请了中国知名的中...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数以万计的中药名,蕴藏着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信息。通过对常用中药名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了解古人对中药的认知方法和中药命名的思维方式。为了便于学习和查寻,特按章将常用中药名释义如次,共计中药...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砒霜(砒石)中毒与解救(Arseno1ite)【别名】砒石、信石、土信、白砒、红砒、人信。【功效】祛痰,截疟,杀虫,防腐。【不良反应机制】砒霜主要含三氧化二砷、五氧化二砷。砷为巯基毒物,被呼吸道或消化道吸收人体内后,...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冬虫夏草(Dongchongxiacao)冬虫夏草(Dongchongxiacao)CORDYCEPS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甘,平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兰、梅、竹、菊以其各自独具特色的花、姿、色、韵,被称为花中“四君子”,而且它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兰 入药多用建兰花,临床常用以治疗久咳、胸闷,腹泻等症。建兰花花色不同;药性亦有区别。如白兰花善于解郁...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补药与补品混为一谈,实际上是两码事。补药主要是指中药中一些能补养人体阴阳气血不足,用以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如人参、黄芪、鹿茸、当归、阿胶、枸杞子等,它们均有其适应证与禁忌证。其中...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假药是指某些药品使用后,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损害的或虽无损害但使用后却达不到治疗目的而延误病情的某些药品。劣药是指那些药品本身发霉、生虫、变质、变性,失去正常疗效却仍做为正常药品进行销售或给病人使用...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处方】冬青叶150g 石榴25g 石膏75g 肉桂50g 豆蔻50g 木香50g 丁香50g等。【性状】本品为棕宰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甘辛、微苦而涩。【功能与主治】宽胸顺气,止嗽定喘。用于胸满腹胀,头昏浮肿,寒嗽痰喘。【用法与用量】...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桂附地黄丸【处方】肉桂20g 附子(制)20g 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山药80g等。【性状】本品为黑棕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带酸辛。【功能与主治】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