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8,296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29项。(搜索耗时:0.0200秒) [XML]

4291. 关于补脾的几个问题 [3%]

《难经》中说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说明治虚证用补法是临床上的一 个重要措施。前人在如何抓虚的主要矛盾,从而更好地使用补法,曾有过许多 论点和争执。归纳一下,主要有两大派;一个是以先天说为基础的补脾不如补...

栏目:中医健康 作者:道医

4292.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3%]

【方剂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各9克,五味子12克,半夏15克,石膏30—60克。【用法】煎服法同小青龙汤方。【方解】于小青龙汤加石膏,故治小青龙汤证而有烦热者。【仲景原文解析】《金匮要略·肺痿...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4293. 麦门冬汤方歌,麦门冬汤的功效与作用 [3%]

麦门冬汤出自《金匮要略》【组成】 麦门冬七升(42g) 半夏一升(6g) 人参三两(9g) 甘草二两(6g) 粳米三合(3g) 大枣四枚(2枚)【用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者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功用】 清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

4294. 栀子大黄汤方解与临床验案 [3%]

【方剂组成】栀子9克,大黄6克,枳实9克,香豉18克。【用法】水煎温服。【方解】此于栀子豉汤加枳实大黄,当治栀子豉汤方证而腹胀满、大便难者。【仲景原文解析】《伤寒论》第393条: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4295. 小儿营养性贫血的中医治疗验方 [3%]

儿病贫血有多因,气为血帅血气根。乳食不节伤脾胃,营养不良致血虚。下元不足肾精衰,更是贫血一大因。注:现代医学将贫血分为营养性,再生不良性或再生障碍性以及溶血性贫血等,是儿科常见的血液病。中医强调整体观...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

4296. 炙甘草汤组成配方,功效与作用,临床运用医案 [3%]

【炙甘草汤组成配方】甘草12g(4两,炙)、生姜9g(3两,切)、人参6g(2两)、生地黄30g(1斤)、桂枝9g(3两,去皮)、阿胶6g(2两)、麦门冬9g(3两,去心)、麻仁15g(5两)、大枣30枚(30枚,擘)。【炙甘草汤用法】酒水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4297. 甘草干姜汤组成配方,功效与作用,临床运用医案 [3%]

【甘草干姜汤组成配方】炙甘草12g(4两)、干姜6g(2两)。【甘草干姜汤用法】水煎2次,分服。【甘草干姜汤使用标准】1.咽中干,吐逆,手足不温,烦躁。2.涎唾多,咽干而不欲饮,不咳,小便数或失禁,头晕。3.腹痛、肠鸣...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4298.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成配方,功效与作用 [3%]

【组成】麻黄6g(2两,去节)、连翘6g、杏仁9g(40个,去皮尖)、赤小豆15g、大枣12枚(擘)、生梓白皮9g(可用桑白皮代)、生姜6g(2两,切)、甘草6g(2两,炙)。【用法】先煎麻黄,去上沫,再入其它药物同煎2次,分服。...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4299. 黄土汤的临床验案五则 [3%]

黄土汤首见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中,由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芩、灶心土组成,主治虚寒便血。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中运用该方治疗内科杂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举验案五则...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

4300. 麻黄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3%]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去皮,二两(6g)杏仁去皮尖,七十个(9g)甘草炙,一两(3g)【方歌】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用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