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奇门术数 >> 起名 >> 起名大全

陆姓人口在全国排名是第几百家姓陆姓排第几

佚名 2023-10-02 22:51:49

陆姓人口在全国排名是第几?百家姓陆姓排第几?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人的姓氏也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最后演变成了现在的百家姓。关注,不仅可以了解你这个姓氏的起源,同时还可以知道你这个姓氏怎么起名字。陆姓人口在全国排名是第几陆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98位,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70位,总人口大约近420万,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1%。
陆氏是由战国时期齐宣王少子田通受封于平原陆乡(今山东平原县境内)因以得姓。陆姓当今分布极为广泛,以江苏、广西、广东、浙江、上海较多。在壮族中,陆姓来源有二说。一说是各部落首领在江岩地方集会赐姓,会打鸟的部落从此以壮语(鸟)为姓。另一说是除了从外地迁入带来的姓以外,主要还有从原始信仰图腾而发展为姓的,陆姓很可能因古代崇拜鸟之故。陆姓的宝宝名字推荐陆滢雅、陆滢薇、陆蕊映、陆颖洁、陆甯飘
陆念静、陆婉兮、陆枫希、陆雯馨、陆薇南
陆宜茜、陆蕊菲、陆云千、陆怡晓、陆乐萱
陆晴涵、陆安冬、陆娣楚、陆舒娇、陆楚怡
陆然黛、陆菲雨、陆飞然、陆婕盼、陆影姿
陆雯旋、陆娣蓉、陆娇芙、陆采兮、陆悠桦
陆茜琦、陆彩娣、陆双蕊、陆双莉、陆如梦
陆露澜、陆睿彩、陆悦聪、陆黛萱、陆滢婵
陆依鸽、陆余崇、陆岸绩、陆裕野、陆栋顺
陆壮启、陆秉至、陆威图、陆朋炎、陆顺旭
陆奔奉、陆风远、陆烨悠、陆帆凌、陆众波
陆驰文、陆湛文、陆音缈、陆肃宵、陆向威
陆晟茂、陆恩城、陆昊紫、陆乾向、陆城陌
陆帅光、陆山安、陆以顺、陆梓铠、陆以醣
陆菁函、陆阡和、陆木东、陆茜草、陆卓南
陆鑫一、陆永楷、陆晨烁、陆沁泓、陆三井

陆姓的来源?

陆氏是由战国时期齐宣王少子田通受封于平原陆乡(今山东平原县境内)因以得姓。

陆姓当今分布极为广泛,以江苏、广西、广东、浙江、上海较多。

陆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98位。

陆姓在2006年中国姓氏人口排名第70位[1] ,总人口大约近420万。

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1%[2]

历史发展

编辑

主要源流

始祖陆通公像

陆姓的源头主要有四股:颛项、妫姓、允姓和他族改姓。

1、出自颛项:据说,颛项之子称的族人分布在今河南东南汝河地区。

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古代掌管火种的首领之称谓,代表着在氏族中的极高地位和权力)。

[3]

2、出自妫姓(姚姓妫姓->妫姓陈氏->妫姓田氏->妫姓陆氏):战国时,齐宣王(公元前319-公元前301年在位)封少子田通于陆乡,子孙以陆为氏。

陆乡即古陆终氏的居地,今山东陵县。

妫姓陆氏也有2300多年的历史。

[3]

3、出自允姓:西周末,西部允姓戎人一支进入秦岭北的骆谷。

此地为陆终氏的始居地区,陆终之长子名昆吾,居于骆谷的戎人取陆终昆吾之简称为陆昆,因变音为陆浑,史称陆浑戎。

在春秋初陆浑戎一支东迁到河南西部洛水上游,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伏流城北建立了陆浑国。

春秋时期公元前525年,晋顷公灭陆浑国,子孙遂以国为氏,称为华夏一份子。

[3]

4、出自他族改姓:古代陆姓起源,除了主要以陆通为始祖的“平原之陆”外,还有因北魏孝文帝时期推行改革,由鲜卑族步六孤氏改姓所致,称“河南之陆”。

[4-5]

迁徙传播

先秦时期陆姓活动在陕西、河南、山东、湖北地区。

汉朝时陆姓已经播迁到江西、江苏、安徽、湖南、河北、浙江等地。

陆表生子陆穰,陆穰生子陆恢。

两晋时期,又分出陆姓谏议分支。

到南北朝时,南北两地的陆氏人口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唐朝初期,中原地区出发的南下大移民,陆姓首次进入福建,进而向广东移民。

宋朝时期,陆姓大约有25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3%,排在第六十三位。

陆姓第一大省是浙江,约占全国陆姓总人口的21%。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福建,这四省陆姓大约占陆姓总人口的71%。

其次分布于河南、广西、安徽,这三省的陆姓又集中了19%。

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以江浙赣闽、广西为中心的两块陆姓人口聚集区。

[3]

明初时,陆贽在宁波府的一支后人迁回山东,在济宁西北定居。

并在山东多地分居。

现分南北二支。

南支以居住在济宁市嘉祥县马村镇南陆村西陆村为中心,分布在济宁、菏泽、郓城、鱼台、汶上、滕州、肥城、东平、徐州、商丘、枣庄、临沂、泰安、济南等地。

北支以梁山戴庙(现属东平)为中心,分布在阳谷、东平、台前、聊城、德州等地。

明朝时广西的陆姓已成为南方中有影响的姓氏。

陆姓大约有5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6%,为明朝第三 *** 姓。

[3]

清朝初进入台湾。

[3] 陆姓在台湾诸姓中,排列较后,据《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盛清沂纂修,由文献委员会1973年出版,众文图书印行)排列为第108位,户数为439。

据《台湾区百大姓源流简介》(林添福、何金赐、何钦藤、林金山撰辑,台湾省名姓渊源研究学会编印,1990年5月出版)书中排列,陆姓在台湾诸姓中占第94位。

据此,陆姓较1973年有明显增多。

该书内还有二则载述:一则称陆氏族人播迁闽、粤及渡海来台之资料,未详;一则载陆姓在台湾县市和乡镇地区情况,其中在台湾分布较多之县市依次为:台北市、高雄县、台北县、高雄市、宜兰县。

分布乡镇地区依次为:高雄桥头、台北市松山区、台北市大安区、永和市、台北市古亭区。

[2]

在壮族中,陆姓来源有二说。

一说是各部落首领在江岩地方 *** 赐姓,会打鸟的部落从此以壮语(鸟)为姓。

另一说是除了从外地迁入带来的姓以外,主要还有从原始信仰图腾而发展为姓的,陆姓很可能因古代崇拜鸟之故。

得姓始祖

陆,为大土山,亦称高平之地,泛称陆地。

陆是一会意字,左边表示很高的意思,右边示其有土无石。

陆人与生活在陆地上的一种名“螽”的昆虫有关,称陆螽,陆螽是一种能跳、繁殖力强,又能作食物的昆虫。

陆终氏族是以捕食善跳的这种昆虫的部落,加之氏族子孙繁衍也确像陆螽那样众多,氏族就以陆螽为原始图腾,同时也成了氏族之名,螽、终同音,而成了陆终氏族。

陆终氏族之后出现了陆地名和陆氏族,建立过陆国,最终出现了陆姓。

[3]

传统文化

编辑

郡望堂号

郡望

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置郡,治所在乌程。

此支陆氏为陆通的直系后裔,其开山始祖为西汉时的陆烈[6] 。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洛阳。

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治所在禹县。

此支陆氏为吴郡陆氏的分支,其开山始祖为东汉颍川太守陆闳[6] 。

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西晋移至野王。

[7]

荆州郡[6]

乐安郡[6]

堂号

忠烈堂:南宋左丞相陆秀夫

镇国府三畏堂宗祠意象图

誓死不降元,立益王于福州。

元兵杀来的时候,陆秀夫从容拔剑将妻子、儿驱逐下海而死,然后自己也投河自尽。

黜霸堂:汉朝时陆贾跟随刘邦灭秦建汉。

他的口才相当好,两次出使南越。

还曾写了一本《新语》送给高祖,大意是崇王黜霸。

[7]

三畏堂:大清国正一品镇国将军、诰封不入八分镇国公陆韫。

雍正朝,“镇国将军陆韫卒,上体恤故臣,加封镇国公,典葬从不入八分之制,世袭。

”自此以后,恩封的爵位还有金陵侯、长恩伯(承恩伯)、骁骑二等子。

先祖原为宗室封爵第九级,在不入八分镇国公下,辅国将军上。

品级为武官正一品。

亡故后受皇帝恩典,加封不入八分镇国公。

赐江宁镇国府一座。

“三畏堂”取意“畏天威、畏地怒、畏人心”,表达了上承皇恩天威、中正国法律例、下顺民心民意的为官之道,同时也是对陆氏子孙后代的谆谆教诲。

[8]

宗祠对联

百家姓里面,陆姓排第几?

1李 2王 3张 4刘 5陈 6杨 7赵 8黄 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盛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mingdaquan/3487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