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奇门术数 >> 起名 >> 起名大全

姓危的名人(鲁姓名人)

网络 2023-08-24 21:23:39

危姓,是中国第140名的姓氏。

历史上部分姓危的名人

危亦林:字达斋;祖籍抚州,后迁南丰(中国江西南丰)。元代骨伤科医学家。字达斋。南丰(属江西)人。累世业医。曾任南丰医学教授。至正3年(1337年)撰成《世医得救方》,20卷。

危素:字太扑,江西金溪黄通高桥人。著名元末明初史学家、书法家、文学家、诗人。字太朴,一字云林,明朝金溪人。他少通五经,在吴澄、范椁门下游学。元朝至正年间被授为经筵检讨,编修宋辽金三史,纂后妃等传。明初为翰林侍讲学士,与宋濂同修元史,并兼弘文馆学士,有《危学士集》。

危昭德〔約公元一二六零年前後在世〕字予恭,昭武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理宗景定初前後在世。寶佑元年(公元一二五三年)進士。歷官侍御史,擢工部侍郎。在經筵累以經義進講,頗多規正。昭德著有春山文集,《宋史本傳》巳佚亡。今存巽齋四六一卷,《閱庫總目》存駢文四十九首。

危仔昌:后梁南城人。乾符年间江淮盗贼横行,危害乡里。危仔昌聚集丁众,立壁垒保护乡里,大破寇盗,保护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朝廷因此召他做官,他历任虔州防御使、信州刺史。后来他投奔吴越,子孙都在吴越当了官。

危稹:宋朝临州人,字逢吉,淳熙年间进士。他因为文章出色而被洪迈、杨万里所赏识,被荐为秘书郎。后因触怒当朝宰相,被贬出知潮漳二郡,俱有名绩。

姓危的明星

危笑等等。

鲁姓名人

中国古代姓鲁的名人鲁姓-相关名人 鲁班1、鲁班:春秋时鲁国人,建筑家。本公输氏,名般,后人称为鲁班。
2、鲁仲连:齐国人,战国末期学者。
3、鲁恭:扶风平陵(今陕西扶风)人,东汉名臣。
4、鲁丕:鲁恭之弟,东汉名臣,累官至侍中。
5、鲁峻:昌邑(今属山东)人,东汉官吏、学者。
6、鲁肃:临淮东城人,三国东吴名将。
7、鲁胜:代郡人,西晋学者、逻辑学家。
鲁迅8、鲁瀚:清江(今属浙江)人,宋代诗人。
9、鲁伯能:安吉(今属浙江)人,宋代学者。历官处州太守。
10、鲁宗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画家。 11、鲁贞:元浙江开化人,字起元,号桐山老农。12、鲁得之:钱塘人,明代书画家。
13、鲁治: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14、鲁迅(1881-936),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并非鲁姓人,鲁迅只事笔名。

中国有多少人姓鲁鲁(lǔ,潮音lu2(屡))姓,在全国约有人口194万,在各姓中排第141位,占全国人口的0.15%。
鲁姓在揭阳只有43人(2001),在各姓中排第196位,占揭阳人口的0.0008%。
鲁姓源自姬姓,为周武王的弟弟姬旦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及《元和姓纂》等所载,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之子伯禽于奄,建立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公元前249年,鲁国为楚国所灭。国人以国为姓,称鲁氏。
鲁姓还来自少数民族改姓:1.东晋时,有东胡乌桓(今内蒙古赤峰一带)人汉姓为鲁。2.金时,女真人孛术鲁氏汉姓为鲁。3.明时,甘肃平番县(今永登县)蒙古族土司巩卜失加,被皇帝赐姓为鲁。4.清满洲八旗秦楚鲁氏、博都里氏,汉姓均为鲁。5.有佤族木依库氏者,子孙分别以三子之名为姓,其一曰鲁。
此外,今彝、白、苗、土家、布依、朝鲜等民族也有鲁姓。
鲁姓的历史名人,春秋末期有著名建筑工匠鲁班,发明云梯、勾强、木马车、曲尺、墨斗等多种木制工具以及磨子、碾子等石制工具,几千年来,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匠等工艺部门共同祖师;东汉有名臣鲁恭,专以德化为理,不使刑罚,后擢侍中,直言不讳,累官至大司徒;三国时有吴国儒将鲁肃,为人方严,虽在军陆,手不释卷,善谈论,又能属文,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西晋有学者、逻辑学家鲁胜,所著涉及到古代逻辑思想发展和逻辑对象争论的历史情况;明代有画家鲁治,善画花卉、翎毛,落笔潇洒脱俗,活泼有生趣。

全国鲁姓有多少人。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九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二。?
鲁姓出自于姬姓。周武王的弟弟旦有封地在周,称为周公。 周公当初被封在东方的鲁国,但是他要留在周都辅佐周王,就派儿锭伯禽去鲁国。伯禽到了鲁国以后,继续征伐周周围的淮夷、徐夷两地,使鲁国成为当时的东方大国。
到了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的考烈王灭掉。被迫迁居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其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鲁了。

历史上姓鲁的名人【鲁姓历史名人】
鲁 班:春秋时鲁国人,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建筑家。本公输氏,名般,后人称为鲁班。他不仅能建筑“宫室台榭”,而且在征战频繁的年代,曾造“云梯”、“勾强”等攻城、舟站的器械。相传他创造了“机关备具”的“木马车”;发明曲尺、墨斗等多种木制工具;还发明磨子、碾子等,他的确是少有的勤劳、机巧的匠工,受到社会普遍的赞扬,称他是“机械之圣”。对后世影响很大,几千年来,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匠等工艺部门共同祖师,称他为“鲁班爷”。
鲁 恭:扶风平陵(今陕西扶风)人,东汉名臣。章帝时宰中牟,专以德化为理,不使刑罚,后擢侍中,直言不讳,累官至大司徒。“德化为治”是中国一个传统的崇高政治理想,数千年来想而往之,却极少有人能够做到。而在大约两千年以前的东汉时期,却的确有人办到了,那就是鲁恭。据史书记载,鲁恭当中牟令时,以德为治,结果出现了“三异”,那就是“虫不入境,化及禽兽,童子有仁心。”如此的政治境界,鲁恭办到了,真是鲁姓人士最值得自夸的一项莫大的殊荣。
鲁 丕:鲁恭之弟,东汉名臣,累官至侍中。好学,兼通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时名儒。关东号之曰:“五经复兴鲁叔陵”。
鲁 峻:昌邑(今属山东省)人,东汉官吏、学者。专治鲁诗颜氏春秋,初举孝廉,累官至屯田校尉。
鲁 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三国东吴名将。家富于财,好施与,的乡邑欢心。周瑜为居巢长,故过候,且求资粮,肃有米六千斗,以一半与之。瑜遂荐于孙权,独建议结刘备拒曹操。权甚重视。鲁肃为人方严,虽在军陆,手不释卷,善谈论,又能属文,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
鲁 胜:代郡人,西晋学者、逻辑学家。少有才操,曾宰建康令。其所著涉及到极为丰富的古代逻辑思想发展和逻辑对象争论的历史情况。著作仅存《墨辩注序》。
鲁 瀚:清江(今属浙江省)人,宋代诗人。涉猎广泛,尤精于易,善诗。有林园二十亩,坞内有含笑花数十株,自号笑坞老人。
鲁 贞:元浙江省开化人,字起元,号桐山老农。元统举人,隐居不仕,其邃于理学,胸怀夷旷,著有《桐山老农文集》、《春秋按断》、《中庸解》、《易注》等。
鲁 治:吴郡(今江苏省苏州)人,明代画家。善画花卉、翎毛,美伦精巧,着色天然,饶有风韵,落笔潇洒脱俗,活泼有生趣。
鲁 迅:本姓周,名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和革命家。文学著作主要有《呐喊》、《彷徨》、《野草》等。他的评论文章尖锐深刻地剖析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和政治,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由此遭到了当时反动 *** 的仇视。同时,他的诗作也非常出色,像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充分表现了其满腔救国家于危难中的爱国热诚。他虽然没有加入 *** ,但却是中国 *** 最亲密和最可信赖的朋友。
鲁仲连:齐国人,战国末期学者。不任官职,好持高节,坚持儒家道德观点,反对尊秦为帝,以义不帝秦而被传诵千古。其肯定事物的两重性,反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片面性。
鲁伯能:安吉(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学者。博学强记,九岁通五经,日读万言。夜乘月光诵读达旦,生平以翰墨自娱,历官处州太守。
鲁宗贵: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南宋画家。工花竹、禽鸟、窠石,用笔意趣有余,描染佳妙,尤长于写生,鸡雏乳鸭,颇有生意。传世作品有《春韵鸣喜图》。
鲁得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明代书画家。善书,工写竹,发竿爽劲,扫叶清利,纵笔自如,备见潇洒。著有《墨君题语》、《竹史》、《细香居集》。
鲁九皋:......>>

鲁姓现代最高官是哪位,什么职位?鲁玉昆中将(1929-――)
鲁瑞林少将(1912-1999)
鲁加汉少将(1916-1991)
鲁韧(1912-2002.11.23)男,上海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
鲁迅 (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永历帝身边的鲁姓官员有哪些最后一位大明天子―――永历帝朱由榔之死
1659年(顺治十六年,永历十三年)闰正月二十五日(丙子),朱由榔和小朝廷的文武官员在平阳侯靳统武护卫下,由永昌府(今云南保山市)退到盏达土司,第二天行至布岭,距离中缅边境已经不远了。马吉翔认为只要进入缅甸国境就可以保住身家安全,同他的弟弟 马雄飞、女婿杨在秘密商议道:“我等百千谋议,方得车驾幸缅。今从官相随又已至此。万一得有宁宇,上意必悔不早入蜀;在廷又欲持文墨以议我弟兄。今护卫平阳侯右协孙崇雅与我极为同心。莫若先示以意,使之妄传追逼,则乘舆今夜必兼程入关。伺夜半昏黑,车驾一 过关,便将从官尽劫,则东奔西窜,流离万状,必无有随驾者矣。”三人议定后即往告知孙崇雅。孙是靳统武的部将,本已感到前途黯淡,又有马吉翔的怂恿,乘机发一笔国难财,何乐而不为?
于是在这天晚上纵兵大肆掳掠。在夜色笼罩之下乱兵抢劫,连永历皇帝也未能幸免,光着脚上不了山,直到天威营等兵赶到,才在深夜窜到铜铁关(指铜壁关和铁壁关),随行的文武官员在流离当中又遭抢劫,苦不堪言;不少将士也在混乱当中若鸟兽散。二十六日白天到曩 本河,距缅关十里。黔国公沐天波先派人去通知守关缅兵。由于历史的原因,明朝镇守云南的沐国公是缅甸当局熟知的人物,守关缅兵纷纷下马以礼相待。当他们得知随永历帝避难缅甸的文武有近两千人马,要求“必尽释甲仗,始许入关”。永历帝同意,“一时卫士、中官 尽解弓刀盔甲,器械山积关前,皆赤手随驾去”。这一举动曾经遭到一些忠于明室的人士的指责,认为自动解除武装是“堕缅人计”,“向使马吉翔、孙崇雅不暮夜兼程,则车驾入缅,护兵不散,犹易于出险而会两藩(指晋王李定国、巩昌王白文选),缅人不敢拘执,况敢 献清乎?”就当时形势而言,缅甸是个比较弱小的国家,其当局接受南明皇帝入境避难而要求解除随行人员武装无可非议。问题在于朱由榔贪生怕死,在李定国等人还在云南西部边境地区组织兵力抗击清军时,就在马吉翔之流窜撮下流入外邦,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以为这 样清朝就可以放过他们,从而苟且偷安。
作为实权人物的李定国在兵力不足以保卫昆明时,对朝廷的去向可能作了不正确的决策。他没有坚持取道建昌入据四川,即便形势危急还可以顺长江而下同据守夔东的抗清义师会合,而赞成了马吉翔等人向中缅边境撤退的错误主张。然而,决策西撤并不等于同意流亡缅甸。 事实上他自己当时没有入缅,由他指派的护驾队伍靳统武所辖兵员也只是到关为止,没有跟随永历朝廷进入缅甸。当他接到靳统武的报告,缅甸当局禁止南明军队入境,永历帝下令随行人员自动解除武装后,“虑缅情叵测”,派高允臣赶去,企图追回永历帝和随行人员,不 料,高允臣一入缅境即遭到缅方杀害。从后来的情况看,李定国同白文选等一再出兵缅甸想把永历帝迎接回来,表明朱由榔的流亡缅甸根本未征得李定国、白文选等最高将领的同意。从复明事业来看,永历帝慌不择路地进入外邦避难,标志着旗帜半倒,给各地的复明志士在 心理上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对李定国、白文选等人来说,既要在穷山僻壤的边境地区继续抗击清军,又要耽心在缅甸的永历帝的安全,弄得顾此失彼,心力交瘁。
朱由榔、沐天波和其他朝廷随行人员在顺治十六年闰正月二十六日进入缅甸以后,二十九日到蛮莫,当地缅甸土官思线前来迎接,永历帝赐给了金牌、缎帛厚礼。当对,黔国公沐天波、华亭侯王惟华、东宫典玺太监李崇实三人头脑还比较清醒,他们认为把朝廷命运完全置于 缅甸保护之下,万一缅甸当局态度发生变化,将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经过商议后共同提出建议:“此地属缅边,尚未深入。我等若将文武将士一半随大驾(指朱由榔)入缅,以......>>

中国哪些名人性鲁?鲁 班:春秋时鲁国人,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建筑家。本公输氏,名般,后人称为鲁班。他不仅能建筑“宫室台榭”,而且在征战频繁的年代,曾造“云梯”、“勾强”等攻城、舟站的器械。相传他创造了“机关备具”的“木马车”;发明曲尺、墨斗等多种木制工具;还发明磨子、碾子等,他的确是少有的勤劳、机巧的匠工,受到社会普遍的赞扬,称他是“机械之圣”。对后世影响很大,几千年来,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匠等工艺部门共同祖师,称他为“鲁班爷”。
鲁 恭:扶风平陵(今陕西扶风)人,东汉名臣。章帝时宰中牟,专以德化为理,不使刑罚,后擢侍中,直言不讳,累官至大司徒。“德化为治”是中国一个传统的崇高政治理想,数千年来想而往之,却极少有人能够做到。而在大约两千年以前的东汉时期,却的确有人办到了,那就是鲁恭。据史书记载,鲁恭当中牟令时,以德为治,结果出现了“三异”,那就是“虫不入境,化及禽兽,童子有仁心。”如此的政治境界,鲁恭办到了,真是鲁姓人士最值得自夸的一项莫大的殊荣。
鲁 丕:鲁恭之弟,东汉名臣,累官至侍中。好学,兼通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时名儒。关东号之曰:“五经复兴鲁叔陵”。
鲁 峻:昌邑(今属山东省)人,东汉官吏、学者。专治鲁诗颜氏春秋,初举孝廉,累官至屯田校尉。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东城人。家富于财,好施与,的乡邑欢心。周瑜为居巢长,故过候,且求资粮,肃有米六千斗,以一半与之。瑜遂荐于孙权,独建议结刘备拒曹操。权甚重视。鲁肃为人方严,虽在军陆,手不释卷,善谈论,又能属文,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德化为治是中国一个传统的崇高政治理想,数千年来想而往之,却极少有人能够做到。而在大约两千年以前的东汉时期,却的确有人办到了,那就是东汉肃宗时的中牟令鲁恭。据史书记载,鲁恭当中牟令时,以德为治,结果出现了三异,那就是虫不入境,化及禽兽,童子有仁心。如此的政治境界,鲁恭办到了,真是鲁姓人士最值得自夸的一项莫大的殊荣。
鲁 胜:代郡人,西晋学者、逻辑学家。少有才操,曾宰建康令。其所著涉工到极为丰富的古代逻辑思想发展和逻辑对象争论的历史情况。著作仅存《墨辩注序》。
鲁 瀚:清江(今属浙江省)人,宋代诗人。涉猎广泛,尤精于易,善诗。有林园二十亩,坞内有含笑花数十株,自号笑坞老人。
鲁 贞:元浙江省开化人,字起元,号桐山老农。元统举人,隐居不仕,其邃于理学,胸怀夷旷,著有《桐山老农文集》、《春秋按断》、《中庸解》、《易注》等。
鲁 治:吴郡(今江苏省苏州)人,明代画家。善画花卉、翎毛,美伦精巧,着色天然,饶有风韵,落笔潇洒脱俗,活泼有生趣。
鲁 迅:本姓周,名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和革命家。文学著作主要有《呐喊》、《彷徨》、《野草》等。他的评论文章尖锐深刻地剖析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和政治,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由此遭到了当时反动 *** 的仇视。同时,他的诗作也非常出色,像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充分表现了其满腔救国家于危难中的爱国热诚。他虽然没有加入 *** ,但却是中国 *** 最亲密和最可信赖的朋友。
鲁仲连:齐国人,战国末期学者。不任官职,好持高节,坚持儒家道德观点,反对尊秦为帝,以义不帝秦而被传诵千古。其肯定事物的两重性,反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片面性。
鲁伯能:安吉(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学者。博学强记,九岁通五经,日读万言。夜乘月光诵读达旦,生平以翰墨自娱,历官处州太守。
鲁宗......>>

鲁姓三异堂号出自什么典故鲁姓
堂号:三异堂
郡望:扶风郡
堂联:扶风世泽,中牟家声
《元和姓篡》记载:“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最初封在鲁(山东曲阜一带),为辅佐周成王就留在都城,让儿子伯禽去鲁国。伯禽到鲁国后征服了周围的夷国,使鲁国成为当时的东方大国(公元256年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以鲁为姓。”
鲁氏起初在发源地发展,后在扶风(陕西咸阳)形成望族,史称鲁氏扶风望。
鲁姓名人,史不绝书,其最受氏人称颂的是东汉时期中牟县令鲁恭,字仲康,平陵(陕西咸阳)人,汉章帝(公元76年--83年)时任中牟(今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县令,邻近各县蝗虫成灾,而中牟县却无蝗灾,上司来检查时,看到一只野鸡从小孩身边经过,上司问小孩为何不捉,小孩答:“雉鸡正在带雏,不能捉。”上司听了也不检查了。对鲁恭说:“蝗虫不飞汝界,德化施行飞禽,小孩有仁爱之心,此三异矣。”说完便回复上司去了。为纪念和歌颂鲁恭的德政,氏人以“三异”为堂号,以“扶风世泽、中牟家声”为堂联。

姓氏 鲁 是怎么出现的呢 或者说它的由来 现在鲁姓大多分布在哪省较多一、 姓氏源流鲁氏的得姓,在众多的古籍中均有记载,其得姓始祖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 鲁姓出自于姬姓。周武王的弟弟旦有封地在周,称为周公。周公当初被封在东方的鲁国,但是他要留在周都辅佐周王,就派儿子伯禽去鲁国。伯禽到了鲁国以后,继续征伐周周围的淮夷、徐夷两地,使鲁国成为当时的东方大国。据说伯禽和姜太公同时前往封国,太公花了五个月就把齐国整顿就绪回报周公,周公惊讶地问:怎么这么快呀?太公说:我简化了君臣的礼节,依从当地人的风俗,所以很快就使齐国的民心安定了。伯禽却过了三年才向周公回报,周公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来,他说:我改变当地人的习俗,制定了新的礼节,教会他们守三年之丧,所以来得晚。周公叹息说:鲁国将来必定要向齐国称臣了。为政繁琐,百姓就不会亲近;为政简易,百姓才愿意归附啊! 周公死后,其子伯禽先前已受册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初受封到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一共传了三十多代,由于鲁国固守周的旧制度,春秋以后果然逐渐衰落了。到了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的考烈王灭掉。被迫迁居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其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鲁了。 二、 迁徙分布起初鲁氏多分布在山东省。当时的鲁国,拥有非常广大的封地,包括现在山东省济阳县东南,到江苏省沛县,安徽省泗县的一带。早期的鲁姓人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到了战国时期,鲁国被楚国灭掉。被迫迁居下邑(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鲁姓人士也就逐渐向其他地区繁衍。今出现在浙江绍兴等地。 三、 郡望堂号 有史书记载的鲁氏的郡望堂号较少。后汉设置了扶风郡,现在陕西省兴平市。 四、 家乘谱牒 五、 历史名人一开始便光彩夺目的鲁氏,早在春秋时期就出了两位迄今仍被受中国人敬仰的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被后世举为土木工匠祖师的鲁班,和以义不帝秦而被传诵千古的鲁仲连。 鲁班,春秋末期鲁国人,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他不仅能建筑宫室台榭,而且在征战频繁的年代,曾造云梯、勾强等攻城、舟站的器械。相传他创造了机关备具的木马车;发明曲尺、墨斗等多种木制工具;还发明磨子、碾子等,他的确是少有的勤劳、机巧的匠工,受到社会普遍的赞扬,称他是机械之圣。对后世影响很大,几千年来,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匠等工艺部门共同祖师,称他为鲁班爷。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东城人。家富于财,好施与,的乡邑欢心。周瑜为居巢长,故过候,且求资粮,肃有米六千斗,以一半与之。瑜遂荐于孙权,独建议结刘备拒曹操。权甚重视。鲁肃为人方严,虽在军陆,手不释卷,善谈论,又能属文,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 德化为治是中国一个传统的崇高政治理想,数千年来想而往之,却极少有人能够做到。 而在大约两千年以前的东汉时期,却的确有人办到了,那就是东汉肃宗时的中牟令鲁恭。据史书记载,鲁恭当中牟令时,以德为治,结果出现了三异,那就是虫不入境,化及禽兽,童子有仁。如此的政治境界,鲁恭办到了,真是鲁姓人士最值得自夸的一项莫大的殊荣。 鲁丕:鲁恭之弟,东汉名臣,累官至侍中。好学,兼通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时名儒。关东号之曰:“五经复兴鲁叔陵”。 鲁峻:昌邑(今属山东)人,东汉官吏、学者。专治鲁诗颜氏春秋,初举孝廉,累官至屯田校尉。鲁胜:代郡人,西晋学者、逻辑......>>

历史名人楚倾襄王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

历史名人楚倾襄王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介绍如下:

战国时期。

楚顷襄王(?-前263年),熊氏,姓芈,名横,又名陵。楚威王芈商之孙,楚怀王芈槐之子。中华远古诸侯争霸时代战国时期楚国第二十二任王。

楚顷襄王,芈姓,熊氏,名横,前298年—前263年在位,楚怀王之子。做太子时期,在秦国当人质。前302年熊横逃回楚国,楚怀王被困于秦后继位,是为楚顷襄王。

楚顷襄王在位期间,淫乐无度,“群臣相女石以功,谄谀用事”,楚顷襄王二十年(前279年),秦分兵两路攻楚,一路由白起率军攻陷楚之邓城后,向鄢(今湖北宜城东南)进逼;另一路由秦蜀郡守张若率水陆之军东下,向楚国的巫郡及江南地进军。

鄢之战,数十万人被溺死,当时白起引西山长谷水,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

秦昭襄王诈以公主许配给楚顷襄王,屈原长跪城外力谏不果。秦军趁顷襄王开城迎亲,长驱直进,攻入楚都郢,时为前278年。屈原投河自尽。顷襄王其后迁都于陈,楚国西北领土尽失。前263年秋,顷襄王去世。

怀王死后,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包括屈原)对顷襄王和子兰当初鼓动怀王赴秦之约而导致怀王死于秦,楚国蒙受奇耻大辱,十分愤慨,对顷襄王和子兰颇有怨愤之辞。

于是“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被逐出郢都,放逐在江南长江及沅湘流域荒野之地,过着长期的飘泊愁苦的生活。他沿江而下到过鄂渚(今湖北武汉市)、陵阳(大概在今安徽境内),再折返溯江而上过洞庭,到辰阳、溆浦(均属今湖南省),再过洞庭到达汨罗江畔,历时二十年。

然而,正是因为流放,使得屈原广泛地接触了底层的人民群众,也接触了丰富生动的楚国民间文化,从而创作了大量的光辉的诗篇。诗人的不幸,正是文学史的万幸,人生的悲剧造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古今姓"楼"伟人有哪些?

古今姓“楼”历史名人:
楼缓 战国魏相。
楼护:字君卿,父乃世医。他本人少年时就读过数十万字的本草、医经、方术书籍。医术高明,又善辞令,“楼君卿唇舌”为时人称道,甚得名誉。他做京兆吏时,认识了汉成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这五位同时被封侯的“五侯”,经常串行走动,关系亲密。五侯各家经常用山珍海错款待他,吃多了,也会厌倦的。“每旦,五侯家各遗饷之。君卿口厌滋味,乃试合五侯所饷之鲭而食,甚美。世所谓五侯鲭,君卿所致。”楼护把五侯各家馈赠的菜肴用一锅杂烩出来,竟然出现了新的口味。此事,《语林》、《世说》、《西京杂记》等书都有记载。当时长安有说:“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是说他为人守信用。后举方正,历官谏大夫、天水太守,封息乡侯。
楼玺:字肇基(502-557),杞国东楼公38代孙,南朝梁代人,封南昌郡王。
楼郁:字子文,号城南,北宋时著名教育家。人称西湖先生,鄞县人,居城南。好书不倦,自六经至百家传记,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手抄居半。楼郁志操高远,学以穷理为先,为本州人所尊重。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仁宗诏令各郡县兴办学校,延致乡里有文学行义者为之师。楼郁掌教鄞县“县庠”数年,又教授明州郡学,前后三十余年。学行笃美,信于士友,一代英俊,皆在帐下。其中著名的有清敏公丰稷,光禄大夫袁毂(毂博贯群书,擅名词藻),天台罗适等。楼郁登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年)进士,授庐江县主簿。自以为禄不及亲,无从政之意,以大理寺评事终于家。他喜爱读书,人称其“自六经至百家传记,无所不读。”家藏图书达万卷。他著有《唐书编题》、《正议集》三十卷。
楼常:楼郁长子,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后因其子楼异贵显,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楼光:楼郁次子,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其弥孙楼钥的《纸阁诗序》说他“才气俊伟不群。”神宗元丰年间,调任婺州浦江尉,升任新无为州判官,调杭州仁和县县丞,后以承议郎任县尹。权贵以势逼之,不为所动,罢职归。
楼肖:楼郁幼子,北宋徽宗政和八年(1117年)进士,任职和州助教。
楼异:字试可,楼郁之孙,楼常之子。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初任汾州司理参军,调任永兴军虞幕府,又任东京文绣院监正,知大宗正丞。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任登封县令。三年后,迁度支员外郎,以养亲求知泗水。复为吏部右司员外郎、左司郎中、太府鸿胪卿,除直秘阁、知秀州。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以馆阁学士知隋州事。他在上任前向皇帝辞别时,奏请在明州设置高丽一司(即明州高丽使馆),依照宋神宗元丰年间旧制,重开中朝贸易。建议造海船一百艘,以备使者之用。建议将明州广德湖开垦为田,收其田租以给国用。他的建议受到宋徽宗的赞许,于是改任明州知州,赐金紫。支出内帑钱(皇帝私储蓄)六千万,作为建造海船的经费。明州鄞西依赖广德湖湖水灌溉,是有名的水利工程。但湖面一部分已被土豪侵占为田。楼异到任后,令尽泄湖水,废湖为田。垦辟湖田七万二千余亩,每年可收租谷三万六千石。因而徽宗对他很称意,令他连任明州牧,加直龙图阁秘阁修撰,又升至徽猷阁待制。在月湖的松岛建造“书锦堂”。
楼钥:字大防(1167-1213),南宋鄞县(今宁波)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宋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历官太府宗正寺丞等,著有《北行日录》等传世。
楼屯:原名卓力(1880-1950),字肖嵩、辛壶、新吾,好玄根居士、麻木居士。浙江缙云人,久居上海。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篆刻得吴昌硕指授,合秦、汉和浙派之长,自成一格,所作驭刀如笔,气韵浑古苍媚。
楼大年:南宋人,字元龄,徐侨弟子。嘉定十六年进士,历官遂安、南昌知县,承议郎,户部犒赏所主管文字,朝奉郎。理宗为“训廉”、“谨刑”二铭。著有《铭心偶录》。
楼适夷(1905.1.3~)原名锡春,曾用笔名楼建南,浙江余姚人。中国近代著名作家,翻译家
楼南泉,浙江省杭州市人,1922年12月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楼 云 杭州人 中国第一个蝉联奥运金牌的运动员 在长达16年的体操生涯中,楼云夺得过40多个跳马冠军,其中包括3次世界冠军,不愧“跳马王”的美誉。
楼大鹏(1936——)男,浙江宁波人。从小旅居英国,1953年回到祖国,1959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大学期间是一名优秀跨栏选手,曾以25秒2的成绩打破男子200米低栏全国纪录。1959——1966年在北京钢铁学院体育教研室任教,后调国家体委工作,历任国际司副处长、训练竞赛三司副司长、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主席等职。80年代以来,先后担任亚洲田径联合会副主席并兼任竞走和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田联理事,亚洲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副主席等。曾获国际田联元老奖章和国家体委颁发的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中国奥林匹克工作小组集体奖成员之一)。
楼继伟 现任中国财政部副部长。
楼忠福 中国广厦集团董事长。
楼志豪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mingdaquan/2760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