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一、字形误用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字形误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还可能造成一些重大的后果。比如,在办理户口时将“熙”字误打成“煕”,就可能给当事人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当事人可能无法正常使用身份证,无法办理一些重要的手续等等。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字形的正确使用,避免因为一些小小的错误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字形误用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字形误用的情况呢?其实,这与人们的认知水平和语言环境有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语言环境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字形认知。比如,一些方言中的字形可能与标准汉字存在差异,这就容易导致人们在书写时出现误用。另外,一些人的字形认知水平可能不够高,他们可能无法正确地辨认一些生僻字的字形,这也容易导致误用的情况出现。
三、如何避免字形误用
为了避免字形误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自己的字形认知水平。通过学习汉字的结构和演变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字形的本质,从而避免误用的情况出现。
2、加强对于方言和异体字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接触到一些方言和异体字,这时我们应该注意学习它们的正确字形,以免在书写时出现误用。
3、严格遵守规范。在书写时,我们应该严格遵守规范,不随意改变字形,避免出现误用的情况。
熙字的意思:1.(形)熙熙攘攘;形容很多人来来往往;十分热闹。
熙的笔顺是横、竖、竖、横折、横、竖、竖折。
熙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四画
熙
1
横
2
竖
3
竖
4
横折
5
横
6
竖
7
竖折
8
横折
9
横
10
竖弯钩
11
点
12
点
13
点
14
点
熙的拼音为xī,部首为灬,结构为上下结构,注音为ㄒㄧ,笔顺编号为12251255154444。
熙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1.(形)熙熙攘攘;形容很多人来来往往;十分热闹。
二、康熙字典
熙【巳集中】【火部】康熙_画:13画,部外_画:9画〔古文〕_《唐_》_其切《集_》《__》_其切《正_》_宜切,__音僖。《_雅·__》_熙,光也。《_·大雅》於_熙敬止。又《_雅·__》熙,_也。《_·周_》__熙矣。《朱_》亦光也。又《周_》熙,_也。《_·_典》庶_咸熙。《舜典》有能_庸熙帝之_。《史_·_世家》歌大雅曰:_哉熙熙乎。又《__》和也。《老子·道德_》_人熙熙。又《_文》燥也。又人名。《左_·昭二十九年》少_氏有四叔:曰重曰_曰修曰熙,_能金木及水。又《__》州名。土蕃地。宋置熙州。又《正_》_禧同。《前_·__志》熙事_成。《_》_古曰:福熙之事也。又_嬉通。《宋玉·登徒子好色_》出咸_熙邯_。《_》熙,_也。又《淮南子·修__》木熙者非眇_。《_》木熙今之走高竿__者,言其援__舞扶____徐自如也。又《集_》盈之切,音_。《_子·方言》_熙,_也。《_》__大也。又人名。《左_·襄八年》_公子熙。◎按_文熙,_其反,徐音怡,二音俱可_。《六_故》_作__。_按字_,《正字通》,熙字音_俱_十___。考_文玉篇__,__俱作熙,不作_,____俗字。今特_音___於此。
三、详细解释
动词(1)(形声,本义:曝晒;晒太阳)(2)同本义熙,燥也。——《说文》仰熙丹崖,俯澡绿水。——《文选·卢谌·赠刘琨》(3)振兴;兴起允厘百工,庶绩咸熙。——《书·尧典》(4)又如:熙朝(使朝廷兴隆);熙隆(兴盛,盛隆);熙国(振兴国家)(5)通“嬉”。嬉戏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臣不敢以死为熙。——《淮南子·人间》(6)又如:熙游(游乐;游戏)?形容词(1)光明、明亮熙,光也。——《尔雅》于缉熙敬止。——《礼记·缁衣》。注:“缉熙皆明也。”大学注:“缉熙,光明也。”缉熙单厥心。——《国语·周语》。注:“熙,光也。”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煊赫流淳熙。——李商隐《韩碑》(2)又如:熙_(熙熙__。光明祥和);熙天(明朗的天空);熙光(辉耀);熙焰(烈焰)(3)兴盛熙朝之佚事,即衰世之危端。——王世贞《艺苑卮言》(4)又如:熙盛(兴隆);熙朝(兴盛的朝代)(5)和悦熙熙兮共乐人之臧也。——《荀子·儒效》。注::和乐之貌。”(6)又如:熙怡(和悦的样子);熙治(清明和乐的时代);熙笑(和悦地笑着)(7)通“禧”。幸福;吉祥忽乘青玄,熙事备成。双桥镇上依然满眼熙和太平之盛。——茅盾《子夜》(8)又如:熙恬(愉快安静);熙然(和乐的样子)(9)和暖;暖和群山霭遐瞩,绿野布熙阳。——韦应物《扈亭西陂燕赏》(10)又如:熙阳(温暖的阳光)
四、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熙【卷十】【火部】燥也。从火__。_其切文一百一十二重十五说文解字注(熙)燥也。文___琨____注引此。下有__燥也四字。_庾__注_。__又曰。熙、_也。周_叔向_昊天有成命之_曰。_、明。熙、_也。毛_本之。____熙、光也。云___光。按文王_曰。_熙、光明也。敬之_曰。光、_也。是古光__通。燥者、熙之本_。又__、_光者、引申之_也。从火。__。____部。_其切。一部。
下面介绍下熙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熙】字的诗词有:
《黄侍郎元章题处士何熙绩所居日肥遁熙绩又结》、《春日杂诗·春来何物不熙熙》、《上丞相寿·帝里熙熙笑语闲》、《杂诗·万物同熙熙》、《清赋亭·四海熙熙万物和》、《熙熙堂·眼前草木强争春》、《三皇吟·三皇之世正熙熙》、《可惜吟·可惜熙熙一片春》、《徐熙花·徐熙丹青盖江左》、《谪居感事·迁谪独熙熙》、
关于【熙】字的组词有:
熙熙、乐熙熙、阜熙、熙阜、熙_、熙_、辑熙、康熙、洽熙、荣熙、绍熙、熙恬、熙_、熙华、熙阳、熙缉、熙蒸、熙旦、
关于【熙】字的成语有:
攘攘熙熙、熙熙融融、熙熙壤壤、熙熙攘攘、重熙累盛、重熙累叶、重熙累绩、重熙累洽、民熙物阜、攘来熙往、攘往熙来、熙来攘往、含哺而熙,鼓腹而游、物阜民熙、
关于【熙】字的书法图有:
“熙”字基本含义为曝晒,晒太阳,如:熙,燥也。——《说文》;引申含义为和乐,如:熙怡。在古文中,“熙”又同“禧”,表示福,吉祥,如:熙然。
熙,汉语常用字(一级字),形声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引申为光明、明亮,由光明引申为兴盛;又指玩乐,这个意义后来也写作“嬉”,由玩乐引申为和乐、喜悦,以上义均读作xī。“熙”还作人名用字,读为yí。
说文解字:
熙,形声字。从火,巸声。战国金文作“巸”,不从火,用同“熙”;小篆则为上“巸”、下“火”;楷书承之,下“火”演变成“灬”。
熙的本义为曝晒、晒干,读为xī。《说文》:“熙,燥也。”王筠句读:“言晒之使燥。”晋卢谌《赠刘琨》:“仰熙丹崖,俯澡绿水。”由晒(太阳照射)引申为光明、明亮,由光明引申为兴盛。
“熙”又指玩乐,这个意义后来也写作“嬉”;由玩乐引申为和乐、喜悦,齐侯敦:“它它熙熙(形容和乐的情形)。”“熙”还作人名用字,读为yí。《集韵·之韵》:“熙,人名。《春秋传》郑有公子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mingzi/2751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杜姓男孩名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