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姓得姓于哪个人?伍姓有没有在百家姓中?中国人的姓氏起源并非只有一个地区,而形成了如今的百家姓,也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关于百家姓的由来,如何起名字?更多百家姓文化,请关注。伍姓得姓于哪个人?伍姓得姓于伍胥。有学者认为伍姓是传自春秋末期的伍参,也有学者认为是是传自黄帝之臣伍胥。但伍氏后人多奉伍胥为伍姓的得姓始祖。先秦时期,伍姓活动主要在湖北一带。秦汉时期,伍姓越过长江向南进入湖南,形成著名的武陵伍氏。唐宋时期,伍姓向南和向西部继续迁徙,之后进入川黔地区,并向东南迁移,福建、浙江成为伍姓的重要聚集地。明清时期,中国南方各地都有了伍姓的足迹,尤以江西安福多伍姓。伍姓有没有在百家姓中?伍姓,中文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芈姓、姬姓、姜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宋代,伍姓人口排在第二百位之后,宋版《百家姓》中未列入。至2010年,按人口排序,伍姓列第89位,人口约二百六十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21%左右。
伍姓的起源
姓氏:伍
祖宗:伍参
分类:以名为姓
姓氏起源:
伍姓出自芈姓。据《玄女兵法》载,黄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大臣
名伍胥,他是后来成为楚国望族的伍姓的始祖。春秋时候,楚庄王有个宠臣叫伍参,是伍胥的后裔。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北上与晋国争霸。楚庄王晋军势大,主张撤军,但他不同意,接着他仔细分析了楚军的有利条件和晋军的弱点,终于说服楚庄王同意出战,结果楚军获胜。于是楚庄王就封伍参为大夫,伍参便以名为姓,成为伍氏,其后沿袭伍姓。
郡望:
1、安定郡:汉武帝置,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及宁夏西部。
2、武陵郡:汉高帝置,治所义陵,在今湖南省溆浦县南。
堂号:
孝友堂:孝是指对父母孝,友是指对兄弟友爱。春秋时的伍员,字子胥,他的父亲是楚平王的太傅;哥哥伍尚是楚国大夫,父子都是忠臣。平王听信谗言,把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杀了。伍员逃到吴国,帮助吴王伐楚,一举灭了楚国。当时楚平王已死了多年,伍员就掘开他的坟墓,打了他的尸骨三百多鞭,报了父兄之仇。
迁徙分布
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溆浦县南和甘肃省平凉地区及宁夏西部一带。
伍姓有多少人口
伍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百二十八位姓氏,尤盛于湘、粤、川地区。当今伍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1%, 总人口大约130多万 。
伍姓的起源和演变
伍姓的起源主要有两支:古伍姓和芈姓。
第一支出自黄帝之臣伍胥。伍胥是黄帝的谋臣,曾与邓伯温一起制定克敌攻城之策,其后代没有记录。
第二支源出芈姓。春秋时,楚庄王时有臣伍参,曾参与楚庄王与晋国的争霸,协助大将孙叔敖击败晋军,以贤智和军功升为大夫,湖北的南漳或为伍参的初封之地。其子举食邑于椒,谓之椒举。有二子日椒鸣、伍奢。椒鸣得父的封邑,伍奢以连尹为太子建太傅。伍氏为伍参之后,芈姓伍氏的历史大约有2600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伍姓的血液比较纯一,历史上很少有其他民族的血液流人。直到明朝时,西北的回族中出现了伍姓,此伍姓出自回回人经名吾斯玛乃首字译音,并由甘肃向东南迁移,明末清初定居于南京。北方的另一民族蒙古族中的一些姓如:台本氏、合宾哈拉哈氏、科尔乔得氏、他班昂氏、斡托儿氏,都在清朝时取汉姓伍,成为北方地区伍姓的组成部分。而南方少数民族中的伍姓,主要在唐宋时期由汉族的伍姓融入鄂、湘、黔地区土著,成为目前苗族、土家族中伍姓的丰耍成分。
历史上伍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伍姓活动主要在湖北一带。秦汉时期,伍姓越过长江进入中原地区,同时向南讲入湖南,形成著名的武陵伍氏。进入唐、宋,伍姓向南和向西部继续发展,很快进人川黔地区,同时向东南是主要的迁移,福建、浙江已经成为伍姓的重要聚集地。明、清时期,南方各地.都有了伍姓的足迹,尤以江西安福多伍姓。
宋朝时期,伍姓大约有3万多,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4%,排在第二百位之后。当时东南地区是伍姓的重要聚集区。
明朝时期,伍姓大约近1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o.1%,排在第一百四十三位。江西为伍姓第一大省,约居住了伍姓人口的34%。全国伍姓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这两省集中了大约51%的伍姓人口。其次分布于广西、浙江、四川、福建、湖北、广东六省,又占伍姓总人口的42%。全国基本形成了以赣湘为中心,向南、东、西三方逐渐递减的伍姓分布状。
当代伍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伍姓的人口已有1 30多万,为全国第一百二十八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1%。自宋朝至今1 000年中,伍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目前伍姓的第一大省为湖南,大约占全国伍姓人口的24%。全国伍姓主要分布于湖南、广东、四川,这三省集中了伍姓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湖北、广西、安徽、江西,这四省又集中了伍姓人口的24%。全国形成了北起湖南,南接广东,西联四川的伍姓聚集分布带。
伍姓在人群中分布在湖南、赣粤桂大部、海南、贵州东部、重庆南端、湖北南段、四川中南、云南西北,伍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27%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7%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1.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50%的伍姓人群。在广东东端、福建西部、江西东北、安徽西南、鄂渝川黔大部、广西西段、云南东北和西南、陕甘川交界地,伍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18%--0.27%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1.7%,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6%的伍姓人群。
伍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伍姓郡望主要有武陵、安定。伍姓以孝友为其堂号,孝友??堂号典出春秋伍员。伍员,字子胥,其父亲伍奢、兄伍尚均被楚平王听信谗言而杀。伍员逃到吴国,佐吴王伐楚,人楚都城郢,掘楚平王坟墓,用鞭抽打楚平王尸骨三百鞭,报了父兄之仇。又越王勾践请和,吴王夫差允许,伍员力谏不可,吴王不听,九年后吴国亡。其后人因其孝和友,以李友为堂号。
楹联伍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四副:
伍陵归阴;文定忠忱。
惠是棠君;才真国土。
抱朴武陵阴;文定儒家风。
必孝友可传家,兄弟式好无他,即外侮何由而入;
惟诗书方能格后,子孙见闻只此,虽中才不致为非。
家谱 目前在上海图书馆中收藏伍姓族谱7部,全国其他单位和美、日等国的图书馆还收藏伍姓族谱35部。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伍姓历代名人45名,占总名人数的0.1%,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六十八位;伍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6%,排在并列第一百八十八位;伍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9%,排在并列第一百五十一位;伍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11%,排在并列第一百四十位。
伍姓历代重要人物有:春秋时楚国大夫伍奢,楚国棠邑大夫伍尚,吴国大夫伍子胥;东汉城门校尉伍琼;明朝兵部尚书伍文定;明、清之际伊斯兰教学者伍遵契;民国外交部长伍廷芳;当代公共卫生学家、医学史家伍连德,动物学家伍献文,美术家、学者伍蠡甫,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伍修权。
姓氏源流
伍(Wǔ)姓源出有二:
一 出自芈姓
为黄帝时大臣伍胥之后,以祖名为氏。据《玄女兵法》载,黄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大臣名伍胥,其后代以祖名为姓,形成伍氏,伍胥就是后来成为楚国望族的伍姓的始祖。春秋时候,楚庄王有个宠臣叫伍参,是伍胥的后裔。
二、出自回族中有伍氏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北上与晋国争霸。他先出兵讨伐郑国,晋国派荀林父救援,两军在邲相遇。楚令尹孙叔敖见晋军势大,主张撤军,楚庄王也同意。这时伍参对庄王说:“晋军内部不团结,号令不统一,元帅荀林父没有威望,楚军只要一进攻,晋军必败。”孙叔敖生气的说:“楚军连年作战,已经疲惫不堪。如果打了败仗,即使杀了你做肉羹,也赎不了你的罪。”伍参笑着回答:“如果打胜了,那就证明你无谋;万一打了败仗,我的肉将由晋人来吃,哪里还轮得上你啊!”接着他仔细分析了楚军的有利条件和晋军的弱点,终于说服楚庄王同意出战,结果楚军获胜。于是楚庄王就封伍参为大夫,伍参便以名为姓,成为伍氏,其后代沿袭伍姓,形成伍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mingdaquan/3489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强姓取名要怎么起少见有内涵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