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原反应会不会导致月经推迟
上个月,我和我的朋友终于实现去攀登喜马拉雅山的一个愿望。但是搞不懂,我到那边的时候,感觉自己的胸口闷闷的,堵堵的,好像是被大石头给压住了一样,是比较不舒服的感觉。而且后面我的教练给我吸氧,才感觉这种呼吸困难的症状不好了一点儿。医生说我是高原反应。后面也一直陆陆续续都感觉到不舒服的症状。那么到底高原反应会推迟经期吗?
步骤/方法:
1 高原反应会推迟经期的,如果在治疗高原反应的时候,如果有用药物治疗的,时候,那么生活中的用药其实也是导致病人出现月经推迟的一个原因的了。而且只要不是怀孕,就不要担心。
2 我们知道的,不少人往往会有月经来潮推迟的症状。而且引起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其实比较多的,其实一般来说,主要是内分泌功能紊乱给引起的。当然了有妇科炎症的病人往往也会有推迟的症状的了。
3 当然了,也有少数女性因环境的改变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当然了,月经不调和情绪也是息息相关的了。我们知道的,情绪的波动影响月经准时来潮。但是一般月经在推迟7天以内都属于正常的症状。
注意事项:
高原反应会推迟经期的,如果在治疗高原反应的时候,如果有用药物治
二、得了高原反应怎么办
1、急性高原反应
(1)休息 一旦考虑急性高原反应,症状未改善前,应终止攀登,卧床休息和补充液体。轻症者可不予处理,一般经适应1~2周症状自行消失。
(2)氧疗 经鼻管或面罩吸氧(1~2L/min)后,几乎全部病例症状缓解。
(3)药物治疗 头痛者应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普鲁氯哌嗪;恶心呕吐时,肌注丙氯拉嗪(或甲哌氯丙嗪);反应较重者酌情选用镇痛、镇静、止吐等药物对症治疗,如去痛片、地西泮、甲氧氯普胺等。头痛及呕吐还可用“氨扑苯”及“消呕宁”,后者主要作用于呕吐中枢而对其他区域无抑制作用。严重病例,口服地塞米松或地塞米松和乙酰唑胺联合应用。
(4)宜地治疗 症状不缓解甚至恶化者,应尽快将患者转送到海拔较低的地区,即使海拔高度下降300m,症状也会明显改善
2、慢性高原反应
(1)宜地治疗 在可能情况下,应转送到海平面地区居住。
(2)氧疗 重症者夜间给予低流量吸氧(1~2L/min)能缓解症状。可予间断或持续吸氧,不主张长时间吸氧,因有碍机体对低氧环境习服。必要时可用轻缓利尿剂如醋氮酰胺或用氨茶碱口服等治疗。
(3)药物 乙酞唑胺或酯酸甲经孕酮,能改善氧饱和度。
(4)静脉放血 静脉放血可作为临时治疗措施。
治疗基本原则是早期诊断,避免发展为严重高原病。轻型患者无特殊治疗,多数人在12~36小时内获得充分适应后,症状自然减轻或消失。
三、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高原反应
很常见。未适应者一天内进入高原地区后6~24小时发病,出现双额部疼痛、心悸、胸闷、气短、厌食、恶心和呕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饮酒过量时表现相似。有些病例出现口唇和甲床发绀。通常在高原停留24~48小时后症状缓解,数天后症状消失。少数可发展成高原肺水肿和(或)高原脑水肿。
(1)由平原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海拔更高地区,在数小时或1~3天内发病。
(2)有下列表现之一或一种以上者应考虑本病:①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失眠、嗜睡、食欲减退、腹胀、手足发麻等症状,经检查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评价症状的程度主要依据头痛及(或)呕吐的程度(轻、中、重度),并结合其他症状。②休息时仅表现轻度症状如心慌、气短、胸闷、胸痛等,但活动后症状特别显著者。③有下列体征者,如脉搏显著增快、血压轻度或中度升高(也有偏低),口唇及(或)手指发绀,眼睑或面部水肿等。
(3)经吸氧,或适应1~2周,或转入低处后上述症状或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者。
四、高原反应的患者可以吃什么
高原反应吃什么食物
1、多喝水,可以带一些自己喜欢的吃的东西,注意应该选择味道不要太过浓重的东西。一般建议大家选择清淡为主。另外注意吃饭不要吃的过饱。一般在7成饱就足够了。可以吃一些西洋参和红景天。
2、不要暴饮暴食,选择清淡是食物为主,在高原地区一定要注意多喝水,我建议越多越好,只要你自己可以承受的去。一定要保证消化系统的正常消化,不要造成消化不良等情况。多吃水果和蔬菜。
3、多携带葡萄糖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还可以携带一些碳水化合含量高的食物。切记千万不要饮酒,可以在去高原地区之前买一些高原红来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
初入高原时应多食碳水化合物类、多种维生素和易消化食品。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可提供葡萄糖和增强肺部弥散能力,高碳水化合物主要指的是稀饭以及馒头。以便在高原进行重体力劳动。
1.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但各作者所报告的急性高原病的症状发生率各有差异。
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为前额和双颞部跳痛,夜间或早晨起床时疼痛加重。肺通气增加如用口呼吸,轻度活动等可使头痛减轻。头痛严重时可能有视力障碍,但眼底检查正常。另外,失眠,多梦,耳鸣,眩晕,精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等神经系统的症状也常发生。胃肠道的症状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严重者有恶心,呕吐,甚至腹痛。有位学者曾快速到达海拔5100m时突然下腹绞痛,腹胀并伴有压迫感,恶心,有便意但无腹泻;当迅速撤回到4000m时症状逐渐消失。呼吸加深加快,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常为劳力性,若静息时出现呼吸困难,是高原肺水肿的先兆。个别人夜间出现周期性呼吸,频繁性惊醒。
2.体征急性高原病无特殊体征。通常可口唇、指趾甲床发绀。心率可速可缓,但多数作者报告,有心跳加快或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并偶尔有期前收缩。Singh检查了1975名患有急性高山病者,发现有2/3的人心动过缓。血压可正常,但也会出现一过性低血压或高血压。心尖区可闻及Ⅰ-Ⅱ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或亢进。偶在一侧肺部闻及局限性的干啰音,这可能由肺血管收缩所致,但呼吸音清晰无湿性啰音。严重者面部及下肢水肿。
目前国际上对急性高原病的诊断一律用国际高原病专业会议制订的急性高原病临床症状计分法(AMS-score),但国内尚未广泛应用计分法。为便于与国际间进行交流,现将AMS-score计分法的内容简要介绍如下:该计分法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对每一个症状进行自身打分(self-reportedscore):
1.头痛:无头痛0,轻度头痛1,中度头痛2,重度3。
2.胃肠道症状:无症状0,食欲差或恶心1,中度恶心或呕吐2,严重恶心和呕吐3。
3.疲乏和(或)虚弱:无疲乏0,轻微乏力或虚弱1,中度乏力或虚弱2,严重乏力或虚弱3。
4.头晕:无头晕0,轻度头晕1,中度头晕2,重度头晕3。
5.睡眠障碍:睡眠与平常一样0,睡眠不如平常1,易惊醒,睡眠差2,夜间不能入睡3。
6.精神状况改变:无任何改变0,嗜睡/倦怠1,抑郁/模糊2,昏睡/轻昏迷3,昏迷4。
7.共济失调:无共济失调0,能维持平衡1,步态不稳2,步行易摔倒3,不能站立4。
8.周围性水肿:无水肿0,局部水肿1,全身水肿2。
根据上述自身症状计分值,将每个人的体力活动量评价为:0活动量正常;1轻度降低;2中度降低;3严重降低,即卧床不起。症状计分值>4分者可考虑为急性高原病。
高反是什么,高反有的说是病,有的说不是病。其实准确来说,高反是一个活体从低海拔地区到高海拔地区后身体为了适应高海拔带来的低气压、低含氧量而表现出来的一些症状。这些症状会根据个体差异而表现的强度不同、形式不同。既然是一个适应过程,所以,当我们有高反时千万不要紧张,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最重要,一般情况下在三到五天后身体就会适应,如果有些症状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可以对症治疗。
那么,到底是到那种高度我们一般人就会有高反呢,大量的数据显示一般到2800米的高度后,大部分人就有或多或少的感觉。当超过3500米后,这一感觉更加明显。
具体症状,以及表现形式: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头昏、气短、胸闷、失眠、呕吐、口唇发紫、食欲不振、全身乏力、肌肉酸痛、不能躺卧等。
肺水肿或脑水肿是极为严重的高反并发症,也是也是大部分人对高反谈之色变的主要原因。其症状包括连续干咳,出现带有血丝之粉红色泡沫痰液,长时间严重头痛,意识混淆,失忆,出现幻觉,昏迷等。可是就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医疗水平发展,特别是西藏等高海拔地区,肺水肿脑水肿早已成为过去式。
普遍认为乘坐火车进藏会有个海拔从低到高的过程,能够更快的适应高原环境。实际情况是火车一过格尔木就开始供氧,再加上箱体密闭空气不流通,车内得不到充分休息,这就成为很多人坐火车一到拉萨就严重高反的原因。
我们说了,高反是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越是快速的上升海拔越是容易高反。飞机虽然快,但是也是所有进藏工具里,最容易高反的。
任何人进入高原地区都有可能发生高原反应,和年龄、性别、身体强壮与否都没有必然关系。长期以来,许多人对高原反应一直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有些人认为身体强壮或经常锻炼的人耗氧量更高,因而高原反应也更加严重。一部分人认为进藏前应该加强锻炼,另一部分人则恰恰相反,认为要停止锻炼。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高反与否取决于先天的细胞携氧能力,与身体素质好坏并没有必然联系。
高反后我们要不要吸氧?很多人认为高反后就要赶紧吸氧,这主要是一种恐惧心理,我们说了高反是一种适应的过程,那么让身体适应才是最好的办法。如果轻微高反就吸氧,身体是不能与当下的环境适应的,也就适应不了高海拔。所以我们建议在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吸氧。
高原反应,包括急性和慢性高原反应。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机体在短时期发生的一系列缺氧表现称为急性高原反应。慢性高原反应为有些人通过长期不断的调节过程仍不能适应,以致形成一种高原机能失调的现象,呈现一系列临床症状。慢性高原反应又称为“机体机能失调”。一般认为凡进入高原三个月后,仍有部分或全部高原反应症状,可视为慢性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痛、心慌、气促、食欲减退、倦怠、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胸闷痛、失眠、眼花、嗜睡、眩晕、手足麻木、抽搐等。体征为心率加快、呼吸加深、血压轻度异常、颜面或四肢水肿,口唇紫绀等。慢性高原反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可以是上述表现的部分,也可以是其大部分或全部,症状时隐时现,返回平低海拔地区后一般可消失,与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表现有较多的相似之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nvxingys/915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