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有单姓的伟人名人吗?中华民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也有很多的姓氏,将这些汇集成一本《百家姓》,是古人的智慧。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想知道更多百家姓文化,请关注。古代历史有单姓的伟人名人吗1、单雄信
单雄信有勇力,擅长使用马槊。大业九年,韦城翟让亡命瓦岗,聚众起义,单雄信与徐世积前往归附,翟让在徐世积的建议下攻取荥阳、梁郡二郡,瓦岗势力达到万余人。同年,李密助杨玄感反隋失败,投奔瓦岗。
2、单安仁
字德夫,濠(安徽凤阳)人,官至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少为府吏。元至正十一年,江淮兵乱,单安仁召集义兵保卫乡里,授枢密判官。至正十五年,从元镇南王孛罗普化守扬州。
3、单超
单超,东汉专权朝政地首要宦官之一,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桓帝初为中常侍,与宦官徐璜、具瑗、唐衡共谋诛灭外戚梁冀兄弟,以功封新丰侯,为“五侯”之一,食邑二万户。后官拜车骑将军,不久卒。
4、单懋谦
单懋谦,字仲亨,号地山,湖北襄阳人,晚清官员。公元1832年(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进士,殿试名列二甲第六名,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左都御史、工部、户部、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咸丰三年至六年,于襄阳办团练,拒太平军。现代的单姓的名人1、单仰萍,浙江建德人,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越剧院王派花旦。
2、单联丽,8月18日出生,相声名家侯耀文唯一的女徒弟。国家一级演员,出现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第一位女相声演员。
3、单立文,1959年3月17日生于中国香港,香港歌手及演员,重金属摇滚乐队Chyna的成员,1986年成为BlueJeans乐队的成员。
4、单色凌,1991年11月26日出生于武汉,是创作型歌手。擅长多种乐器,担当自己所有作品的编曲配乐以及幕后制作。
姓氏源流
单(Shàn)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邑(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南)为甸内侯,因氏焉。于周襄公、周穆公、周靖公二十余代为周卿氏。据《通志·氏族略》云:成王封蔑于单邑,故为单氏。又据《路史》记载,上古周朝时,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邑(在今河南省孟津县境),他的子孙便以封地为姓,世代相传姓单。
2、出自北方少数民族复姓改单姓而来。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可单氏、阿单氏、渴单氏,入中原后一并改为单姓单氏。
迁徙分布
单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周朝时周成王封小儿子臻到单地(今河南省济源县西南,一说现河南省孟津县一带)做伯,称为单伯。臻的家族昌盛,在周朝的二十几代君主中,都有单姓人在朝廷作大官。他们的后代就是今天单姓的来源。在古代,单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河南。浙江省永康单氏,据《永康姓氏志·单氏》和方山脚《单氏宗谱》载,唐乾符年间(874-879年)有工部尚书单琰发族于云南。至五世祖文林郎单宗化,登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任金华正堂(县令),任满,约于宋政和年间卜居永康丛桂坊。至十七世祖单辅靖任建康学录,不久转任判官,生昂、昱、昴。单昴由明经任宁安通判,居何州。单昂任婺州医官,单昱则于元末卜居永康城北三十里的方山南麓,为方山单氏之祖。单昂之后,廿八世祖单育又因大水为患,卜居城南长水,为水碓头单氏之祖。永康单氏祖居地丛桂坊,属古丽镇。在“县西北四十步”。始祖为单宗化,约在宋政和年间(1111-1117年)与子单昴卜居永康县城丛桂坊。永康单氏聚居地方山脚,属清溪镇。始祖为单昱,约于元至正末年(1365-1368年)从县城丛桂坊迁居方山之阳(方山脚)。上水碓,属古丽镇。始祖为单昴后裔单育,约在清雍正末年(1731-1735年)从县城丛桂坊迁此(余略)。
历史名人
单 超:后汉河南省人。桓帝初为中常侍,帮助桓帝铲除异己,稳固江山立了大功,被封为新丰侯。常侍预谋获封者有五,世谓之五侯。自是权归宦宫,朝政日乱。后拜车骑将军卒。
单 煦:字孟阳。宋朝平原人。中进士后,知洛阳县。勤政为民,成绩显著,升任昌仆知州,累官光禄大夫。煦友爱,他15岁时,兄单熙殴人至死,他劝兄逃跑,愿自己顶罪代死。当平原 知县伍刚查明原因后,十分感动,免了单熙的死刑。
单 父:宋代人。字仲儒。种牡丹,能变易千种,人呼为“花师”。
单雄信:唐代济阴郡人,为李密将,能马上用枪,军中号“飞将”。
单仲升:元代广东省增城人,奉母至孝。母卒,蔬时水饮,不事家业,庐墓三年,人称孝子。
单毓华:字枚叔。江苏省泰州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应县、州、府童子试,均为第一名。光绪二十五年人南京实业学堂。光绪二十九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法政大学,获法学士 学位。光绪三十四年回国,殿试中举人。先后任清大理院推事、天津地方审判厅厅长,上海震旦大学,上海法政学院、上海法学院教授,上海三吴大学法学院院长,上海市律师。
郡望堂号
1、郡望
河南郡:汉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南安郡:南朝梁天监(502-519)中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西部各县,为全省三郡之一,辖兴、泉、漳三地。隋开皇九年(589年)改郡为县。
2、堂号
南安堂:源出自周成王之三子,曰名孝镛氏字单,封单叔为南安郡王,“南安郡”取南疆长治久安之意,单叔之后以字号赐封地为姓,后代遂成为单姓。
============================================================
【单姓宗祠通用对联】
〖单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周代;
望居河南。
——佚名撰单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单姓的源流和郡望。
勇推飞将;
艺号花师。
——佚名撰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初济阴人单雄信,李密的勇将,善于马上用枪,军中号称“飞将”。后降王世充,为大将。下联典指宋代人单父,字仲孺,善种牡丹,能变易千种,人们称他为“花师”。
乡称孝子;
人号花师。
——佚名撰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单仲升,奉母至孝,母卒,蔬食水饮,庐于墓侧三年。下联典指宋·单父,善种牡丹,能变易千种,人呼为“花师”。
-----------------------------------------------------------------
〖单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增江分派远;
周邑受封长。
——佚名撰单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单屋村单氏宗祠联。单屋村单氏宗祠是东莞现存大宗祠之一,建于明正德甲戌年(1514年),到如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了。宗祠占地1368平方米,为大三开三进式结构,有前门、仪门、寝堂、正堂及东西步廊,深78米,宽24.2米,大方石铺地,硬山顶,砖木结构,祠堂正前方乃一亩方塘,视野开阔,正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境。正门镌有这一副对联,横批“单氏十世祖祠”。这副对联,上联典指东莞单氏发源于增城县石滩第十代的衍派。下联典指单氏起源于河南,祖宗乃东周姬氏。高高的大门、牌楼及柱子均为红木,据传是从越南、日本购进的。“文革”时,有居民拆掉祠堂牌楼后两侧的雕花壁当柴烧,当时还有人想拆掉牌楼主板,在村中长者的再三劝阻下才得以保全,但祠堂里供奉的四五百块单氏牌位,在“文革”中被付之一炬。祠内仍存万历元年所立碑石,碑高164公分,宽80公分,文字清晰可鉴。单氏宗祠整体建筑以中路为主线,布局严谨对称,空间宽敞,主次分明,院廊穿插,廊庑秀美,庭院幽雅。祠内建筑装饰无处不在,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彩绘等岭南风格的装饰工艺,造型生动,巧夺天工,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是典型的岭南民间宗祠式艺术建筑。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单氏宗祠改成小学,乃石碣最早的完全小学,直到2000年新学校建好后,单屋小学才从祠堂中搬出。半个多世纪以来,一千多单屋子弟在祠堂学习成才。为保护好单氏宗祠,当地人可谓不遗余力。1993年,单屋村专门请梅县工匠“修复如旧”,保持统一的风格。
卿士廿余世;
侯爵七代人。
——佚名撰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周成王以后二十几代君主执政时,都有单姓人在朝廷任卿仕等要职。下联典指东汉桓帝时,有中侍单超,河南人,善谋略,助帝有功,封新丰侯,所拜车骑将军,七代荣获侯爵。
居官教垦种;
为民创名车。
——佚名撰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乾隆龙门知县单麇,字耀灵,高密人。进士,在任知县进,劝民垦种,改变专事第畜牧之俗。累官铜仁府,有政声。下联典指明代发明家单俊良,萧山人。以踏车灌田之劳,创造牛车,以机轮转之,天下法之。
吟诗赞甜雪;
填词推竹香。
——佚名撰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诗人单思恭,字惠仍,扬州人。有《甜雪斋订》。下联典指明代词人单恂,松江华亭人。崇祯进士,知麻城县。工词,有《竹香庵词》。
-----------------------------------------------------------------
〖单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车骑将军谋略好;
马上飞将武艺高。
——佚名撰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桓帝中侍单超事典。下联典指唐代大将军单雄信,济阴人。能马上用枪,军中号“飞将”。
-----------------------------------------------------------------
〖单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矢志匡扶,直言击饮非君事;
刻意经史,留存顾问在朝端。
——佚名撰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殿中侍御史单时,乾道中,上疏谏击毬,为孝宗喜纳,除有谏议大夫。下联典指明代学者单佑的事典。
鼻祖定茶神,无怪殊荣邀杖国;
头衔书菊隐,正拈好句怕催租。
——佚名撰单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单孝廉撰题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867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mingdaquan/3494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通姓在百家姓能排第几位通姓人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