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198项。(搜索耗时:0.0050秒) [XML]
《黄帝内经--素问》第44章 痿论黄帝问曰:五藏使人痿何也?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黄帝内经--素问》第54章 针解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黄帝内经--素问》第80章 方盛衰论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问曰:有余者厥耶...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黄帝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其义为,阳气之于人体,犹如万物赖之以生的太阳,若阳气运行失调,便会对人的生命及健康状况产生影响。春季,万物生发,乃是补养阳气的最佳时节,尤...
栏目:春季养生 作者:大道家园
《黄帝内经-灵枢》第02章 本输黄帝问于歧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俞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歧伯曰:请言其次...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黄帝内经-灵枢》第11章 经别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黄帝内经--素问》第43章 痹论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黄帝内经--素问》第45章 厥论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黄帝内经-灵枢》第15章 五十营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歧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黄帝内经--素问》第52章 刺禁论黄帝问曰:愿闻禁数。岐伯对曰: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