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奇门术数 >> 起名 >> 起名大全

权这个姓氏有什么名人古代现代权姓的伟人

佚名 2023-10-02 22:46:29

权这个姓氏有什么名人?古代现代权姓的伟人!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比如陈姓最早出自妫姓,胡公满的子孙们以国为姓。想知道更多百家姓文化,每个姓氏起名字的讲究,更多宝宝名字推荐,请关注。权这个姓氏有什么古代名人1、权安:明人。正统中官贵州兴隆卫指挥使。性俭素,勤于政事。
2、权璩:唐天水略阳人,字大圭。权德舆子。宪宗元和二年擢进士第。历监察御史,有美称。宰相李宗闵荐为中书舍人。时李训得宠,以《周易》博士居翰林,璩与舍人高元裕、给事中郑肃、韩佽等连章劾训倾覆阴巧,且乱国,不宜出入禁中,不听。及宗闵贬,璩亦贬阆州刺史。文宗怜其母病,徙郑州。训诛,时人以为璩明祸福大体,能世其家。
3、权翼:十六国时前秦略阳人,字子良。仕前秦主苻坚为给事黄门侍郎,与王猛、薛讚等共掌机密,并称有王佐之才。屡献策,官至右仆射。建元末,苻坚为西燕慕容冲所逼,长安失守,翼与薛讚等奔后秦姚苌,苌以为太常。
4、权伦:明徐州人,字民彝。权谨子。性沉静。永乐十五年举人。养亲二十年,亲没,家居授徒,不复仕进。
5、权倕:唐秦州略阳人,徙润州丹徒。与席豫、苏源明以艺文相友,官终羽林军参军。
6、权衡:元明间江西吉安人,字以制,号葛溪。元末兵乱,避居彰德黄华山。明初归居临川。有《庚申外史》。
7、权澈:684—747.唐陇西天水人,字幼明。考功郎中苏颋知贡举时登进士第。历任湖城、汾阴、新繁、渭南、河南五县县尉。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拜监察御史。因故贬河南府法曹。天宝初,自新安令改绛郡司马。官至高平郡别驾。能诗文。现代权姓的伟人名人1、权振东,1987年3月30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中国内地歌手、吉林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声乐教师 。
2、权志龙(권지용),1988年8月18日出生于韩国首尔,韩国男歌手,男子演唱组合BIGBANG队长,所属经纪公司YG Entertainment词曲制作人。
3、权相佑(Kwone Sang Woo),1976年8月5日出生于韩国大田广域市。韩国男演员、模特,毕业于韩国韩南大学。

权姓的迁徙分布

权氏或是一个典型的多源流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零三位。权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权姓源自子姓与芈姓。权氏原为殷商中兴名主武丁的后裔。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商代武丁的子孙,被封于权,后代以国为姓。而《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上记载,权氏原是颛顼帝之后,子姓,是商武帝后裔,后被楚武王所灭,子孙改为权姓。另外,权国灭亡后,楚武王任命斗缗到这里当令尹,后来这里部分楚国华姓就改为权姓。秦灭楚国后,权姓子孙迁于陇西,定居在天水。因此,权姓这个姓氏,根据考证,是共有二支来源的,一支是商汤的子姓后裔,另一支则出自上古颛顼帝所传的楚国华姓。两支权姓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最初都是由于一个叫“权”的地名得姓。殷商时期,名主武丁曾经把自己的一位裔孙封于权,成为当时殷天子附属的诸侯国。后来权国被楚国所灭,权姓变成了楚国的一个大姓。到了战国末期,楚国被秦国所灭,楚国许多大姓被强令迁移到陇西去,于是,他们就在现在的甘肃天水一带定居下来,然后再以天水为中心繁衍,逐渐分布于全国各地。根据学者考证,3000多年前权国的位置,就在现在的湖北省当阳县的东南部。而后世权氏家族的第二支的来源,在《左传》、《韵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古籍上也有记载。望族居河南郡阳县东南。
今吉林省延吉市,陕西省的宝鸡市、渭南市的澄城县、西安市长安县、汉中市宁强县,江苏省的徐州市铜山县,山东省的济南市、临沂市、菏泽市、德州市,四川省的宜宾市屏山县、成都市、苍溪县、绵阳市、广元市,重庆市合川区,山西省的晋城市、运城市新绛县,河北省的大名市、束鹿县、保定市,青海省的乐都县,河南省的南阳市、漯河市、洛阳市孟津县、商丘市、兰考县、开封县、濮阳市范县,湖北省的十堰市,安徽省的淮北市、六安市、合肥市肥西县、宿州市萧县,甘肃省的张掖市高台县、天水市、庆阳县、陇南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辽宁省的沈阳市,湖南省的新宁县、临湘市,浙江省的磐安县,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江西省的永丰县、吉安市,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均有权氏族人分布。

司徒、司马和司空是我国少有的姓氏,这些姓氏的名人都有谁?

这三个都是古代的管制,后来逐渐演变成姓氏的。
司徒
1、出自姬姓,是舜帝的后代。尧帝为炎黄部落首领时,舜为尧的司徒官,执掌和管理土地事务,故又名土司。舜的后代子孙有的以其职官命姓,称司徒氏。

2、春秋时,卫国大夫夏丁氏夏戊的儿子期任司徒,其后也称司徒氏。 司徒是上古官名,相传尧、舜时已经设置,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夏、商、周时期,朝廷都设有司徒官,为六卿之一,称为地官大司徒,职位相当于宰相。春秋时列国也多设有这个职位,有以官职命氏的,就成为司徒氏。

3、官名。西周始置。西周前期金文都作“司土”,后期“司土”与“司徒”并用,与司马、司工(即司空)合称“三有司”。司徒主管征发徒役,兼管田地耕作与其他劳役。《□鼎》:“令女(汝)作司土,官司籍田”。《曶壶》:“作冢司土于成周八堆”。《免簋》:‘作司土,司奠还(苑)、林□吴(虞)、牧。“三有司”在西周王朝为朝廷大臣,诸侯国与卿大夫也都有设置。春秋时,卫国大夫夏丁氏夏戊的儿子期任司徒,其后也称司徒氏。司徒是上古官名,相传尧、舜时已经设置,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夏、商、周时期,朝廷都设有司徒官,为六卿之一,称为地官大司徒,职位相当于宰相。春秋时列国也多设有这个职位,有以官职命氏的,就成为司徒氏。

司马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职,出自西周掌管军事大权的大臣程伯休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上古时有人重黎,为司掌天地之官,唐尧曾抚育重黎之后。周宣王时期,有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官至司马,执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权势重大。后来程伯休父克平了许方,立下大功,周宣王允许他以官职为姓,其后遂成司马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生姓,出自晋朝晋元帝司马睿,属于因故改姓为氏,或以官职称谓改姓为氏。
该支司马氏出自晋元帝司马睿,原本姓生,后因职而改姓司马,其后代亦成为司马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姬姓许氏、郝氏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许穆之、郝惔之,他们的后代中有人因故改为司马氏。

司空(Sī kō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是大禹的后代,以官职名为氏。尧为部落首领时,禹官至司空,其后代子孙有的以职官命姓,称司空氏。
2、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代,以官职名为氏。春秋时期,只有晋国设置有司空官,其他各诸侯国均未设此官。尧的后代隰叔及其孙仕痌,都曾在晋国任过司空,其后代子孙遂以祖上职官命姓,称司空氏。“司空”这个官职,是从尧帝以来就设有的,但历代的职务有所不同。如尧、舜、禹时代的司空,主管治理水土;西周时代的司空,主管建筑工程,制造车服器械,监督手工业奴隶,为六卿之一;到汉成帝绥和元年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后去“大”字,称司空,主管囚徒。在西周以前还未发现有人用“司空”这个官名作为姓。直到春秋时,晋国有个大夫叫士蒍,他担任“司空”官职以后,其子孙始以官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司空。
得姓始祖:夏禹。所谓“司空”,是古代官职,主管土木工程。始置于4000多年前的唐、虞之际,后来到了周朝时,位列六卿,汉朝时位列三公,到了前清称工部尚书为大司空。司空氏的得姓历史悠久,根据《通志·氏族略》和《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的记载,司空氏的始祖夏禹因作司空官,其支系子孙即以官为姓,称司空氏。得姓至少也有4000年。望族居顿丘郡(今河北省清丰县西南一带)。故司空氏后人奉夏禹为的得姓始祖。

姓“古”的名人有那些?(正面的)

古 弼:后魏时的代州人。为人忠厚,善于骑射。因战功卓著而封为灵寿侯。历位吏部尚书,虽然事务殷凑,但坚持读书不辍。太武帝称赞他为社稷之臣。文成帝即位后,他因被诬告而处死,时人都为他叫冤。
古 朴:明朝大臣,陈州(今河南淮阳)人。历任兵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在朝30多年,以清廉著称。
古 柏:江西寻邹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从事党的工作。大革命失败后,领导寻邬学生、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一纵队政治委员、中共寻邬县委书记。1931年后历任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粮食部长、红军独立师师长和红军十一军军长等职。1933年因拥护毛泽东提出的正确路线和政策,受到王明“左”倾路线的迫害和打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任粤赣军区游击司令。1935年底在广东龙川山区和国民党军队作战中英勇牺牲。年29岁。
古之奇:唐朝人。他写过一篇奇文,名叫《县令箴》云:“政不欲猛,刑不欲宽。宽则人慢,猛则人残。小恶无为,涓流成池。片言可用,毫未将拱。勿轻小道,大车可覆。不恕而明,不如不明。不通而清,不如不清。”说到当县官应做些什么,也说到清官还在次要,更重要是通晓世事,心地仁爱才有益于百姓。
古云应:唐朝人。在宪宗元和五(810年)以明经荐任江西省洪州(今南昌市)通判,因此举族南迁,先迁赣南,后定居广东省南雄珠玑沙水村。据《梅县客家姓氏源流考》载:“凡赣、闽、粤、桂、滇、琼、湘、川等古氏后裔,均以云应为始祖。”
古应芬:字勃勤,亦作湘芹,广东省番禺市人(祖籍广东省梅县)。自小人私塾读书,1902年考中秀才,1904年赴日本留学,1905年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活动。1906年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升人专门部。1907年毕业归国后,历任广东法政学堂编纂、广东咨议局书记等职。民国元年(1912年),广东都督府成立,古应芬任省核计院院长,时琼崖民军叛变,出任琼崖绥靖处总办,平之。次年,“二次革命”起,古应芬与胡汉民、朱执信等起兵响应。中华革命军兴,往来于马来半岛和港澳间,任筹饷联络。1917年后任都督府秘书,随孙中山参加讨袁护法运动。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古应芬速归见孙中山于黄埔永丰舰,佐治军书。数月后,去香港筹饷,接济各地讨陈军,是驻港讨陈办事处成员,开展筹款和联络工作,与邓泽如等联合策动滇、桂、粤等联合驱逐陈炯明出广州。1923年2月,受孙中山命,任大本营江门办事处全权主任,组织力量讨伐沈鸿英;3月,任大本营法制局长,继后任元帅府大本营秘书长;8月,随大元帅孙中山东征陈炯明,撰有《孙大元帅东征日记》一卷。1924年9月,任大本营财政部长、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兼军需总监。民国十四年(1925年),广东国民政府成立,古应芬当选为国府委员,仍兼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8月,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1926年1月,任中央监委委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古应芬任中央常务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财政部部长,后任国民政府文官长。1931年回广州,策动粤桂军反蒋,任广州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广州非常会议组织委员会委员。古应芬在职忠心努力,协助孙中山革命成功。时值南北统一,训政开始之际,他维系各方,关系重大。1931年11月18日因牙疾重症,不治逝世。政府明令褒扬,国葬如仪。
古公亶父:即周太王。他父亲公叔祖类去世后,他即位继续从事后稷、公刘的事业,做了很多德义的事业,整个都邑的人都拥戴他。这时,薰育、戎、狄都来攻打他,为的是要获得财物,古公直父就给了他们;过了不久,又来攻打,这回却是为了要得到土地与人民。人民都愤怒了,想要对抗。古公却说:“人民拥立君主,是为了替他们谋福利。现在戎狄所以要攻击我,是为了我的土地和人民人民属于我和属于他们,那有什么差别呢!人民却要为了我的原因而战斗,那等于是杀了他们的父子以做他们的领袖,我不忍心这么做!”于是就和他自己亲近的部属离开豳地,渡过漆、沮二水,越过梁山,定居于歧山下。豳地整个地方的人,扶老携幼,全又归附古公于歧山下。其他的地方,风闻古公的仁爱,也多来归附他。到了这时候,古公就扬弃狄戎 的习俗,而营建城池宫室房屋,将人民分成几个邑落居住;又置职有专司的五官。于是人民都歌咏乐诗,颂扬他的德业。古公的长子名叫大伯,次子名虞仲;太姜又生了幼子季历,季历聚了大任,大姜、大任都是有贤德的妇人,因此季历与太任生下了昌,而有圣王的瑞应。古公说:“我们这一族应当有王者出现,这该是在昌吧!”长于太伯、次子虞仲晓得古公的意思,想要立季历继承他,以便将来传位给昌,于是两个人就逃到南蛮之地,学当地土著习俗,表示不再回中原,以此让位给季历。古公去世后,季历继立,就是公季,公季去世后,子昌继立,那就是西伯。后人尊号为文王。又追尊古公为大王。
此外,古姓名人还有:战国时赵有隐士古桑,北魏有吏部尚书古弼,宋代有潮州太守古革,明代有画家古其品……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qimingdaquan/3487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