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拼音:gāo)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3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5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1%。
历史上高的部分名人
高柴(前521—?)春秋时期齐文公十八世孙,字子羔,又称子皋、子高、季高、季臯、季子臯,少孔子三十岁,齐国人。
高渐离:战国末年时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高允(390~487)南北朝北魏大臣。字伯恭,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历仕郡功曹、中书博士、侍郎,修国记,以经授太子,以修史暴露国恶罪将受极刑,太子营救获免。后拜中书令、封咸阳公。
北齐神武帝高欢(496年-547),鲜卑名名贺六浑,河北景县人,北朝东魏权臣。
北齐显祖文宣皇帝高洋(529-559),字子进,因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他是东魏权臣、北齐神武皇帝高欢次子、文襄皇帝高澄的同母弟,母亲为娄氏。出生时有异兆,相貌奇特。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其实大智若愚,聪慧过人,深沉有大度。虽常被兄弟嘲笑或捉弄,但其才能甚得父亲欣赏。在位初期励精图治,但后期却变得暴虐无度,极尽奢侈。
高颖,中国隋代名相。字昭玄,又名敏。今河北景县人。其父高宾是杨坚妻父的僚佐,官至刺史。高颖袭爵武阳县伯,官下大夫。因平齐功,拜开府。
高适:唐朝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其"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为内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
高汝砺:金右丞相,封寿国公。现山西省应县人。曾对纸钞的推行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对金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人正直。
高克恭(1248—1310),元代画家,字彦敬,号房山,其先回鹘(维吾尔族),籍贯大同(今属山西),居于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官至刑部尚书。善书画,《云横秀岭》、《墨竹石坡》为其代表作。
高迎祥(?~1636年),明末民变首领,一名如岳,陕西安塞人。崇祯元年(1628年)率众起事,自称闯王。
高鹗,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
姓高的男明星:
高占非、高天骐、高晓松、高周元、高鑫、高鲁泉、高皓正等等。
姓高的女明星:
高恩美、高歆迪、高佑丽、高天红、高圆圆、高胜美、高海宁、高小英、高雅拉、高梨临、高宝树等等。
高力士
高力士(683--762),本姓冯,名元一,为宦官高延福养于,冒姓高。祖籍高州良德霞洞堡(今电白县霞洞镇)人,年少时随父于任所--潘州(今高州县城)居住。因而引《旧唐书》说是潘州人。《新唐书》则直指为“冯盎曾孙也”。
力士为冯盎之曾孙、冯智之孙、冯君衡之子。唐长寿三年(694)二月,有人诬告岭南流人谋反,武则天派司刑评事万国俊以监察御史衔前去查处。国俊到广州后,将流人300多人驱至水滨全部斩杀。与流人有来往的也受株连。潘州刺史冯君衡因受此案牵连而被抄家。冯元一时年11岁,免死被阉,入朝后改名力士。
力士年幼时性格倔强,又聪明伶俐,很得则天赏识,敕给事左右。后犯小过,被鞭挞后逐出禁宫。中人高延福收为养子。延福出自武三思门下,力士常往来于三思家,因而在一年多后,则天又召力士人官。成年,身高六尺五寸,办事谨慎缜密,善传诏令,受任宫阉丞。
景龙二年(708),临淄王李隆基在藩邸集才勇之士图谋帝位,高力士倾心巴结,李隆基把他引为知己。四年(710),李隆基发动宫廷政变,杀韦后、安乐公主和武氏党羽,睿宗复帝位.立隆基为皇太子。力士参与谋划有功,擢升为朝散大夫、内给事,掌管宫内百事,常侍太子左右。
太极元年(712),力土协助李隆基又一次发动宫廷政变,太平公主及其死党萧至忠、岑羲等被诛。力士因功迁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正员。开元初(714)加封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玄宗宠信宦官,尤以力士为心腹,他说:“有力士管事,我才能睡得安稳”。自此,力士权倾朝野,各地进奏的文表,必先呈力士阅后才进呈皇帝,小事便自行决断。朝廷内外大臣也纷纷讨好力士,就连显赫一时的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高仙芝、宇文融、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拱、安思顺等也因巴结了力士才能官居将相高位。太子李亨称他为二兄,诸王、公主、附马称他为爷、翁,皇帝也不叫其名而叫将军。
廾兀初,力士娶吕氏为妻。其妻父玄晤也因之擢封少卿刺史,妻弟等皆为王傅,妻母死后葬城东,葬礼甚盛,朝内外争为祭赙,自家至墓地送葬者车马不绝。天宝初(742),加封力士为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进封渤海郡公。七年(748),加封力士为骠骑大将军,其家产之富有非王侯能比。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危及两京。十五年(756)五月,玄宗避乱入蜀,力士随往。行至马嵬坡,将士哗变,杀杨国忠,并胁迫玄宗杀杨贵妃。玄宗犹豫不决,力士劝言说:“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尚在皇左右怎能自安,将士又怎能心安?”玄宗遂命力士缢杀杨贵妃。至成都后,力十因护鸳有功,受封齐国公。
天宝十五年(756)七月,肃宗称帝,改年号为至德元年。玄宗甚喜,说:“我儿应天顺人,改元至德,我没什么可忧的了。”力土说:“两京失守,生人流亡,河南汉北,皆为战区,天下痛心。而陛下以为无可忧,臣不敢听到这样的议论”。至德二年(757)十二月,高力士随玄宗还京,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赏五百尸。
上皇(肃宗即位后,玄宗为太上皇)自蜀归后即居兴庆宫。常与力士和内侍王承恩、魏悦等登长庆楼娱乐、观览。力士因此事为李辅国所诬告,于上元元年(760)七月二十三日发配巫州(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巫地多荠,但不食,力士感伤而赋诗云:“两京作芹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改。”表达其忠君的心志。
宝应元年(762)三月,代宗李豫称帝,力土遇赦还京。归至朗州(今湖南常德市)遇流人,言及京国事,得知皇上驾崩,力士悲恸不已,面朝北呕血而卒。代宗因他保护无朝功绩卓著,复其原官职,并赠封扬州大都督。陪葬泰陵(唐玄宗李隆基墓,在今陕西蒲城县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mingdaquan/2763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姓丁的名人
下一篇: 姓林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