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1,055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29项。(搜索耗时:0.0421秒) [XML]

621. 如何告别烦恼,道教经典《清静经》支招! [3%]

...三国时葛玄受之于东华帝君,观其旨要,乃发挥老子清静无为思想,以之指导心性修养。《清静经》仅四百零一字。篇幅虽短,内容却很丰富,是道教炼养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三官庙

622. 【道德经】第二章:全文与译文 [3%]

...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623. 王弼注《道德经》二十三 [3%]

...,道者同于道,从事,谓举动,从事于道者也。道以无形无为成济万物,故从事于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624. 王弼注《道德经》七十二 [3%]

...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清静无为谓之居,谦后不盈谓之生,离其清净,行其躁欲,弃其谦后,任其威权,则物扰而民僻,威不能复制民,民不能堪其威,则上下大溃矣,天诛将至,故曰,民不畏威,...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625. 王夫子《老子衍》三十七 [3%]

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化者归徼,正者归妙藏朴者,终古而有器之用;见朴者,用极于器而止矣。故无...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626. 茶道精神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3%]

...各自的价值取向皆有差别。佛教重视明心见性;道家讲求无为而治,

栏目:常识 作者:品茶

627.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二十三 [3%]

...者(了心而已)道者同於道(无思即道)德者同於德(为无为)失者同於失(忘所忘)同於道者○道亦得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628.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四十二 [3%]

...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家始终修炼,惟以虚无为宗。元始天王,道号虚无自然,即是此义。由虚而实,是谓真实。由无而有,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629.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六十三 [3%]

第六十三章终不为大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630. 云门鲁史《道德经解》五 [3%]

...。(无心施化)以万物为梦狗。(任其自然)圣人不仁。(法天无为)以百姓为募狗。(顺帝之则)天地之间。(塞乎两间优优品类)其犹橐钥乎。(空洞虚中太和充溢)虚而不屈。(中通外直)动而愈出。(应变无穷)多言数穷。(希言养气)不如守中...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