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止血的中草药有哪些
1、白术:
《本草正义》云:“妊娠养胎,依赖脾土,木能健脾,故主安胎。”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固摄无权,胎失所养,故易发生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白术有扶正固本,补脾固胎之功,为治疗妊娠胎动不安的常用良药;如《傅青主女科》安奠二天汤:炒白术、炒山药、熟地各 30g,炒杜仲、枸杞子、人参、炒白扁豆、山茱萸各15g,炙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对于脾肾两虚,胎元不固,胎动不安者,颇有效验。
2、杜仲:
《本草求真》云:“杜仲,气味辛温,入肝而补肾,肾虚则胎元不固,固可用些温补以固胎元”。中医认为,孕期不节房事,以致肾气亏损,扰动胎元,故易发生胎漏下血,胎动不安。《证治准绳》中的杜仲丸:炒杜仲、酒续断各100g,为细末,大枣肉为丸,如绿豆大,早晚各服70丸,米汤送下。有益肾安胎之功,常服有保护胎元,预防堕胎之效。
3、续断:
《本草汇言》云:“续断,补续血脉之药也。所损之胎孕非此不安。”中医认为,续断有补益肝肾,调利血脉,止血安胎之奇功,为胎产保健之佳品。如《证治准绳》续断汤:续断、桑寄生、阿胶珠、茯苓、白术各15g,酒当归、川芎、炒香附各6g,人参、炙甘草各3g,生姜5片,水煎服,日1剂。对于肝肾不足,冲任虚损之妊娠下血,胎元不固者,屡用屡验。
4、桑寄生:
《药性论》云:“桑寄生,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中医认为,桑寄生有补肝肾,益血,安胎之效,凡胎动、胎漏由于精血不足者,以及妊娠腰痛为常用之品。如《圣惠方》桑寄生汤:桑寄生30g,艾叶(微炒) 20g,阿胶(捣碎)20g,先水煎上2味药,过滤取汁,然后加入阿胶搅至溶化,服下,日1剂。治疗妊娠血虚胎动胎漏,其效迅捷。
保胎灵是一种由熟地黄、五味子等中药材制成的保胎止血药物,是一种适用于胎气不稳,出现下体流血征兆的孕妇的保胎良药,具有很好的固胎功效,且对母体中的胎儿不会造成影响,是怀孕期间孕妇的最佳选择。那么,吃保胎灵还流血和腹痛怎么办,还有孕中期有褐色能吃保胎灵吗?
吃保胎灵还流血和腹痛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吃保胎药之后效果也不同,有的人即使是在吃保胎药,整个孕期都还在流血。一般来说三个月以后胎儿就会稳定了。即使是没有流血,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不能自己擅自停药,以免出现胎停。人们常说的保胎灵这种药具有的补肾,而且还有着安胎的功效的,如果怀孕初期的女性有了先兆流产的情况下可以吃一些保胎灵这种药物的,保胎灵这种药物里面含有着多种中药成分,保胎灵这种药物也不能够持续吃的,如果胎儿恢复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停用了,想要不吃保胎灵这种药物的时候可以到医院进行做一些B超检查,可以确保胎儿状况,然后再停用的。因此在吃了保胎灵还是有点出血,也是正常的。先兆流产保胎有的孕妇需要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这样的情况 还需要继续的进行保胎。同时多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
孕中期有褐色吃保胎灵 吃了保胎灵后褐色边黑褐色不要担心,女性吃了保胎药之后还有褐色分泌物说明身体还没有好转,我们应该继续服用保胎药物,以提高身体中的孕酮水平,增强胚胎的稳定性。同时患者还应该及时的去医院进行B超检查,看是否能够见到胎心胎芽,以确定胎儿的发育情况。如果B超可见胎心胎芽,那我们不用过于的担心,因为这说明胎儿的发育情况没有异常,只是血孕酮有点低,所以只要继续服药治疗,同时注意生活中的护理,一般就不会导致意外的发生。吃保胎药后还有褐色分泌物的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平时孕妇一定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的去医院进行产检,检查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尽量避免意外的发生。并且孕妇还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长期陷入恐慌恐惧的情绪之中,应该保持平静的心态,这样才能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对胎儿的影响。平时孕妇应该注意保持劳逸结合,不要使身体过于疲劳,而且还要均衡的补充营养,多吃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食物,尽量不要挑食,以免造成微量元素缺乏。对于吃了保胎药之后还有褐色分泌物这种现象,我们首先应该去医院进行B超检查,以检查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情况,然后再决定处理的方案。如果B超可见胚胎胚芽,那我们就不需要过于的担心,只要继续服用保胎药,并且注意生活中的护理,胎儿会逐渐的稳定,流褐色分泌物的情况也会有改善。
阿胶:性平,味甘,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安胎之功,适用于冲任不固或阴血亏虚之胎动不安、崩漏下血,可配生地黄、艾叶等,还用于治疗妇女月经过多、产后便秘等。
竹茹:性微寒,味甘,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之功,用于怀胎蕴热之胎动不安,可单用,也可与黄芩、苎麻根等同用。
苎麻根: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安胎之功,适用于热毒炽盛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可单用,也可与阿胶、黄芩、当归等同用。
石菖蒲:性温,味辛、苦,有开窍宁神、化湿和胃、安胎之功,适用于湿浊中阻之胎动不安,对缓解胸闷腹胀、呕吐等症状有良效,常与砂仁、苍术、厚朴等配伍。
紫苏:性微温,味甘、辛,具有解表发汗、宽胸利膈、顺气安胎之功。适用于妊娠期风寒感冒及脾胃气滞所致的胎动不安、胸胁胀满、恶心呕吐等症,常与陈皮、砂仁等配伍。临床观察发现,苏梗安胎效果优于苏叶。
黄芩: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之功,适用于怀胎蕴热之胎动不安,常与白术、当归等配伍。也可治疗妊娠期湿热泻痢、黄疸及肺热咳嗽、高热、热毒炽盛之出血、疮疡肿毒等。
桑寄生:性平,味甘,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固冲任、安胎之功,多用于肝肾精血亏虚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常与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同用。
砂仁:性温,味辛,能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适用于妊娠初期胃气上逆所致之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常炒熟研末单用或配苏叶、藿香、黄芩、白术、当归等一同使用。
艾叶:性温,味苦、辛,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之功,适用于下元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的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与香附、当归、小茴香、川续断、桑寄生等同用。
白术: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和中安胎之功。适用于脾虚气弱之胎动不安,可配陈皮、茯苓、党参、生姜等使用。还广泛用于怀胎蕴热(配黄芩、栀子、白芍等)及血虚(配当归、白芍、生地等)、肾虚(配桑寄生、续断、山药、山萸肉等)所致的胎动不安。
菟丝子:性温,味甘,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元安胎,用于肝肾不足之胎动不安,常与续断、桑寄生、阿胶等配伍适用。还可用于肾虚之腰痛、消渴、尿频带下,肝肾不足之眼目昏暗、视力减退及脾肾虚泻等。
杜仲:性温,味甘,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适用于肝肾亏虚、下元虚冷之胎动不安、妊娠下血、习惯性流产等,可配续断(共研末)、枣肉为丸服,或配续断、菟丝子、阿胶等煎服。
续断:性微温,味苦、辛,可补肝肾、续筋骨、通血脉、安胎,适用于肝肾虚弱、冲任失调之胎动欲坠,配伍桑寄生、菟丝子、阿胶。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nvxingys/1986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孕早期安胎有什么误区
下一篇: 保胎止血的注意事项